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5-13 22:30 编辑
接楼上的话题,让我们来谈谈蒸汽机的改良过程,解析一下瓦特改良蒸汽机中的几个细节:
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购买了一台旧的纽可门蒸汽机,让瓦特负责修好,以备学生做实验用。“机械熟练”的瓦特很快就完成了这台蒸汽机的修理工作,并实际进行了运转试验。
在设备的合格验证过程中,他注意到这台号称“世界科技结晶”的发动机效率其实很低,发动机做完2~3个行程后就会停止“歇息”,很不尽人意。所以机器修好后,他“好奇心大发”,决心“折腾一番”改进这台纽可门蒸汽机。
在这轮“探索”中,他首先研究了蒸汽机的动作方式。同时就这一“新课题”向布莱克教授请教比热和潜热理论,用玻璃瓶、竹筒等机器简陋的器具,做在各种压力下,使水沸腾时产生多少热量的实验;还就从固定容量的水中产生的蒸汽,在大气压下的容积问题,进行了多次实验,以研究蒸汽的密度,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他经过实验发现,蒸汽的容积约为水容积的1800倍,从中找到了纽可门蒸汽机耗煤量大的原因所在:原来蒸汽机能量的来源,并不是蒸汽机本身而是蒸汽中的热。纽可门蒸汽机的活塞每充打一次,汽缸里的蒸气须要靠冷却来凝聚,然后为了下一次冲击,须再把汽缸加热,结果浪费很多热量和时间。很显然,纽可门用蒸汽加热汽缸,再用水冷却,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于是瓦特就设想出:蒸气可否通过一个阀门引进到一个单独的经常保持冷却的冷凝室(首次出现了缸外冷却的概念),同时使主要的汽缸依旧保持热度的办法(使气缸保持恒温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分离式冷凝器的原型。按照设计,冷凝器与汽缸之间有一个调节阀门相连,使他们既能连通又能分开。这样,既能把做工后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内产生同样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热过程中热量的消耗。 从1765-1768年,瓦特几度负债,在屡败屡战中终于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分离式冷凝器,并申请了专利。
此外,瓦特通过离心调速器的负反馈来控制进气阀门(节气阀),以保证蒸汽机的稳定,这次尝试是机械工业关于“自动控制”的最早尝试。
一直到1781年,瓦特终于研究出了5种将往复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的方法,其中最著名的“行星齿轮机构”,把在一条直线上前后移动的活塞连到一个轮子上,这样可以转动磨石,或开动棉纱厂的机器(加上惯性飞轮)。
1782年,瓦特把阀门安装得使蒸气的压力既可用来使活塞既能向前,又能向后推动(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农村家里灶前用的风箱--气缸的单向做功变成两头受气)。蒸汽机因而可以经过传动装置带动一切机器运转,从而为整个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万能动力机”--1785年起开始应用于纺织机械。
此外,约翰 威尔金森新发明的镗床为气缸体的加工立下汗马功劳,同时瓦特开始在锅炉上开始使用压力表(计量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