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R天地]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全文)

[复制链接] 157
回复
4325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8-30 16:3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开头的话 “知识就是力量”,所有的知识力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驾驭自然力的自然科学,包括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工程技术知识;另一类是驾驭社会力的社会科学及其相关学科。自然力大家都司空见惯:打雷闪电,狂风暴雨,火山地震……,人类控制住的自然力,就乖乖地为我们服务,如电力、水利等等,人类暂时控制不了的,如果能够认识,至少可以防范它的危害,如天气预报,如果连认识都不够的,只好任凭宰割,火山和地震到现在还经常夺取人们的生命财产。记得当年7唐山大地震之后,一时地震预报成为时尚,到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晚上突然神经紧张的人失控大叫起来,人们纷纷乱走,慌乱之中有人从楼上跳下逃生,摔断了腿。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一些“警惕性”高的官员甚至煞有介事地抓了一气“阶级敌人破坏”。直到今天,我们还不可以说能够真正认识了地震,并且利用这种认识来帮助我们防范地震危害。你问问科学家,说了半天“板块”之类,你把科学术语翻译老百姓明白的话,无非是“板块”(=地)“移动”(=震)而已,更多的名堂就没有了,文盲基本也就是这个水平。比较一下天气预报,一般老百姓就连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稍微专业一点儿的“气压”都不太明白,更不用说“厄尔尼诺”,因此,天气预报就有效的多。 自然力如此,社会力何尝不是如此?改革开放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前宣传上经常说我们解决了地球上最大的国家的人民的吃饭问题,难道中国人民除了“Survival”——活着——有煎熬的意思在里面,就不可能有别的活法吗?据说国民党逃到台湾去的时候,台湾的人均国民收入和大陆相差只有1美元,但是到我们开始“奔小康”——800美元的时候,他们已经是6,000美元以上,正在开始争取超过1万美元,其实我们如果没有以前的错误,早就可以奔1万美元去了。改革改掉了什么?开放开放了什么?其实只是一股力,一股社会力,这股社会力的名字就叫做竞争。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实行计划经济,实际上是垄断经济。一家企业垄断一种产品的一个市场,日子倒是过得舒坦,时间长了,弊端就出来了。举个例子,我国的民航机工业,最近引起一些讨论,实际上整个飞机工业都是如此:起步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半个世纪之后,还停留在落后的水平。比较一下苏联的例子就知道了。苏联和我们国家一样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和我们改革开放前一样,处在低效率的水平,但是飞机工业为什么会先进呢?很简单,苏联主要军用产品都是竞争的产物,同时有好几种设计方案,好几家设计局,好几家工厂在竞争一笔订货。飞机方面,由著名的米格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竞争战斗机订单,由伊留辛设计局和图波列夫设计局竞争民航机和轰炸机订单……,回过头看中国,基本上是由某一家企业“承担”的项目,没有长进,进步不快,是很自然的。现在搞市场经济,就是搞竞争经济,一个市场,千百家企业来抢,抢得到,自然哈哈笑,抢不到,日子当然难过。家家企业都想过好日子,怕坏日子,因此过的就不能那么舒坦。以前老百姓心目中的国营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都是一个模式:半旧的中山装,头上扣顶解放帽,背着双手,挺着肚子踱方步——只要把头上的帽子一换,和古装戏里的七品芝麻官没什么两样,都是那种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的样子——过得很舒坦的样子。但是现在怎么样呢?从时兴词汇“拼搏”你就知道他们的日子不容易了。虽然不容易,但是市场上商品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好,你就知道竞争在带来艰难的同时也就带来了进步,带来了繁荣。我们虽然仍然不能对温饱问题掉以轻心,但是越来越多地谈论生活质量之类20年前比较“奢侈”的话题。 谋略是人类认识竞争这种社会力的结果,也是利用这种社会力的手段。战略是谋略当中决定全局和长远胜负的部分,凡是有竞争的地方,就有谋略存在,如果竞争不是短期的和个别的事情,那么战略就存在了。举个例子,有没有见过猴子注册结婚?人为什么要办理婚姻登记之后才能成为合法夫妻?其实不合法一样可以生儿育女,一样可以恩恩爱爱,婚姻登记和结婚仪式等等,只是排除公开竞争,实现垄断的一种法律手段。为什么需要垄断呢?垄断在这里的作用是保护弱者——“没本事”的男人相对于大款、大腕是弱者,“老”女人相对于“小”女人是弱者,如果你没有把握永远成为独一无二的强者,这种垄断对你的现状是必要的保障。这和企业注册商标、专利的道理一样。台湾领导人追求“国际承认”,我们为什么不能答应——不让台湾另立门户,注册国际“户口”。阿拉法特想建立巴勒斯坦国,到处访问,以色列和谈不成,也是到处访问。怎么回事?阿拉法特到处说,现状是侵略的结果,“强扭的瓜”不甜,还是另立门户为好。以色列不得不承认当初“拐卖”得来的事实,“离婚”不是不可以,但是“财产”要留下,总不能卸门砸锅吧? 战略并不仅仅是“赳赳武夫”的事,其实“林妹妹”也有战略问题,只要你和别人发生竞争,就一定面临战略问题。 现在社会上流行起算命、看风水、看相来了,甚至邪教也有了市场,为什么呢?好像一个人不知道电这种自然力的道理,把房子建在山顶,受到电击之后,惊惶失措。想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大概是昨天打死一只老鼠的缘故吧?以后他就给“鼠神”立了牌位,每天烧香磕头,祈求平安。下一次仍然受到电击,想想大概“心诚则灵”,搞块木头太便宜了,“鼠神”不满意,要盖大庙,塑金身才能表现诚意……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04-8-30 17:15:32 | 只看该作者
当时除了晋国和秦国具备统一中国的物质条件之外,楚国也具备条件。当时的楚国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大海,北界淮河-桐柏山-伏牛山-秦岭,西依大巴山-巫山,南至大海。在灭亡吴、越之后,东面基本不受威胁。在北方,最薄弱的地理障碍是淮河,北岸是一批弱小的小国构成的缓冲地带。东北与齐国为临,但是中间有宋、鲁等国缓冲。正北方是三晋当中的韩、魏两国,楚国沿伏牛山到桐柏山建筑了城墙防御体系“方城”。西边的地理形势本来对于楚国是很有利的,险峻的秦岭、大巴山、巫山当中只有几条险要的峡谷通道∶丹水河谷,汉水河谷和长江三峡。在秦灭巴、蜀之前,楚国所需要关心的只是丹水河谷和汉水河谷,尤其是方便秦军后勤支援的丹水河谷。因为楚国拥有如此优越的地理形势,楚国的先王们在春秋时期积极北进,争夺中原。“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就是楚国人创造出来的。如果不是晋国联合诸侯抵抗,楚国统一中国的机会是很大的。可惜到晋国的国力衰竭的时候,楚国也被孙子和伍子胥领导的吴军攻破,直到战国时期没有完全恢复元气。更有甚者,楚悼王见吴起在魏国的功绩,邀请他主持楚国改革,可惜不被楚国贵族集团接受。楚悼王一死,吴起遇害,屈原受贬,楚国开始了屈辱的篇章。
楚国在春秋时期还是一个和秦国类似的落后国家,被中原列国排斥在外。经过与中原各国的经济文化的长期交流,楚国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中原各国的水平,并且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李耳和屈原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很遗憾的是,在整个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启用申不害,魏文侯招贤纳士,开发河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用田忌、孙膑等富国强兵,燕昭王用乐毅称雄东方,但是楚国的改革是最短命,最没有成效的。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在整个战国时期日子过得最窝囊。尤其是楚怀王,更是给张仪象耍猴一般捉弄,最后被关在秦国,悲惨死去。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04-8-30 16:39:5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就是不能共享。象公路,有用、稀缺但是别人使用不妨碍你使用,所以你不会想占领一段公路。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想把几千年人们为之纷争不已的财产变成公共享用的东西,以此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目的。如果你能够使人们共同享用某种东西,那么他们就不会为这种东西你争我夺。
同样的道理,必争之人也有条件:
对于所要争夺的对象有占有欲,没有同性恋癖的女孩子不会去和男孩子争夺恋爱的对象,但是会和其他女孩子争夺男朋友。如果没有欲望,当然也没必要争什么东西。这种占有欲产生于对于竞争对象的效用的认识。
第二,还必须有“本钱”,我们叫做有实力。没有实力,只好放弃。在经济学上,把有购买力支持的欲望叫做需求,光想要还不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的小女孩在节日的晚上,擦亮火柴,在火光中看见了香喷喷的烧鹅,可是最后却饿死在街头。这个可怜的孩子有欲望,却没有实力——金钱来支持自己的欲望,因此她的欲望不能转变成为需求。我们一生中放弃了的竞争何止千千万万,多数都是自己没有那份实力,所以不得不放弃,像什么国家元首、世界首富、奥运冠军之类,如果有白给的机会,大概很多人都愿意“过把瘾”,因此自古以来,神话幻想总是长盛不衰,但是只有很少人认真考虑过如何争夺这些桂冠。
最后,还不愿放弃。所谓谦让,指的是自己想要又能要,但是偏偏就放弃的行为。人们可能出于很多动机要放弃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你放弃了,当然就退出了竞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东西是你不能放下的呢?你的孩子,你的老婆,你的事业,你的名誉……几乎无穷无尽。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全部具备,竞争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想躲还躲不开呢!
这6个条件,还是我们控制驾驭竞争的主要手段。你想开汽车,自然少不了控制汽车的速度和方向,而竞争的强度和方向,就由着这6个条件决定了。
东西的效用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心理的感受,心理的感受虽然基本取决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但是人们的主管认识绝不是没有作用的。本来邮票是拿来通信的,价格低廉,后来人们发现它的收藏价值之后,身价何止百倍!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人们营养不良,如果有了什么好事,就拿“吃了肥肉”了比喻,尤其是消灭了大批敌人,就说是吃了一块大肥肉。见面问“吃饭没有”,发胖叫“发福”,是称赞的词汇。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肥肉的快感正在渐渐消失,营养过剩造成的负效用“痴肥”渐渐困扰越来越多的人,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用“发福”这个词汇来认真地夸奖别人了。如果人们对于竞争某种东西提不起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宣传这种东西的效用来刺激竞争。如果竞争激烈到可能失控的地步,我们也可以通过贬低这种东西的效用来降低竞争的强度。另外,一个东西可能有多种用途,也就是多方面的效用,我们可以强调一些人们忽视的效用,贬低人们熟悉的效用来达到改变东西总效用的目的。因为效用和使用价值不一样,相当大程度上是心理感觉,可以通过灌输某种思想或者信念来加以改变或者调节大小。
但是光是效用的存在与否以及效用总量的大小还不足以决定人们对于东西的欲望。空气和水的用途可以说不可胜计,可是人们很少为它们展开竞争,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很容易得到。改变事物的稀缺程度是人们常常用来改变竞争方向和强度的办法。
当然,具备了效用和稀缺两个条件的物品,还不能构成为竞争对象,还必须同时具备不可以共享这个条件才行。可以共享的东西,在经济学上叫做“公共物品”,例如国防、公路、桥梁等等,都是公共物品。如果一个东西成为公共物品之后,人们就没有必要去为获得它而彼此竞争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希望把现在人们追求得最激烈的私有财产变成公共物品,以此来实现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灭人世间绝大部分邪恶现象的总根源的目的。但是要成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增加消费者或者增加消费量,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
不能妨碍或者阻止任何人使用,或者妨碍及阻止别人使用的代价太大,以至于得不偿失,没有意义。
目前我们对于私有财产还做不到这两点,对国防、公路等公共物品可以部分做到,只能对空气阳光之类完全做到[6]。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需要生产力有远远超越我们现在想象的发展,使得任何的占有行为就像和别人争夺空气一样可笑和没有必要[7]。
和共产主义相反,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是相反的做法——把本来是可以共享的公共物品变成私有物品或者小团体占有的物品。其实私有制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责任制,是把对于稀缺物品的责任、权利、利益完全统一起来的管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于稀缺物品的利用效率。因此私有制本身的出现,就是人类历史上已经完成的最伟大的革命。在私有制产生之后,公有制的遗产仍然存在,在适当的条件下破除这种遗产,常常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158
发表于 2015-1-22 19:06:08 | 只看该作者
今晚就把这篇文章给看了。感谢分享。我跟你同一年注册的但是我没有怎么分享,惭愧
157
发表于 2015-1-22 10:53:40 | 只看该作者
排版很重要
156
发表于 2014-9-6 10:23:54 | 只看该作者
粘贴的好累,但好贴,谢谢,
155
发表于 2013-6-15 11:37: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感谢赐教!
154
发表于 2013-2-18 17:10:0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好,可惜没有排版!!
153
发表于 2013-2-7 16:53: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复制了
152
发表于 2013-1-21 16:58:13 | 只看该作者
看的累,但是,文章,确实很牛,很经典,值得深入阅读。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151
发表于 2013-1-21 11:52:29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 有没有简版的
150
发表于 2013-1-20 17:32:43 | 只看该作者
嘿嘿,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