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复制链接] 15
回复
83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8 12: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前有一座山,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老和尚小和尚若干人。有一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小和尚每天必须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小和尚按照院规早晚撞钟,钟声从未间断。如此这般,日复一日过去了半年之久,望着浩渺的天空,小和尚感觉撞钟的工作太简单了,周而复始,千篇一律,倍感无聊,不觉心态麻木起来。往后的日子,他机械似的撞着钟,真的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一天,寺院住持忽然把小和尚叫到跟前,语重心长的说:“看来,你的钟也撞到头了,还是去后院劈柴挑水吧!”

     小和尚觉得奇怪,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眯缝着眼睛,平静的说:“哦,你的钟撞得准,也还算响亮,但你不觉得这钟声空泛,疲软吗?”

     小和尚望着住持,两眼疑惑不解,迷茫地重复住持的话:“钟声空乏,疲软……”

     住持:“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信号,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既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扪心自问,你的心中有钟吗?”

     小和尚听后,低头沉思,渐渐的,面露愧色,原来,是自己心中没有钟,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啊!此后,小和尚虽然换岗了,但他潜心修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成一代名僧。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和尚没有将钟撞好,而被住持调去劈柴挑水,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从另一个角度仔细思量,小和尚未能将钟撞好,除了他本身存在一定的因素外,大多数的责任不能由小和尚承担,而应该由他的主管来承担。
  
  试想一下,小和尚刚入职的时候,如果寺院主管告诉他撞钟的重要意义,而不是只告诉他寺院只是规定早晚各撞钟一次;或者在小和尚撞钟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小和尚撞钟存在的问题,小和尚撞钟的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至少也不至于撞了半年钟而莫名其妙地调换工作。  
   
  我们时常听到某些经理人员抱怨新员工素质低、工作上手慢,做事方式机械、缺乏工作主动性等等。这是经理人没有对属下进行岗前培训及缺乏应有的工作指导所造成的。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在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中,首先要求师傅具备“领”的能力,这个能力即是解惑与指导。

  再则,小和尚的钟没有撞好,住持在没有进行事先沟通的情况下就调换他的岗位,反映出住持管理作风的简单,没有采取“治病救人”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以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而是采取了一种逃避责任的办法,简单地换人了事。  

     这种情况在企业管理中也时常出现,部门主管对属下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关心甚少,一旦属下未按要求完成工作,首先不是检讨管理上的失误,主动了解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属下,采取简单的岗位换人或干脆直接解聘的处理方法,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工作始终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使“小和尚”钟撞得好,其主管领导须主动改变管理作风,不仅要向员工亲自示范“撞钟”的要领及操作步骤,更要阐述“撞钟”的意义。  

  我们还可从小和尚撞钟来感受团队氛围。小和尚撞钟半年,因撞钟不合要求被住持调去挑水劈柴。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为何寺庙团队里就没有人对小和尚的钟撞得不好提出建议?可以想象,小和尚虽然以庙为家,但庙中的团队文化并不良好,每个人只顾自己的修行,完全处于一种无“他”的境界,谁关心过小和尚了?

  在企业,有的各级主管平时常常自顾自忙碌,忽视团队建设,缺乏一种互相关心共同进步的团队氛围,导致大家自扫门前雪,不是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时间一长,如同一盘散沙,团队不能健康发展,员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便会屡屡发生。

     “撞钟”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如同企业中许多平凡的岗位。如何将简单而需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工作做好,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如撞钟,要把钟声撞得宏亮而悠远,一是撞钟人心中必须要有钟,二是主管领导还须加强日常管理和引导。这样,小和尚的钟声才能持续洪亮而悠远。
沙发
发表于 2009-5-9 08:20:55 | 只看该作者

    说起来,小和尚还是将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只是缺少衡量撞钟的绩效标准,什么是的撞钟,什么是坏的撞钟,主持可能没有明确。同时,如果绩效没有达到要求,就意味着要转岗。

    小和尚是装了半年才被主持调岗的,可以看出,寺庙是不存在绩效管理的,不仅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小和尚的行为,也没有绩效沟通,只是主持说不行,就要调走。

    可以反映出寺庙缺少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板凳
发表于 2009-5-9 14:48:33 | 只看该作者

当头棒喝,是"开窍"的一种方法.看来这主持有一套.

我不能领悟,是我的悟性低,与培训者的培训方式、教材等无关;同样,激励制度是您呕心沥血、参考了无数理论和经验所得,我在制度下出不了成绩,是我的能力问题...那么,请走为上吧,因为企业这一切是为整体"服务"的.

佛的责任是渡人向善,对小和尚是尽心尽力的开发他的悟性.企业认为,你不行?请让位...外面还有大把比你行的人等着.是否是佛希望由一个一个的开发,而后达到整体;企业则注重整体,却又忽略了这个整体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且这一个一个的都可以置换、淘汰的原因?

综观佛教的发展史,是"一传十,十传百",培养"本地"人才的最佳典范.一个都不能少,是否值得HR坚持?

4
发表于 2009-5-11 10:38:50 | 只看该作者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小和尚的结局也是现在这个日益发展迅速的社会的必然结果,更多的时候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竞争压力那么大,谁都怕丢掉这个工作,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来关注您!

    尤其在寺庙,靠的是悟……

    和企业是不一样的……

5
发表于 2009-5-11 13:02: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9-5-11 13:13:20 | 只看该作者

精辟,把做和尚撞钟都可以说得这么有哲理。

7
发表于 2009-5-11 16:31:17 | 只看该作者

修行是靠悟的。这与在企业用人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企业对员工进行考核必须清晰、明确。

8
发表于 2009-5-11 22:59: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9
发表于 2009-5-12 09:59:25 | 只看该作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将平凡重复简单的事情做好,需要长期的自我鼓励调整,上级领导的肯定栽培[em01]
10
发表于 2009-5-12 15:05:56 | 只看该作者
领导的授权和监控是分不开的,不能只授权不监督,最后出了问题,把员工踢掉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