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讨论]这样的SQE怎样做才好!!

[复制链接] 23
回复
681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17 22: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我在一家有差不多70多年历史的公司做SQE,现在差不多有六十多家的供应商,主要是在国内采购,产品销往美加市场.

公司这几年一直处于上升期,业务不断上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价格却越来越低了,供应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我们的供应商差不多都遇到了如下的问题,

1)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很快,有的差不多升了两到三倍;

2)员工的工资要求也逐步上升,差不多有20%,但是员工的稳定性仍很差,有30%左右的流动性;

3)由于我们的业务上升,供应商的产品数量增加很大,有的差不多有50%,但相应的产能并没有能够上升.员工增加的比例较订单上升的幅度来讲,相差太大;

4)订单的交期较严格,几乎不能够延误;但实际工作中,延误较多,造成空运,成本上升!

5)员工加班越来越多,甚至于每周都有加通宵的,逅造成员工较疲劳;

6)品质下降,不良率上升,返工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再增加供应商与换掉供应商,当然在这里我也只是想与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在SQE这个角度与处理这些事情!我想遇到类似事情的家人一定不少,因为我们都有相同的处境,希望能够分享你们的经验.

沙发
发表于 2007-6-18 08:05:52 | 只看该作者

由于行业不同,各自得情况也差别很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是每个细分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同的缘故!

板凳
发表于 2007-6-18 11:12:46 | 只看该作者

SQE是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ing,基于事后“救火”式的管理与监督,问题出现得越多,救火员工作得越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自以为)。全球化和市场压力趋势下,加上企业本身业务得扩展壮大,供应商的问题也呈现增多,供应商的成长速度和规模跟不上,这是正常的。问题的本质在于从部门立场出发和处理事务,割裂内外部业务流程,增加管理沟通障碍和成本,影响整体效率。

建议从以下角度来思考和借鉴经验,最好是推动所在企业高层实施。

SDE是Supplier Development Engineering,基于预防式的事前控制管理,运用JIT、LP、TOC、高级排程等等工具和方法,对重点供应商进行帮助、开发和辅导,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成长壮大。

一句话,企业高层要有供应链SCM的整体战略意识和长远规划。只要该企业生产的是实物型的产品,就不可能逃避SCM(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别忘了,是链条必存在某些薄弱环节!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4:47:1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Yorky的回复.

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讲,当然希望供应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过多的介入,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1)公司的成本势必要上升,我们要投入相应的人员去处理,去监控. 如果去协助推动,工程将会加大很多,不是多一两个人就可以解决的;早两年,我们的供应商少,订单还没有这么多的时候,我们曾经也试作去推动,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来讲,我们的人数与供应商的数量已不成比例了,如果我们过多的介入,势必要增加人力;

2)供应商的配合,并不是每一个供应商都有那样的心态,愿意接受我们的要求,他们也会注重成本的,而且在短期内,他们更注重的是交期,如何在第一时间内完成生产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3)目前我们国内的很多工厂,不要说6sigma,ISO,连5S都做不好,特别是我们的很多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有限,抗打击能力较弱.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某些小工厂,管理人员只有老板一个人而以.

[em06]

4)外部压力增大,产品的价格不升反降,如果能维持不变就不错. 所以很多的供应商也不愿意加大投入,担心成本进一步加大.

5)供应商的长远计划不足,仅仅关注于眼前的利益,甚至于做完一单是一单的思想都存在.个别订单还是赔本,纯属联络感情的订单,供应商的兴趣不高;

6)供应商的上源,各种各样的小供应商,他们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资金投入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供应商的质量水平与生产能力;

5
发表于 2007-6-18 17:40:17 | 只看该作者

Seeyou 兄,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所面对绝大部分困难,你都碰到了。确实是比较现实的问题!

有一种新的管理工具-----TOC:

Theory of constraint 约束管理,这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推行的持续改善,它结合理PM项目管理+LP的方法工具的最新领域应用,比较适合中国的当前国情。

最大的缺点或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推动供应商来执行持续的改善和变革?本论坛中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和实战经验可供搜索。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4:07:05 | 只看该作者

是的,从几年前,我们也试着去推动工厂的改善与提升.但是其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

记得在01年,面对两个我们的主力工厂,一个在中山,另一个在江门;

中山的工厂有差不多六七百人,每个月就只有差不多五六十个柜的产能,刚过了年,旺季就来了,那一年的业务很好,从以前的二三十个柜,一下上升到四五十个,有一个月居然有六十个.由于订单的增加比较突然,加上我们公司的人员也不足,也没有想到一下子会这样,由于产品的特点,相应的价位,以及我们公司的实力,在短期内再找第二家或者第三家供应商,是来不及了,也是不现实的,当时我们在大陆地区也只有三个人,一个在深圳,一个在东莞,而我就在中山和江门.我们开了一个简单的小会,传达了一下老板的精神,货是要出的,但是质量也不能差. 要求简单但不容易.三个人的会也开了差不多一天,也制定了一个计划,一个工作的安排计划了.现在想起来,当时考虑问题的确不成熟,有很多的不足,但正是这种无知也无畏,触使我们做了下去.

 [em05]

三月初,我们的老板(鬼佬),一个深圳的同事(领导)和我去工厂,和工厂及工厂的代理商开了会,留下我和代理商的一个人去具体处理这个季节的货.

由于之前是在台湾厂做的,对管理有一点经验,单从人数上来讲,我认为产能还是有空间的,多的不敢讲,上升个20%~30%,我当时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和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讨论过,才发现自己的计划与工厂的实际相差太大了,工厂的厂长是和老板一起出来打江山的,车间的负责人一般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拉长则是从外面招进来的,每条拉的人员都是拉长带来的或招来的,(这一点与一般的工厂有很大的不同,但以后在其他工厂又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厂长对生产的相关部门的控制较弱,有一点三百诸侯,各行其政的味道.届于此,当时对厂长有点不屑,感觉到他一无是处.

 [em12](现在想来,人家的心态还是值我们学习的,一个环境就决定的他的管理方式.)

到了生产线,特别是装配线一看,真的你很难想象到我当时的那种惊讶!居然有打赤膊,穿拖鞋!!

晚上,和其中的几个拉长一起吃了一个饭,对他们的状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经过了解,摆在面前的是两个瓶颈,一个是胚件的压铸,另一个是喷粉!还有一个大问题,工人对操作的标准与要求不清楚.

7
发表于 2007-6-19 15:31:14 | 只看该作者

你所在的单位是外贸企业吧?这一类单位挺有power的,只要你敢于放手干!

你可从SCM的角度来规划基于供应链的总体成本,先从价值流程图和物流路线图入手,作好总体的设计,包括跳出中山和江门这两个小区域,放眼于珠三角,甚至长三角;

再者,作好几个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对比,低调地拜访你规划目标的地点和新的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

第三,把你的成果上交老大,包括书面的给直属老大和电子email的给高层。让他们作最后的拍板。

上述方法适合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依据丰田的供应策略,每种物料的供应商至少保持2家,以备供应意外和波动。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前面探讨的TOC持续改进了,使用“大棒+萝卜”的策略,从供应商的高层甚至Boss入手进行洗脑,切记:先换脑,再换人,还不行就干脆走人。把此思路应用于同一家供应商的内部管理和改善中,只要Boss痛下决心,肯花钱实施,就是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你定期去检查和监督进度就行了。

[em03]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3:45:4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Yorky的说法,好在我们还是有一定的power,工厂老板也认识到以他的以往的管理方式,根本不可能按期完成生产的,也就同意放手让我们去处理,当然采购除外了.

短时间内提升他们的管理是不可能了,也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到了,首先我们从拉长开始,提升他们的品质意识与生产管理的基础要求,毕竟拉长才是具体工作的管理者与执行者.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洗脑了,不停地灌输我们的要求,必要时采取退货处理,返工作业. 从经济上,从思想上促使他们去改善. 与此同时,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边做边练,边改边要求,做到现学现用,在稳定中提升.

在那段时间内,的确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也有很多的困难,与此同时我们也学了很多东西,也积累了经验.

对于不同的工厂,对于不同的目标,都要区别对待,要以事实说话.切不可照本宣科,按想象中的要求去做,那样你会寸步难行的,在操作中,应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团结大多数人,尽可能不掺杂私人的感情.让参与者都认同你,认同你的计划,这样他们才会配合你的计划,才有可能达到你的要求,同时你还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有机会的话,我会把那些记忆整理出来,给大家作一些参考,也可以对我们身边的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认识.

9
发表于 2007-6-22 17:03:43 | 只看该作者
Seeyou 兄,其实你已胸有成竹,清晰的方向有助于你工作的效率,侧重点要放在企业的中高层,他们才是Ower,而你只能作为Driver.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23:26:58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如此,没有顶层人物的支持,你想做什么事情都是不行的.可是仅仅有了顶层人物的支持也是不够的.毕竟他们的耐心是有限的,给我们的机会不会太多的.而且我们的行动往往会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的,在短期内他们也许没有机会去打击你和你的计划,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没有成效,老板的心里发生动摇时,不知多少人去跑出来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