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科举制,人们马上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位屡试不中的穷书生一旦得知自己成了举人老爷,竟高兴得发了疯,在集市上飞跑,拍着手叫:“咦,好了,我中了!”一脚踹在泥水里,鞋也跑掉了一只……
作为小说节选,《范进中举》从解放初期就入选中学课本,亿万国人对科举制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这篇课文!于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说:你们看,科举制把人的灵魂扭曲成什么样子?范进就是科举牺牲品啊!老师如此教,学生如此记,于是一个结论牢牢扎根儿心中:科举制是一种扼杀人才、制造废物的糟糕制度!
然而,你若肯多动一点脑子,便会想:范进从二十几岁考到五十几岁,前后考了二十多回,仍旧连个秀才都不是;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单是名利双收的美好前景,能引诱他如此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吗?谁能保证他的努力不会被金钱和权势所篡夺呢?
你进一步又设想:假如范进头一回考试落榜,而东邻财主家的儿子却榜上有名;第二回再度落榜,而西邻县长的侄儿却名列榜首……如此三四番,范进肯定恍然大悟:科举的游戏规则有“猫腻”,平民子弟玩不起!那么,他还会考第五回、第六回……直至第二十回吗?当然不会。他不如去当个私塾先生,甚至跟着岳父去杀猪卖肉算了。
然而在小说中,范进没有退缩,他连考了二十多次,在科举中押上了全部的青春岁月乃至身家性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范进的视线里,没发现科举有什么猫腻。是科举制本身跟范进签订了一纸无形的契约,保证他只要按照要求砥砺自己的学问,科举的大门永远朝他敞开着!
事实也证明,科举在范进身上明白无误地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作为一介平民,范进始终挣扎在饥饿线上,无力用金钱为自己铺路;从政治背景看,范进没有任何有势力的“后门”关系为他撑腰,他惟一“有头有脸”的亲戚,是个市井屠户!在范进的生活圈子里,没有人能提携他、引荐他、为他叩响富贵之门。正是这么个无钱无势的平民文士,几乎完全凭藉个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登上权力之阶!
他不但入学(即获得秀才资格)、中举,后来还中了进士,当上御史。由此看来,范进又哪里是什么科举的“牺牲品”,分明是科举的“幸运儿”! ——当语文老师满怀鄙夷悲悯、居高临下地评判范进时,“绯袍金带”的范进正不知在什么地方悠然地俯视着他呢!
科举制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说来奇怪,最讲等级也最重出身的封建社会,居然能产生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来,比之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国人的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
就连欧美国家,也对中国科举制产生了极大兴趣。18世纪来华的一名西方传教士在给红衣主教的信中就以羡慕的口气说:“(在中国)贵族从来不是世袭的。……当一个省的总督或省长死去,他的孩子同其他人一样要为自己的前程奔波;……不管他们所继承的父亲的名字多么显赫,对他们也无济于事。”他的话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基本属实。——据考证,十九世纪英法等国实行的文官法,便是照搬中国的科举制!
这本来是最有分量的“申遗”材料啊!可惜我们把自家的宝贝当破烂儿扔出门,贬了又贬,批了又批!——不错,传统科举是有不少弊病,尤其是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八股文,过于束缚人的思想(不过拿四书五经当课本,可以保证贫寒子弟也买得起。八股文则是一种易于操作的考试文体,否则体裁上没有要求,你写一篇诗歌,他写一篇古文,都可以骗取高分,对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
作为千锤百炼的考试形式,科举制是科学的,蕴含着民主、法制的因子,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很值得我们再度审视。记得前几年任继愈先生接受采访,谈到科举制时,建议在现今的博士学位制度中,增加一种国家级别的博士考试及答辩制度,以增强其权威性,又不失为一种干部选拔形式。我觉得这一建议颇有见地,很值得研究考虑。
总而言之,我们的语文教师再讲《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是否能做更全面的把握呢?例如怎样看待范进?他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像鲁迅称赞的运动场上跑在最后却不轻言放弃的运动员吗?当范进发疯时,我们能不能给他一点理解和同情呢?奥运会上拼尽全力、终获冠军的运动员,扑倒在地、掩面而泣,不也是当众“出丑”吗?我们却能陪着他哭,陪着他笑,为什么单单要苛求范进呢?
要把小说作者的个人牢骚和科举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功绩区分开来,客观介绍,这样做,将更有益于学生全面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益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