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培训视野] [转帖]员工培训--一个严肃的话题

[复制链接] 15
回复
22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18 16:1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许多企业都标榜“以人为本”,这个以人为本的人倒底是谁呢?可能很多人都并没有认真地对待过;具体到培训这件小事,大家都觉得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大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事,是企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发展的利器,可试问下,你的培训果真落到实处了吗?本文就员工培训这块做了很好的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参考的意见。

       现在企业对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已经很重视了,因为,在这方面,法律制度很严。过去,私人和民营企业对这3项保险都不太重视,但在法律的日臻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威严下面,过去表现不好的企业也表现得好了起来。
  但是,法律对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没有明确的保障,所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一些条件好、有远见卓识的企业,自觉地将员工培训纳入了企业日常的工作。
  在企业现实中,即使有些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培训的机会,但后期监督也没有跟上,学而无用;学后不查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企业为个别员工提供了可观的培训资金,但员工学成之后便隔些时日“跳槽”了,引发了大量的纠纷。反过来,这些纠纷使得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心有余悸,不敢轻易“赔了夫人又折兵”,做赔钱的“买卖”。
  那么,企业就不对员工进行培训了吗?知识需要更新是常识,知识也有折旧期,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再学习的机会,否则,面对日益更新的知识,任何人都存在着“不进则退”的危机。在国外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已经是企业招募员工的“金字招牌”之一,有些人之所以考虑“跳槽”,就是因为另一家企业和自己所在的企业不同,它能够为自己提供再教育的机会。而我们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培训这张“金字招牌”,拿高薪水、高职位等吸引人才的企业很多,但用培训吸引人才的企业还为数不多。
  《并行工程管理方法与应用》一书的作者陈国权教授积极主张对培训进行评估。他引用卡帕切克对培训评估的4个标准。第一是学员的反映,这包括学员对培训的印象、对培训价值的认可以及培训是否有助于他们的工作。一般的做法是在培训结束后给学员一份调查卷。第二是学习标准,是指评估学员对课程的吸收程度。第三是行为标准,即评估培训后学员工作行为的变化。第四个标准是结果,这指的是培训后组织的变化,包括下属的满意度增高、生产率上升、浪费减少和销售额上升等。
  陈国权教授认为,没有对任何情况都最适用的评估标准,每一个标准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一般来说,“学员反映”和“学习标准”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费用少、易于分析。但其问题在于,即使成员态度已改变或课程内容已被消化理解,也不能确保其行为或工作表现就会相应地改变。
  可见,培训工作是有些难度的。有些企业对于参加了培训、甚至拿到相应学历的人,并不认为他们比培训前有所提高。这可能牵扯比较复杂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培训本身的问题,也不是不重视培训的理由,而是没有掌握好培训的各个环节。如果是把培训作为福利,能有好结果才怪呢。
  陈国权教授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培训过程一定要加强管理,具体要做的工作有3个方面。第一,对培训要有全面计划和系统安排。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上述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和参加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第二,为了提高人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一定要建立激励机制。在企业调研中发现,企业如果不对被培训者在工资、奖励等方面至少维持原有水平,培训肯定会受到不良影响。在我国,企业有时把培训当作给员工的一种好处,参加培训者还要克扣一定数量的奖金,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建立鼓励参与培训的机制,员工如果通过培训,达到某种等级,就应该提高报酬。第三,在参加培训人员方面,我国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考虑培训人选时,往往优先考虑上层管理人员,而对一般成员则考虑较少,这可能是资金有限造成的。但是这里必须强调一般员工的参与,因为他们是“一线”人员。

                                                                                                                               作者:王建一

16
发表于 2007-12-14 09:57:56 | 只看该作者
培训要从进入公司就开始了,个人觉得这方面的培训还是韩国引进的蝴蝶POWER更有效一点,最近好像在开公开课,我觉得提高兴趣才是关键
15
发表于 2007-12-7 14:06:2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需要在培训的需求和培训的评估做点文章;就不会使培训变得形同虚设了!

14
发表于 2007-11-16 14:50:20 | 只看该作者
工厂一线操作者的培训监控和效果评估一直是让我头疼的问题。现在只能做到应付评审。没有其它部门的支持,培训是做不好的
13
发表于 2007-11-11 21:24:19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培训的目的要对于受训的人员有所改变:包括员工的工作技能有所提升,工作态度有所转变,当然最重要的是员工绩效有所提升!(最好,绩效提升带来的价值能远远大于培训的投资)
12
发表于 2007-11-5 10:48:54 | 只看该作者
[em09][em09][em09]
11
发表于 2007-10-27 15:16:56 | 只看该作者
近庙欺神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培训公司更多的是为受训单位的高层做些事情,无论理论的宣讲还是文化的渗透,还是由专业的人说出来的好。
10
发表于 2007-10-25 13:47:38 | 只看该作者

培训就应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可以通过与正常意义上的“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相对比,来体会培训的严肃性。

非常赞同陈国权教授的培训评估方法。

公司今年也已经搞过几次培训了,一开始还行,越往后越找不着感觉,一句话——越来越不“严肃”。尽管成立了培训中心,而且聘请内部高管和中层骨干为兼职培训师,但是效果越来越差!

不论是培训方,还是培训组织部门,都只知道通过培训显摆自己、标榜成绩,就没有人去真正评估培训的效果,还吆喝着建立学习型团队,呵呵——一笑了之!

罗嗦多了,发发牢骚。

不过还是要感谢楼主的分享!

9
发表于 2007-10-25 08:36:29 | 只看该作者

经营好的企业才能赚钱~

管理好的企业才能健康~

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才能快乐!!!

8
发表于 2007-10-24 22:39:54 | 只看该作者
工人薪水有点低,工作比较累,工作的环境不是很好,工作比较累。  这样的企业文化你怎么宣传可以留住人?皮皮说得有点道理,你多考虑怎么能让大家快乐的工作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