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案例:年薪50万的营销副总为何会输给小老板? 【前
言】
由于业务工作的原因,笔者经常可以接触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企业老板,也经常从他们的口中听到对于部属职业经理人这样或是那样的评价,有才者无德、有德者无才,德才兼备者总是难以寻觅。
面对资本方的质疑,很多职业经理人也曾有过这样的抱怨:职业经理人道路的平顺与否关键是看能否选对老板,如果跟对了老板、排好了“队”,可能会有助于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但是一旦跟错了人、排错了“队”,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非常糟糕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笔者的一位好朋友刘某就悲怆地给本人讲述了自己不久前亲历的一则真实的故事:由于其轻信一家化妆品企业女老板赵某的承诺,放弃了自己在广州50万年薪的企业高管职位,选择了“小鞋大穿”,结果双方合作不满三个月刘某就自动离职了。当事人刘某为何会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次离职?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刘某如此气愤和抱怨?职业经理人刘某和企业女老板赵某谁对、谁错?
下面就让笔者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则真实的故事当中。
【案例回顾】
2007年6月中旬的一天,时任某外资化妆品公司营销From EMKT.com.cn副总的刘某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来电者自我介绍说自己姓赵,是上海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老板,从自己朋友处了解到了刘某,并直接问及刘某有没有兴趣换一份工作,由于事情突然,刘某没有直接正面回答,电话一端的赵老板则热情异常高涨,告诉刘某自己在广州的地点,希望有时间双方可以面谈一下。听完对方的意思,刘某直言不讳的告诉对方自己现在已经做到了某知名化妆品企业营销首席负责人的角色了。谁知赵老板听完之后,电话中传出了爽朗的笑声,并回复刘某声称自己企业想找的是一个营销出身、精通经营管理的总经理。头一次听闻这样的挖角,刘某只得说自己需要考虑一下,双方便仓促之间结束了第一次电话沟通。
思前想后,或许刘某被对方的盛情邀请所打动了,随后的次日,刘某约赵老板见面沟通一下。
双方初次见面之后,赵某极度热情地接待了刘某,并讲述了自己企业的简单背景和情况介绍。原来,赵某所说的上海化妆品公司只不过是在上海虚拟注册成立的,产品在上海OEM代加工生产,公司的管理总部在河南郑州,自己起家是做化妆品河南地区代理商起家,选择进驻上游生产企业也只不过短短3年时间,现在全国建立了河南、陕西、河北、广东、山东五个销售办事处,因为企业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水平滞后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自己一直在积极物色合适的营销和管理人才融入进来,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刘某听完赵老板的热情洋溢的介绍后,虽然没有听明白双方一旦合作自己的定位问题,但是还是非常礼貌的在认真倾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