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海融文化探研系列文章6----学而时习 乐此不疲

[复制链接] 2
回复
4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9-4 10:5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没睁,这辈子就过去了!人这辈子的真正价值,不求眼睛闭上没有遗憾,但求眼睛睁着活的充实……
昨天和一美国留学生聊天,她说儒家文化把中国给害了。问她,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结论,她说网上。我说还有什么在害中国,对方说还有很多思想和观念,我不禁愕然,难道父母攒俩钱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就是为了被修改认知观。
我问她,论语开篇第一句是什么?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问:什么意思?答:孔子说:“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我小时候学的解释也是这么个意思。记得当年就纳闷,怎么学过的知识,去复习了,还会高兴。那么多的作业写了一遍又一遍,我怎么高兴不起来呢?如今,已经身为人父,看到孩子写作业,依然是不开心,而我们的先哲,古代的圣贤又在开篇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又怎能让人不纠结。
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了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才对先贤的教诲略能领悟到一二。
孩子酷爱看83版的射雕英雄传,又喜欢玩一款带有射箭的电脑游戏。在一次去爷爷家的时候,恰好花园里有竹片,他用了半天的时间做出一个弓,又用木棍做了只箭,然后乐此不疲的在那练习射箭。脸上洋溢的欢乐是写作业做复习过程中永远看不到的。
学而时习之。学习了,不断的去实践,当有收获的时候,自然会很高兴。中国是农业立国,自古以来就有手艺沿袭的家传规则。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掏洞”一说。
回过头来,我们在琢磨孔圣人说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跟谁学,孩子呀呀学语,跟的是父母学。学什么?学谋生的手段。一位渔夫教孩子下河捞鱼。当孩子自己动手捞到第一条鱼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洋溢在脸上。这或许才是孔圣人为我们后人描述的一个活脱脱的生活画面。
父母教孩子做饭,当孩子自己亲手炒出来精美菜肴,那种发自孩子,来自父母的愉悦和欢笑展示的尽是一幕幕家庭和谐的温馨画面。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就是告诉我们,学习了然后不断的去实习,去实践,取得了成功,不是很高兴的事情么?
所以,不能说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害了中国,而是我们曾误读了《论语》而已。听到我这么解释,对方感到新奇。
所以,看不懂,要多琢磨,多思考,轻易不要去批判任何人类社会出现的事物,不抱有任何欢喜心和怨恨心去审视这些文化现象,才会有很大的收获。
交通的便利,我们都习惯的把地球称为“地球村”。今天咱们就换个角度去看地球,站在火星上,看看这个村子,5000年来,地球村出了几位圣贤(或许还有其他,探讨仅列七位)。按年代先后,非常有影响的有黄帝、老子、释迦摩尼、孔子、圣母、耶稣、穆罕默德。一晃几千年,村里出了七位圣贤。
至今,这七位圣贤文化还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因年代久远,因为文化断层,因为人们误读,让这些圣贤留于世间的经典离我们的生活也渐行渐远。以至于我们把《论语》的开篇理解为经常复习是很快乐的事情。
听我这么说完,美国留学生若有所悟。最后我告诉她,听过过彼得圣吉么?她说,听过,是《第五项修炼》的作者。
我告诉她,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学习型组织之父,管理大师曾不远万里到中国拜南怀瑾先生为师。
我还告诉她,彼得圣吉拜的老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在现代科技方面,美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谈到文化,对不起,当我们的孙子都不够格。
借用小品里的一句话,人这一生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没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人这辈子的真正价值,不求眼睛闭上没有遗憾,但求眼睛睁着活的充实,活的充实就源于多多领悟先哲们留下的宝贵文化经典吧……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全国企业文化交流群系列活动,进群者请先加582593738为好友,经管理员确认后进群,谢谢合作!
微信号:hairong01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板凳
发表于 2014-9-4 20:29: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西方在实践,我们呢?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德国立法禁止早教,我们呢?看看西方儿童时期培养什么?习惯,行为,意识,我们呢?
西方是启发式教育,我们呢?西方鼓励独特思想,我们呢?
南怀瑾是大师,但和人民共和国有关系吗?他的思想会被当局接纳吗?
中国思想黄金时期是先秦和北洋,南怀瑾是北洋时代培养出来的大师,和共和国毛关系没有。
睁开眼睛吧,今天一个朋友去听TRIZ,发了这样一个微信。

Alex Bryant Lau 今天在参加TRIZ 的培训,同桌吃饭的有几个是中科院的博士。他们在感叹,不好理解,之前亿维迅的培训就解决问题的发明原理有很多例子。但其实,今天讲的只是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工具方法,当你深入地分析问题后,解决方案可能已经唾手可得了。而发明原理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也是讲师在一直强调的。思维地转变是最困难地,这些博士的想法是我们国人的普遍的想法。最好能照猫画虎,能山寨,而鲜于深入思考分析。
沙发
发表于 2014-9-4 17:29:43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