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经阿懒兄推荐,有幸读到了高德拉特先生的《目标》一书,一口气读完以后,大有醍醐灌顶之慨! 这套书共有四本,我先从当当网上订下了第一本,后面三本已经看过了介绍,书还在路上。 前面故事的很多地方我跟主角罗哥一样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印象最深的是钟纳在问机器人时口气:“机器人真得提高了生产力吗?” 罗哥的彷徨跟我一样:不论如何,大批量生产的时候,重复单调的工作由机器自动完成总比由人来做更适当....... 当不了解整个系统运作情况的时候,自己总倾向于按照某种顺序尽快地着手清理,而且异常坚定地认为这是最正确的做法,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有些惭愧后的清醒,“有点事儿做”当然不能算是消极,但也绝对算不上什么好办法! 思维角度真得很重要......整本书看完以后,改变最大的是自己的思考方式。书中的链条式比喻我觉得不是很贴切(感觉自己有点浅薄,但这是我此时的真实想法),可能是它让我在脑中形成的形象不够解释我的困惑吧,我脑中的合理形象是什么样子呢?请看下面,这是从我脑中慢慢成形的影像,当我看完了整本书以后,我画出了它:
但真正有收获的是有了这幅图以后的事。
本人比较孥钝,看了许多管理书籍,花了许多时间后,总有一个问题不甚明了:把握重点,什么才是“重点”?你有你的重点,我有我的重点,从这个角度看A是重点,从另一个侧面看,B才是重点。爱因斯坦说,白痴也能把问题搞复杂,只有天才才能把问题搞简单,但我一直不愿承认自己是前者,呵呵。不过,现在我现在终于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什么才算“重点”.....脑子里,突然“通”了! 图中从A到I是泛指公司的内部作业流程(需要注意的是,中间的空白之处表示该处的单位工作效率,越宽越高),对于熟悉TOP理论的兄弟,我想不用作太多说明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当开始审视这幅普普通通的图的时候,我有点明白了“颠覆”的含义。简单点说,是明白了以下几件事情:
1、终于掌握了一种方法能够让我在一团事物中找出“重点”,真正意义上的“重点” 2、基于当前的状况,除了“重点”C以外,我做得任何改变都不能对整体效率有所帮助(这一点与德鲁克的观点相同:首先做最重要的事,“绝不”做次重要的事) 3、找到了一个“说服非瓶颈资源迁就瓶颈资源”的有效办法,先看看这幅图嘛!呵呵 4、其它几项TOC固有的优点不再多话
关心TOC的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一起聊聊吧! 图片做了修正,修剪了一些,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5 13:34: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