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连载]《赢在办公室》试读

[复制链接] 75
回复
1554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20 14: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赢在办公室1.jpg :
 

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

水淼 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职场不仅提供个人赖以生存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运用自己的修养、智慧、谋略,经过拼搏和坚持,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是这样一部职场兵书,它收集当今职场人士的成功之道,融汇历史名人的处世法则,两相对应,娓娓道来,精彩纷呈。读者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职场兵法,活学活用,必能裨益终身。

本书既适合职场人士细细体会,吸取精华,也适合即将走入社会的大中专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生存智慧,以期能少走弯路,早日走向成功之路。

 

 

 第1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晋级的黄金法则      1

无心插柳:钱若水断案传美声    2

从善如流:刘邦兼听得天下       4

怀柔天下:李世民纵囚归家       6

德化天下:武则天知人善任       8

招抚天下:皇太极收服洪承畴    10

和光同尘:李泌一身事三朝       12

患难不舍:刘备不失民众心       14

刚直不阿:郅恽拒为刘秀开门    15

刚毅不拔:雍正行事坚决彻底    17

事实说话:康熙帝的治水策略    19

网罗天下:康熙笼络知识分子    21

仁心仁术:康熙治国的儒道       23

  第2章  依靠团队办大事——9个成长绝招 25

团队为大:朱元璋投军打天下    26

联合为大:苏秦拜相合纵六国    28

房谋杜断:李世民的团队配合    30

资源共享:孔子私学桃李满天    32

集思广益:李渊的头脑风暴法    34

以众为鉴:李世民三鉴明是非    36

水涨船高:曾国藩不怕部属高升       38

融于团队:曹操割发代首明军纪       40

不离不弃:曾国藩的维系之道    42

  第3章  打响你的个人品牌——做一个强者的秘诀    45

忍者远智:胡雪岩的长远打算    46

越挫越勇:康熙少年磨砺得后强       48

胜己者强:司马迁发奋著《史记》    50

以长驭短:刘邦知人善任坐天下       53

勇于实践:康熙帝推广种痘       55

帮助弱者:鲍漱芳义举扶天下    57

义不折腰:陶渊明不食屈辱五斗米    59

建立圈子:宋江仗义疏财走江湖       61

挑战强者:曹操闻敌添兵则喜    64

先行者强:雷履泰开创中国首家票号       66

寓强于富:李鸿章开创现代工业       68

借力打力:李鸿章白手创办轮船局    70

借势逞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73

独树一帜:曹操拒绝和强者合作       75

以小博大:《吕氏春秋》一字千金传后世  77

强者人道:林尚沃商道即人道    79

  第4章  掌握人际关系的分寸——办公室游戏潜规则       83

变通规则:鲁哀公救火知变通    84

冷血规则: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86

铁血规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88

迂回规则:西门豹治邺显远智    90

纳什均衡:艰难的美苏核裁军    92

利益均衡: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94

博弈转变:吕夷简妙计罢监军    96

均衡破绽:关羽大败走麦城       98

博弈透明:晏子二桃杀三士       100

聪明糊涂:郑板桥的座右铭       102

任人唯亲:李鸿章用人怀偏私    104

任人唯新:李鸿章用新人办洋务       106

多多沟通:李鸿章的办事之道    108

与僚无争:房玄龄的说话尺度    110

莫揭人短:朱元璋怒杀儿时伴    112

损公济私:慈禧私欲谁人及       114

机智圆滑:纪晓岚处事风格       116

随机进退:袁世凯的退保哲学    118

无信不立:商鞅的成功       120

宽容气度:曾国藩三让同学       122

礼尚往来:曾国藩拜年通情       124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与上司和谐相处的策略    127

认真照办:毛泽东周恩来的心灵之约       128

服从变通: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30

不懈进取: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32

化解危机:纪晓岚自嘲消君怒    134

坦诚相见:潘美直言收袁彦       136

乘兴而谏:荀息游戏劝灵公       138

逆鳞而行:赵普直语进忠言       140

敢于担当:左宗棠收复新疆       142

坚持正道:魏征硬气谁能敌       144

低调内敛:曾国藩升迁的顺风路       146

表现忠诚:萧何散财避危机       148

积极有为:蒋廷锡的仕途经济    150

把握机会:慈禧站街入帝宫       152

名人推崇:左宗棠的“非正常”仕途    154

注意细节:陈毅一条军规赢民心       156

  第6章  恩威并重的管理——与下属和谐相处的原则       159

诚感部下:毛泽东收服许世友    160

大爱无间:周恩来把温暖撒向人间    162

珍情重义:周恩来不忘抬担架人       164

破格重用:林彪连战连捷获超拔       166

威加天下:韩信登台拜帅服三军       168

量才为用:诸葛亮善用关、张、赵    170

摈弃偏见:刘仁轨信用异国将军       171

平稳过渡:雍正建立秘密储君制度    173

长线大鱼:胡雪岩的感情投资    175

推功揽过:汉武帝诚下罪己诏    177

激励时机:孙权斟酒抚伤赞周泰       180

惩教并举:孙武操练宫女战士    182

恩威并重:雍正的驭臣之道       184

禁贪倡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187

惜才爱才:赵匡胤有容乃大       189

  第7章  像刺猬那样相互取暖——与同事相处的原则       193

抱团取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194

保持距离:曾国藩话不多言情不密    196

礼让三先:老廉颇负荆请罪       198

离心离德:石达开惜败大渡河    200

跳出圈外:苏秦初出世不为秦用       203

相生不克:刘邓13年好搭档      205

是友非敌:浪里白条激斗黑旋风       207

爱如盆火:像雷锋那样思考       209

  第8章  职场失意也受宠——笑对同事升迁的方式    213

“嫉”恶如仇:孙膑装疯马陵道复仇    214

无欲则刚:陈霁岩低价买马匹    216

心意无价:缅伯高千里送鹅毛    218

感恩图报:胡雪岩涌泉相报滴水恩    220

不计前嫌:赵匡胤的大家风范    222

有容乃大:曾国藩助左宗棠收复新疆       225

共享共赢:胡雪岩花花轿子人抬人    227

华丽转身:曹植七步成诗留别政治    229

  第9章  跨越陷阱的计策——解决人际关系的难题    233

反客为主:袁绍设计赚冀州       234

心如铁石:慈禧为掌大权立光绪       236

防人之心:朱元璋防卫过当失中衡    238

圈子圈套:少年康熙斗鳌拜       240

聪明自误:李鸿章北洋舰队访日       242

事缓乃圆:曾国藩磨炼的慢智慧       244

明哲保身:李鸿章的自保眼力    246

立于不败: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248

暗度陈仓:司马懿装病欺曹爽    250

跟对老板:诸葛亮出山选明主    252

夹缝生存:吴三桂的人生通道    254

化敌为友:成吉思汗棋高一着    256

非常手段:曹操自保无毒不丈夫       258

忍辱负重:李世民单骑会颉利    260

避实击虚:李靖用兵的奇正之变       26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6 10:35:1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76
发表于 2010-9-16 19:29:3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读下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0:30:15 | 只看该作者

《赢在办公室》试读连载已结束。感谢家人的关注。

更多精彩好书请关注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66203-1.html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0:23:37 | 只看该作者
 

礼尚往来:曾国藩拜年通情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但真正送起礼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上司或同事往来,即便对方愿意接受礼物,表面上也会装出非常不好意思的样子,以表现自己“廉洁无私”或“不在乎”。这就使得送礼成了一门学问。

其实,不必过分看重送礼。如果只有送礼才能表现“礼尚往来”,那就有些狭隘了。一个电话,一个祝福,对方生病时的一次探望都算往来。在此过程中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密切而不是亲昵的正当关系。一味送礼,只怕吃力不讨好,甚至自毁前程呢。

范是一家美资公司的总经理秘书,她直言她的老板Craig很反感用赤裸裸的送礼方式拉近关系的中国式交际。范亲眼看到过Craig将一个想靠送礼晋升职位的部门经理Jacky扫地出门的情景,当时Craig非常震怒,说:“你这是贿赂!你去看看墙上我们公司的信条!”

Craig之前还挺欣赏Jacky的工作能力和灵活的手腕,他曾考虑过提升Jacky,但认为还需要时日进一步考察。但很遗憾,Jacky进公司已经3年,居然不知道公司的文化理念中第一条就是:“诚信、正直!”Jacky送礼的结果当然是在公司呆不下去了。

外国人不讲人情,那么中国老板怎么样呢?

小杨是个聪明稳重的小伙子,虽然念的不是名牌大学,但依靠父母的人脉和自己的优异成绩,毕业后进了一家福利非常好的大型国企。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年后,小杨坐上了运营部主管的位子。但之后的八年,任凭小杨靠三头六臂解决了很多麻烦事,替领导背了不少黑锅,轮到晋升,小杨却始终离经理的位子有一步之遥。三十岁不到就坐上董事长助理的小戴意味深长地对小杨说:“除了学历和工作能力,还要学会做人啊!”小杨顿有所悟。小杨的领导爱喝国酒,那年春节前夕,小杨拎了两瓶精装五粮液去拜年。领导一脸严肃地表示拜年可以,但绝不收礼!小杨差点就傻乎乎地把酒拎回家了。还是小杨的老婆聪明,把酒往领导家的门口一搁就走了。第二年,小杨就被提拔为运营部经理了。

中国人不同于外国人,比较看重人情。即便个人能力很强,如果一点“表示”都不给领导,让他觉得你是个没有人情味的人,通常不会那么痛快地把好处给你,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应该给你,但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火候!

人是社会的人,越是走向高处,人际关系就越复杂,对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做一个成功者,不仅要善于建立自我的人脉资源,更要懂得如何经营人际关系。

曾国藩是一个道德修为颇高的人,他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极为透彻,并且也做得很好。踏入仕途以来,一路从乡野平民走向二品大员,可以想象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多么复杂。面对这些上上下下的关系,曾国藩是如果做的呢?从他对待过年的问题上,可看出一些端倪。

道光二十一年春节,是曾国藩在京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他起得很早,作为翰林院的一员,他要参加黎明时在太和殿举行的朝祝大典。之后回到家中,拜见父亲。然后就出去到各处拜年。

他拜年的顺序是先拜老师,他们也多是朝中的大官,多在内城居住。这是曾国藩关系网的第一个层面。

拜完老师,曾国藩前往各处拜访湖南同乡,这其中不仅包括寓居京师的湖南籍官员,而且包括湖北籍的。这是曾国藩交际圈中的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所谓的“同年”,即同学。据《曾国藩日志》载,这又包括甲午乡试同年,及戊戌会试同年两部分人。这是曾国藩走向社会的关系基础。

对于不同层面的关系,曾国藩交往的原则有所不同:对于师长辈,在交往中贯穿一个“敬”字;对于乡辈同僚,在交往中贯穿一个“谨”字,保持距离,不过分亲近;对于同年,在交往中贯穿一个“亲”字。曾国藩说,同学情谊在所有亲情之外最相亲谊的这种感情纯朴而自然。因此,他对同年常常是有求必应,尽力而为。

从曾国藩拜年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对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视的,把握得极有分寸。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的确让人佩服。

现代生活中,大家每天都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沉重的压力,如何在这强手如云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建立与维护好自己的人脉资源非常关键。人际关系好,人脉资源丰富,就意味着你的机会多,所能够利用的资源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0:22:16 | 只看该作者
 

宽容气度:曾国藩三让同学

宽容就是宽宏大度,能容人、容事、容言、容过、容得、容失,也能容己。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古人关于宽容的言论很多,如“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宰相肚里能撑船”;“得饶人处且饶人”,“退后一步海阔天空”;“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等。

在现实生活和职场中,总免不了有意见相悖、言语碰撞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应该主动退让,宽以待人,以心换心。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作为管理者,当属下因为非主观过失造成公司或个人的财产损失时,给以宽容理解会让员工产生真心的感激之情,并将这份感激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

某部门经理在一次外出时,手提包被盗,里面除了常用的钱、卡等个人财物,还有公司的公章。当她又内疚又担心地站在总经理面前讲完所发生的事情后,总经理没有一句责怪之词,反而笑着说:“我再送你一只手袋好吗?你前段时间的工作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对你有所表示,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正好机会来了。”

听到总经理温暖的话语,她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对老总的宽容理解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由于老总以宽容的态度处理了这件事,使部门经理一直以来心怀感激,后来任凭其他公司有多么优厚的待遇聘请她,她都不为所动。

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宽容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真诚相助。有时,宽容能产生神奇的力量,能够让善于自省的人顿时悔过自新,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宽容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它有利于建立开放的舆论环境,广开言路。宽容也是一种精神和气魄,善于宽容和忍让的人,多为立志高远者。

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至今为众多的人所关注,他就是曾国藩。作为一个王朝的官吏,受到如此众多的人包括少年毛泽东的钦佩和关注是有原因的。曾国藩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功夫简直到了化境。甚至在其年轻时,宽容大度的性情就已经表现出来,这从几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来。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性情暴躁,因为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那人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户进来的,让你遮着了,赶快挪开!”曾国藩果然照他的话移开了桌子。

曾国藩晚上掌灯用功读书,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吵闹人吗?”曾国藩听了就低声默诵。

不久,曾国藩中了举人。传报到时,那人更是大怒,说:“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在旁的同学听着不服气,反问他:“书案的位置,不是你叫人家安放的吗?怎么能怪别人呢?”那人说:“正因如此,才夺了我的风水。”同学们都觉得那人无理取闹,纷纷替曾国藩抱不平,但曾国藩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息同学,安慰同室,像无事一般。

从这里可以看到,青年时代的曾国藩的涵养与气度已经不凡了。

曾国藩作为晚清政坛上一个著名的人物,与其他政客有显著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他非常注重自己的人格修炼,在仕途上韬光养晦,故虽常立于险地而能不败。

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但是,宽容不等同于懦弱,也不等于丧失原则。否则宽容就等于纵容,变成姑息养奸的行为了。

72
发表于 2010-9-4 13:58: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没有电子版本的,分享下,谢谢
71
发表于 2010-9-3 23:50:1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多谢分享!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9:52:27 | 只看该作者
 

无信不立:商鞅的成功

谈到信用,孔子有一句名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说,一个国家,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必须树立国家信用。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想彻底贯彻执行,必须让人相信这些制度是严肃的、必行的、有效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对自己说过的话,订下的规矩,要严格兑现,坚决执行。不能一时高兴,许下了一个升职或加薪的承诺,当下属们都在昂首期盼时,你却把这事给忘记了,其结果必然是极大地挫伤下属工作的积极性。

辉应聘到一家浙江老板在上海开的企业上班,到岗后不久发现公司使用的ERP系统只有仓库有个员工在输入各种数据,其他部门没有一个人在用这个系统。经过了解发现,这套系统是财务部门主持实施的,财务部门只把它当成了一般的财务软件来看,而负责具体操作的软件公司(非ERP系统的开发公司)也不能给予正规的培训。

有着相关项目管理经验的辉向公司提议,找来ERP系统开发人员配合,重新实施ERP系统。公司采纳了辉的意见,并由辉推荐一名组长具体负责。这次公司领导下了决心,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规定一次上线成功,部门经理、科长、关键人员给予10000到500元不等的奖励,不成功则给予处罚。大家像签军令状一样签了字,并上报给老板。由于负责项目实施的组长经验丰富,方法得当,加上大家的全力配合,ERP系统一次上线成功。年终总结大会上,公司领导把此作为年度的一件光耀的大事渲染了一番。

最后大家都盼望着奖金,可以年终奖里没有,年初开门红包里也没有,当初的承诺领导似乎忘记了。参与项目实施的人无不对此感到寒心,工作都懈怠了。

老板许下的诺言不能兑现在中小企业界非常普遍,对此现状很多员工也无可奈何。但也有认真的员工不惜将老板告上法庭以求主持公道,这样的新闻频见报端,已经不新鲜了。

老板没有兑现诺言可能是有原因的,但既然许诺,就应当有个结果,给个说法。为了换得员工奉献一时的智慧和力量而轻言承诺,可能给企业信用抹上巨大污点。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变法图强。为此,他首先招揽人才。商鞅就在这时来到了秦国。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把国家治好,必须赏罚分明。赏罚分明,国家有了威信,一切改革措施就容易执行了。”

由于一些贵族和大臣的竭力反对,变法没有立即开始;直至两年后,秦孝公才正式拜商鞅为左庶长,开始了艰难、饱受非议的变法历程。

商鞅起草好了新法,为了首先取信于民,就策划了一个“徙木立信”的活动。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镒金子。”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去搬木头。商鞅把赏金增加到了五十镒。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木杆搬到北门,果然获得了奖赏。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轰动全国。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

新法的所有法律条文都直接而实用,毫不含糊;但同时一些条款过于严厉,近乎残酷无情。结果触犯新法的人比比皆是,有时一天就要处死七百余人。但为了使国家振兴,秦孝公全力支持新法;而商鞅也像铁了心一样果决异常,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新法执行了十年。通过新法的执行,秦国废除了原有法令的很多弊端,使秦成为先进、富强的国家,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在变法的实践中,以“徙木立信”为起点建立了法制的信用;为以后雷厉风行的执法行动树立了榜样,在整个变法过程中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境地。

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很多的基础条件,有些条件可以缺少,但唯独不可没有的是一个“信”字。正如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所言:“一个企业发展受挫,可以爬起来再干,还有复兴的机会,而一旦名誉扫地,丧失信用,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9:51:41 | 只看该作者
 

随机进退:袁世凯的退保哲学

“以退为进”是兵家常用的策略。列宁也说过:“为了更好的一跃而后退。”面对强大的阻力或者难以克服的困难,选择暂时的退让是一种成熟的智慧。

职场中,要实现晋升,可以凭借深厚的实力正面争取,也可以暂时避开竞争激烈的锋芒,主动去做一份看起来职位更低的工作,以帮助自己掌握某些新的经验和技能,让自己在蛰伏阶段获得更大的提升潜力。

蒙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拿到新闻传播的博士学位。自恃才高八斗,他怀揣文凭求聘总编辑职务却四处碰壁。

他开始反思,终于悟出是自己把目标定得太高了,于是收起文凭,以普通人身份参加了一家报社的招聘,结果被录用做了校对。

没过多久,报社总编就发现了他的才华:一个小小的校对竟能看出许多语句和语法的错误,于是把他安排到广告部做编辑。过了一段时间,总编发现他在这个岗位上仍然干得游刃有余,又把他调到时事部做编辑。在时事部,总编发现他策划的版面、修改的稿件见解新颖、准确而有深度,是其他编辑无法比拟的。

在一次得到报社奖励后,他才向总编亮出自己的学位证书,并讲述了自己以前的求职经过。总编听后更加高兴,毫不犹豫地提升他为副总编。

5年后做到了这家王牌媒体总编宝座。

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阻力,有三种选择:弱者选择放弃;强者选择持续的努力;智者选择迂回的攻击。退一步海阔天空,放开眼界会发现更多的途径。无论官场还是职场,只要牵扯到挫折和争斗,就必须学会进退有度,随机应变。一时保全了自己,便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期间,为了拱卫京师,清政府下令调驻朝清军统帅吴长庆回国,镇守辽东。吴长庆走后,驻朝清军被一分为三:提督吴兆有和总兵张光前各统一军,另外就是袁世凯统帅的淮军“庆字营”,三军由吴兆有统一调遣。

12月,在日本驻朝公使的支持下,朝鲜开化党人在首都汉城发动“甲申政变”。政变发生后,袁世凯主张立即发兵平乱,而吴兆有等人则主张先请示李鸿章再行动。由于时间紧迫,袁世凯自作主张,主动出击,一举救出国王李熙,并消灭了开化党人。

日本不甘失败,一面增兵朝鲜,一面向清政府提出抗议,指责袁世凯挑起中日冲突。吴兆有也趁机落井下石,把一切责任都推给袁世凯,还控告他擅自挪用军费。李鸿章派吴大澂、续昌两人赴朝调查处理。

袁世凯知道不妙,使出浑身解数将各个漏洞抹平,并预先做好了安排。两位特使到达后,袁世凯尽心服侍两外特使,百般掩饰,总算应付过去。眼看处境艰难,袁世凯决定“走为上策”,借口养母牛氏有病,向吴大澂请假回国。

几天后,吴大澂等人回到天津,在李鸿章面前高度赞扬袁世凯,称他在朝怎样拓展外交,巩固中朝关系;怎样随机应变,处置“甲申政变”。回北京后,又多次对人称赞“袁才可用”。由于吴大澂等人的宣传,加上日本外相伊藤博文指名要求严惩袁世凯,反而使袁世凯名声大震。

188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天津条约》,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七月,应朝鲜国王的一再请求,清政府决定释放大院君李昰应。对于护送大院君回国的人选,李鸿章选择了袁世凯,并上奏保荐。

清政府很快决定:破格提拔袁世凯为“钦命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以道员任用,加三品衔”,顿时连升两级,成为汉城炙手可热的人物。

清末和民国的历史上,袁世凯和蒋介石都是善用“以退位进”战略的高手,屡次化险为夷,东山再起。可见这招深得老子哲学意蕴的策略确实奏效。

时下,工作越来越难找,职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应届大学生希望一上来就担当要职、拿高薪的想法就不实际了。为了尽快求得一职,应对职场风险,保证自己平安度过各类危机,聪明的还是赶紧学会以退为进的职场兵法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3 9:52:47编辑过]
68
发表于 2010-9-2 21:25:3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栏目太好了,每天都一点,生活精彩多一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