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扬子 - 

学习Eyong兄的三招十八式后的思考:第二招

[复制链接] 15
回复
35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6-2-18 09:16:48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信息转换为知识,知识应用于实践。
思维导图对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促进思考与记忆的工具。利用的好,提高效率,利用不好,也会耽误事。此外,既然是工具,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与偏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09:23:20 | 只看该作者

对豆瓣当前的筛选和推荐结果,或者说购书网站上的推荐结果,我觉得作为自己下一步筛选前的参照,是合格的。要达到知交朋友间相互推荐品评的那种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以为也并非不可能。

这里有个关键:现在一些冠名为web2.0的新应用,其思考网络中,有众多的人脑在进行个性化的思维演绎,而支持的网络平台能对这些个体的思考品评结果进行并非僵化而是有机的聚合。这样的应用,和我们设定好规则与参数,让电脑“执行”而已的应用,是有本质区别的。

让“隔肚皮”的人心能高效的协同思考,让一个群体能在不丢失创造性、个性化的情况下共同对信息的进行裁减取舍重构,我觉得和你反复强调要区分开的“智慧”相比,如果那指的是个体单独进行创造的智慧,或许,还要更有潜力些?

13
发表于 2006-2-19 00:51:1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一贴我很感动,不知说什么好了,随便说几句吧。

思维导图是工具,非常好的工具。

学习使用这一工具需要掌握技巧,但不能拘泥于掌握技巧。更重要的可能是观念,第二招重在透过技巧提升观念,我们现在通过这个贴子来讨论也是扩展和提高我们的观念。

观念的改善有两个方向,一是深度,二是广度,各有擅长。借用第二招中说到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两个有趣的方面,有时,“下里巴人”比“阳春白雪”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我不单指思维导图,也指我们在这里的讨论。

感谢各位的参与,我从中也学到很多,并且捕捉到新的灵感火花,当务之急我还是把余下的两期赶紧完成了,以回报诸位。

14
发表于 2006-2-19 18:49:24 | 只看该作者
好内容,认真看
15
发表于 2007-12-27 01:38:1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乱想啊
看的头疼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2:23:1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icekyo在2007-12-27 1:38:10的发言:
真是乱想啊
看的头疼

为何头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