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为什么不让员工说隐私?
-----职业化中的角色区分
摩托罗拉在招聘员工时,会故意问你几个问题,比如,结婚了吗?啥时候要小孩呀?你选择男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呀?你性开放吗?
凡是如实回答的,多数没有被录取的可能了,凡是侃侃而谈的,肯定会被拒之门外。凡是以这是个人隐私为由拒绝回答的,公司持赞赏态度,录取的机率就会大增。
这是为什么呢? 摩托罗拉认为,不谈自己的隐私,说明这些应聘者公私分明,不会因为个人的眼前利益而屈服于压力 ,有个性,有尊严,表现在工作上就会少受诱惑,坚持原则,始终以公司利益为先,这就他们对是职业化的要求。 分清角色,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就是职业化,在工作中能够分清“工作的我”和“生活的我”,对于我们中国员工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的事。 有位员工上班时上网聊天、浏览,这些都与他的工作无关,由于下班没有关电脑,被主管发现,结果受到公司的处罚,但是这位员工十分不满,他认为公司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主管偷看了他的电脑,应当向他道歉。到底是谁侵犯了谁的权益呢? 员工工作时间,公司是付了工资的,如果用公司的电脑,公司的时间,却没有提供给公司创造价值,而是来满足个人的喜好,就没有实现公平的商业交换,公司与个人就失去了合作的前提。另外,从法律上讲,电脑是公司的财产,公司有权利对其进行检查,也可以按照公司制度对违规的员工进行处罚。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员工会在上班时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呢?这就是职业化的问题,是角色意识问题,我们许多员工,人已经上班了,可是心还停留在生活中,没有完全实现从“生活的我”向“工作的我”的及时转变,他没有意识到在跨入公司大门的那一刹那,就像战士上岗一样,自己已经是一名员工了,昨天没有与朋友聊完的话,继续聊,结果忘记了这个时候应当为自己的客户服务,为公司创造价值,角色没有调整过来。 在我们公司也出现过一个职业化的案例,当时在员工中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我们的一位客户经理,为了送客户,她开着私家车送客户去了火车站,为此有的员工对此提出了批评,说她不职业化。 这位客户经理很委屈,她认为自己用私车为公司办事是完全自愿的,这么做也是遵从了公司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原则,因为时间快到了,要马上送客户去火车站,为客户着想,怎么还要受到批评呢?她的观点也得到许多员工的认同,这些员工认为,客户经理牺牲个人的利益为公司办事,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职业化的敬业精神,应当值得表扬。 可是持批评态度的同事还是认为,这位客户经理公私不分,用私人的东西为公司做事,会有许多后患,一是万一出了事故,到底算谁责任呢?二是万一员工离职时,认为公司欠她的,这账怎么算呢?三是,这么做是不是鼓励其他员工也要用自己的用品为公司做事呢?四是客户会怎么看待公司,用私家车做商务用,这家公司是不是不太不职业了? 争论的结果是:这位客户经理的行为是不职业化的。 朴素的情感不是职业意识,有时甚至会给职业化“帮倒忙”。我们相信这位客户经理的情感是非常朴素的。她太爱客户了,完全把客户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她像接待家人一样用自己的车接待了客户;她太爱公司了,为了表达公司的盛情,她心甘情愿地为公司奉献自己的爱车。 但是,她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没有转换好自己的角色,没有从生活的角色转换成职场的角色。 “生活中的我”会认为,客户是我的私人朋友,所以我要像私人朋友那样去对待;而“职业中的我”会认为客户是公司的资源,客户是公司的,我的职责是代表公司经营这个资源,并为他提供超越期望的价值。 公司就是公司,个人就是个人,公与私要分开,一码归一码。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事,就是你愿意用你的车送客户,也要问公司愿意不愿意,客户愿意不愿意,而不是你的一厢情愿,公司有公司的商务礼仪,你认真遵守就好了,因为礼仪是社会标准,大家都会接受,而不是你的朴素情感可以代替的,这才是最重要职业意识。 如果真的像我们讨论的那样,万一出了事故,到底算谁的责任呢?万一员工离职时,认为公司欠她的,这账怎么算呢?我们许多的公司不就是由于公私不分,最后才导致了员工与老板都觉得是对方欠自己的,最后反目为仇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搞复杂了。 如果办公司不是我们要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然后获取回报,而是江湖恩怨,爱恨情仇……,你说,这是何苦的呢?所以,先小人,后君子的好,像摩托罗拉那样,招聘的时候就说好,我这家公司是公司,不是家,你要是不同意就别来。
该贴已经同步到 shidaixingbang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