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管理是一种平衡——跷跷板理论

[复制链接] 30
回复
43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0-20 21: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项目进度较慢,国庆前组织架构就定下来了,可是各部门负责人一直不定,因而我们也就没办法开组织架构宣讲会。尽管部门职责早就写好,也跟公司高层沟通了,但是岗位不定,工作分析一直没法开展,我们挺着急的,项目进度晚了近两周。

这几天好不容易把各部门负责人的人选确定下来,因为有些部门设置为部门总监,我们感觉不太理解,于是便找总裁沟通了一下。跟总裁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给我解释了一圈,其实说白了,就是考虑到这些人在公司的资历,按个“总监”的称号,更能安抚他们,聊的时候,这位老总倒是有一句说的挺经典,“管理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科学可言,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种平衡”,让我很受触动。

回去之后,跟大家聊这位老总的话,大家也都觉得挺有道理的。确实如此,大多时候,管理者就是要在企业里建立一种平衡体系,只有建立和管理好企业内部的这些平衡,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效率。那么,管理究竟包含哪些平衡呢,我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平衡体系。

一、责任与权力的平衡fficeffice" />

人们经常说的——责权利对等,说的就是这个。企业内部,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岗位,只要赋予了责任,就必须明确其相应的权力,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责任与权力保持平衡,部门/岗位的职责才能有效发挥,也才能让任职者愿意承担职责。

然而,很多时候,企业又常常无法做到责权利对等,往往要求一个部门/岗位做事,却又不进行授权,使得员工无法行使其职责,造成有职责,却因为权力不足无法办该办的事。在我所接触的咨询项目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老板们老说某个部门不管用,该做的事不做,可他们却不反过来想想,他们的职责是否明确,是否进行了授权,这些问题搞不清楚,何来职责发挥。

所以,在明确了责任之后,就应该明确授权,给予相应的权力,使员工能够真正发挥其职责。

二、激励与控制的平衡

激励,是通过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使员工能够为之努力,其实就是奖;控制,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制约,说白了,就是罚。激励与控制的平衡,其实就是奖罚分明,有奖有罚,用明确的激励与控制措施,使员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所谓“胡萝卜加大棒”正是这种平衡的典型写照。

可这说来容易,很多企业又往往难以做到,时常是该奖的时候不奖,该罚的时候又不罚,使得员工动力缺乏,压力不足。这种例子在大多企业都能找到,例如,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所谓的奖金制度,让员工看上去很美好,大家踏踏实实工作了,可事情做完,老板却没有兑现承诺。又或者,在考核制度里,说清楚了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则要扣除奖金,可考核结束后,却因为种种因素,没有给予扣除,这些都会让员工感到制度形同虚设,必然会让员工对激励与控制制度的不信任。

激励与控制的平衡,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控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有奖有罚,这样才能让员工对制度建立信任,从而感到动力、接受压力。

三、执行与监督的平衡

所谓执行与监督的平衡,就是要在企业中建立制约体系,设立监督者对执行者进行有效监督。这一平衡可能比较难理解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做什么事情,最好都要有个监督者,准确把握执行者的执行状况与执行效果,从而确保事情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一个规范的企业,必须做好执行与监督的平衡。举例而言,企业需要有财务管控体系,这种管控就是对用钱的部门进行监督;企业需要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用人的部门进行监督;企业在物质管理上需要“三权分立”,让用东西、管东西、算东西,分别设立,进行有效监督;企业还需要有审计体系,对企业内控体系进行监督审计。

因此,从企业的治理结构,到部门管理,再到员工的管理,都要充分考虑这种执行与监督的平衡,只有把握住了这种平衡,才能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转,内部信息的通畅,使企业运营能够透明化。    

四、付出与回报的平衡

这其实还是跟激励有关,对于员工而言,必须对付出给予相应的回报,让员工的心理感到满足,这就是一种平衡,其实也可以说是员工的心理平衡。

当然,这所谓回报,其实不一定是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福利、职业发展,甚至是精神层面的鼓励,只要让员工感到,他的付出,收获了相应的回报,他才会为企业更加“卖命”,否则就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在付出与回报的平衡中,最重要的是激励的手段与领导力,企业首先应该设计物质层面的激励措施,同时还应该培养并加强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使管理人员能够把握好精神层面的激励手段,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对员工给予回报,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心理上的平衡,从而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五、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所谓企业的经营,实际上就是先投入,再获得相应的产出,因此,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是最为关键的平衡。企业无论是资金的投入,人员的投入,物质的投入,都是要获得产出的,当然,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获得产出最大化,而要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投入,而管理的有效性,是决定投入是否有效的关键。

因此,企业只有提高管理的效率,才能保证有效投入、最大产出。建立有效的企业平衡体系,是保证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因而诸多管理大师提出的种种理论,其实或多或少都与平衡理论有关联。

 

管理,是平衡的艺术,有效的管理,是不断建立起有效的平衡体系。如果借用一个比喻的话,这种平衡,就像是一个跷跷板,在一边失衡时,就一定要控制好另一边,采取有效的方法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稳定、有序、平衡的状态。

所以,管理,就是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作者:李彬(华信博达管理顾问公司高级顾问)

31
发表于 2009-11-9 11:08:41 | 只看该作者

管理呢,本来就是平衡的艺术:)

30
发表于 2009-11-8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就像唯物主义辩证法一样,平衡绝对不会错。

但平衡的边际和成本呢?

29
发表于 2009-11-4 13:18: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每位管理者都在试图平衡方方面面的需求,但难度在于平衡的尺度不易把握。
28
发表于 2009-11-4 10:43:01 | 只看该作者

平衡就像 讲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 围绕平衡上下平稳的波动,是实际中最良好的状态了应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4 10:43:24编辑过]
27
发表于 2009-11-4 01:38:1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叫把握全局的能力啊
26
发表于 2009-11-3 09:41:07 | 只看该作者

平衡是一种很古老的智慧

也是自然的法则

25
发表于 2009-11-2 19:4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与知名学府合作,专为各类企事业定制培训课程,适合各层次管理者学习培训。课程顾问电话:15021821832

QQ:961205235

24
发表于 2009-11-2 16:28:16 | 只看该作者
平衡术中国管理的精华所在  哈哈
23
发表于 2009-11-2 08:39:55 | 只看该作者
平衡确实是关键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