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R天地] [管理‖综合精华][原创]职业路漫慢

[复制链接] 41
回复
78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7-3 06:5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 序

许是人老了,就喜欢回忆。想想,就这么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于是,想写些东西,整理整

理记忆,把职场的酸甜苦辣,翻一下,拿出来晒晒。这里记录的职业轨迹,虽然并不是很精彩,但

这也是属于我的真实历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4 21:38:04编辑过]
41
发表于 2005-12-27 18:07:1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经历,在中国这样的人也不会有了.希望各位同仁最好自己创业吧
40
发表于 2005-12-23 11:37:28 | 只看该作者
鼓励一下,请继续
3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22:06:54 | 只看该作者

在前篇的<两年,五个老板>是叙述的在一个台资企业的事,之所以从外资企业屈就台资企业,是想完成REGIONAL到NATIONAL的跨越。因为在那家外资企业,是不可能做到NATIONAL一级的。

这个台资企业帮助我实现了NATIONAL这一平台,所以,后来再到外资企业的NATIONAL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也可以说是”曲线救国“。有时候要同时满足OFFER和POSITION以及外资背景这么多条件,不是太容易。或者说不是太现实,孰重孰轻,自己需细细掂量。可以先解决主要矛盾。

回过头来看,当时正因为想从外资企业的REGIONAL跳到NATIONAL屡战屡败,才使得我在这个公司的履历相对比较长,也因祸得福,正是在这家公司有了一段相当长(该公司在业界名声比较好)的经历,对我以后跳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在履历中没有在一个公司有教长时间的履历。那就比较糟糕了,你无法回答HR提出的最幼稚的问题。

3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21:49:42 | 只看该作者
转眼,三年过去了,又有两次跳槽经历,到底是写在这里,还是写到征文那里呢? 犹豫中...
37
发表于 2005-3-9 20:35:09 | 只看该作者
一本辛酸史,成功的开始
36
发表于 2005-3-9 13:38:2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蛮好的,可是你这样不断重复的换工作,在原公司的资历就没有啦。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损失啊。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只是随便说说。
35
发表于 2005-3-8 22:34:54 | 只看该作者
甚好请继续[em02][em02][em02]
34
发表于 2005-3-7 11:41:48 | 只看该作者

xiele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4:56:31 | 只看该作者

两年,五个老板

(2)

对了,介绍第二了个老板前,忘了交代一下第一个老板的结局。MICHAEL,他实际也就比我早进来2个月,是从另一个品牌空降过来的。并且先后把他原来团队的一些骨干都挖了过来。(大凡做上层领导的,建立自己的班底很重要)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再加上IT本来的不景气。在做了一年半多时辞职了。业绩无论如何总是考核的一个标准。还记得第一年,在干部大会述职时MICHAEL的“慷慨呈词”,但到了第二年,看到业绩无法完成的时候。我想,任何一个经理人都不会有脸面再重复一把的。所以,从规律上看,拿着1M以上薪水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个公司的预期寿命也就两年。当然,MICHAEL是很体面的走的。因为家里的原因(父亲病故,需要回台湾照料母亲)。。。后来的情况有点模糊,只是知道他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上海,目前在经营小家电方面的生意。。。

由于公司业务调整,我这个部门就被划到工厂。第二个老板,JOE,也是四十多岁的样子,看上去比较深沉的样子。作为中层部门领导,使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似乎不太愿意了解业务,每次和客人开会,总要把手下的人召集齐了才行。自己一点都不知道的,所有的任务就是把问题PASS给他下面那些可怜的小女生。下面做错了就骂。用浑浑噩噩来形容也不为过,估计他的心态也就是这样,拿一天工资是一天。根据他自己说,也算是在内地混了很长时间了,而且中关村一带非常熟悉。而且和其他部门关系很差,加上他自己的能力问题。使得自己部门的工作很难开展。作为公司的DIRECTOR一级的员工,经常被一些SENIOR MANAGER或更低SECTION MANGAER所病垢。当然,他也有不错的地方。和其他台湾人相比。还算比较大方的。基本上,每个周末会请他部门的小女生们一起吃饭并卡拉OK一翻。这在其他部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部门里面,他还是照样当他的土皇帝,还颇受女生们的青睐。

由于每周去工厂,公司会派司机解送。司机经常会暴那些台干的吝啬的故事。听司机将故事,是旅途最大的乐趣。司机说,那些台干到上海只去一个地方:襄阳路。每次能花50块就很不错了。经常是去了,但什么也不买。不过,他们确实也不需要买什么,反正在工厂穿厂服。吃住都是公司的,在那个小地方,即使要花钱也没有地方。这样,两年下来工资基本不用的,也能攒下不少。

对了,JOE喜欢抽中南海,可能是因为在北京待久了,他说这烟好。不过,他也是短命的,才在做了半年。就因为,没有把公司的烂帐厘清。不得不走路。而很多其他部门人的对这个高薪低能人的看法估计也起了作用。据说,那次欢送还是蛮感人的,那些女生都哭了。(失去了一位好颇为大方而又平易近人的好领导?)而JOE,对我说的最感人的一句话是,在他得知自己要走的消息后和我说的。他说,其实每周的例会可以安排在下午,这样你就不必一大早这么辛苦了。。。哎!这个从不肯担什么肩的领导,也只有走了,才说了这句无关痛痒的话。

JOE,据他自己说,他已经找好了下家。估计先回台湾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回上海,还特地要了我的手机号码。说会和我联系的。但至今没有联系过。。。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4:55:35 | 只看该作者

两年,五个老板

(1)

进入这家公司,也是个异数。

当时,面试很多猎头公司介绍的机会。但不是薪资不对,就是职位不对;期间,有我看不上他的,也有他看不上我的。借用莫文蔚的歌词就是:总之,那几年,你们两个没有缘。。。

一天,在网上浏览招聘启示,随便发了个MAIL,然后去吃午饭了。不想,还不到半小时,就来电了。(效率如此高的公司还真没有见过)是个女孩,估计是行政的。简单聊了一下,约我星期六面谈。那天早上的面谈,至今还记得。面试的就是我的第一任老板,MICHAEL,台湾人,四十多岁的样子,面善,很白,他穿了很休闲的衣服,谈话也很随便。没有一般HR的程式化,记得他也没怎么问我问题。(也许道行深的人只要搭一下脉就行了,何必翻来覆去问呢),不过,他到是把公司情况很详细的介绍了,只知道这家公司在台湾是上市企业,而且和一家著名公司是关联企业。老板在台湾是个著名家族。。。说了一大通,其实我也没怎么明白。最后,还谈到了薪资。其实,当时并不想去台资企业。因为有过不太好的感觉。所以在薪资上没有让步。(反正也没有什么顾虑了)当然,他似乎并没有对此表示异议。就是说还要再做一次面谈才能定。但整个面谈感觉很不错。应该说,他是在这个企业里,遇到的最不想台湾人的台湾人。当然,这和他的经历有关。后来,在闲聊中,得知,他是加州大学MBA。整个大学都是在美国,而且工作,大多在国外,去过四十多个国家。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前南斯拉夫打仗的时候,他奉命去催款,看到荷枪实弹的军人,多少还是怕怕的。觉得他还是属于比较大气的。不仅仅表现在金钱的态度上;在沟通上,非常容易。所以,进入这个公司,多半还是因为对他感觉比较好。

虽然说他是我老板,但实际业务上他又不是;在业务上,严格说我们是平级的;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事情还是要通过他来和大老板沟通。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在这家公司,我算是深刻理解了这一点。由于本来我这个部门是我们公司和另外几家PARTNER准备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当时,已经在办注册登记了。(这也是我进这个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MICHAEL还催着我借房子,租店面呢。不曾想,没过一个月,PARTNER就因为投资问题散伙了。注册公司的事也没了下文。而我这个部门被划归到了工厂的一个部门。

这样,我就迎来了我的第二个老板。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