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论语中的管理智慧

[复制链接] 34
回复
97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11 09:4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言
  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管理方式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非常有效的某种管理模式或方法往往并不能有效地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国家和企业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每个国家的文化和每个企业的人员素质、思维、习惯等不一样。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没有一种适合于所有企业和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呢?当然不是。比如说,ISO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就是一种适合所有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者说管理方法,这个体系尽管由二十三个要素构成,但概况起来只有三句话:“怎样规定、怎么做、怎么记录”,这三句话再凝聚为一句话,那就是“详细规定了人在企业中的行为规范”。
  
  只是ISO管理体系尽管好,ISO管理不只是质量管理体系,还包括企业的环境、安全、卫生等管理体系,仍然要由具体的人来落实和推行,因此怎样让人与科学的管理体系融为一体,就成为了管理者最大的管理目标之一。正如企业管理界的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真正成功的企业,不但制造高质量的产品,还制造高质量的员工”。
  
  企业要想拥有高质量的员工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对内培训,一是对外招聘。不管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是从企业的成本核算角度来说,都应该是以对内培训为主,对外招聘为辅。企业要想拥有高质量的员工,就必须拥有高质量的中高层的管理者;企业要想拥有高质量的中高层管理者,就必须拥有高质量的总经理。
  
  高质量的总经理和中高层管理者从哪里来?《论语》中早已经清楚地提供了答案。《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曾被人形象的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这种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论语》不但提供了怎样成为高质量管理者的方式,还提供了许多现代企业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
  
  本书以开放社会的理论为指导、集数十年跨国企业高层管理实践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心得、结合时代特色、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的内容,按照“学习、修养、仁爱、反省、培训、察人、原则、管理”这八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怎样从《论语》中学会管理有所参考。
  
  德国人莱布尼兹受中国易经八卦的启发,发明了二进制的乘法计算机,他于1716年发表了《论中国的哲学》一文,明确指出八卦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涩泽荣一被誊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近代经济的最高指导者”、“日本现代文明的创始者”不但从《论语》中学到了智慧,还专门写了一本《论语与算盘》以指导日本的商人和企业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者能从《论语》中学到怎样的管理经验呢?读完本书,也许会给你一个意外惊喜的答案。
  
  2005年10月,我出版了《半部论语学做人》一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情鼓励和厚爱,迅速登上中国城市图书销售排行榜,同时也得到许多读者的批评指正,特此一并表示感谢!《半部论语学管理》侧重于企业管理的角度,也可以算是《半部论语学做人》的续篇。
  
  目录
  一,学习
  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君子不器
  4,君子学以致其道
  5,夫子亦何常师之有?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不食,不寝,以思,不如学也
  8,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1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功亏一篑
  13,一以贯之
  14,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修养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4,吾谁欺?欺天乎?
  5,贤贤易色
  6,君子就有道而正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1,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1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3,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4,吾不试,故艺
  1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6,巽与之言,能无说乎?
  17,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1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19,君子不忧不惧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1,君子以文会友
  22,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25,君子有三变
  26,君子不重则不威
  27,威而不猛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2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三,仁爱
  1,人而不仁,如礼何?
  2,我欲仁,斯仁至矣
  3,事之以礼,葬之以礼
  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5,有事,弟子服其劳
  6,杖者出,斯出矣
  7,子见齐衰者
  8,相师之道
  9,伤人乎?不问马
  10,居上不宽,为礼不敬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2,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4,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5,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16,当仁,不让于师
  17,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18,里仁为美
  19,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20,博学而笃志
  
  
  四,反省
  1,吾日三省吾身
  2,见其过而内自讼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8,欲速则不达
  9,君子泰而不骄
  10,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11,朋友数,斯疏矣
  12,子见南子
  13,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14,不怨天,不尤人
  15,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16,君子有三戒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8,君子有九思
  19,割鸡焉用牛刀?
  20,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五,培训
  1,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4,不教而杀谓之虐
  5,既庶,既富,又何加焉?
  6,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7,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8,有教无类
  9,性相近,习相远
  10,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11,我非生而知之者
  12,爱之,能勿劳乎?
  13,语之而不惰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6,君子无所争
  17,闻一知十
  18,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19,君子群而不党
  2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六,察人
  1,听其言而观其行
  2,视其所以,人焉叟哉?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巧言乱德
  5,雍也仁而不佞
  6,回也非助我者也
  7,回也不愚
  8,君子周而不比
  9,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吾斯之未能信
  13,枨也欲,焉得刚?
  14,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5,君子周急不继富
  16,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20,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21,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2,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23,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2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25,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26,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27,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28,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29,君子义以为质
  30,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31,小人之过也必文
  32,乡人皆好之,何如?
  
  七,原则
  1,君子之于天下
  2,道不同,不相为谋
  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5,邦有道,则知
  6,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7,邦无道,谷,耻也
  8,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9,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
  10,富而可求也,吾亦为之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3,礼之用,和为贵
  14,事君尽礼
  15,勿欺也,而犯之
  1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何为则民服?
  21,与齐奢也,宁俭
  22,奢则不孙,俭则固
  23,辞达而已
  2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5,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2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7,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8,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29,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0,过则勿惮改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2,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八,管理
  1,名不正则言不顺
  2,夫子温、良、恭、俭、让
  3,入太庙,每事问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5,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6,君子恶居下流
  7,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8,先之劳之,无倦
  9,其身正,不令而行
  10,为政以德
  11,仁不能守,必失之
  12,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3,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以约失之者鲜矣
  1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7,听讼,必也使无讼乎!
  18,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9,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0,敬其事而后其食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子奚不为政?
  25,子为政,焉用杀?
  26,过犹不及
  27,忠告而善道之
  28,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9,举善而教不能
  30,君子尊贤而容众
  31,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32,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34,赦小过,举贤才
  35,君子病无能焉
  3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7,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38,大德不逾闲
  3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0,三思而后行
  41,文献足,则能征之
  42,不迁怒,不贰过
  43,闻斯行诸?
  44,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45,不逆诈,不亿不信
  46,如之何?如之何?
  4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8,君子贞而不谅
  4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50,德不孤,必有邻
  51,见义不为,无勇也
  5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55,卫灵公无道,奚而不丧?
  56,近者说,远者来
  57,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5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9,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60,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46:55 | 只看该作者

  一,学习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好比老赶不上趟,即便如此还是担心会有所缺失。”
  
  【评析】
  
  学习、是管理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不热爱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者。
  
  曾经有一位国际跨国公司的总裁来到中国分厂考察,考察之余宴请中国分厂的全体中外高层管理者。只要是曾经在外企担当过中高层管理职位的人都知道,对于总裁的来访都是战战兢兢,因为不管你准备多么充分,也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提问搞得措手不及。即便是与总裁一起吃饭,也丝毫轻松不起来,因为也许一个小问题,都会给总裁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将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在企业的升迁。
  
  那天的气氛很融洽,总裁一天的巡视没有看到有什么大的问题,脸上一团祥和,与会者的心情也谨慎放松。宴会开始之前,照例,中国分厂的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了在场的各位中方高层管理者,姓名、部门、职位、入厂时间,并简短介绍了中方管理者的特长。总裁边听边点头,显出很欣慰的样子,等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完了之后,便一起举杯喝酒开宴。放下酒杯,总裁说,听了总经理的介绍,觉得大家都很优秀,都是人才,感到很高兴,为了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下面大家边吃边谈,轮流谈一谈你们最近都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什么书都可以。结果除了一位中方管理者之外,其余的人最近都没有读任何书。
  
  总裁于是失望地大谈了一通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学习意愿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场的管理者面面相觑,总经理也尴尬不已。把是否有学习意愿看成是衡量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并不只是一两个跨国企业总裁的心血来潮,而已经是国际上管理者的共识。在一本美国出版,由51位世界顶尖管理大师的文章汇编而成的《未来的组织》(THE ORGANITION OF THE FUTURE )中写道“最理想的雇员是具有能力及勤学好思的人。学习过程正是开始于受雇之日。健康组织的雇员将把日常学习作为个人及公司成功的关键要素。”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倍增和传播,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学习的热情,整天忙于日常事务,不但原来的知识甚至思维习惯等会停滞不前、迅速陈旧化,而且眼光和心胸都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企业如果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步,随时都可能被淘汰。企业要进步,没有管理者的学习提高和进步是不可想象的。
  
  放眼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不管是中层还是高层管理者,学习的热情都不高。中层管理者整天埋头处理日常事务,高层管理者更加热心的是各种应酬。因为今日中国企业的绝大多数管理者主要不是靠了管理才能才拥有了管理者的职位,他们能否继续拥有管理者的职位也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是否勤学好思。但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深入发展,如果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中国的绝大多数管理者都将被淘汰出局,因为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只是与本国的企业竞争,而是直接成为了世界企业竞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笑话:学习有什么用?学会怎样赚钱才有用。李嘉诚小学毕业,不是照样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不错,李嘉诚确实只上过小学,但是他的学习却并不是只局限于学校。前不久我从电视上看到记者问李嘉诚:你今天的成功究竟几分靠机会、几分靠努力?他说,在他当学徒的时候,不管工作多么辛苦多么劳累,他都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每天都有提高,而看到不学习的同事每天都一样。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两千五百年前的这句警言,好像窖藏的老酒,越久越香。

  2,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当官有余暇就学,学得好就去做官。”
  
  【评析】
  
  “优”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悠闲”的意思,一个是“优秀”的意思。那么子夏当时究竟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天从这句话中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仕”在这里通常被解释为“做官”,“做官”的本质其实就是“管理”。今日中国人把“做官”侧重为“掌权”,严格来说是对“做官”本意的一种扭曲。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首先必须理顺这个心态,不管你在企业担当的是什么职位,是部门经理还是总经理,你都不要把自己当成是掌权的“官”,而要把自己当成负有管理责任的“管理者”。
  
  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在没有拥有管理职位之前比较有学习的热情,可是一旦拥有了管理职位之后,学习热情便迅速下降。对他们来说,学习只是一个增加自己竞争管理职位的法码,而不是一种工作需要和素质习惯。中国的管理者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管理者的心态不正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当一个人把担当管理职位误解成是“掌权”,那么一旦大权在握还需要学习什么呢?可是如果一个人把担当管理职位正解为是“管理”,想到肩上的责任,又怎么能不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呢?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但自己要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应该将是否勤学好思当成是选拔、考察、提升其他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一个总经理只有自己是勤学好思的人,他才懂得勤学好思对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企业层次的重要性。
  
  许多在华时间长,积累了较多人事管理经验的外资企业往往不愿意招聘那些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宁愿招聘一些没有经验、但个人素质较高、且有学习热情的新人来培养。这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同,而人又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形成了某种管理习惯,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就很难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如果遇到的又是性格固执的人,则更加令人头痛。所以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勉强改变那些已经形成某种不良管理习惯的管理者,不如重新培养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不良管理习惯的管理者,让他们直接按照本企业的要求去做。
  
  学习,不只是增加知识,也是不断战胜惰性、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的国营企业,存在着一个干部编制和工人编制的界限,选拔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属于干部编制的人,尤其是到了中高层的阶段,如果不属于干部编制,不管你多么优秀,基本上都会被淘汰出局。在外资企业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和界限,只要你肯学习、有能力,在企业做出了成绩,就能提升到管理岗位。在广东的外资企业,甚至有许多勤思好学的初中毕业的打工妹也被企业培养成为了中高层管理者。也就是说,今天在中国按照《论语》中“学而优则仕”的标准去培养选拔人才的,绝大多数是在华的外资企业而不是国营企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曾经出现过大批人才“孔雀东难飞”的景象,这些原本在内地国营企业的人才为什么甘愿背井离乡抛妻弃子独占南下?关键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在国营企业里面“优而不得仕”,有才华无法得到发挥、无法得到珍视、也无法依靠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当然没有能力去改变整个国家的用人现状,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的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确实可以决定用怎样的方式来选拔、培养、管理你的部下。如果你懂得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道理,并落实到你的日常管理中去,那么无疑将使你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拥有一大批勤学好思的管理者的企业与一个拥有一大批缺乏学习热情安于现状的管理者的企业竞争,谁胜谁负是不言自明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47:38 | 只看该作者
  3,君子不器
  
  【原文】
  
  『⒉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要成为单纯的工具。”
  
  【评析】
  
  “君”字是会意字。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春秋繁露》上说:“君也者,掌令者也。” 《荀子·礼论》上说:“君者,治辨之主也。”所以,在古代,“君子”有指“管理者”的意思。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清楚理解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本质区别。简单来说,管理者不但知道自己怎样工作,还知道怎样指导、安排、协调其他人怎样工作,非管理者只知道自己怎样工作。在企业中,许多技术专业水平很高的人才,却不是合格的管理者,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只知道自己怎样工作,却不懂得怎样让别人一起有效地展开工作。
  
  在过去五十年中,中国曾经展开过“外行是否可以领导内行”的社会大辩论,也曾经掀起过让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从政的热潮,今日许多国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更是直接从专业技术人才中选拔的。所有这些其实都显示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对管理科学本身认识的严重不足。
  
  通俗点说,管理者属于帅才,专业技术人员属于将才。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关系就好比诸葛亮与关羽的关系,你硬要把关羽推到诸葛亮的管理职位,等于是失去了一个高质量的将才,多了一个低水平的管理者。
  
  中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是靠一两个技术人员创业,然后成为老板,自任总经理。他们在自己的专业行业,可能确实可以成为数一数二的人才,但是他们在管理行业,未必就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因此在企业初创期间,一是规模小、人数少,二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所以有没有管理都无所谓,但是企业一旦扩大起来,或者出现了企业内部的部门委托授权管理的时候,那么如果管理水平低下,就很可能成为扼杀企业发展的巨大隐患。
  
  深圳许多企业的老板是靠拉订单起家的,他们在香港等境外拉订单,然后来深圳办工厂。他们拉订单是行家,但是办工厂是外行。深圳某外资企业的外籍老板就是这样起家的一位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曾经在深圳某分厂的高层管理者会议上愤怒地当面谴责所有的与会者:“你们都在利用职务之便捞我的钱,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他明明知道问题严重地存在,却除了发怒之外无法改变现状,最后其中一个部门经理,因为走私被送进监狱,他的企业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是典型的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现。
  
  遗憾的是此类老板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总觉得,这个企业就是我创建出来的,我怎么可能不懂怎样管理好自己的企业呢?其实管理是一门学问,有能力创立企业的人,未必有能力管理好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企业的拥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在自己管理不好企业的时候,请人来管理,让自己处于监督者的位置,也许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技术出生的老板都不懂得企业管理,只要能在创业的同时认真学习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自然也就既能成为企业的创立者、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拥有者,也可以成为高水平的企业管理者。
  
  对于一个企业总经理来说,能够拥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中高层管理者是最理想的,但是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只要懂专业技术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更不要为了节省成本,或者为了某种特殊需要,硬把不具备管理者素质的人勉强推上管理岗位,那样只会既扼杀了专业人才,也损害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君子不器”对于管理者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工作中要有主动性,不能只做一个单纯的接受和执行命令的传令兵。要想真正做到“君子不器”,唯一的正途依然是通过持续的学习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4,君子学以致其道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
  
  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
  
  【评析】
  
  子夏在这里通过工匠要想完成产品就离不开作坊,来说明君子要想领悟道理就离不开学习。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关于什么是“道”,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解释,直到今天,也依然没有一个绝对公认的解释。关于“道”的本意究竟指什么?或者子夏在这里所指的“道”究竟是什么?我们这里暂不去争论,因为我们在这里主要是探讨企业管理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妨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道”的含义。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将“道”的含义定义为“怎样管理好企业的方法、理论、规律或奥秘?”
  
  关于怎样“悟道”,自古以来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在佛家看来,“悟道”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子夏这里说的,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逐渐领悟道的真谛;一种是不通过渐进的学习,直接通过打禅等方式在瞬间“顿悟”。
  
  对于领悟企业管理之道来说,我觉得苦思幂想式的“顿悟”是不太可行的,最起码对于绝大多数管理者来说是不可行的,还是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等方式才行。尤其是,尽管企业管理之道从理论上来说并不是多么深奥,但是要真正落实运用到某个具体的企业,并能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作用,仅仅懂得一些精深的道理还是远远不够的。也只有靠管理者一次又一次在管理实践中的持续探索,才能真正寻找到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之道。在这样的探索中,离开了学习,离开了理论学习,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学习,不但是增加知识的途径、是消除惰性的方式、是改变不良工作习惯的途径,还是悟道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我们能迅速方便地接触到各种学习资料,能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能让我们从狭小的日常企业管理的小圈子里面跳出来。通过广泛地学习了解别人的企业管理之道和管理理论,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对本厂企业的实际现状的透彻分析,就不难找出本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能对症下药地找出有效的对策,再通过持续的改善,自然就能逐渐接近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之道了。
  
  领悟企业管理之道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比那些宗教的悟道所需要的时间还要长,因为不管是哪一种宗教,它所谓的道都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但是企业管理之道却不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企业都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一直在变动之中,它的人员、产品、技术、规模、客户、乃至社会环境等都一直在变动之中,即使你现在领悟到了相对有效的企业管理之道,那么随着企业的变化,原来曾经适用的管理之道也很可能变得不再适用了。
  
  许多在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管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我之所以能拥有这个管理岗位,证明我的管理水平已经足够了。”或者认为“我都已经在这个管理岗位上干了什么多年了,难道我还不懂怎样管理吗?”可悲的是,正是因为这样错误的观点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也扼杀了他们持续提高管理水平的可能性。我在不同的企业都遇到过一些干了五六年乃至十几年管理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水平却一直停留在五六年乃至十几年之前的水平。他们在被提拔之初也许是优秀的或相对优秀的,但是一时的优秀并不代表永远优秀。所有的优秀又都是相对的,在被提拔之初他们是相对优秀的,但很可能是当时他们周围的人水平太低。五六年乃至十几年后,当年比他们水平低的,通过学习完全可能超越他们,新来的人也可能一进来就比他们更加优秀。
  
  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不妨观察一下在你的部下里面,有没有这样的管理者。如果有,我相信你会知道应该怎么办。
  
  因此企业的管理之道是一个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得到的东西,所有的管理者只要还在管理岗位上,也就都离不开学习,就像工匠们只要想制造产品就离不开作坊一样。
  5,夫子亦何常师之有?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间。贤能的人可以学到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能学到它的皮毛,文王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孔老夫子何处不能学呢?又何必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评析】
  
  孔子的学问在当时被认为是继承和发扬了周朝的文武之道,事实上孔子自己也是以恢复周礼为奋斗目标。别人自然会质疑:孔子关于周礼等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子贡则认为,学习周朝的文武之道,并不一定要师从某一位固定的老师,而是可以从许多途径去学习。学习文武之道是如此,学习管理之道也是如此。
  
  前面我们分析了对于管理者来说,学习是多么重要和必不可少。我毫不怀疑绝大多数管理者也都懂得这个道理,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去学习。他们不愿意学习的理由之一就是找不到好的老师,有的时候即便知道有好的老师也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愿意去学。其实找一个好的老师去学习管理固然是学习的方法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习中如果能有一位高明的老师指导,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在我所接触的许多在华大型外资企业,也每年都举办旨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各种管理培训,但是即便如此,相对于每个管理者来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和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而在更多的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这样的学习机会更几乎是零。因此管理者如果单纯指望通过企业提供的学习机会来提高管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子贡认为,可以学习的文武之道是无所不在的,我认为管理之道也是无所不在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正在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来说,工作中的时时刻刻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机会。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怎样才能将每天的日常管理也当成是学习的机会呢?又怎样才能从日常管理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呢?简单来说,就是要以学习的心态来随时观察、留心、思考管理中的一切人物、事件和现状。举个例子来说:
  
  许多外资企业都推行“5S管理”,所谓“5S管理”是日资企业发明的一种现场管理模式,“5S”的意思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五个日语单词的第一个发音的罗马字头。“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五个词看似简单,也平淡无奇,但是任何管理者如果能真正领会到这五个词的管理核心,都将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这五个词的内在关系是这样的:通过具体简单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来培养人的良好“素养”,提高了人的工作“素养”之后,又能促进“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层次,如此循环促进,自然会极大提高管理者乃至全体员工的工作素质。在此基础上,不但有形有物的东西可以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你的工作思维习惯甚至心态等也都可以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变得更加完美。
  
  为此,许多外资企业为了将“5S管理”持续坚持下去,都会成立一个专门的“5S活动推进委员会”,然后定期到各部门去做“5S”检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现象:管理者自己也知道自己所管理的部门平时现场管理比较混乱,一旦知道要来检查了,立刻匆忙安排所有人员突击准备迎接“5S”检查。等到检查人员一走,立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脏、乱、差的状态。
  
  这样的管理者,属于典型的管理水平长期提不高又缺乏学习热情的管理者。其实要提高管理水平很简单:你只要每天上班都能以第三者的眼光、比如以5S检查人员的眼光、来观察检查自己的管理范围和部下,发现问题立刻改善,时间长了,自然能提高你的管理能力。
  
  5S管理是这样,其他的管理也是这样,只要管理者时刻以学习之心投入每天的工作,随时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提高的机会。尤其是,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可以从其他管理者、你的上司、以及你的部下那里学到许多好的管理方法。另外,除了从每天的工作中学习之外,还要在工作之外多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
  
  连孔子这样的伟人都可以自学成才,你为什么不可以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会被骗,只思考不学则会迷惑。”
  
  【评析】
  
  “罔”字有“迷惘”的意思,也有“欺骗”的意思。“殆”在这里是“疑惑”的意思。通常大家都把孔子这句话中的“罔”翻译成“迷惘”的意思,但是我觉得孔子在这里用“罔”和“殆”是为了区别“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状态下可能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缺陷,所以不应该把这两种状态都翻译成“迷惘”,应该有所区别,所以我翻译成“被骗”。严格来说,“被骗”也是不准确的,应该翻译成“被局限”,或者“被某种观点所左右而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许多管理者管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学习不得法的表现之一。市面上关于怎样提高管理水平的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比皆是,如果你多选几本,甚至很可能会发现有一些彼此矛盾的观点,比如有的书说企业管理应该以“人”为管理对象,有的书却会告诉你这是错误的,要以“组织”为管理对象。因此如果你只学而不思考,那么很可能会无所适从。如果你只学了其中的一种,认为哪种观点是绝对正确的,那么你也很可能会被这种观点所蒙蔽、所误导、所局限。
  
  在过去,中国曾经开展过“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大庆的管理经验可能确实有可学之处,但是一个油田的管理经验再好,怎么可能适应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大寨大队也可能有一些值得一学的农业管理上的好经验,但是山区大寨的管理经验同样不可能适应全国的农业管理。只是因为中央要求学,于是全国的工业和农业就都一起来学,这是标准的“学而不思”、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
  
  在现实管理中另外一种“学而不思”的现状也普遍存在,那就是盲目地跟前任、上司、现状学。明明是一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但是因为以前别人一直都这样处理,所以自己也就学着这样处理,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该那样处理,则完全不去思考和反省。这样也会被错误所蒙蔽、所误导,所欺骗,从而丧失改善的欲望和纠正的机会。
  
  在所有取得了ISO认证的企业,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数据报表和记录,而且根据要求,这些数据都必须保留一定的年限。在推行ISO管理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接受了怎样在日常管理中统计、记录和保留这些数据的学习培训,但是一些管理水平低下的管理者,并不知道或思考为什么要保留这些数据,他们以为保留数据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应付认证机构或相关方的审查。这也是一种“学而不思”的表现。
  
  其实,统计、记录、保留这些数据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这些数据来为我们的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得到这些数据才是管理工作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据此制定对策,然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此循环往复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管理者和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思而不学”的缺陷还在于容易钻牛角尖,或者局限在狭隘的小圈子里面走不出来。比如一些管理者面对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非常着急,整天思考怎么办,但是就是想不出好办法。如果他善于学习,懂得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能者学习,那么许多长期思而不得其解的难题就很可能得到解决。
  
  所以只有做到“勤思”又“好学”,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7,不食,不寝,以思,不如学也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第15.31』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问题,结果还是不得其解,不如去学习。”
  
  【评析】
  
  孔子在这里是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来进一步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聪明如孔子这样的伟人,也曾遭遇过“思而不学则殆”的窘境。因此平常如我们、如果觉得不学习只凭自己的小聪明灵机一动也能计上心来,也能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一切问题、是不现实的。如果有人这样想,那绝对不是他思考中没有遇到迷惑,很可能是深陷迷惑还不自知。
  
  在一次外企高层聚会中,曾经有一位外籍总经理说平时管理中遇到最头痛的问题是,一旦生产中出了什么问题,你去问主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管往往不愿意将真实的原因告诉你,而是编造一些可以帮助主管解脱责任的理由告诉你。当你对主管的回答有疑问,直接去现场调查时,会发现工人的回答与主管的回答往往相差很大。尤其是问题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时候,所有的部门主管都会不约而同地强调对方的责任,而不愿意多谈或直接回避自己部门的责任。这位总经理最后无奈地说:“中层管理者素质如此之差,实在很无奈,我只好遇到问题时将所有相关的人员都直接召集起来开会。”
  
  从这位总经理的发言来看,他似乎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而只是暂时被掩盖了。下一次他如果再单独问主管新的事故原因,主管还是会首先想到怎样为自己解脱责任的理由,还是会隐瞒一些不想让总经理知道的真相。所以这位总经理尽管为这个问题困扰得很头痛,却长期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习的欲望,没有想到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参考意见。部门主管之所以不愿意说出事故的真相,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主管个人素质问题,一方面是总经理的素质问题。主管的个人素质这里暂时不谈,只谈谈总经理的素质问题,有一些总经理,对于部门主管所犯的过错常常过于苛求和严厉,有的会罚款记过、有的甚至会严词训斥或破口大骂,在这样的情况下,主管明明知道不应该隐瞒真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也不得不隐瞒真相。
  
  仔细分析一下这位总经理的发言就不难看出,他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去”这一点上,与他的中层主管完全一样,他也是首先甚至完全将责任推到中层主管身上,责怪他们素质不高,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素质也有问题。如果这位总经理有学习的热情,那么就会认识到,企业管理中所有的问题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主观原因,真正属于客观原因的不到百分之十。
  
  这位总经理如果确认是中层主管的素质问题,那么为什么不想一想怎样来对中层主管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什么不想一想怎样消除他们讲出真相的顾虑?为什么不为他们提供一个敢于讲出真相的宽松环境?为什么不制定相关的有效监督体系?他们敢于不讲真话,是不是因为他们知道总经理对相关问题不如他们懂?所以才敢于骗总经理?
  
  许多在华的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面对他们的管理失败时,往往会把他们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是中国的职工素质低。事实上一些国内著名企业的著名企业家也常常发表这样的高论,说什么外国的管理经验无法在中国实施,是因为中国的工人素质低下,还拿中国人普遍闯红灯为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之有理。遇到这样的高论,我经常会忍不住向他们讲述孙子将宫女培养成战士的故事。我相信,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如果学习过孙子怎样将宫女培养成战士的故事,将不再好意思将管理的失败归结为工人的素质低下,而会反省该怎样提高他们自己的管理水平。

 7,不食,不寝,以思,不如学也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第15.31』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问题,结果还是不得其解,不如去学习。”
  
  【评析】
  
  孔子在这里是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来进一步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聪明如孔子这样的伟人,也曾遭遇过“思而不学则殆”的窘境。因此平常如我们、如果觉得不学习只凭自己的小聪明灵机一动也能计上心来,也能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一切问题、是不现实的。如果有人这样想,那绝对不是他思考中没有遇到迷惑,很可能是深陷迷惑还不自知。
  
  在一次外企高层聚会中,曾经有一位外籍总经理说平时管理中遇到最头痛的问题是,一旦生产中出了什么问题,你去问主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管往往不愿意将真实的原因告诉你,而是编造一些可以帮助主管解脱责任的理由告诉你。当你对主管的回答有疑问,直接去现场调查时,会发现工人的回答与主管的回答往往相差很大。尤其是问题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时候,所有的部门主管都会不约而同地强调对方的责任,而不愿意多谈或直接回避自己部门的责任。这位总经理最后无奈地说:“中层管理者素质如此之差,实在很无奈,我只好遇到问题时将所有相关的人员都直接召集起来开会。”
  
  从这位总经理的发言来看,他似乎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而只是暂时被掩盖了。下一次他如果再单独问主管新的事故原因,主管还是会首先想到怎样为自己解脱责任的理由,还是会隐瞒一些不想让总经理知道的真相。所以这位总经理尽管为这个问题困扰得很头痛,却长期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习的欲望,没有想到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参考意见。部门主管之所以不愿意说出事故的真相,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主管个人素质问题,一方面是总经理的素质问题。主管的个人素质这里暂时不谈,只谈谈总经理的素质问题,有一些总经理,对于部门主管所犯的过错常常过于苛求和严厉,有的会罚款记过、有的甚至会严词训斥或破口大骂,在这样的情况下,主管明明知道不应该隐瞒真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也不得不隐瞒真相。
  
  仔细分析一下这位总经理的发言就不难看出,他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去”这一点上,与他的中层主管完全一样,他也是首先甚至完全将责任推到中层主管身上,责怪他们素质不高,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素质也有问题。如果这位总经理有学习的热情,那么就会认识到,企业管理中所有的问题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主观原因,真正属于客观原因的不到百分之十。
  
  这位总经理如果确认是中层主管的素质问题,那么为什么不想一想怎样来对中层主管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什么不想一想怎样消除他们讲出真相的顾虑?为什么不为他们提供一个敢于讲出真相的宽松环境?为什么不制定相关的有效监督体系?他们敢于不讲真话,是不是因为他们知道总经理对相关问题不如他们懂?所以才敢于骗总经理?
  
  许多在华的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面对他们的管理失败时,往往会把他们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是中国的职工素质低。事实上一些国内著名企业的著名企业家也常常发表这样的高论,说什么外国的管理经验无法在中国实施,是因为中国的工人素质低下,还拿中国人普遍闯红灯为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之有理。遇到这样的高论,我经常会忍不住向他们讲述孙子将宫女培养成战士的故事。我相信,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如果学习过孙子怎样将宫女培养成战士的故事,将不再好意思将管理的失败归结为工人的素质低下,而会反省该怎样提高他们自己的管理水平。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49:11 | 只看该作者
  8,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16.9』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懂的人最高明;学过之后才懂的人差些;遇到困难才去学的人又差些;遇到困难也不去学的人则最差了。”
  
  【评析】
  
  孔子在这里是把一个人的学问和这个人的学问与学习的关系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非常有意思。仔细品位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个标准也非常适合判定一个管理者的素质高低。比如,企业直接从外面招聘一名高素质的管理者,相对于这个企业来说,可以算是“生而知之”。企业内部原来不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或者原来就是管理者但觉得自己原来学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然后主动去学习提高的管理者,可以算是“学而知之”。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才去学的管理者,可以算是“困而学之”。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也不去学的管理者,可以算是“困而不学”。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生而知之”的人,最起码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生而知之”,就连孔子这样伟大的人也明确表示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七》中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对于企业来说,尽管可以高薪聘请到“生而知之”的成熟的管理者,但是这些管理者千万别以“生而知之”者的心态来赴任,以为可以不要继续学习了,因为你在其他企业学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能完全适合新的企业,你还需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施展你的管理才华。因此即便对于“生而知之”的管理者,也需要学习,只是学习的内容可能与其他管理者有所不同,比如最起码你要学习了解该企业的产品、结构、人员、现状、历史、环境等。
  
  因此,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可以将“生而知之”的管理者和“学而知之”的管理者归为同样层次和素质的人。要注意区别的是“学而知之”的管理者与“困而学之”的管理者的不同。“学而知之”是主动去学习,在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之前也能持续主动地去学习。“困而学之”则是缺乏学习热情,直到遇到了问题无法解决感到为难才不得已被动去学习。除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区别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然后知不足”,有学习主动性的管理者,通过学习,才能看出自己平时管理中的不足,因而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相反,没有学习主动性的管理者,会对自己平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还会盲目地觉得自己管理得很不错,自然越发没有学习的兴趣。至于“困而不学”的管理者,则根本是不合格的管理者。
  
  许多企业的总经理都会在大会小会上呼吁中高层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技术能力,但是往往效果不佳。我想根本原因之一,很可能就在于中高层管理者都觉得自己管理水平挺好的,也看不出自己日常管理中有什么问题,应付日常管理已经绰绰有余,因此完全不觉得有学习的必要。
  
  所以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迅速简单的检测管理者素质高低的方法:你可以问他:你现在的管理中有什么问题吗?如果他回答说没有任何问题,那说明他的素质还不够高。如果他回答说有问题,并具体告诉你有什么问题,那说明他的素质相对高一些。如果他不但能告诉你存在怎样的问题,还告诉你正在通过怎样的方式在进行改善,那么他的素质则比前两者都更加高一些。
  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19.5』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一些不知道的,每月不遗忘每天所学的,这就可以算是好学了。”
  
  【评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学习历史的民族,不但民间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即便贵如皇帝也一样重视学习。早在商朝,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就曾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刻在器皿上作为警戒自己的箴言 。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也将他的博及社会经济、典章制度、风俗民情、经史艺文等众多学术领域的三十二卷代表作题名为《日知录》。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学习在于持之以恒,学习在于日积月累。做学问,修炼道德情操如此,学习管理也是如此。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不怕一个企业或一个管理者的水平低,只怕这个企业或管理者不学习、不进步、不提高。哪怕一个管理者的起点水平再低,只要能坚持做到“日知一新”,并且能做到“月无忘其所能”,那么他的管理水平就会直线上升。反之,即使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再高,如果不及时学习、不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被时代所淘汰。即使在上司的耳提面命下勉强学习,也依然只会在原地踏步、长期无法提高管理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常识。遗憾的是许多中国的管理者对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学习是在校生的事”、“一张文凭吃一生”、“学习与工作是两回事”、“整天工作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学习”的层次。我曾经在一个管理研讨会上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有人说,现代企业里面都会有许多管理规章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也都是管理者自己根据管理实践的需要制定出来的,其中有些规定,甚至是作为某次改善活动的对策提出来的。这些规定在开始宣布实施的时候,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可是不知不觉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不再遵守了,也没有什么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结果有一天总经理突然发现了大家没有按照企业的这些规定去做,于是立刻把部门经理训斥了一顿,质问部门经理为什么没有按照企业的这些规定对部下进行管理。部门经理觉得很冤枉,他觉得总经理没有调查就这样批评他是不对的,因为他事实上在企业一宣布这些规定的时候就立刻完全将这一要求传达给了部下,并要求部下按照企业的这些规定去做了,只是后来部下没有按照企业的这些规定坚持下去。所以这不能怪部门经理,而应该怪部下。然后他问: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其实这不但是每个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各行各业、乃至政府机关学校等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即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不按照规定办事,已经构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到的好东西、好习惯、好的工作方法等没有能坚持下去,没有能做到“月无忘其所能”。更深层次的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是人的惰性。
  
  人有惰性,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往往很难纠正过来。据说,有心理专家研究过,一个习惯的纠正,最起码要重复半年才能养成新的习惯。也有语言专家做过试验,说要想永远记住一个外语单词,必须经过“记忆——遗忘——再记忆——再遗忘——再记忆”如此反复七次,才能永久记住一个单词。因此,是否好学的关键,不但在于是否学,还在于能否记住学的东西,能否将学到的东西化成自己的习惯性行动。
  
  因此一个合格的部门经理不能只满足于“我已经按照企业规定的要求去做了一次”就满足了,而要通过对部下的反复培养指导,直到让部下形成新的工作习惯,才算是真正按照企业的规定去做了。所以,我对他说,那位被总经理批评的部门经理一点也不冤枉,他确实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部门经理。
  
  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记住这两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并能自觉按照这两句话去身体力行。
  1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 『泰伯8.5』
  
  【译文】
  
  曾子说:“有才能也能向少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也能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很在行却像外行一样;被人冒犯也不计较。”
  
  【评析】
  
  前面我们分析了学习对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同时也分析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里我们来具体分析探讨一下应该怎样来学习的问题。通常来说,人们都知道向有学问的人学习、向有才华的人学习,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曾子在这里特别提出了另外一个学习的途径:那就是即使是有学问的人,也可以向没有学位的人学习。为什么曾子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呢?有学问的人怎样向没有学问的人学习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对怎样才是有学问做一个客观的界定。可是我们立刻就会发现,我们根本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有学问,是无法明确衡量的,我们最多也只能列出几个条条框框来粗略地衡量一下。比如以学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学问,比如以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学问等。一个上过大学的人相对于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有学问的人。但是这个有学问的人就一定在所有的方面都胜过小学毕业的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假设这个小学毕业的人是养猪专业户,那么他在养猪方面肯定要比这个非养猪专业的大学生更加有学问。一个大学英语教授相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大学英语教授可以算是有学问的人,但是尽管他在英语方面是有学问的但是在种田方面他未必能比一个农民更有学问。孔子是有学问的,但是当有人向他请教怎样种田时,他的回答也是“吾不如老农。” 『论语、子路13.4』
  
  即便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一个拥有海归学历的管理者,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显然属于有学问的管理者,可是这样的管理者就一定在所有的方面都胜过本土的学历相对低的管理者吗?我看也不一定。曾经从电视上看到一个民营企业的董事长非常遗憾地说:“我出高薪聘请了一个海归管理者,结果发现他连在企业里怎样与其他同事打招呼也不会,于是我把他辞退了。”
  
  一个有海归学历的人怎么可能连怎样与同事打招呼这样简单的事都不会呢?但是我绝对相信这位董事长所说的现状是客观存在的,高学历者在企业里面不会与同事打招呼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我曾经在许多不同的企业都遇到过类似的现状,比如一些大学生到了企业之后,通常是不会主动与企业的普通工人打招呼的,他们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似乎觉得主动与普通打工者打招呼是一种有失身份的事。
  
  所以他们绝对不是不会打招呼,而是不愿意打招呼。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不懂得“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的道理。如果他们懂得这个道理、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懂得“人人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等的道理,他们怎么会连怎样与同事打招呼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呢?
  
  怎样与同事打招呼,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这却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企业的运作,是要通过所有人的齐心协力的合作才能进行,如果一个管理者连怎样与人打招呼都做不好,怎么可能指望他能在平时的管理中处理好与所有同事的合作关系呢?
  
  尤其是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犯而不校。”更是可圈可点的警句。我甚至觉得,可以根据管理者是否能做到“犯而不校”作为衡量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不管这个人是普通工人还是总经理。通常,当一个人被上司批评的时候,即使上司的批评是错误的,也往往比较容易忍耐。可是一旦反过来,如果一个总经理或者部门经理被下属或普通工人批评错了,那么总经理或部门经理往往会加倍地反驳训斥批评错了的部下。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一个管理者只有真正做到“犯而不校”,才能真正激发起部下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搞好管理。因为管理者通常来说都应该在各方面、最起码也应该在某一方面比部下水平高,因此部下在上司面前说错话做错事而冒犯上司,是可以预期的,作为上司理当有这个思想准备和宽阔的胸怀去谅解他们,然后指导培养他们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免除后顾之忧,使他们不会因为怕说错话受到上司的批评而放弃在工作中的创新和努力的积极性。
  
  管理者的最高境界,不是处处显示自己多么能干,而是要努力让部下变得更能干。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50:07 | 只看该作者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⒉11』
  
  【译文】
  
  孔子说:“重温原来的知识能获得新的领悟,等于有了一位老师。”
  
  【评析】
  
  通常,人们把这句话中的“可以为师矣”翻译成“可以当老师”,意思是只要懂得了温故知新就可以当老师。我对此有不同看法。我想,孔子在这里恐怕并不是为了给我们制定一条怎样才能当老师的标准,而是强调温故知新可以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懂得了怎样温故知新,等于拥有了一位老师,随时可以帮助你提高、帮助你从已知的东西里面领悟到新的东西。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不管一个人水平高低,在他初次接触一门学问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素质不同天分的人,通过这个过程的速度不同。有人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然很快就能完成由浅入深的过程,有的则不同,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反复学习思考已经学过的东西,才能全面透过所学的东西、文字或事物表象等体会领悟到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本质。所以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说法。
  
  对于任何一位想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的人来说,学习的途径无非有这样几种,通过书本学习、通过老师的指导培训学习、通过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来学习、通过企业的各种管理规定来学习。不管通过哪种途径来学习,我们都要有一个逐渐了解、逐渐理解、逐渐模仿尝试、最后化为自己的管理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方式一下子就完全理解,许多时候,我们的管理人员甚至会在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学习模仿某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模式。又比如,对于许多管理规定,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在首次接触的时候都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只有首先服从之后,才能逐渐了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才能评价这个规定是否适合、是否有什么改善的余地、是否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取代等。
  
  那么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温故知新呢?我觉得只要你能凡事都问一问“5W2H”就能做到温故知新。“5W”是五个英文字母的词头,即“WHAT、WHO、WHEN、WHERE、WHY”,翻译成汉语就是“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因”,这原本是新闻写作的五大要素,外国企业家现在也将此要求用于企业管理,并在“5W”的基础上再加上了“2H”,“2H”也是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即“HOW DO、HOW MUCH”,翻译成汉语是“怎样做、需要花费多少钱”。
  
  比如说,对于企业中已经存在的某种管理规定或做法,究竟是否适合?究竟是应该维持还是修改?你一定要对其做一个“5W2H”的分析评价,这样你不但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还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和做法,这样你就能从中学到你以前所不了解不懂的东西。反之,如果你对这些规定熟视无睹,别人怎样做你就怎样做,原来习惯怎样就怎样,那么很可能你干了很长时间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个规定、依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W2H”也适合于其他场合,比如对于一项管理方式乃至于一个改善对策,如果你想在企业推行,那么你一定要在推行之前,进行“5W2H”的分析评价和思考,做出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在推行中,你也要随时观察和评价,看看实际的情况与预期的情况是否一致,并随之做出相关的调整,最后,在一定期限内做出相关的效果评价。
  
  又比如在做工作报告时,不管是口头报告还是书面报告,一个管理水平高的报告,肯定少不了“5W2H”的要素。
  12,功亏一篑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9.19』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山就永远不能堆成。譬如在平地上面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只要继续,就一定能堆成山。”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堆山”这样一个具体的例子,形象生动而又简单明了地把“文化学习和道德追求贵在坚持”这一抽象的道理表达了出来。提高管理水平也一样离不开坚持和积累。
  
  荀子则在《劝学篇》中以排比的形式对孔子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发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的成功,往往都贵在“坚持”二字。
  
  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好学”的标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那么孔子在这里则是强调的学习结果,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做到学有所成。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所有管理者在决定是否要学习之前都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几乎每天都面临各种选择,而在决定人们选择的各种要素中肯定离不开“效益”二字。也只有人们明确了某种选择可以预期的效益之后,才能促进他自发地坚持下去,离开了效益,单纯的信念往往是不够的。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两个和尚朋友,一个是穷和尚,一个是富和尚。有一天这两个和尚都在佛前许下了心愿,要去遍访天下的佛教名山。几天以后穷和尚见富和尚一点出行的动静都没有,就去催问他什么时候出发。富和尚回答说,我怎么能像你那样说走就走啊,我手中还有许多生意要料理好了才能出发啊。过了一些时候,穷和尚又去催问什么时候启程。富和尚又说了,我们要去遍访天下佛教名山,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启程。你就等我的消息吧,我已经筹划造一只专用的大船,将出行所需要的东西全部放在上面。穷和尚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他决定不再等富和尚,独自出发了。很快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有一天富和尚在街上又碰到了穷和尚,诧异地问:最近你去了哪里?怎么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了?我们出行的船快要造好了,正想问你什么时候启程的事呢。穷和尚笑笑说,我已经遍访天下佛教名山回来啦。富和尚不相信,说你穷得什么也没有,怎么可能呢?穷和尚说,需要准备那么多东西干吗?我只要一钵一鞋足矣。穷和尚靠一个讨饭钵和一双草鞋,访遍了天下名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富和尚徒有家财万贯,心愿却始终不能实现。区别只在于:穷和尚能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行动,而富和尚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我们再来看一看著名的“蝴蝶效应”。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了一个“蝴蝶效应”,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通过层层叠加连锁反应,最后引起了巨大的变化。“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同样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小的变化之所以会引起大的变化,关键依然在于积累和叠加,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你在某一天的某一次学习,说不定会引发改变你一生命运的“蝴蝶效应”。
  
  我相信没有一个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不愿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或者成为管理方面的专家,但是为什么在那么多管理者中真正愿望成真的始终是少数人呢?有人归结为是天才,有人归结为是环境,有人归结为运气,有人归结为是其他因素,我想不管有多少因素,最起决定性的因素依然是“坚持”二字。
  
  我们在这里强调“坚持”二字,并不是说只要坚持,什么事都可以成功。世界上的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坚持下去,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一类是只要坚持下去就肯定可以成功。但是不管属于哪一类事,如果不坚持,绝大多数都无法成功。比如说,谈对象追求心上人,也需要坚持,但是坚持下去并不一定都能成功,因为被追求的人也有自己的愿望,会对你的追求做出拒绝和否定。但是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则完全不一样,你学到了东西提高了水平,这些东西是不会拒绝你的。只要你持之以恒,就能成为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
  13,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15.3』
  
  【译文】
  
  孔子说:“小赐,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才成为有识之人吗?”子贡答道:“对,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我是瞄准一点贯彻始终。”
  
  【评析】
  
  孔子在与学生的对话时,强调了学习中的“一以贯之”的重要性,甚至把他的有学问也归结为是一以贯之。那么这对我们学习管理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部门经理,思维非常活跃,也非常有进取心,常向上司提出一些建议和工作设想。他的上司每次接到他的这些建议和设想都表示赞赏和鼓励,并全力支持他按照设想和建议去做。几年过去了,却发现这位部门经理的管理水平丝毫没有提高,还是在原地徘徊,仔细调查后才发现,尽管这位部门经理经常提出一些改善管理的建议和工作设想,可是却都停留在纸上没有去落实,即使落实了一些,也只是维持了很短的时间,甚至出现了一些彼此相矛盾的建议,以及一个建议提出来之后,还没有落实,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否定了自己原来提的建议。
  
  从这个例子来看,这位部门经理并不是属于那种为了讨好上司只做表面工作,提出了报告之后故意不落实,而是确实有改善提高管理水平之心,却缺乏怎样改善提高的能力。这其中的关键一点就是不能做到一以贯之。作为一个管理者,解决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一项基本的职责,因此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对策也是日常管理的一个基本内容。问题是,在提出了改善设想和建议之后,要能去推行和落实具体的改善方案。并且在推行和落实中,看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要坚持下去。如果不可行,要找到不可行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个原因对原来的方案进行调整。判定这个方案是否可行,不是根据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而应该根据是否能到达预期的改善效果。
  
  也就是说,在改善管理的过程中,要紧紧瞄准改善效果这个大目标,而不必过分拘泥这个方案是谁提出来的、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怎样的阻力、是否可以修改这个方案等等。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比如说,应该建立怎样的企业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是中国式的?还是美国式的?还是日本式的?其实,不管是什么式的管理都无所谓,只要能达到预期的企业管理效果就可以。所以这也是一种“一以贯之”,即瞄准我们所需要的管理效果,而不拘泥于管理的方式。只要对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有帮助,中国式的、美国式的、日本式的等,都可以吸收利用。
  
  企业总经理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盲目引进其他企业的管理方式,今天看到这个企业的某种做法很新鲜,于是立刻引进自己的企业,明天看到另外一个企业又采取了一种做法很有特色,也立刻加以引进。结果几年下来了,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了。比如说,在组装车间,究竟是站着操作好?还是坐着操作好?是用流水线方式一组人完成一个产品好?还是每个工人独立完成一个产品好?是计件制好?还是计时制好?这些方法,都是各有利弊,企业一定要针对自己企业的产品特性以及工作状况,比如加班时间长短、产品精度高低、交货期长短、工人素质、管理水准等,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选择。正所谓: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每个总经理只有始终瞄准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式这个目标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可能逐渐形成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50:58 | 只看该作者
  14,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14.24』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比较古今学人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委婉地批评了那种学习目的不正确的学习,同时亦明确阐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即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而不是为了通过“学习秀”来为自己贴金。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此类“给别人看的学习”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所有的文凭学习都比非文凭学习更加受欢迎,即使价格昂贵名不副实的“MBA”课程也持续高潮不断、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无意中将“MBA”三个字母输入百度搜索了一下,跳出来的搜索结果高达一千五百万条,绝大部分都是推荐“MBA”进修课程的,从中央的大学到地方的大学,从中国的大学到外国的大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MBA”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如此受中国人的欢迎?“MBA”是英文单词字头的缩写,全称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翻译成汉语是“工商管理硕士”的意思。严格来说,这个汉语翻译意思是有偏差的,因为英语“BUSINESS”的意思是“商业”的意思,并没有“工业”的意思。令人讽刺的是,在中国,去参加这个原本是面向商人的课程的,绝大多数不是商人而是企业的总经理,甚至有许多是“在职总经理”,也就是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当然,作为企业的总经理,也必须懂得经商之道,因此完全可以学习原本是面向商业的MBA课程。问题是这些总经理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还是为了花钱买一个文凭、给别人做一个学习的样子?我经常收到此类学习班的推销信,手边就有一封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的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班(EMBA)和博士班(PH·D)课程,以及“中国企业卓越领导人高级研修班”的推销信。声称前者通过一年至一年半的不脱产学习,每月只在清华大学上三天课,就能拿到美国利伯堤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声称后者通过一年的不脱产学习,每月一次两天的不定地点(即不在清华校园内,而是这个月在一个城市,下个月到另外一个城市)的学习,即可获得“中国企业卓越领导人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在同一封推销信中,清华大学打出的诱人招生广告词是“传播先进管理知识!交流成功企业经验!建立清华人脉平台!打造中国企业领袖!” 在招生简章第十条写的是这个学习班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学习,极大地加强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同学之间,在职学员与清华全日制学友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互通有无、互相提携,是每位企业家终身享用的人脉资源与收获,进而催生同学经济,商机无限。学员加入清华大学卓越企业CEO同学会,提供学员与政府官员、专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丰富人脉资源。”
  
  从这封推销信的内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MBA培训班在中国走红的关键,对于举办方来说,是一个快速捞钱的捷径,所有此类培训班的共同特点都是学费高、授课时间少。以这封推荐信为例子:每个月授课两天的研修班是22800元,每个月授三天课的博士班学费是88000元。对于接受学习的一方来说除了可以花钱买一个文凭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花钱买“人脉”。
  
  问题是:如果中国的高等学府已经堕落到靠出卖文凭和出卖“人脉”来赢利的地步,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孔夫子如果地下有知,知道“今之学者为人”的现象在今日中国的高等学府也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真不知会悲哀到何种程度!
  
  中国的总经理们如此热衷于购买文凭,我甚至在深圳一家民营企业里面,看到董事长将他在澳门某学校获得的MBA时的毕业照片挂在会客厅里向来访者展示他的学问,中层管理者们也毫不逊色,中国的假文凭销售热潮屡禁不止,就是又一个铁证。
  
  那么今日中国企业界“今之学者为人”的现象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想根本还在于企业的人事管理水平低下和企业家的用人水平低下造成的。许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缺乏一套科学的鉴别人才的办法,只能采取最原始、最简单、最落伍的鉴别办法:看看有怎样的毕业证书。所以要想消除这样的不良现象,关键在于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的用人水平,能通过对应聘者的科学客观公正的综合能力的考评、而不是只通过看文凭、来选拔录用应聘者。从政府方面来说,则应该严令取缔这样的出售文凭的MBA班,尤其是首先应该禁止国立高等院校举办此类旨在敛财并严重败坏学习风气的各种名目的培训班。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⒈1』
  
  【译文】
  
  孔子说:“学了能有机会实践,不也是件快乐的时吗?”
  
  【评析】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应该翻译成“学习了之后应该时常复习”,有的说应该翻译成“学习了之后应该时常实践”,还有的说这句话中的“学”和“习”都是学习的意义,这句话就是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可能还有其他的解释,甚至还有批判这句话的,说“学习和复习都是令人讨厌的事,怎么可能有快乐呢?可见孔子在胡说。”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我把这句话中的“习”之翻译为“实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论语》的开篇之句,可见《论语》的编者对这句话的重视,由此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学习的重视。有宗教信徒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在于人类有灵性而动物没有灵性,我觉得这是对人类的盲目拔高和对动物的无知贬低,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说人类是有灵性的,那么有些动物的灵性并不比人类低。所以我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有没有灵性,而在于是否善于学习、善于通过抽象思维的方式来学习。动物也会学习,但是动物的学习只停留在单纯的模仿阶段,无法上升到抽象思维、乃至于通过文字等的方式去学习,更加不可能通过文字等资料间接地学习继承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知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在于人类善于学习,反过来说,作为一个人,如果我们不善于学习、或者懒于学习,那么很可能退化成连动物都不如。
  
  有人说学习是件讨厌的、痛苦的事,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学习,我同样也不否认,有的学习确实能给人带来无法替代的巨大的快乐。所以严格来说,学习即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如果是被人强迫的学习,大都是痛苦的,如果是自觉自愿的学习,大都是快乐的。
  
  被人强迫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比如被父母、被老师、被长辈、被上司强迫去学习,就是有形的;比如被环境所迫、被生存所迫,被虚荣心所迫,被贪婪等所迫的学习,就是无形的。这样有形无形的被迫学习都不大可能带来快乐。只有对学习有兴趣,并且心甘情愿去学,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正如孔子在『雍也⒍20』中所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学习提高管理知识不只是为了满足你的上司对你的要求,不只是为了取悦你的老板,也不只是为了满足你的生存竞争的需求,更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成为了你的一种兴趣,那么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也许你会说,每天平凡琐碎的管理工作,烦都烦不过来,怎么可能还会有乐趣呢?我想这就要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管理工作了。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解决各种各样随时发生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每个问题都能顺利得到解决,人的心情就会变好,反之,就会变差。我们不是神仙,不可能期望每天遇到的都是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只有事先做好准备,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样才可能减少无法解决的问题,增加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那样,你的心情又会不一样。这就好比一个真正的勇士,并不甘愿没有对手,而是期望不断接受高手的挑战。因此,如果你能把通过学习提高管理水平、顺利解决日常管理中一个又一个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看成是一个勇士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的对手,那么你就能感受到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的乐趣。
  
   “学而时习之”不仅会给你带来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使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到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刻的领会,也才能发挥学习的效果,否则总是纸上谈兵,不但学得不够扎实,还有可能犯“理论学了一大套,面对问题不知道”的错误。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点:第一,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第二,某一层次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不能再起激励的作用。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它需要更迫切。只有排在前面的那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而且只有当前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现出激励作用。
  
  “学习的快乐”无疑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你不要急于去否定他的观点,他说的也许是他的真实感受,你要谅解他。
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51:53 | 只看该作者
  二, 修养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⒉22』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诚信,真不知道将怎样做人。就像大车小车上没有固定车辕的销子,怎么能走远呢?”
  
  【评析】
  
  人的修养是一个大的话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时代,衡量修养高低好坏的标准和内容都不太一致,但是唯有一样标准是同样的,那就是诚信。让人感到尴尬的是今日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正是诚信的缺失。这一后果的形成,与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的修养高低好坏往往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说,当我们在客厅里面随意高谈阔论的时候,或者在工作中不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一个人的修养高低好坏是不容易看出来的,但是在遇到异常情况时,或者说在遇到一些具体的事情时,通过这个人怎样面对或处理事情,我们往往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好坏。
  
  作为管理者是否有诚信,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也看不出来,一些具体事件会像镜子一样照出一个人内心的诚信度。管理者的诚信问题通常表现在下面五个方面,一是对下级是否诚信,二是对上级是否诚信,三是对客户是否诚信,四是对合作伙伴是否诚信,五是对社会是否诚信。
  
  从总经理到最基层的班组长,都面临一个是否能够对部下诚信的问题。诚信问题不仅仅表现在承诺是否兑现这一点上,而且还表现在平时管理的一切方面。比如,你是否可以在工作中对所有的部下都一视同仁、公正无私,是否可以在你的部下面前和在你的上司面前都用同样的态度对待管理工作等,这些也都与诚信密切相关。
  
  对待上级是否诚信,也不只是能否如实汇报工作成绩的问题,还包括能否如实报告存在的问题,能否如实指出上司的错误,尤其是能否有勇气反对上司的不诚信行为。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无良老板让他的中层管理者为他的不诚信做伪证、做帮凶,去欺骗不知情的普通工人及客户和整个社会。
  
  今日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不诚信,无一不与企业的管理者对客户的欺骗关。如果所有的企业总经理都能做到诚信,那么怎么还会有假冒伪劣产品来危害社会呢?企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流向社会,不但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缺乏诚信,连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直到普通工人全都缺乏基本的社会诚信。尽管如此,还是有责任轻重之分,首要责任当然属于雇主,但是作为雇员的管理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有对客户的诚信,否则你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对合作伙伴的诚信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合伙人的诚信问题,二是协作商的诚信问题,三是与投资者的诚信问题。许多朋友亲人由于合作矛盾而变成仇人,尽管原因不一,但是根源往往都与缺乏诚信有关,如果有什么问题都能以诚相待,那么朋友或亲人再怎么合作也不会变成仇人。协作商和与投资商的诚信问题,在国际上是通过法律的方式来强制执行,因此中国的管理者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推行,不能过分轻信口头承诺。
  
  一个企业是否能对社会信守承诺,关键依然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者。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税务问题,二是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的企业通过做假帐来逃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为一个总经理,你应该为此不诚信感到耻辱才行,如果你对此觉得理所当然,那么你没有资格自称是一个诚信的管理者。中国的环保工作还处于“猫捉老鼠”的低层次阶段,也就是说,企业的污染治理程度完全取决于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社会监督,只要能逃避这个监督,企业就丧尽天良地大肆排放。在国际上,环保工作的社会责任已经通过市场方式强制到每个企业:也就是说你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不制造环境污染和不在产品中使用含有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的责任。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就拒绝购买你的产品。如果你以欺骗的方式出售你的产品,购买方将通过法律途径向你征收高额罚款。
  
  现在对于制造出口产品到欧美等国际市场的企业,不但要求企业必须获得ISO质量管理体系和ISO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还要求企业必须获得有害化学物质管理体系的认证,也称“绿色采购伙伴认证”。在国际上简称“ROHS”,全称为“RESTRICTION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2002/95/EC)。这个标准是由欧盟于2002年提出,已经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而事实上,许多日资企业,早在几年前已经照此实施,并且提出了比“ROHS”更加严格的控制要求。对此有兴趣的读者,欢迎阅读我去年写的一篇相关文章“绿色采购向我们走来”,本文被多家报纸选用,详细见附件。
  
  附件:“绿色采购”向我们走来
  
  说到“绿色采购”,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另外一个词语“绿色壁垒”,言下之意是:外国利用环境为壁垒阻挡我们国家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很有几分不以为然的味道。对“绿色采购”的另外一种联想就是,我们的一些商家,为了促销,曾流行过将自己的产品随便贴上“绿色食品”标签。其实这两者都是对绿色采购的一种误解,那么真正的“绿色采购”是怎么回事呢?
  
  真正的“绿色采购”,是指只采购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具体来说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产品本身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化学物质,其次是指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污染环境和有害人体的有害化学物、也没有产生污染环境的废物、没有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于一个产品是否属于绿色产品的判定,不仅要对该产品通过微量元素含有量的测试,还要对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场所进行体系认证,只有这两者的检验认证都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被称之为“绿色产品”,购买这样合格产品的行为,才被称之为“绿色采购”。
  
  欧盟在2002年率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标准,简称为“ROHS”,全称为“RESTRICTION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2002/95/EC)。这个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有害物质在电子电器产品中的使用,具体要求是从2006年7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禁止制造含有下列六种有害化学物质的电子电器产品:六价铬、铅、镉、水银、PBB、PBDE。也就是说,任何电子电器产品在2006年7月1日之后要向进入欧洲市场,必须提供不含有上述六种禁用物质的证明。不含有的具体标准是相关有害物质在产品中的含有量不超过5PPM。
  
  日本政府在2003年7月,为此制定了“绿色采购调查共通化协议”,简称“JGPSSI”,全称为“JAPAN GREEN PROCUREMENT SURVEY STANDARDIZATION INITIATIVE”。为日本各企业在推行绿色采购过程中制定了统一的调查标准格式等。同时,根据“ROHS”的标准要求,提出了比这一要求更加严格的限制标准,不但将禁止使用物质由六种扩大到十几种,连禁用的期限也由2006年的7月提前到了2005年5月。日本各企业,根据上述要求,又制定了各有不同的更加严格的禁止和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标准。
  
  目前在中国的日资企业,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明确了绿色采购的要求,不但本身按照这些要求进行绿色产品的生产,而且要求所有的材料供应商都必须按照这一绿色产品要求进行生产。对这些材料供应商的具体要求是:企业必须获得I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并获得绿色采购体系认证。产品不得含有禁止和限定使用的有害物质,并提供国家认可机构的含有微量元素测试报告。
  
  也就是说,洋货正在发生一个新的质变,由原来的衡量产品好坏的三要素“Q(质量)、C(成本)、D(交货期)”变成了四要素“Q、C、D、E(环境)”。遗憾的是,面对这一正在变化的形势,我们不知道国货是否有相关的对应?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顺便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搜索的结果告诉我:除了在华的日资企业在大搞绿色采购的改善活动,看不到任何一家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有相关的宣传活动,更没有看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任何相关的具体对策或指引。仿佛这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绿色采购制度与开放的中国企业毫无关系?更让人震惊的是,国内某纸业老大竟然还在前年无知地将浙江饭店业协会提倡绿色采购抵制该企业的非绿色产品的正当行为告上了法庭!
  
  根据王秀臣先生“倡导绿色消费,政府采购应率先垂范”的文章介绍,美国于1991年发布了总统令,规定政府机关必须优先使用绿色产品,日本于1995年开始实施《绿化政府运作法案》,德国自1979年开始推行环保标志制度,规定政府机构优先购买环保标志产品,而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还没有制定相关的规定。写到这里我忽然担心起来,如果国货不顺应这一绿色采购体制的要求进行自我升级改造,那么万一有一天中国政府出台了绿色采购规定,那将只能优先购买外国的绿色产品了!
  
  由于绿色采购体制已经在华外资企业中运作,使得为其配套的所有中国材料供应企业不得不进行绿色企业的改造,否则,将被排挤出其供应商名单中。中国的电子电器企业如果不迅速进行这一绿色企业的改造,亦将被排挤出世界市场之外。
  
  绿色采购不仅仅关系到国货的世界市场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的环保事业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的中国环保工作许多地方还停留在“猫捉老鼠”的阶段,就是说,一些污染环境的企业只要能躲过环保监督部门这只猫,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污染环境。不管环保风暴多么激烈,雨过天晴后污染依旧。所以只有在全中国大力推行绿色采购,让市场这只手来推动环保,才能真正对环境污染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也才能真正使中国的产品走向世界。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12.7』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完善,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那么政府就站不住了。”
  
  【评析】
  
  通过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话,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孔子对军备、粮食和诚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在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三件大事中,孔子把诚信放在了第一位。也许会有人觉得孔子真是一个书呆子,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放弃军备而站得住呢?然而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放弃军备而很好地存在,他们把可以花在军备上的钱花在了国民福利上,从而使国民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诚信同样是最重要的。企业不需要军备,但是占领市场需要推销,所以我们不妨把开拓市场的人员称之为企业的“军备”。企业当然需要这样的“军备”,但是过度依赖这样的“军备”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已经不在少数,中央电视台的几个广告“标王”都以失败告终就是一组最好的警示。
  
  企业的产品,可以称之为企业的“粮食”,企业没有了“粮食”就不能生存。那么有没有企业会为了保证企业的诚信而放弃“粮食”呢?海尔企业的经典故事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尔的总经理为了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企业对客户的诚信,带领全体管理人员,用铁锤砸掉了可以卖钱的但是有质量缺陷的企业“粮食”电冰箱,并从那以后,经过努力终于创立了海尔的品牌。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当时海尔的总经理不是选择了企业对客户的诚信,而是选择了有质量缺陷的电冰箱,也许海尔就没有今天。
  
  企业的诚信,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管理者的诚信,任何企业如果没有了管理者的诚信,那么不管一个企业短期内多么赚钱、多么火红、多么有规模、多么有前途,都可能在一瞬间倒塌。因为所有的不诚信,本质上都是一种欺骗,而所有的欺骗都是不可能长久有效。
  
  前面我们分析了管理者主要面临的五大诚信对象:下级、上级、客户、合作伙伴、社会,我想在这其中比价难以做到诚信的可能是“客户”和“社会”,因为这样的诚信往往不是单个的管理者独自可以构成的,换句话说,有时候单个的管理者愿意信守诚信,但是其他管理者,或者管理者的雇主不愿意信守诚信,也就是管理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私利而违心地不诚信,做出了欺骗顾客、欺骗社会的行为。这样的不诚信是否可以原谅呢?
  
  孔子的这句话其实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答复“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比如说,一个会计做假帐,可能确实不是会计的本意,是在总经理或董事长的授意下做的假帐,但是本质上仍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饭碗,而做出了这样违背自己道德诚信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为了维护自己的职业诚信,应该宁可失去这份职业,也不能做假帐,才可以称之为一个有诚信的管理者。
  
  至于目前的许多企业主不顾工人的合法权益、拖欠工人的工资,已经不属于诚信的范围,而直接属于一种欺诈行为了,应该受到执法部门的严惩,才能遏制这种社会恶习的蔓延。相反,如果中国所有的工商业管理者都能建立起最基本的职业诚信,中国社会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好景象!
  
  工商业的管理者是社会的成功人士,也可以算是社会的基石和栋梁,也是广大青年人学习效仿的对象。只有实现了工商业管理者的诚信,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否则,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们不管多么诚信,也会很快会被这些“社会成功人士”的不诚信所污染。
 3,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学而⒈13』
  
  【译文】
  
  有子说:“承诺要符合正义才可兑现。”
  
  【评析】
  
  有个小品叫“如此包装”,其中一个细节是,无良老板利用合同强迫演员欺骗顾客,演员在签了合同之后才发现上了无良老板的当,于是拒绝履行合同。无良老板以演员违约必须罚款为由威胁演员必须履行合同。结果,以演员签约时用的是艺名“麻辣鸡丝”,不是自己的真名实姓为由,摆脱了无良老板的胁迫。这个小品的这一细节,无形中向大众灌输了一个错误的法律常识:只要你签了字,不管合同是否合法,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实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在合同的内容本身合法的前提下,而且双方是在自愿情况下签字确认,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如果合同内容本身不合法,或者签约一方是在受胁迫、受欺骗的情况下签字,这样的合同都不受法律的保障。诚信也是一样,有子认为,只有符合正义的承诺才可以兑现,对于不符合正义的承诺,完全可以不去兑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往往过分强调了信守承诺,而缺乏对诚信内容的审视。比如《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尾生守信的故事,说有个叫尾生的男子,为了信守与女朋友约会的承诺,宁可被上涨的河水淹死也不离开约会的地点。这样愚昧的诚信故事不但不能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反而会误导民众,会让民众误以为严守诚信是一件愚蠢的事、盲目的事、没有是非观的事。
  
  这样错误的诚信观不幸的是正被许多无良企业主利用起来欺骗胁迫工人和客户,比如利用工人的弱势地位,逼迫工人签署严重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利用垄断地位,制定不合理的行业霸王条款等,都是利用人们错误的诚信观施展严重违反诚信原则的不诚信罪恶伎俩。
  
  坚持管理者的诚信原则,首先要有清醒守法原则,对于所有的承诺或合同,首先要看其是否合法,只有合法的,才应该去坚守诚信,对于不合法的,不但不应该屈服,还应该有勇气通过各种方式去推翻或抵制不合法的承诺或合同。比如对于企业强迫管理者签订的有违法内容的合同,则应该据理力争、或通过其他方式、技术性地强迫无良老板修改其不合法的内容。
  
  作为管理人员,尤其应该在维护部下合法权益方面,挺身而出,为部下据理力争,而不能成为不讲诚信的无良老板的帮凶来一起欺骗部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诚信的合格的管理者。同样,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建立培养和指导工人建立正确的诚信观,就是其中之一。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诚信观。
  
  诚信是可贵的,但是诚信并不等于盲目地无条件地兑现一切承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不但不合法的承诺本身不需要兑现,在被逼迫、被欺骗的情况下作出的承诺也不需要兑现,即便是合法的、也是在自愿情况下的承诺,如果遭遇到了不可抗的因素,还是可以不兑现的。在这三种情况下不兑现承诺,并不算违反诚信。这些,我想是现代诚信观与中国传统诚信观的不同之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区别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53:17 | 只看该作者
  2,4,吾谁欺?欺天乎?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罕9.12』
  
  【译文】
  
  孔子重病,子路让同学装作孔子的家臣。孔子病情好转后说:“子路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有好长时间了!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骗天吗?况且与其让家臣来安排我的后事,还不如让你们这些学生来安排我的后事。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了吗?”
  
  【评析】
  
  诚信的反面是欺骗,作为一个真正有诚信的人,不但自己不能欺骗别人,也不能允许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任何欺骗的事。从孔子这件事来看,让同学装作孔子的家臣来提高孔子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孔子的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路的擅自决定。孔子在知道后,立刻进行了制止,并对子路的这种不诚信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谴责,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在现实生活和管理实践中,我们往往对那些为了谋取某种物质利益或者有害他人的不诚信行为比较反感,而对于此类既不危害他人、也不谋取物质利益、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虚荣心之类的不诚信行为比较宽容。然而孔子对这样的不诚信行为也不允许,甚至将此斥责为是对上天的欺骗。仔细一想就不难发现,孔子的话是有道理的,欺骗就是欺骗,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也不管是否危害别人的利益。是否诚信,首先是面对自己的良心,而不在于别人怎样看。所谓“头顶三尺有神灵”、“苍天有眼”、“对得起天地良心”等说法,都是自己面对自己良心的一种审视。如果今天可以坦然接受这样的既不危害别人、也不谋取物质利益的欺骗行为,那么在面对其他各种诱惑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做到诚信不欺呢?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企业的某种违法乱纪行为遭到查处时,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以“我不知道这个情况”为由,推卸其不诚信等责任。甚至在还没有被查处之前,在安排部下做违法乱纪的工作的时候,就吩咐部下怎样为自己摆脱责任:“如果有事,你就说我不知道。你先为我解脱了责任,我才好为你解脱责任说话”。这属于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典型的不诚信行为。
  
  在企业管理中的最难解决的难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这种矛盾纠纷,有的是表面的,有的是暗藏的,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固然五花八门,但是彼此之间的不诚信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一个企业的管理层之间的诚信程度越高,其协调性和合作度就越高,这个企业的人事矛盾就越少,管理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
  
  在外资企业尤其如此,因为在不同国籍的职员之间,除了同一国民之间的矛盾,还会有因为文化和语言等不同造成的误会,因此彼此之间的诚信就更加重要。事实上,凡是在中国办企业的外籍管理者都对中方管理者的诚信非常看中,即便你不是故意欺骗他们,但只要他们一旦看到你某一次欺骗行为,也许在你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一次欺骗行为,他们也会对你产生非常严重的不信任感。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供你参考。凡是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中,存在一个授权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根据事情的大小,设定不同级别的管理权限,规定审查需要的级别。这种授权审查结果的具体体现方式,许多时候就是相关级别负责人的签名或盖章。
  
  在一家外资企业里,通常,制造部长需要对各个车间的生产日报表进行确认,尽管部长不一定每天都对每张报表认真阅读,但是他每天都必须对所有的交上来的报表进行盖章确认。有一天这位制造部的外籍部长突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前一天他明明不在厂里,但奇怪的是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上却盖上了他的印章!他立刻非常严肃地找总经理投诉,要求严查是谁偷盖了他的印章。这是不可容忍的违纪行为。
  
  事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了是他的部下盖的。他的部下看见他的印章就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又发现他当天出差,认为对生产日报表的盖章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而已,就好心替他盖了一下。
  
  在事情查清楚之后,这位外籍部长严肃地批评了部下的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他说,我的印章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没有上锁,是我对这间办公室里所有人的信任,并相信,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会擅自动用我的东西。但是你的这个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对你们所有人的信任。因为你今天可以为了替生产报表擅自使用我的印章,那么谁能保证你在有其他需要的时候不会擅自使用我的印章呢?为生产日报表盖一下印章,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你擅自动用别人的东西,擅自动用别人的印章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不起,我不能再继续聘用你了。
  2,5,贤贤易色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⒈7』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君主效劳、与朋友交往能恪守信用,即使他自称没有什么学问,我也一定会说这样的人是有学问的。”
  
  【评析】
  
  关于“贤贤易色”这句话,通常把这句话中的“易”字解释为“轻视”的意思,于是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追觅贤德胜过好色”、或者翻译成 “端正面容,尊重贤者” ,或者翻译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忽视人的外貌”、甚至还有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翻译成:“对妻子,要重品德,不要重相貌。” 各人人都有各人的道理,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话翻译成“见贤思齐,改变自己”。这句话中的第一个“贤”字当动词用,表示“学习、效仿”的意思;第二个“贤”当名词用,表示“有贤德的人”,“易”字当动词用,是“改变”的意思,“色”字当名词用,意思是“人的本色”,“易色”两字是前面“贤贤”的结果,连起来就是“通过向有贤德的人学习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本色”。“色”字并不只表示“美色、女色”的意思,还有表示“本色”及“一切物质的存在”,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里的“色”,就是表示“一切物质的存在”的意思,而不是单指“美色”的意思。
  
  子夏在这里提出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的四个条件,一是自我修养,二是孝顺父母,三是忠于君主,四是诚于朋友。在子夏的年代里,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如果能做到这几点,几乎已经涵盖了一个男人的主要作为,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个从事现代企业管理的管理者来说,仅仅做到这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这四点中的一些内容,在今天也已经严重落伍,比如“忠于君主”的观点,是必须废弃的。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见贤思齐是必不可少的个人修养内容和基本素质之一,做不到这一点,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孝顺父母,这一点在什么时代都不过时,但是孝顺父母的含义和标准,随着时代的不同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在今天,作为子女首先要定位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再是父母的附庸,不适宜把为了照顾父母而放弃自己的事业等当成值得赞美的孝顺来宣扬。因为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为了一个人而牺牲另外一个人的事业,可以是一种个人的自愿选择,但不能成为一种社会应该提倡的行为。
  
  “忠于君主”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在今天倍受批判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人也是不赞同“忠于君主”的思想的,因此应该以“忠于法律、忠于公正原则、忠于国家和人民”来取代“忠于君主”。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经常会遇到的困惑之一是要不要忠于企业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作为企业的一员,忠于企业,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而且,在许多企业,严守企业商业秘密不但是一个基本要求,还是一个强制性的法律要求,也就是在雇佣合同上会有必须保密的条款。但是忠于企业不能是无限的和盲目的,也就是说忠于企业的原则不能超越忠于法律的原则,因为国家的法律是比企业规定更高层次的规定,因此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发现企业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时,不能以“忠于企业”为借口同流合污,因为你在忠于企业的同时,已经违背了一个公民对法律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这是舍大忠取小忠的愚忠行为、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法行为。
  
  企业的不法行为,往往都不只是企业负责人一个人可以实施的,还需要许多管理者的密切配合和协助。所以只要所有的管理者都能以“忠于法律、忠于公正原则、忠于国家和人民”来取代“忠于雇主”,那么绝大多数无良老板的违法乱纪行为就都不可能得逞。
  
  “对朋友要讲诚信”,同样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作为管理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许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被从管理者的岗位上被淘汰,往往与“上了朋友的当”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人病垢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对朋友的盲目诚信。所以,与前面所说的“忠于”一样,对朋友的诚信也有一个原则和度的问题,那就是在面临原则问题时,对朋友的诚信不能超越个人对企业规定的诚信和对法律的诚信。不该对朋友说的事,坚决不能对朋友说。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个成熟的职业管理者,不但企业的事对朋友不能随便说,就是对自己的亲人,也不能随便谈论。这不仅仅是与个人的诚信问题有关,还与其他许多问题有关,将公事和私事截然分开,是一个职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上班时间聊私事,下班之后小圈子里面谈公事”是不具备职业管理者素质的主要特征之一。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54:12 | 只看该作者

  2,6,君子就有道而正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⒈14』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吃得好住得好,多做事少说话,自觉按照正确的方法纠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
  
  【评析】
  
  君子也是人,也要吃饭、穿衣、住房等,但是君子不能把追求吃得好住得好当成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这是孔子的意思。关于这一点,我们国家过去曾经有过非常极端的宣传,那就是完全否认人们享受物质生活的正当愿望,强调要过苦行僧样的生活,甚至把享受物质生活的愿望也当成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而加以批判。可是时来运转,现在中国人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所谓一切向钱看,甚至到了“笑贫不笑娼”的程度,为了赚钱,什么道德败坏、坑蒙拐骗、违法乱纪、丧尽天良的事都有人去做。以至于淡薄物质享受的观念不但不受到人们的赞赏,某种程度上反而还受到了人们的耻笑,觉得只有傻瓜才会淡薄物质享受,凡有条件的没有哪个不贪图物质享受的。有趣的是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从网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一个外国人的双脚大拇指头都从袜子的破洞里露了出来,照片的说明文字写道:
  
  “2007年1月28日,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在土耳其进行访问,在参观一清真寺脱鞋时露出了袜子上的大洞。”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但自己要吃饭穿衣住房,还要养家糊口,所以追求尽可能高的工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满足了这些基本需求之后,是把精力继续放在追求吃喝玩乐上面,还是放在怎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方面,这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管理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问题。当我们满足了五个层次中的前三个层次的需求之后,我们是继续提高我们的需求层次?还是停留在原来的需求层次上打转?
  
  孔子在这里为我们列出来的第二条好学标准,是“敏於事而慎於言”。我觉得这句话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建议所有的管理者将这句话当成“戒言”来时常提醒自己。因为管理者的工作往往是口头工作多于手头工作,所以久而久之可能会养成管理者“只会动嘴,不会动手”或者“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筹莫展”等坏习惯。因此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要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上司把工作任务安排下去了,部下向上司提出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表示无法按时完成任务。这个时候,上司、特别是级别比较高的上司会这样说:“你不要跟我说这么多,有什么问题你去想办法解决,我不问你怎么去做,只要结果。”
  
  这样的上司,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合格的管理者,因为他根本还不具备基本的管理常识,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只是会发号施令,更重要的还要具备指导部下展开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在部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能力指导部下怎样去做。更高水平的管理者,是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部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在部下遇到困难的时候,既不给予指导,也不给予帮助,只会向部下发布命令。
  
  孔子在这里提出的第三条好学的标准是“就有道而正”,我觉得这一条不但是这三条中做重要的一条,也是最难做到的一条。首先,什么是“有道”不好确认,许多时候,“有道”还是“无道”,无法事先确认,必须等到做过了之后才知道,这样就更加增加了对什么是“有道”的判断难度。其次,对于管理者来说,往往都有一定的职位和级别,也往往都比周围的人相对优秀一些,这常常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方案或观点是最“有道”、最正确的。最后,企业针对不同的方案或观点的取舍,往往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在企业里的实际利益的变动。因此,许多时候,一些管理者在明明知道自己的方案比对方差的情况下,也会为了利益之争而拼命否认对方的方案。
  
  如果你是一个总经理,不巧你又遇到了这样有私心的部下在你面前为两个方案而争论不休,更加不巧的是,你对这两个方案的专业知识都不是很精通,也就是说你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足以让你对这两个方案做出正确的取舍,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样办呢?
  
  我想你可以召开一个专门的会议,邀请本企业内对这两个方案有专业知识的人们来一起参加,然后让各自详细阐述各自方案的利弊,然后进行比较,自然就能得出哪一个方案更加优秀一些的结论。
  
  如果是对于不同的观点,双方又各执己见,那么应该教会他们怎样判定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呢?在一个企业里面,一个管理者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不能只以自己的意见来判定,还要以他人的意见来判定。只有大家都觉得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才行。否则,只有管理者一个人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在一个企业里面是行不通的。因为在企业里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必须得到统一协调之后才能顺利的展开工作,如果每个管理者都各执己见、我行我素,那么这个企业将只能是一盘散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管理?
  
  所以,善于从对方的不同观点中汲取合理的成分以纠正和调整自己,是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通俗点说,就是谁说得对,谁说得方案或建议最有利于工作,就照谁说的去做,而不是谁的职位高就照谁说的去做。这是我从“就有道而正”这句话中得到的启发。

 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公治长⒌15』
  
  【译文】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得到‘文’这样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能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可以得到‘文’这样的谥号了。”
  
  【评析】
  
  孔文子,名孔圉,“孔文子”是他死后别人给他的“谥号”。所谓“谥号”,是古时候中国人的一种褒奖方式,也就是当一个人去世后,别人根据他的一生表现做出的一种赞美性评价。相当于我们今天在追悼会上给去世的人加上的荣誉称号或人生价值的一种评价。
  
  如果我们注意到今天从媒体上报道的各种追悼会的情形就会发现,人们大都根据这个人生前所担当的职务、得到的头衔、取得的成就等来给去世的人某种荣誉称号,很少看到像孔子这样,根据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来给一个人某种荣誉称号。因为不管人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让每个努力的人都能得到某种职务、某种头衔或某种成就,但良好的道德修养却是每个人只要努力就都可以得到的。
  
  作为一个成熟的职业管理者,是否能具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素质,非常重要。“敏而好学”强调的是学习的“速度”,反应要快;“不耻下问”强调的是学习的心态,姿态要低。不管你现在已经是多么有学问的管理者,你都要有迅速感知、把握、学习、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的能力。不管你现在的管理职务有多高,你都要始终抱有一颗向别人学习的谦虚之心,正如苏格拉底的名言所说的那样“我知道自己几乎一无所知”。越是有知识的人越知道自己的无知。
  
  爱因斯坦曾经形象地描绘过有知与无知的关系,他说,让我们来划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好比是圈子的里面,一个人所无知的东西好比是圈子的外面。一个人知道的东西越多,这个圈子就越大,同时这个圈子的外面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一个知道得越多,他所知道的无知也就越多。
  
  管理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不能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尤其是不能虚心听取比自己职务低下的人的不同意见。仔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管理者不能做到不耻下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他本身知识不够,不知道自己无知,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另外一方面是他越是知道自己的无知,越是没有勇气不耻下问,他担心因为自己的不耻下问会让别人更加认为他无知。也就是说人的高傲和自卑都可能成为一个管理者无法做到不耻下问的原因。
  
  日本有句成语:“问是一时之耻,不问是一世之耻。”也就是说,当我们由于自己不懂,或以前没有学好而去问人的时候,确实是有一种羞耻之心,这是正常的,这要比那些不知世上有羞耻二字的人强得多。但是因为不懂而向别人请教的羞耻只是一时的,你问了之后,搞懂了,你以后就不会因此而再次蒙羞了。相反,如果你明明不懂,也不向人请教,那么你一辈子都会因为无法搞懂这个问题而蒙羞。
  所以一个管理者能否养成不耻下问的职业素养,不但需要虚心,还需要勇气。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