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对核心竞争力的误读

[复制链接] 24
回复
37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5-11 10:5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忽略客户价值是对核心竞争力最大的误读

赵剑海 zhaojh@creavic.com.cn

1990年,加里·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文中提出和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不同,核心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核心零部件,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中的知识和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该文发表立即在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讨论、研究和界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长达十多年的浪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哈佛商业评论》被引用最多的文章之一。

然而总结国内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核心竞争力对于启迪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路,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到每个企业具体界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却出现了众多的谬误,出现很多误读。

有的企业把创始人的创新能力,当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把企业的学习力当作核心竞争力,还有的把企业的文化当作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界定,往往是出于对于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很多时候成为核心能力)字面意思的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发挥进行的。仔细推敲这些核心竞争力,我们发现,这些界定都偏离了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所要倡导的本意。我们有必要从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上澄清这些“伪核心竞争力”的谬误之处,否则在错误界定的核心竞争力的指导下,企业不仅不能借助这一理念快速发展,还可能反被束缚了发展的手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美国公司和欧洲的大型跨国公司相继在多个过去占有优势的经营领域中败给日本的公司。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出于试图读解日本的公司成功原因,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样的概念。他们认为,日本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在于: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战略意图。比如,日本NEC公司的全球战略意图是建立在“核心技术”上,要做“C&C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s)”领域的领头羊。NEC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确立了它的战略意图。公司高层管理者组成了“C&C委员会”审视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公司建立的协调小组和委员会跨越各个业务单元的利益,运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最终得以积累起范围广泛的一系列核心竞争力。

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试图解释,那个时代,欧美跨国公司竞争力下降,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快速发展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文章的主旨认为,欧美企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多元化方向时,那种只着重鉴别要进入领域吸引力这种方式,有着严重的不足之处。在市场边界迅速变化的全球经济影响下,精确的确定未来市场的吸引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这种分析基础上建立的企业战略难免因为跟不上环境变化的要求,而出现短视行为。相对的,他们认为,日本企业的战略和欧美企业不同,他们注重围绕一种企业的核心能力延伸和发展产品。通过对于这种核心能力的持续培养,获得持续的竞争力。这样就避免了企业多元化时容易出现的短期行为,为企业创建了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从上面的案例和文章写作的意图,我们可以看到,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从具体的产品中抽象出来的,企业的特殊能力。以这种能力为基础,企业进入多种业务,形成众多的产品。并且凭借这种核心能力,使得众多的产品在某一领域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哈默和普拉哈拉德说“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而不是指单个技能或技术。”“只有建立并维护核心竞争力,高级管理部门才能保证公司的长期存续。核心能力是未来产品开发的源泉,是竞争能力的根源,单个产品和服务则是结果。”

从核心竞争力的本意出发,我们认为,识别核心竞争力关键要从顾客价值角度出发

我们知道,企业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为顾客提供产品,满足顾客的某方面需求。这是任何企业存在的前提。而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争夺客户。要打败竞争对手,赢得客户,则必须能够提供给客户,超出竞争对手的价值,依靠产品高出竞争对手的价值赢得市场。企业能够提供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的优势,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为顾客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也就是提供价值。

由此,我们知道国内有些企业把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确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一种误读了。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也是很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推动力。但是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不能为顾客提供什么直接的价值。因此这不能界定为核心竞争力。同样,战略管理能力、财务技能、企业文化、企业学习力,也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这些方面都有助于企业提升管理能力,但都不能给顾客带来直接的价值。而佳能在光学、成像技术和微处理器控制方面的核心能力,通过形成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相机和扫描仪等产品,能够给顾客提供更像清晰、使用方便等产品价值。所以可以称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分析企业提供价值的构成,有助于更深入的理清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方便识别核心竞争力。

产品的价值本质上是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其中性能分成产品和非产品两个方面。我们用“产品”和“非产品”来描述非价格需求,是因为这样就既适用于制造商也适用于服务商。不管是制造商的顾客还是服务商的顾客,他们除了有对于产品本身的需求之外,还有在产品之外的需求。“产品”和“非产品”这两个词将有助于在制造和服务两个市场中都能统一理解价值。制造业的产品是指我们通常讲的有形物资产品。服务业的产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非产品性能”指的是品牌声誉、购买便利、快捷等等由企业带来“产品”之外的,顾客能够感受到的利益。这样顾客购买商品就有三种基本需求——价格需求、产品性能需求和非产品性能需求。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在价格、产品性能、非产品性能的某方面,建立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的能力。

前面讲的,佳能的光学、成像技术和微处理器控制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很明显能够提高佳能的“产品性能”,促进佳能在产品质量方面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这是属于建立在“产品性能”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价格”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沃尔玛、格兰士。沃尔玛通过长期投资物流管理能力,建立起来全世界最大企业信息网络,拥有企业自己的通讯卫星,形成了强大的商品物流管理系统。凭借这样的系统,沃尔玛能够持续保持商品的低价销售。格兰士则在微波炉这样一个技术升级不快的行业,充分利用起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和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大规模制造,在提供低价的微波炉方面建立起竞争优势。而耐克将产品制造外包,没有产品的价格优势。同时相比阿迪达斯,耐克也没什么技术优势。但通过坚持不懈的请体育巨星做广告,建立了体育用品声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确立了非产品性能方面的竞争优势。依靠这种非产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耐克公司成为顶级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在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丰田精益生产模式,使得丰田能够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汽车,建立起价格和产品性能两方面的优势,形成丰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够体现在价格、产品性能或非产品性方面,并能直接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能力。核心竞争力虽然不是单个的技能或技术,而是能够为一组产品提供特定好处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但仍然应该是顾客感觉得到的一种企业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某种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区别开来。企业的某种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最容易被误读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原因可能是这种管理能力往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人们如果忽视了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能够给顾客带来价值这一特点,仅仅抓住核心竞争力的长远性这一特点,将企业家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学习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等误读为核心竞争力就不足为奇了。

25
发表于 2008-2-11 18:22:1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11楼的说法。

从目前的表述来看,核心竞争力其实是结果,一个用来归纳结果词语而已。当然,楼主可以赋予其新的含义。

24
发表于 2008-2-10 13:31:50 | 只看该作者

想请问各位,核心竞争力怎么定量评价呢?头疼中……

23
发表于 2006-5-13 18:04:46 | 只看该作者
顶,好文章!
22
发表于 2006-5-12 09:41:47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现在的企业界和知识界都非常的浮躁,至少浮出水面,跳出来掌握话语权的人大抵是如此,看看书店成批成批的经管类“伪作”就知道了。其实任何一个管理思维或者说理念的提出都是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前提的,楼主的文章仔细阅读了,楼主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应该是非常深刻的。希望能常常看到楼主新的思想。

21
发表于 2006-4-22 17:33:20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总算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6-30 18:28:57 | 只看该作者

1、我最近研读黄仁宇老先生的书,感觉有时候真的是“致事先致史”。我想,如果能够站在中国企业的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角度,站在企业生存法则的角度,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核心竞争力。

2、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必要条件。众多餐厅、理发店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一样能够生存很好。与这样的企业是不需要谈核心竞争力的。我们不能把核心竞争力看做一切企业在任何阶段都必须遵守的法则。把核心竞争力看成解决企业一切问题的“神奇钥匙”的观点是错误的。

3、我这段时间思考,中国企业发展有几个阶段,只有到了目前阶段,对于一些优秀企业谈核心竞争力才有意义。上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初创到90年代末,中国企业明显是机会导向加经营手法创新导向。企业发展依靠获得稀缺资源,发现市场机会,率先采取先进经营方式(如广告、渠道控制等)。机会多得不得了,战略对于这个时候的企业来说没有作用,核心竞争力就跟不用说了。今天,机会已经减少,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有很好的管理基础,而且和跨国公司直接竞争。这时候,就需要战略了。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思维工具加实施方法。

4、由此考虑,我觉得国内目前对核心竞争力过于泛化的考虑,不利于企业对未来经营战略的严肃思考。深入准确的界定核心竞争力才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起强大竞争力。

5、我的msn:zhaojh3@msn.com 本人现在在深圳成伟顾问工作,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探讨这一话题。

19
发表于 2005-6-27 14:56:09 | 只看该作者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能力,关键竞争力,……这些词语实在是太多了,现实当中,许多人也是经常的在混乱中应用.我也一直在想,有必要区分这些概念吗,它到底能给我们的战略管理或者其他的管理当中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其实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楼主的分析也比较多,但是从概念的厘清好像还有所不及。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够体现在价格、产品性能或非产品性方面,并能直接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能力。

这个观点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对核心竞争力区别与其他的竞争力方面不够明确。从定义的属性来看,你这个定义是后置结果式+排他性的定义,而当初波特的定义是排他性的定义。单纯的从定义的方法来看,你的定义思维是比较混乱的 ,没有从坚持使用一种方法,例如,排他性的,或者结果式,描述性的方法来定义。犯了定义的大忌。

从定义的主体来说,你的定义有纠枉过正的嫌疑,直接从客户的角度来定义,而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客户的竞争力这个现实,企业最大的关注点在于能不能赢利,利益是第一位的。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实在是双方的博弈和满足的不同程度来决定的。

例如,我有某半成品的产品标价3元,其成本在2元,销售给某个客户后,这个客户能够利用这个半成品,投入1元,生产出成品, 以5元的价格销售给他的客户。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给客户带来了多少价值呢?不应该是5-1-3=1这个计算,也不应该是3元这个产品的标价,更不是5-1=4这个计算,而应该是(5-1-3)/3=0.333333这个计算来衡量。

假设1:假如这个产品标价2.5元,我卖给我的客户,我的客户生产出产品,也是投入1元,后以5元卖出,那么我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就是(5-1-2.5)/2.5=0.6。

假设2:假如这个产品标价还是3元,我卖给我的客户,我的这个客户生产技术水平低,也是投入1.5元,后以5元卖出,那么我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就是(5-1.5-3)/3=0.166667。

按照上面的定义,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当我降低价格的时候,我的核心竞争力就高了,由0.33升高到0.6,而当我的客户技术水平低的时候,我的核心竞争力业随着低了呢,这个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同波特的定义(大概的含义):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模仿的、排他性的、能够派生出竞争优势的能力。

18
发表于 2005-6-24 22:47:24 | 只看该作者

一片赞扬声之后该听听不好的东西了。原文中讲企业精神、财务技能等都不能成为核心能力,可能不尽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港台的华人企业家往往是白手起家成为巨富,持续几十年,并没有多少技术,能说没有核心能力?沃尔玛是有很先进的物流技术,但如果没有精确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能力,物流流什么?流出来的还是高昂的产品和价格!

确,核心能力一词是从核心技术演变而来,“核心”的本意是整合、集成,将各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创造竞争优势。可是顾客并不为技术买单,正如原文作者讲,顾客只为性能、价格、便利等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花钱。那么技术后面又是什么?技术后面整合的是资源,包括内外部的资源。只有能降低资源消耗或提升资源品质的技术才有用。

我关于核心能力的定义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持续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既包括企业的技术专利,也包括企业营作技术,还可以是管理和文化。

既然格兰仕能以低成本取胜,比尔盖茨以企业家精神建立核心能力,柳传志当然也可以他所谓的管理建立起核心能力。关键是格兰仕的成本要能持续降低,比尔盖茨的创新精神要永远激情燃烧,柳传志的管理水平要不断改进,并且其进步程度要高于其他竞争者。

记得是谁说过一句话:成功只需领先别人一步!核心能力就是把企业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比你的竞争者多出这一步。

17
发表于 2005-6-19 14:4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这样的领导怎么办???

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优于竞争对手的一系列包括知识,技能和物质的组合.更简单的说,能使企业在长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能力都可称为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也应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