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脑力无限]杀人游戏与组织行为学

[复制链接] 2
回复
19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23 18:5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杀人游戏在北京理工大学的MBA们中间悄然兴起。这个不知起源何处的游戏,在电视剧中曾出现过,在外企中还风靡一时,当时被媒体当作现代人心理不健康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加以评论了一番。然而,这次,北理工的MBA们却把杀人游戏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用组织行为学等理论诠释了此游戏。
先简单介绍一下杀人游戏的规则:
一、准备阶段:
大家围坐一圈(人数少至七八人,多至几十人),由一个主持人发给每人一张牌,做了好人、坏人标记(坏人占总人数的约1/4),每人只知道自己的身份。
(从每人随机选择座位可看出,大家都愿意与自己相熟或相交甚厚的人坐在一起,也就是说都选择了舒适区而避免了受压区。)
二、杀人阶段:
所有的人都严格按主持人的口令行事:
主持人说:
1、所有的人闭上眼睛。
2、坏人睁开眼睛。
(坏人之间通过眉目传情眨眼之间就把某一个好人杀掉)
3、坏人闭上眼睛。
4、所有人睁开眼睛。
主持人通告某人被杀。
三、缉拿凶手阶段:(也是此游戏最热烈、最精彩的阶段)
首先,被杀者指控凶手,并举证,被杀者可以从细微的声音、动作或直觉进行举证,然后,大家进行充分讨论。
这就象一个激烈的头脑风暴会议,这个夹杂着坏人和好人的群体要把坏人绳之以法。
最后,好人和坏人的所剩人数多的为胜。
个体的人格特征在这儿充分地展现,有的人在积极热烈地提出证据或与他人辩驳,有的人在察言观色,谨慎思考;有的人条理清晰分析各个论据,有的人运用自己敏锐的直觉。MBTI的四种人格维度所组成的十六种人格特征在这里得到了印证,相同维度的表现类似,不同纬度的大相径庭。
人的交互作用在这里也得到体现:对你投来怀疑的目光的人,你也会怀疑他;指证你的人,你也会指证他;与你相交甚厚、信任你的人,你一般不会把他列入坏人堆。
爱说话的人在这个游戏里一般是两个结果:一种是被误杀,因为言多必失,话里难免有自相矛盾之处,还容易被好人误以为你急于洗清自己;另一种是被坏人利用当枪使,误导了好人,掩护了坏人。如果你目光敏锐,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还比较富有煽动力,就容易被坏人早早杀掉,所谓枪打出头鸟。所以玩了几个回合的人渐渐悟出沉默是金,雄辩是银
在一轮讨论结束后,被指控最多的人被就地正法,这时常是好人被误杀。被杀的好人死不瞑目地看着游戏继续进行,重复二、三步,眼睁睁看者坏人接着杀好人,好人在相互指证,但却口不能言了。随着一轮一轮杀着,形势就更加扑朔迷离,好人之间更加互相怀疑、猜忌。而几个好人堆里的坏人因为彼此心知肚明,又是少数,所以配合默契,常表现出正人君子的风范,比好人更象好人。
这时候的群体中常是几个人控制了局势,他们在主导着大家的思维,许多的人在附和着,跟随着,这里面有坏人故意搅局,也有天生的跟随者。平时就具领导才能的人和威望较高人这时具有晕轮效应,而平时就一副坏人样的人也就具有的刻板效应,而大家所具有的选择性偏差和知觉偏差就使得好坏难分,真假难辩。本来逻辑思维清晰的人,这时在这个嘈杂的环境思维也比平时迟钝些,而倾向于凭直觉、第六感官判断,而使思想陷入片面和谬误。
如果有一个坏人被正法,形势就渐趋明朗,好人顺藤摸瓜,根据蛇鼠一窝的特征,往往能一举歼灭敌人。
玩过几轮以后,好人吃一堑,长一智,坏人也更加狡猾,伪装得更深,游戏水准也更高了。这时,MBA就玩出了两个新创意,一是坏人眼看都要暴露,索性来个杀身取义”——自杀,以使好人思维混乱,从而想扭转乾坤;二是运用概率原则,不用分析论证,逐一杀下去,反正好人多,最后好人胜出的概率总是高的。
你还可以用归因理论来解释一些现象,你会发现不同性格的人在处理危机时的表现,你更会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感性和理性,在思考和情感上所表现出的差异。。。。。。
游戏总是游戏,离现实还有距离,所以无论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豺狼当道大家都握手言和,兴致勃勃。然而,:杀人游戏所蕴涵的意义是广泛而深刻的,一思量,自难忘。
杀人:小资酷爱的游戏?
夜幕降临了,请大家闭上眼睛……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生命可能已经结束……”千万不要误会,这不过是杀人游戏的开场白。
斗智斗勇的杀人游戏如今已在北京的白领间很流行了——流行得甚至有点过时了。这个相传是硅谷创业归国的CEO们带回来的游戏,从去年底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的高级写字楼、记者圈、IT公司风靡一时。相传一下班就听见写字楼里杀人声此起彼伏,害得保安一阵紧张。有人这样解释,在杀人游戏的辉煌期时,正好也是网络的冬天,白领们没有创业的风险资金,得看资本家脸色,再加上裁员……烦恼之余就想到拿杀人解气,而想杀人又不犯法,杀人游戏最好莫过。
杀人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13个人,12张牌,其中6人为好人,另3人为杀手,即坏人;剩余3人为警察,最后1人为法官。任意抽牌,抽到什么算什么,总之,好人一定会被杀手杀死,但是好人至死也不清楚到底是谁把他杀死,于是只能凭直觉和经验揣测。坏人即杀手千方百计充好人,贼喊捉贼,假仁假义,迷惑好人;而警察就是责无旁贷地抓住杀手,伸张正义。13人中只有1人心知肚明,那就是法官,可是法官不能吐露半字真言。游戏最终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坏人终究得逞,全凭游戏者的运气和经验。有一位玩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杀手真不容易。
游戏者说
杀人体验
人性的弱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
中国青年报记者贾双林是被公认杀人游戏的第一批玩家,也是最早报道杀人游戏的记者。
人们经常把平时对某人的了解与游戏中的表现挂起钩来,这种联系竟然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在有的人身上百试不爽,一抓一个准,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完全失灵,平时的他与游戏中截然不同。虽然只是个游戏,但把游戏中那些有意思的现象挪至我们的现实生活,许多地方其实是颇多契合之处的,换句话说,我们或许碰巧是把人性的弱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不过,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上帝,没有人能全知全能,洞察一切。大家都是糊涂的,我们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经验积累来减少失误,掌握规律。人们掌握真理就是这么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就像游戏中为找出杀手有时也会冤杀好人
每个人都生活在大游戏中
张翼轸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业余时间喜欢写IT文章,当杀人游戏开始在IT圈流行的时候,他一边玩也一边思考着。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8:51:5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杀人游戏以及国外真人秀节目《幸存者》,我们会发现他们都具有共同的四个环节:(1)淘汰,固定的一段时间里总是有参与者被游戏淘汰。(2)人际互动,每个人都必须充分利用说话、行动等等沟通手段表现自己的价值和立场。(3)裁判,游戏的参与者经过讨论决定被淘汰的人员。(4)幸存者胜利,只有活到最后的人才能够获得游戏的胜利。这压根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竞争的简化流程,也就是杀人游戏和类似电视节目的乐趣所在。还有什么游戏比最真实的社会要复杂而又有趣的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游戏中,但是,真实社会这个游戏的游戏成本太高,每个人都必须用自己的一辈子也就是生命来参与其中,于是,对于真实社会有着高度抽象和模拟的杀人游戏自然就大兴其道了。“仿佛回到童年的捉迷藏”在外企做了三年秘书的江小姐自从“杀人”后,开始感到生活的莫大乐趣。  “杀人”游戏比升级,红A更刺激,里面蕴涵了很多饶有趣味的人生哲理,玩完后,会让你有所思考。如果不幸你成为“好人”,那么整个游戏过程完全凭借你的智慧,你必须独立分析和判断,否则稍微犹豫和没有主见就会正中“杀手”下怀。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值得琢磨。其实成年人生活压力很大,繁忙的工作之余,大家很少交流,“杀人”游戏让我们觉得有儿童的轻松感觉。专家说“杀人”“发泄通过虚拟来实现”中国人民大学的沙莲香教授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他认为“杀人”既为游戏,就不是太较真,但仅仅把它看成游戏则又很危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是人们思考方式上的变化,人们的思考方式正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之所以先在IT界流行,是因为对于有上网经验的人来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是相通的,是乐趣、苦恼的现实化反照。在这个游戏中,人们可以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表演不真实的事。现实空间不可能一下实现的事,可以在游戏的虚拟空间集中表现出来。在游戏中,你可以当个坏蛋,可以随意‘杀人’,有一种征服欲,而征服欲却是人类原始的人性本能之一,在现代社会里,这种欲望在很大程度上被道德、法律等必须遵守的原则压抑了,只能通过虚拟的空间释放出来。很多人在“杀人”游戏里都喜欢当“坏人”,尤其是“坏人”装“好人”的乐趣简直用言语无法形容,于是有人惊呼“杀人”游戏是否在扬人性之恶?更有一些学者严肃地指出里面存在问题,而有的人则认为在游戏中体会人性的险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现世并非一派光明。在议论的队伍里,乐此不疲的玩家没想那么多,“好玩就行”。在游戏里没人会和你较真,持枪冷酷的发哥在游戏里会显得可笑,是非善恶在游戏里变成荒诞的笑料,一切都被解构了,一切都显得轻飘飘的,可是如果“杀人”游戏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还会好玩吗?“杀人”游戏的玩法详解参加游戏人数共13人,选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备12张扑克牌。其中3张A,6张为普通牌,3张K。众人坐定后,法官将洗好的12张牌交由大家抽取。抽到普通牌的为良民,抽到A的为杀手,抽到K的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里的牌,不要声张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么牌。抽牌结束后,法官开始主持游戏,众人要听从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结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戏的乐趣,而不会影响大家。法官说:黑夜来临了,请大家闭上眼睛睡觉了。此时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况。等大家都闭好眼睛后,法官又说:杀手挣开眼睛,可以出来杀人了。听到此命令后,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个杀手可以挣开眼睛,三杀手此时可以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本轮游戏中最先达成同盟的群体。并由任意一位杀手示意法官,杀掉所有在座闭眼中的任意一位。法官看清楚后说:杀手闭眼。稍后再说:警察挣开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挣开眼睛,相互认识一下,并可以怀疑闭眼的任意一位为杀手,同时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给一次暗示。完成后,法官说:所有人闭眼;稍后说:天亮了,大家都可以睁开眼睛了。待大家都睁开眼睛后,法官宣布谁被杀了,此良民为第一个被杀之人,同时法官宣布让大家安静,聆听被杀者的遗言。被杀者现在可以指认自己认为是杀手的人,并陈述理由。遗言说罢,被杀者本轮游戏中将不能够再发言。法官主持由被杀者身边一位开始任意方向挨个陈述自己的意见。意见陈述完毕后,会有几人被怀疑为杀手。被怀疑者可以为自己辩解。由法官主持大家举手表决选出嫌疑最大的两人,并由此二人作最后的陈述和辩解,再次投票后,杀掉票数最多的那个人。被杀者如是真正的凶手,不可再讲话,退出本轮游戏。被杀者如不是杀手,可以发表遗言及指认新的怀疑对象。在聆听了遗言后,新的夜晚来到了。又是凶手出来杀人,然后警察确认身份,然后又都在新一天醒来,又有一人被杀。继续讨论和杀掉新的被怀疑对象。如此往复,凶手杀掉全部的警察或良民即可获胜。(文—付航新周刊)“杀人游戏”之攻略写这篇攻略之前,笔者连续两个通宵没睡。干啥呢?当然是“杀人”啦。我现在还想不出其他有什么东东能有这么大吸引力。“杀人游戏”目前已不是藏匿民间的小圈子游戏了,近期公开媒体都来报道,大有传遍祖国各地的态势。可惜一些“敏感”记者可能根本没玩过,所以连抄袭来的文章都搞得驴唇不对马嘴,竟然把这么有趣的群体娱乐活动当成“电玩”了,可笑之极!看来是需要澄清的时候了。参加“杀人游戏”有3种角色。我的攻略也要从3个方面说。如果你是“好人”一、 做好充分心理准备:被“杀”死的准备。在第一夜,“杀手”会无情地“杀”死一个好人,在座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第一个受害者。这个人会死得很难看,天亮时,你已经死了,而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无辜。但你还要留下线索,这时往往“直觉”作用很大,判断失误率也较高,很可能误导剩下的好人。此后惨案陆续发生,好人的神经也更紧张,黑夜里你可能死于“杀手”刀下,白天你可能死于好人们的“误杀”。二、 要用自己的“风格”(沉默?微笑?辩解?澄清?)让大家相信你真的是“好人”。大多时候,真诚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人多时,你的犹豫和不坚定会掀起群体性的怀疑和攻击。三、 一定要指出你的怀疑对象。因为比较嫩的“杀手”总是指东指西,一副犹疑不决的样子。作为好人,你一旦表现得不确定,好人们不会对你手软的。四、 注意观察被“杀”者顺序。任何一个“杀手”都有自己的“杀人”风格。比如先“杀”男再“杀”女、先“杀”身边的再“杀”对面的等等。而且,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杀手”时,你要考虑什么样的“杀手”组合会以什么样的顺序“杀人”。这里的经验是:优秀的“杀手”总是先“杀”不太受人注意的人物,因为他们留下的线索最少。五、 注意投票裁决“杀”人时的举手情况。稚嫩的“杀手”容易跟风,他会在关键时候最后举手(或不那么坚定),以便到达“杀”一个人要求的半数票。六、 找出比较嫩的“杀手”用逻辑,但遇到手段高超的“杀手”,你就要凭感觉了。有一个绝密:当游戏进行到最后,那个表现最成熟、理由最充分、看起来最无辜的家伙,必定是“杀手”。如果你是“杀手”一、 绝对镇定。第一次当“杀手”的人总是按捺不住激动,这从脸色、小动作、谈话语气中就暴露了。而真正的“冷面杀手”最好面无表情,至少在刚刚拿到“杀手”牌的时候要做到。二、 尽量自然。在游戏进行中,你要像往常一样,该说就说、该乐就乐、该沉默就沉默,
板凳
发表于 2013-1-23 23:57:12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没有终结   不过杀人游戏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玩的游戏 也是一个侧面反映某人性格以及某人影响力的颇有用的小工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