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十年创业路,几点建议 我其实不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上面洋洋洒洒将近一万字的文字堆砌很多只是有感而发,这差不多十年的创业经历,其实有很多可以反思和回味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后来者”借鉴的地方。只是限于文笔和思维的严密性,我没法完整的表达清楚,只是提提下面的几点建议,当与不当,在君自己权衡。 首先,是创业者要对自己做足够多和清晰的评估。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的,创业意味着付出、艰辛、承受力,有时还需要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全局观念,更重要的是,创业本身是为了什么?选择这条路径意味着放弃其他,正如我当初放弃了PK获得的职位一样,试想想如果当初没有放弃,在证券市场随后火爆的今天,我的现状会是怎样的?而已经放弃了的如今,你是否会去懊恼和后悔,如果是那么你还需要做两点,一是你当初并没有想清楚,以后在遇到要决策的时候,就必须做出不会让将来后悔的选择;第二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太好,可能就并不一定适合创业。 一旦想清楚希望去创业,就需要做好应对失败的打算,这个失败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包括被市场打败、被竞争对手打败、被其他参与者打败以及被自己打败。同时也要有再调整和再恢复的能力,并不是说一定在失败后就一定要再去创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而是说要学会在这个创业过程中去争取更多的收获,包括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不管结果如何,这个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乐事。 其次,在没有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时,创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准备包括资源上的、心理上的、团队的以及策略上的。所谓谋定而后动,前期的思考越细致,自我辩驳、团队讨论越充分,后期成功的几率就更大。尽管说机会会是稍纵即逝,但是如果你仓促的去抓机会,往往会陷入疲于奔命的状况。按照我的体会,当意识到一个项目是很不错的时候,不应该是急急忙忙驱动所有资源去过早的满负荷运转,而随后在不可避免遇到挫折时又大幅度的调整导致整个机器快速停转再转向,几次下来,再先进的机器很快就会懈怠下来,“主帅无能累死三军”的典故就会再现。 第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事先确定良好的沟通决策机制。 如果自认自己能力已经足够,不需要合作伙伴,那自当别论。但是如果是要做成一个事业,想有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团队,那么就一定要好好考虑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所谓合适并不一定要如何,可能是互补、可能是相似,也可能是相投,也可能是相信。但我觉得这当中的一个核心是有着相类似的价值观。我见到过和经历过因为价值观不同导致最后大家不欢而散的结局,我也能感受到因为价值观不同导致聚在一起的人同床异梦、相互猜疑的心态。合作伙伴一开始要考虑的就应该是探讨价值尺度,其次是彼此的脾气性格、个性特点,以便在随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相互体谅和尊重。 如果公司里边不能做到大家都心甘情愿的只服从于一个声音,一个意志,那么事先还要确定好如何沟通和决策,保证每个人的想法都有被重视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时间长了不走样。与之相伴随的是,确定好大家都共同坚持和遵守的企业文化和氛围,不要朝令夕改,也不要摇摆不定让人无所适从,最终流于一种形式。我欣赏开心、宽松和人性化的环境。 第四,把工作和个人生活、个人情感分离。 工作只是创业者人生的一部分,所有人都还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自由。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必要的放弃和牺牲,但随后还需要给予补偿。没有生活乐趣、没有家人支持的工作绝对只是少数工作狂人的生活,也绝对不是正常人的生活。 善于管理自我和团队的创业者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为自己、为家人、为所有团队成员考虑,给予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如果一直都做不到,或者一直都没有兑现承诺,那么在生活圈里边,你已经失败了。 最后一点,一言以蔽之,要学会放弃。 不是每个机会都能够被捕捉,不是每个风险都能够去承受,也不是每次创业都能够成功。在做创业这个决定时,就要明确到底会有多少责任需要承担,到底自己有多少承受能力,到底什么是自己的原则不能违背,到底什么是自己的道德或者心理底线,如此等等。 当创业的风险已远远超过止损点时,当各种内外部冲突来临时,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矛盾时,当内心不断处在煎熬时,暂时的放弃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人们常说坚持不容易,事实上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我更觉得放弃不容易,因坚持而失败,你可以找寻千百个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旁人说起来也会称之以“虽败犹荣”。而放弃往往会被人视作懦弱、逃避和不负责任,就不得不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对于当局者来说,自己主动承认失败也需要更大的勇气,所以我觉得放弃更为不易。 要记住,当下的放弃可以为将来更好的前行积累能量,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要活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