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你是不是公司的資產 (10%-30%)

[复制链接] 20
回复
24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4-16 15:3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於字數限制,所以分了三樓.

两周以来,我替一家国内高科技公司招聘他们的薪资管理部经理,在成堆的应征者中,我挑选了五位,分别进行面谈,其中两人非常有意思,让我印象深刻。当中一位A君原先是在某大型汽车公司做教育训练的。

我问他:「为什么要来应征这个工作?」
他告诉我说:「想历练HR的各个功能,因为已经做过招募、训练的工作,接下来便是薪资管理。」
我心想,「很不错!有职涯规划的概念。」。当我再问他,「上一个工作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他回答我说,「当自己安排了很多给同仁学习成长的课程时,同时本身也因此听了很多课,感觉上像是读了一个企管研究所,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听到这样的答复,给了我一个「好学」的观感。
  

我又问他说,「那你觉得最没成就感的是什么?」
他皱了皱眉头说,「我安排课程很辛苦,内容不但丰富,而且讲师也很优秀,可是大家都不来上课。最后要去拜托他们来,他们不但上课不专心,还对我们说,上了没用,浪费时间。然而,这些课程都是在总经理及高阶主管讨论后,认为有需要开的课。」
听完后,我暗自以为,这也太不客户导向了吧!不了解员工需求,难怪事倍功半。
我接着问,「准备如何做好薪资管理的业务?」
他回答我,「薪资管理首重公平,都是患不均而不是患贫,所以要先建立一个周延且公平的制度,然后按制度来执行。」
我心想,「这样的回答中规中矩,不会犯错,但也了无新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6 15:38:01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5:35:18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则是从美国回来的B君,原本在硅谷一家系统软件公司负责教育训练。
我同样问她,「为什么要来应征这个工作?」
她回答我说,「因为丈夫回台湾创业,所以我也跟着回来,其实我非常满意在那边的生活与工作。」
听她这样的答复,我再问她,「那你为什么要从教育训练转到薪资管理?」
她告诉我说,「对于教育训练已经很有心得,接下来想花一年时间,实践在薪资管理上所学的理念。」
于是我便问她:「上个工作最大的成就感为何?」
她笑笑说,「我在短短两年内,就将教育训练部门从三个人减为只剩我一个人,此外预算也减为一半,成效却比以前更好。」
我不禁问她:「如何做到的?」
她不加思索立即回答我说,「因为我根本就不主动办训练课程。」
我一听,心中直想着「太有意思了!」
于是我接着问,「那公司要你负责教育训练做什么?」
她一副沉着的神态,淡淡地说:「教育训练的目的,是要员工的能力获得成长,并不表示一定要排很多训练课程,只要能够使员工成长,我就算是达到任务了!」
这样的回答相当合逻辑,也很有创意,因此我继续问她:「那你的做法是什么?」
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对我说道,「我呢!刚接这项职务时,发觉我们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去安排讲师、课程,做内部的课程广告,鼓励大家来上课;结果反应冷淡,很少人乐意前来,而我们却早已经为规划及安排这些课程累得半死!」她接着严肃地说,「所以呢!我马上停止所有的课程安排,只继续做两种课程。」
不等我开口问,她便继续说道,「首先是新进员工的训练,我把所有课程内容全部放在internet上,当新员工报到时,我便告诉他们自己上网去研读,并且两周后考试,若不及格便解雇,但是在这两周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来问。事后发觉,每个人都可以考高分。」
她理所当然地说,「既然,他们自己读,就可以考到高分,那我为什么要安排上
课!」
她兴致勃勃又告诉我说,「另外,我还会安排每季安排一次类似郊游、露营、泛舟、攀岩等活动,把平日很难聚在一起的管理阶层,藉由这样的机会培养他们团队的气氛。我发觉效果很好,大家都乐于参加,回来后工作气氛好,大家士气高昂,自然生产力也相对提升。」
「至于其它,我根本就不主动安排课程,等到员工自己有需要时,利用外面训练机构找到相关课程,就可以申请公司补助付费。」
我呢!只会问他们几个问题,
『你目前在负责什么职务,执行什么任务?』『为了要有效完成,你需要什么才能?』 『你下一步要往哪里发展?需要事先培养哪些才能?』『去上那个课,能够培养哪些才能?』
这些回答若能符合上课的内容,而且他们主管也同意的话,我则乐于帮他报名,否则免谈!」
她接着又说,「自从,我把教育训练部门改变后,工作量顿时减少,所以只需要我一个人。」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5:36:05 | 只看该作者

我听完她的回答,便想知道她打算如何做一位薪资管理部经理?没想到,她告诉我,打算一年内,把这个工作所有事务处理性质的工作,让它消失掉。
「怎么做呢?」我问她。
「将这些处理流程计算机化,或者是外包,最后只需要留一个人做策略性的规划就可以了!」她胸有成竹地看着我说道。
至于策略性的规划指的是什么?
她向我解释:「所谓薪资管理,我认为公司理应只有少部分员工(约10%到30%)是公司的资产,而薪资管理便是针对那些员工所做的。如何利用薪资管理的办法,留 住那些员工,并使之乐于为公司效力,这是我要花心思的。」「至于其它的员工,则依照规 定来办理,既然是依照规定,那么这些流程及工作,自然可以计算机化或外包。」她很自信地 如此说着。
当然,我心里属意的是B君,我也如实地向我的客户推荐B君,告知他们B君的特点-有革命性的改革做法,但也怕会引起一些组织内的混乱。我的客户尚未做出任何决定,可能他也正陷入长考。


各位你是这30%吗?若你是这家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你会选择A君或B君做为你下一位薪资管理部的经理?


各位你是这30%吗?若你是这家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你会选择A君或B君做为你下一位薪资管理部的经理?



 

4
发表于 2007-4-16 16:12:10 | 只看该作者

好!

问得好!!

我相信我是!

5
发表于 2007-4-16 16:28:54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 B君

楼主的天平都倒向B君

6
发表于 2007-4-16 16:50:38 | 只看该作者

想法不错,要看执行的下去不了

7
发表于 2007-4-16 18:41:0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同意要B,很多事是没有看透做很多无用的工作,或者说是别人都这样自己也这样,其实工作的目的很重要,只要达到效果的目的就行。
8
发表于 2007-4-16 18:48:13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很有创意的观点,发人深思~

我不懂薪资管理,更不懂人事管理,但是,我从根本上讨厌所谓“10~30%的员工是公司的资产”这一说法--难道剩下的70%~90%的员工就不是公司的资产吗?那他们是什么?只是成本吗?很难苟同。

这段时间在看Gallup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Gallup的一个研究发现:“优秀经理的都重视员工的独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员工,而不是强调一致和规则”。--显然,这一论断与B君的观点背道而驰。[em09]而我,更加相信Gallup通过科学调研的成果。

B君的观点明显将人视做机器,从冷冰冰的财务角度理解人事工作,我想我是不会喜欢这样的财务主管的。

9
发表于 2007-4-17 08:14:54 | 只看该作者
B君想法很好,但是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大陆和台湾是两回事的。
10
发表于 2007-4-17 08:48:5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要做起来其实不会很难,关键看企业的领导有没有这个决心和魄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