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楼上的阿姨从上海女儿家打来电话,说临走前关了家里的水阀。但试试钥匙时,发现钥匙坏了,而 他们明天晚上很晚才回来,便约了朋友来帮助修锁,请我带他上去。 今天早上,修锁的王师傅如约而至,我带他到楼上走廊阿姨家的水箱处。王师傅用的我家的水箱钥匙试试, 发现钥匙可以插到底,就说:“她说钥匙断了,应该没有呀”。 经过反复检查后,王师傅确认:是钥匙孔缺油所致。 于是,他只好再回去拿油(我家只有菜油),因为他只带了取出断钥匙的工具。 我原本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 但30分钟后,但王师傅再次回来,在锁孔点了机油后,很轻松地就将水箱打开了。 送走了王师傅,我马上联想到了培训。 正如上图所示: 企业的需求经过培训机构的传达后,培训师得到了错误的信息,未能给企业提供适合的课程。毕竟,培训师 几乎没有回去拿油的机会。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一、楼上阿姨昨天晚上跟我说,试钥匙时,发现自己家的钥匙头上有一个小缺口。我想,她可能就认为是钥匙 的一部分留在了钥匙孔里。如果,她如王师傅一样,先拿我的钥匙插进去试试,就会发现完全贴合,即可 排除这种可能性。她没有这样做,可能是她急着回上海,没有时间(火车站是提前买好的);也可能她不 知道用这样的方法去确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太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结合到培训,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就担当了阿姨的角色。 很多时候,客户的需求,是通过销售人员转达给培训师的。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有以上三个问题: 1、观念: 很多公司的墙上贴着“拿单才是硬道理!” ,只求量、不求质,赚到钱就好。 2、专业度:不少销售人员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遇到客户提出的问题,只能凭想象来下结论。王师傅的 另一把钥匙就是他的专业和实践经验,在目前的市场上,能够拥有这把钥匙的销售,实在是 少之又少。 3、责任感:先把脉,再开药,历来是大家公认的程序。而现在太多的培训机构、企业HR和培训师,把自己 制作的“补药”,大力包装,推销给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人,不管他们的死活。 二、王师傅是阿姨的朋友,他接到阿姨说“钥匙断了”的结论后,就只带了将钥匙取出的工具,导致最后 回家去取机油。 反思培训行业: 1、对症下药: 无论是销售人员不专业,还是培训机构不注重需求了解,作为培训师,需要对症下药。 这要客观和严谨。不能完全相信客户(当局者迷),也能完全听从销售(开药方是医生的事,而非护士)。 我非常赞同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 阶段,对同一培训主题的实际需求都有所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实效。 2、功夫在诗外: 看似需要撬锁的问题,最后不动刀枪,滴了一滴油就解决了。这充分句反映出王师傅的专业。 但现在培训行业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喜欢高深玄妙的东西,觉得这才是培训师的价值。 目前培训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学院派;一类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实战派。 拿修锁这个例子来说:滴油就像培训师的现场授课,而判断出缺油,就想前期的诊断和调研。知道需要 滴油的培训师,绝对是有丰富经验的,而滴油,却是谁都可以去做的工作。当然,培训师的授课不是滴油 这么简单,但现在门槛也不高,动辄自封第一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才有一个关于划线的故事: 著名的德国技术专家斯坦门茨,只在电机外画了条线,指示减少16圈线圈,就解决了很多人都无法解决的 难题。在回答美国福物公司老板为什么要收万美元的报酬时,他说:“用粉笔划一道线并不贵,只要1美 元,但知道在哪里划线却要9999美元。” 老板不但照付了钱,并重金聘用了他。 这个故事,对我们不注重诊断和调研的企业和培训机构,相信会有一定启发。 3、随机应变: 之前见到过一些培训师,声称只上一门课。 他们集中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和包装课程,不但看上去很美,连授课的方式、游戏、案例等都经过 无数次的彩排,整个过程中,助教的配合也天衣无缝,俨然流水线上出来的标准品。 但我要说的是:培训应该是个性化,就像医生的药方。即使都是咳嗽,也有不同的病因和对策。 作为培训师,临场应变的能力是基本要求。 若因为种种原因,遇到课程与需求有出入时,我们要迅速调整。 我遇到这种情况,就利用开场破冰时,请学员做出一些选择或需求的信息反馈,在培训时做相应的调整。 幸运的是:因为从01年一直坚持诊断后为企业量身定做课程,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启示,留给大家来分享 [em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