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曲线救国”,笔者自己心里不禁偷笑,以这个名词作为文章题目确实感觉有一些可笑。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释:曲线救国一词产生于抗日战争期间,就是采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够解决,比如正面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话,能力不够,就只好采取间接的,效果可能慢一些的,发动军队及以外的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从侧面迂回牵制干扰的策略,一点一点地争取和保卫胜利果实,有时候可能还要放弃一部分已经得到手的东西,但斗争的大方向不变。
以下再引用《老子》第22章中的部分内容:“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其实这18个字讲得是一种辩证法,讲了一种实践的通途大道。而本文重点强调“曲则全,枉则直”,是指通过迂回的办法来达到目的。同样的道理也用在兵法战略上,公元5世纪上帝之鞭阿提拉在欧洲大陆纵横的时候,也常常用战略迂回的办法,充分发挥轻骑兵活动灵活的优势,打击欧洲重骑兵的侧翼或后翼,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在自相践踏中趁势冲击重骑兵阵形,到达战役的胜利。
说到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也在用这种办法,通过这种迂回的办法来达到工作的目的。实际上工作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甚至在工作也会遇到一些阻碍,限于条件和时机的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但是工作又不能不做,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和难点绕过去而解决问题,这才是抓住了工作的重点,而并不是在现实的阻碍上不断地耗费心力、精力和时间,这样的做法有时候可能会得不偿失,有时候甚至还会遭遇到这些阻碍的强烈反弹,影响工作目的的实现。笔者认为这种迂回的“曲线救国“式的做法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工作方法。
工作中讲究灵活性,虽然遇到困难百折不挠是一种良好的工作品质,但是有些困难是暂时无法克服的,这时怎么办?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值得赞扬,但是也要考虑到付出和回报,小心在挖一块大石头的时候,不小心被大石头压死了,在职场上不小心地“阵亡”了,那就真的做了一个糊涂鬼。工作就是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直指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将过多的精力耗费在那些枝枝叶叶上,要主抓问题的主干,而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将努力的方向弄错,将面前的“石头”当作是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最后的结果是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和做法并不可取。
工作中总是有一些无奈,但是既然从事这个工作就不能一味地夸大问题的难度,假如总是将困难挂在嘴边,那就是找借口。有些困难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解决的,有些困难是可以通过工作中巧妙地借力解决的,甚至有时你的上级乃至老板都可以成为你解决困难的资源,有效地管理上级需要用心和真心地工作中实现的,但并不是采用下作的手段。假如凭借自身的能力以及自身能力的延伸(借力和使用资源)都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等待吗?不可以,工作不等人,这时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要为眼前那个巨大的石头而苦恼,将视线换个方向,走一个弯路,可以继续回到工作的大路上。
工作中有时也需要“旁敲侧击”来达到目的,而不是粗鲁莽撞地直来直去,这属于蛮干,绝对不是实干,工作中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也需要卓越的智慧,能够巧干、妙干,为什么还要蛮干呢?工作中不仅需要悟性,也需要智慧,才能够将问题解决的更完满、更灵活、更效率。工作中需要一些狡猾,在各个石头之间灵活地运动,甚至将石头当作一种防护的屏障,要记住自己只是一个极易破碎的“鸡蛋”,或许自己可以自信,但是绝对不能盲目的自负,甚至是很臭屁的自大,不然祸事不远矣。
抓住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重点,以解决问题为重点,虽然在平面几何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很近,其实遥不可及,原因就在于主观印象对于我们的智力欺骗,总是想当然地认定一些事情,却不知事情并不是想的那样,而是在偏执中迈向认知的误区,从而陷入思维的死角。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务实,“曲线救国”这个词或许很可笑,但是却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灵活一些,告别那些简单的直线思维,让我们的进程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吧。
沐易于2009年10月28日 汕头XX公司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