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学习Eyong兄的三招十八式后的思考:第二招

[复制链接] 15
回复
35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2-14 20:3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第二招的三个PPT读后的乱想:

导图文件:[upload=rar]down60102.asp?ID=49515[/uploa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推荐
发表于 2006-2-16 21:37:32 | 只看该作者

看在杨子这么诚恳的份儿上,只好少偷点懒,不过实在有点记不得了,只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思考主要是来自于杨子兄的这段话 --------------读小说如是,学别的东东也应该类似。不太恰当的借用下六度理论,或许我们头脑中的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远少于我们预想的几个环节的“跳转”就彼此关联起来吧?这种跳转当然大多数是无价值的,但如果能有一个有序、高效的整理筛选工具呢?如果能在需要的时候能有序的筛选甚至主动创建/协助创建关联呢?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工具无法解决的问题,跳转功能,只能实现严格字段匹配的跳转(推荐google桌面搜索),比如键入思维导图,可以跳转到所有含有思维导图字样的文件中,杨子兄所谓的有序,高效,整理筛选工具,以我之浅见,无非是比google搜索更为高级一些的东西,比如google桌面只能按照思维导图搜索到思维导图,杨子工具(我们且命名此)能够将按照思维导图搜索出三招十八式,接着根据三招十八式搜索整理出第一第二第三,而且可以根据杨子同学当时搜索的背景,进行更为人性化的筛选,这在技术上,我理解为,更为智能化的搜索整理工具。

但我认为,这些搜索的都是“信息”而非知识,正如google带给大家的一切便利一样,庞大的信息来源也成为另外一种障碍。而google,或者说,栖息谷,解决的都是信息的问题,无非解决知识的问题。

在我看来,思维导图之所谓称之为思维导图,正因为其思维的功能,很多人把思维导图作为记忆的工具,那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我个人的理解,思维导图最重要的并非是放什么(即什么内容),而是放在哪?将这些信息放在昨天树杈还是右边树杈,两条信息合并还是分割,不同的主题,这些信息是该放还是不该放。这些全部是思维的过程,或者说,将信息消化成知识的过程。

栖息谷已经多次讨论读书何用,以及下载多,研读少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大家把知识等同于信息,信息自然是越多越好,因此读书是越多越好,下载是越多越好,软件是越多越好,可是人脑又无法等同于电脑,因此才有杨子兄所谓“有序,高效的整理筛选工具”。

可是电脑至今无法替代人脑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人脑的纷繁复杂,整合归纳,想象创造。在电脑眼里,金瓶梅就是那一百回的原文,那古今文人的点评,多链接几下,可以找到去年市政府扫黄打非成绩目录,以致两性话题和成人用品。可是这些信息终究不能等同于个人知识。在我的个人知识里,金瓶梅是一部讲死亡的成人故事,绝望,悲伤,不同于红楼的少年情怀。

这虽然是说笑,但也不无道理。

最近在看金克木老先生的《书读完了》(细细,上次用错登陆名了,难怪经验值只有1),金老的读书心得颇得我心。他总结自己读书“少,懒,忘”,少指少年读的书,是他的童子功,毛诗论语,当时囫囵背下,后来慢慢悟得精妙,这一点,我着实羡慕的。 懒指读书之乐,他不提倡苦读书,认为读不下了就出去玩,读书只有悟得读书之乐才能长读不懈,这一点,我绝对严格遵守。绝不悬梁,绝不刺股。 忘,是指读书要忘,不要什么都记得,不要什么都想记得,忘了好,忘了的全是不能消化的,或者是糟粕,或者是目前不能理解的,记得的自己慢慢消化。 我个人更认为,忘记的是“信息”,记得的是“知识”。秦穆公是在哪一年发动战争的,或者说,战争是在函谷还是稻谷,军队几千还是几万,只消会用狗哥,皆不在话下。可是当时天下大势如何,秦穆公如何审时度势,如何不顾大臣劝诫而出兵,粮草如何准备,大帅如何任命,这一切,不仅是当时有意义,现在也有意义。

说着说着,又说远了,废话连篇,让各位见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0:21:47 | 只看该作者

和更偏软件使用技巧的第一招相比,Eyong兄在第二招中提出的这个思路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个人乱想:

   管理工作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偏颇些的看作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或者说把控难度往往就在关注全局的同时又要不失去对重要细节的掌握,否则全局就变得空泛,细节也就失去方向。

 市面上管理图书的热点为什么往往一会是战略一会是“细节决定成败”?公司运营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越级管理、“架空”与“反架空”的故事?公司流程再造故事中,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为什么多半就汇集在汇报关系上?(不是贬义,而是事实上,谁掌握信息,谁就是真正的BOSS.)

   个人感受1:Eyong兄的这种将多媒体文件强行打上内置的路标(即“媒体剪辑”功能),看似很小的一个动作(和大家更容易想到的剪裁文件),道理却很有用:冗杂、埋藏在线性流动的序列中的音频视频信息可以这样“有序”起来,在公司管理中呢?

    一个公司不同层级不同专业部门要关注不同的信息,这种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如果让一线管理者或下级管理者来做,就会出现paperwork过多,并且在信息整理过程中信息的过滤和失真严重;如果让高层级管理者来做,又极度浪费(这些家伙的时间成本太高了),并且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让一个公司的信息流动有序、适度?常规的ERP等软件在解决“硬”数据方面还好说,在主观性较强的“软”数据方面似乎还是欠缺很多。第二招代表的这种思路能有所帮助吗?

  个人感受2:如何读书?读出自己的结构。

  在这之前,我在本版也上传了一些自己的读书概要性笔记,感觉将原来的目录结构进行了自己的增删,并把线性结构变成了图形化整理的平面结构,回顾时整体感强了很多。 在看了Eyong兄在PPT中举例的几种读书方式对比,尤其是那个完全撇开原书的结构,按自己的整体归纳、要点剖析、点评、衍生阅读....这样的思路去梳理自己的读书思路,真是当头棒喝。

  我们的大脑思维应该本质上是无边无沿的枝蔓着的,在学校时闲暇读小说,我自己曾经的习惯是读到一个感兴趣的作品,就再找些正反两面的评论来看,再从这些评论中提到较多较吸引自己的作家或作品来读,如是类推。

  读小说如是,学别的东东也应该类似。不太恰当的借用下六度理论,或许我们头脑中的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远少于我们预想的几个环节的“跳转”就彼此关联起来吧?这种跳转当然大多数是无价值的,但如果能有一个有序、高效的整理筛选工具呢?如果能在需要的时候能有序的筛选甚至主动创建/协助创建关联呢?

  如果把范围再扩大一点:一个组织中的所有人在某方面的相关知识,也这样用一个“库”工具管理起来?

  即便把范围缩写一点也可以乱想:假如我们平时习惯了用导图来整理自己的各种思想,做出了几千个图了,除了老土的按层级文件夹或者说高级点的导图的导图来存放管理,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就象用数据库来替代一张张分散孤立的表单那样,并且加入这个think bank的“次序”又不影响思想的活力,我们的整理、聚合工作又非常高效而不至于太花时间变成为工具而工具.....[em06]

绕得自己都有些晕了,来个比方结束乱想:把当前的导图工具比作Excel,未来的SQL型的导图工具( Think Bank Tool )该是什么样的呢?[em07]

板凳
发表于 2006-2-15 14:17:3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理清思路,不围绕别人的既定思路走,这是关键。

[em01]
4
发表于 2006-2-15 16:18:0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扬子在2006-2-15 10:21:47的发言:

和更偏软件使用技巧的第一招相比,Eyong兄在第二招中提出的这个思路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个人乱想:

   管理工作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偏颇些的看作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或者说把控难度往往就在关注全局的同时又要不失去对重要细节的掌握,否则全局就变得空泛,细节也就失去方向。

 市面上管理图书的热点为什么往往一会是战略一会是“细节决定成败”?公司运营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越级管理、“架空”与“反架空”的故事?公司流程再造故事中,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为什么多半就汇集在汇报关系上?(不是贬义,而是事实上,谁掌握信息,谁就是真正的BOSS.)

   个人感受1:Eyong兄的这种将多媒体文件强行打上内置的路标(即“媒体剪辑”功能),看似很小的一个动作(和大家更容易想到的剪裁文件),道理却很有用:冗杂、埋藏在线性流动的序列中的音频视频信息可以这样“有序”起来,在公司管理中呢?

    一个公司不同层级不同专业部门要关注不同的信息,这种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如果让一线管理者或下级管理者来做,就会出现paperwork过多,并且在信息整理过程中信息的过滤和失真严重;如果让高层级管理者来做,又极度浪费(这些家伙的时间成本太高了),并且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让一个公司的信息流动有序、适度?常规的ERP等软件在解决“硬”数据方面还好说,在主观性较强的“软”数据方面似乎还是欠缺很多。第二招代表的这种思路能有所帮助吗?

  个人感受2:如何读书?读出自己的结构。

  在这之前,我在本版也上传了一些自己的读书概要性笔记,感觉将原来的目录结构进行了自己的增删,并把线性结构变成了图形化整理的平面结构,回顾时整体感强了很多。 在看了Eyong兄在PPT中举例的几种读书方式对比,尤其是那个完全撇开原书的结构,按自己的整体归纳、要点剖析、点评、衍生阅读....这样的思路去梳理自己的读书思路,真是当头棒喝。

  我们的大脑思维应该本质上是无边无沿的枝蔓着的,在学校时闲暇读小说,我自己曾经的习惯是读到一个感兴趣的作品,就再找些正反两面的评论来看,再从这些评论中提到较多较吸引自己的作家或作品来读,如是类推。

  读小说如是,学别的东东也应该类似。不太恰当的借用下六度理论,或许我们头脑中的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远少于我们预想的几个环节的“跳转”就彼此关联起来吧?这种跳转当然大多数是无价值的,但如果能有一个有序、高效的整理筛选工具呢?如果能在需要的时候能有序的筛选甚至主动创建/协助创建关联呢?

  如果把范围再扩大一点:一个组织中的所有人在某方面的相关知识,也这样用一个“库”工具管理起来?

  即便把范围缩写一点也可以乱想:假如我们平时习惯了用导图来整理自己的各种思想,做出了几千个图了,除了老土的按层级文件夹或者说高级点的导图的导图来存放管理,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就象用数据库来替代一张张分散孤立的表单那样,并且加入这个think bank的“次序”又不影响思想的活力,我们的整理、聚合工作又非常高效而不至于太花时间变成为工具而工具.....[em06]

绕得自己都有些晕了,来个比方结束乱想:把当前的导图工具比作Excel,未来的SQL型的导图工具( Think Bank Tool )该是什么样的呢?[em07]

5
发表于 2006-2-15 16:21:55 | 只看该作者
:(  奇怪,写了一大段,出来全没了,郁闷:(
6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7:25:0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旁观者轻在2006-2-15 16:21:55的发言: :( 奇怪,写了一大段,出来全没了,郁闷:(

看来你写得时间比较长,超过一定时间系统会认为你已经退出登陆,点击发表就会没有了....这是动网论坛程序的一个毛病....

重新写出来吧,我好久没写长帖了,满希望看到点反馈的,呵呵!

8
 楼主| 发表于 2006-2-17 09:46:46 | 只看该作者

知识与信息,人脑与电脑与社会性“协同思考”.....

就知识与信息的区分、导图工具是思考工具而非记忆工具等提法,我很赞同旁观者轻的意见,但对其“人脑的纷繁复杂,整合归纳,想象创造....”,是以“电脑至今无法替代人脑”,还有些存疑。

电脑可以整理“信息”,在知识的逻辑“硬”推理也可以做了(比如深蓝下国际象棋),在“整合归纳,想象创造”这样的“软”思考上是否可为呢?我不是计算机专家,不敢妄言,但有点乱想:象在购书网站买书,或者是豆瓣这样的网站评书,系统撮合出来的“买了这本书的还买了下面这些书......”,“豆瓣猜你可能还会喜欢这些书......”,这种撮合无非是把数据库中购书人及浏览记录来进行偏好分析,换个角度看,却也是把N个个体的阅读和评判过程集合到一起,从而实现了“社会性的协同思考”?当然,这还是最简单的体现方式,是否可以有更高级的形式呢?

思维可不可以外显?其部分规律可不可以进行模拟?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问题(不知道家园里有没有这个专业的朋友?)另外,我们以前也提到过一个群体一起使用导图的问题(有点类似单机版的Project软件变成团队协同使用的网络版的Project Server版 )。我的乱想就是: 即便人脑与电脑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电脑技术,我们在解决人脑之间的“协同思考”方面,是不是也能大有可为?[em06]

9
发表于 2006-2-17 11:48:07 | 只看该作者

嗯,首先要问,“豆瓣猜你可能还会喜欢这些书......”的结果杨子兄是否满意?根据我的经验,我是不满意的。而且豆瓣的逻辑也基本上是设置一些简单参数,比如同一作者,同一类型,同一主题。

我在咨询公司做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时候曾经用过一个软件,原理是将各类参数(比如性别,年龄,购买渠道,家庭背景等等)输入,然后形成聚类,简单点说就是把消费者分群。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首先参数不能设置过多,大概7个左右,另外参数设置必须放置权重,即,必须人为设定哪个参数更加重要。要不然,计算机就会将3000个样本分为2999个群体(笑)。在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根据结果调整参数,因为有些结果出来是明显的悖论(判断是否悖论,也是计算机无法做到的),甚至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重要参数。

综上所述,人脑作的是设定逻辑和规则,电脑做的只是帮助实行。

换言之,如果杨子同学可以为你的思维设置参数,并为参数设定权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这一工具帮助你整理和筛选所有信息。但是问题在于,第一,这一工具没办法接受新的观念和逻辑,这意味着杨子同学只能按照以前的观念和逻辑整理和组织资料,如果换新的,工具也要换。第二,参数和权重也只能杨子同学亲力亲为,电脑无法代劳。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书读完了》一书中有一篇说到读书方法,有一个教师学期初指定一个问题,下发各位同学,学期中收上来,然后下发全班同学的观点,要求同学们仔细研读,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观点。这个就类似杨子说的类似单机版的Project软件变成团队协同使用的网络版的Project Server版。

问题仍然存在,在某一个个体看来,同班同学观点是否具有借鉴性是需要辨别的,而这一辨别又是与众多参数相关的。

累死了,不写了:(

10
发表于 2006-2-17 11:54:27 | 只看该作者

最重要的一点忘了,其实我们讨论的仍然是信息,豆瓣的筛选,仍然是信息的筛选。信息有一种“越多越美”的特征,知识不是。智慧也不是。但我不得不承认,信息是知识和智慧的重要基石,但是切不可舍本而逐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