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 整体/局部思维视角
【思维原理】 整体与局部 “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局部?” 刚走上讲台,思维教练就提出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见学员们跃跃欲试,抢着要回答这个问题,他又补充道:“请大家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解释这两个概念,不能使用抽象的理论术语。” 听思维教练这么一说,学员们纷纷举起的手又都放下,怎么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方式解释清楚呢?大家开始陷入沉思。 “大家看到我手中的这张纸了吗?”思维教练站在讲台上向大家展示手中的一张正方形的白纸。“假如这张纸是一个整体,那么被撕碎后的碎片就是局部。”思维教练一边说一边把白纸撕成几块不规则的碎片。 经思维教练这么一启发,大家的思路马上活跃起来。 “如果书本是整体,那么其中的每一页纸就是局部。” “如果钢笔是整体,那么笔帽、笔管、笔芯就是局部。” “如果手表是整体,那么表壳、指针、齿轮等就是局部。” “如果中国是整体,那么青岛就是一个局部。” “如果青岛是整体,那么栈桥就是一个局部。” “如果人是一个整体,那么头、手、脚、躯体就是局部。” “如果头是一个整体,那么眼睛、眉毛、嘴巴、耳朵、鼻子就是局部。” “如果企业是一个整体,那么各个职能部门就是局部。” “如果家庭是一个整体,那么家庭的每个成员就是局部。” “如果班级是一个整体,那么教师和学生就是局部。” ……
“不错,大家对整体和局部的理解都很到位。在这里我再补充一点,所谓整体和局部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相对于中国,青岛是局部,但相对于栈桥,青岛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整体。为了便于大家区分这种相对性,在本课中我们规定整体是指相对完整的、独立的、包含的、大的等,局部是指相对残缺的、附属的、被包含的、小的等。有了这个划分标准,当我们在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就不会轻易混淆了。” “现在我再问第二个问题,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时,怎么样才算是整体思维而不是局部思维呢?”思维教练紧接着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观察分析,就是整体思维,从事物某一个侧面去观察分析,就是局部思维。”一位职业经理回答道。 听了这位职业经理的回答,思维教练笑了,像变魔术一样,一个红苹果出现在他的手中,他盯着这位学员问道:“这里有个苹果,现在就请你用整体思维好好观察一下,谈谈你看到了些什么?” 这位职业经理望着眼前的苹果不知所措,想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我看到了果皮、果把、果肉、果核,还有……还有……” “还有苹果的重量、味道、价钱。”在旁边的一位小学生忍不住说道。 思维教练用赞许的眼光看了看这位小学生,夸奖道:“不错,现在知道运用无形视角观察事物了。” 一经小学生的提示,职业经理的脑子马上变得灵光起来,他滔滔不绝地说道:“还有苹果的产地、生长周期、销售渠道、消费对象、营养价值、维生素含量,以及苹果与气候、土壤、种植者的关系等等。” “等等,你先别急着说,我来问你,刚才你的思维是整体思维吗?”思维教练急忙打断了他的话问道。 “不是!”还没等他回答,其他学员就异口同声把他给否定了。 这位职业经理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笑道:“好像不是吧。” 思维教练笑着对大家说道:“的确,刚才这种思维不是整体思维,而是局部思维。说它是局部思维并不是因为这位学员的观察没有穷尽苹果的方方面面,而是因为这位学员在观察苹果时,他的思维模式本身是不完整的,导致他观察到的结果呈现一种残缺的、局部的模式,这是我们判断他的思维是局部思维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