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六微第六 摧垮敌人的团队 在战国时代最宝贵的什么?人才。看到敌国有人才,怎么办?韩非给了两条建议: 一、拉拢;二、离间,这两条综合起来,叫“废置”。废置就是把他们最优良的资产搁置起来报废掉。 楚王派使者到秦国,秦国一看这位楚国使者头脑清晰,能言善辩,是个人才。秦王对自己的臣子们说:“敌国有贤才,是国家的忧患哪。我看楚国的使者就是个大大的人才,我很担心啊。”有人就给秦国建议道:“咱们秦国现在效益这么好,咱们拿出最好的待遇,再描绘一下将来美好的愿景,使劲忽悠这位使者。这样有双重效果:如果他接受我们的忽悠,成为我们的卧底,为我们效力,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他不吃这一套,您给他很多好处,这事就会慢慢传到楚王耳朵里,嘿嘿,这个人才不就被废置了吗?” 魏国派须贾和范睢出使秦国,秦王看正使须贾是个草包,不太想搭理他,而副使范睢对国际形势颇有见解,秦王就对范睢客气了很多,交谈颇欢,把须贾晾在了一边。须贾是个心眼很小的人,俩人回到魏国后,须贾认为在秦国受到了侮辱,于是诬告范睢叛国,范睢不仅丢了官,还被打残了丢弃在公共厕所。后来,范睢辗转来到秦国,受到秦王的重用,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当然,实施这一策略,遭到“近攻”的头一家,肯定是魏国。秦王其实并没有离间的初衷,也没有鼓动范睢跳槽的意思,但最终的效果却是废置了魏国的一个人才,而且为我所用。 比范睢更早的时候,魏国有一个人才,名字叫卫鞅,也就是后来的商鞅。魏国的相国公孙痤临死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就他是经天纬地之才,用他可以富国强兵,希望魏王举国而听之。推荐完以后,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大王您不能用他,就把他杀了,不要把这个优质资源让敌国使用了。魏惠王没有听从公孙痤的推荐,甚至连见一见商鞅的兴致都没有,他认为公孙痤老糊涂了,又推荐这个人,又让杀了这个人,不是老糊涂是什么?唉,他不知道超级人才的价值啊。商鞅后来跑到秦国,我说过了,商鞅是整个战国时代顶级的治国大才,夸张一点说,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因为他的变法思想和一整套措施,代表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他又是一个果敢的操盘手,可以说他是走到哪里哪里强,谁要“举国而听之”,谁就可以赢得整个时代。历史把机会先给了魏惠王,这个傻逼不识宝,错过了。秦孝公选择了商鞅,历史于是选择了秦国。 从这些历史故事可以看出,能主动废置敌国人才的,往往也是在本国推选人才战略的,因为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才会这么去做。反之,自己没有人才的意识,人家使用各种办法挖你的墙角,你也会浑然不觉,要么自毁长城,要么把人才双手捧出来贡献给竞争对手,犯了资敌罪。 孔夫子在鲁国做官,鲁国治理得道不拾遗,齐景公很担心,齐国有个叫黎且的向齐景公献策道:“要去掉孔仲尼,太容易了。您送一支艳舞队给鲁哀公,他肯定喜欢,孔先生肯定要反对,于是,鲁哀公最后肯定嫌孔夫子罗唆……”,还别说,最后的事实证明黎且先生的判断十分正确,孔夫子最后只能被迫辞官。你看,老板昏乱了,连孔圣人都招架不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