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的运用: 观察一: 终:儒家学说为什么会变成吃人的礼教? 一。问世:儒家学说的问世肯定是源自自孔子,而孔子一生述而未作,就是光动嘴皮子,自己不写一个文字留给后人,至多也就是当了个编辑,《诗》,《书》,《春秋》就是其敏而好古,给编辑出来的 始:孔子为什么要创造儒学并尊王?(引自《原本大学微言》) 几个有名的圣哲之教,都是针对医治人性恶习的药方。因为我们的民族性,存在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无信、无耻的老毛病,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开了“仁、义、忠、孝、礼、智、信”等药方。老子开的,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味偏方,也可治百病的。印度人历来存在阶级仇视,所以释迦牟尼开了“平等、慈悲”两味大药。 孔子的尊王主张,是他眼见当时春秋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趋势、文化堕落,当权有力者不以“立德”为功,只以智谋权力作为霸业的手段,天下将必大乱。大乱的结果,当然是民不聊生,吃苦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所以他主张,仍然尊重周室的政权王统,要使他随势“渐变”,不至于大乱。如果要求“突变”,必会造成再来一次如“汤、武”一样的革命,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当时孔子的尊王主张,是由于仁民、爱物的思想出发,并不是如后世的儒生们,只要是那个称王的,就可以如俗话所说,“有奶便是娘”,甘愿臣服而事之。只知道孔子开口尧舜,闭口尧舜,就是尊王。因此后世的儒生,为了出卖学问知识,争取功名富贵,便臣事于人,不管是什么样的皇帝老板,便称他为“当今尧舜”,岂不可笑之至。孔于所标榜的尧舜,是真民主,假帝王。后世与现代的民主,是真帝王,假民主。 二。流传: 儒家学说的流传有两个出处: 1。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所说的话,集结成册,流传后世,比如《论语》 2。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所教,写下了自己的学习论文,流传于后世,比如曾子的《大学》,而《中庸》是曾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写的一篇学习心得论文。孟子则“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三。变迁: 孔子的言论因为其弟子以文字的形式流传,经过了三个重大的变化: 1。儒学的神学化: 汉朝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无论在政治主张上,还是在理论形态上,都大大背离了孔子儒学的原貌,董仲舒把德治同法治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统治手段结合起来,把明教化、施仁义同正法度、严刑赏结合起来,把儒家严格等级名分的礼治主张同法家的君权至上、君主绝对独裁的主张结合起来,融为一种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可以说,从董仲舒起,以后的儒学政治学说,已经再也不是孔子和孟子学说的原本状态,而是采择和拼凑儒法两家政治观点的混合物。 2。儒学的哲理化: 历史的车轮从汉朝行进至宋朝庆历年间,新形态的儒学得以酝酿成长起来,经周敦颐、邵雍、程灏、程颐,到南宋朱熹而集其大成,一个哲理化的儒学,即程朱理学,终于问世。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政治理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格物致知”的训练方式,保守倒退的社会历史观点,便一项项配套成龙。一个庞大博杂、看去像无所不包的儒学体系建成了,它标志着儒学发展成哲理化的新阶段。 程朱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反动的统治思想,而且由于它体系庞大,把触角伸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扼杀一切新事物窒息一切新思想的最沉重的精神桎桔,成为吞噬千百万无辜生灵的“吃人礼教”。程朱理学的严酷统治,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近世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上的原因。 3。儒学的覆灭: 程朱理学就是儒学的最后一种形态,正因为这样,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矛头直指旧文化的老巢“孔家店”的时候,民主战士们着力声讨的就是程朱理学的“吃人的礼教” 然而,批判应当是而且必须是采取实事求是的、即科学的态度。我们要慎审地鉴别和批判地继承包括儒学在内的一切文化遗产中的一切有用的东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可惜的是,“五四”运动却直接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连根拔起,辱骂了自己无辜的祖宗孔子及孟子等等,自五四以后,中国人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沉沦于西方的文化。 综上所述,从儒学的变迁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学本身没有错,不争气的只是后人而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惜篡改原始儒学的原义。幸运的是,为了恢复原始儒学的真实涵义,一批大师为次呕心沥学,如南怀瑾,熊十力等等。 由此可以总结出:问题的根源在封建统治者,是资源的掌握和控制者,而封建统治者又凌驾于法制之上,法制的缺失,导致大部分人只能忠诚于统治者,而不是国家,否则面临的只能是痛苦和死亡或者与世无争,逍遥自在。 参考资料: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丁伟志1978年9月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发言稿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lzxd/200707/t20070730_2380153.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22:04: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