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家的回复,很感谢以上各位的耐心浏览. 这并不是我所存在的企业,如果是我自己打工的企业,我的职业习惯是不会做任何评述,因为这其中虽然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机密内容,但是起码也是对自己企业的不尊重,不过对于别家企业自然不必有此思想.所以并不存在新人的问题. 之所以会以此为案例,本来是有准备写出不同的经营企业内不同的管理习惯模式,而其他的因为马上到了年节,所以并未写成中.仅仅是将这文章的草稿贴出第一个案例. 做这样的案例分析,并不与企业环境与人之间是否需要适应有关,它更多的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作为管理人,如果你的企业提出人性管理,提出管理中细节流程管理,就必须作到.如果不能作到,那么不如不提.这样就不会在企业内存在各种形式主义和企业始终认为员工的忠诚度不稳定. 管理透明话并不在这里强调,我想强调的仅仅是管理心理学包含在企业内部沟通和作为任何级别的管理人是否有认真的去思考过,做在你对面的那位员工,心理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没有人想,因为他在下,你在上.上级只需要对下级发号命令,下级只需要服从.这让我想起,去年夏季在北京一个家人自己公司举办的培训中,有一个盲人过河的游戏.kyle168888:如果如同前面的家人所说,适应什么环境的话,那么企业自身即便是环境非常糟糕,也要适应,举个例子,目前国内人才大量的流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你应该很清楚,任何企业,无论你的目前经营如何,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会怎样?这家企业自进入内地以后,在各个行业进行资本并购,其中不少是原国有企业,因此不同行业地区从南到北,从私有到国有,从高级行业到普通制造企业,涉及范围之广,下属企业之多,员工不同,我们都知道一点,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与北方人不同,东部人喜欢甜辣\西部喜欢酸辣\南部以鲜甜\北方地区以咸为口感.从这点就能看出虽然同为中华大陆地区,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思想行为心理特征都有明显区别. 另外对于国内的各个企业包括企业内部的人,与大陆地区的市场环境一样,并没有形成规范性与标准性,因此即便是一家很成熟的企业,包括宝洁.我们都知道宝洁公司内部中层贪污成风,在华企业为什么对大陆员工并不十分信任,都有原因.就是我们大陆的人思维习惯,特征非常明显的具有教条性,和被动性.长期的文化习惯即给了好的,也给了不好的,当自己被人整的时候,不敢出声,当自己做到同样的位置上时,就有可能重复去整人.思想意识,文化习惯,心理习惯,是任何公司都应该注重的,别以为是国际著名企业,就是完美的,其实正好相反,越是本土的私营小企业事实上,因为对本土人性文化习惯心理活动,比较熟悉跟了解,所以在这些方面做的往往很好. 原本大企业在管理中制度烦琐,权利分层就不容易实施管理理念,当企业以为基层员工属于被动的状态下,并不真正去思考员工的个人利益时,不会有人会高兴的为你卖命.谁会为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卖命并且唱赞歌呢? 另外这里涉及到企业在员工心理管理,企业管理设计的问题: 我发现不少企业内部都设有类似的员工交流论坛,对于comacoma的意见,也是我的个人意见,事实上,我们学习西方的企业管理时候,在很多细节上并没有注意到不同的人性文化思维习惯背后,包含着什么,因此,就照猫画虎的搬来用,其实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东西,比如,要经理们做月度个人工作汇报,我想问一下,是否收到实际的效果呢?开始培训大家都对员工以及经理进行各种培训.但是却始终没有想过,是否你的员工以及经理们真正需要?他们需要的培训是什么?什么内容的培训才对你的企业有利?你的员工在企业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后在培训中如何解决掉.这其中也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模式,走过场,有些国内著名的IT企业,有机会上去他们内部的管理网,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要求员工培训后的培训感想,写的内容空洞没有实际效果,所有受培训的员工都说培训如何好,给他带来什么,他从这次培训中感受到企业的什么什么?真的是这样吗?大家所有人的思想都这样统一吗?如果这样那不必用制度与绩效来考核他们了. 从这两个地方就能够看出来一点,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事行政管理都处于跟风,我们中国人习惯跟风,一个好了大家都这样做,以为自己也会赢利.同样的思维习惯表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就会出现这些官僚和自欺欺人的管理流程,个人以为许多管理要求完全应该省略,如果你发现你的经理们在个人思想汇报上并不真实的话,并且你并没有真实的从上面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包括他们都在做什么,索性棉去这些,既然大家都喜欢提意见,那就如同台湾的一些著名企业管理一样,引导这些人性特征,让大家在意见中完善企业和自己.中国人并不是自觉的人种之一.并且我们习惯臆测别人.如同本文章出来后,就以为我在写我新加入的企业一样.这其实都是一种习惯行为. 所以这家企业来说,一个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力进行内部战略整合,粮草先行而兵马出.否则的话,不断出现的各种看私细小的问题,最终会让他们如同1996年前后首批进入大陆的台资企业一样,吃亏在盲目的自大中. 这并不是角度的问题,只是所站的关注点不同.和自身与企业的定位不同. 既然从提倡人性管理,既然提倡企业文化融合,既然以人为本,就真的这样做,为本的人并不是某个经理,而是你的那些最基层的员工. 为什么用如此小的案例来说明的原因就是,希望不要忽视这些所谓的细节和所谓不重要的人,岗位可替代,因为岗位不会走,而人会,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其实我们都知道只要作为经理管理人,对自己所在的企业稍微尽1/10的心,企业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因为不是自己的,或者接受到不平等等等个人需求没有满足,所以真正尽心的在许多企业中并不多见.这也是我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最重要的不是企业文化和管理技能的培训,而是新进人员.人性的培训洗涤.可惜目前国内没有类似的培训课程出现.至少我没有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