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修炼成长] "三十而立"如何立?初步建立个人支持系统

[复制链接] 79
回复
233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31 08:3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如何立?
目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非常多,但看了半天大都是一些注意事项,未见到比较好的行动指南。
在此抛块砖头,希望引出美玉。
我对此问题的看法也暂时只是一些思想的碎片和火花,还不系统,算是一个思考的起点吧。
我认为三十而立的立,就是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路线图支持系统
人生路线图说白了是一系列的长中短期目标和基本价值观,但这个东西在人生后续的道路中变化会比较大。
支持系统其实就是对人生路线图的支持系统,例如工作系统、身体健康系统、个人理财系统、家庭幸福系统、子女抚养系统、时间管理系统、资料管理系统、学习系统、个人修身系统等,系统是相对固化,在后续的人生中其本质改变不大的,当然,或许有人愿意把它命名为习惯
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初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路线图支持系统,关于建立人生路线图的说法比较常规了,其中建立支持系统因为常为人所忽视而尤为重要。 
这里系统目标和计划是有区别的。
目标和计划基本上都是有时间期限和限制的,属于中短期的冲刺,属于人生路途中的一块一块里程碑。
系统是一个长期的、固化的、日常例行、PDCA循环、强迫自动更新和升级系统,对人生路线图的实现起保障和支撑作用。
人生的前30年基本上是学习、初步实践、反复试错等过程,其目的在于初步看清人生的地图,30岁左右要基于自己对人生地图的认识初步确定属于个人的人生路径,并在之后的道路上有了一条人生主轴,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当然,今后的日子还会继续修正,但个人人生路线图V1.0版本要在30岁左右发布了。
建立对人生路线图实现的支持系统也是同步应该完成的工作。
试举例说明之。这里不是论证和论据,我也没看书,仅凭记忆。本帖只是探讨,非论文,有疏漏还望海涵。仅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

1.孔子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十五开始充分学习和实践。
"三十而立",他立了什么呢?第一是人生路线图确立了。这时他的学术思想,政治理想和目标,人生抱负基本成型。并已经迈上鲁国政坛,开始了他的第一步。
第二是他的支持系统基本形成,例如个人理财系统,他三十岁开始开讲授徒,学费是他的收入来源;他的修身和自我反省系统等。

2.曾国藩
曾国藩此人比较典型,因为现存资料比较完整。
他三十岁之前基本是在京城做京官,这期间广泛的学习、实践、交游,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路线图,有志匡扶天下,维护名教,做一等人。
形成了自己的个人支持系统,例如日志系统(很早就开始写日记,做总结和反省),修身系统(师从当时大理学家唐鉴),自我反省系统,子女教育系统,学习系统,师友系统(曾国藩交游的目的很明确:“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成大事后,他又逐步补充自己的系统,例如弟子系统(曾们弟子,提携李鸿章等),留美学童系统,洋务系统,家教系统(系统的曾家教子思想)等。
曾国藩此人依靠个人去做的事大多都是失败的,例如凡是他指挥或者在场的战争,全部都是全军覆没;他晚年解决天津教案,留下无数骂名。但他依靠他个人建立的支持系统,却成就了赫赫之功。

曾国藩的三十而立的过程,更多分析可参考此文《[阿懒读文]从师友关系看曾国藩理学信仰的形成》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7413-1.html 

3.毛泽东
三十岁之前基本形成人生路线图,例如拯救劳苦大众,驱逐帝国统治者,并找到了党的真理,今后他基本随着党的发展而发展,或者说党随着他的发展而发展。
基本形成个人系统,例如调查研究系统,例如统一战线系统,例如总结经验系统,例如修身锻炼系统(中学期间他就"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例如交游系统(从二十八画生征友,到后来他的结社,各方交游终其一生)。

曹操、拿破仑、丘吉尔、林肯、鲁迅、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等等,有名人大致分析基本如此。
smelt1026兄对此问题的探讨很有典型性,他说:
“今年也将来迎来而立之年。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立业之本。
我非常同意阿懒建立系统的观点,我的困惑是:
1、在建立自己的系统之前是不是要先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三十岁了,做事情不可能再像小孩那样了,属于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时间成本已经很高了。如果价值观不稳定,方向没有找到,所有努力会不会白费?
2、如何建立的自己的系统,以及建立系统以后如何转化成生产力(或者说钱)。很多人三十岁的时候,价值观趋于稳定,也积累了不少的关系和资源,但却没有办法转化成生产力。有一本书叫《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真的有这种感觉,希望有家人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smelt1026兄提的很好。
我认为价值观基本包含在人生路线图概念中。
价值观太虚,可能每个人到这个年龄都有了初步成型的价值观,但很难提炼出来。
通过建立系统,不断吸收新的东西和刺激,思考和讨论,逐步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系统有点类似你不断有一个吸收的方向,并每时每刻不断工作,它最后一定可以解决你的价值观明确、提炼、优化的问题。
建立系统,然后求价值观的稳定;而不是先价值观的稳定,然后系统
当然,两者的关系没这么简单,非此即彼,但大致意思是系统先初步成型,然后价值观、人生路线图逐步成型。之后是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价值观太虚,太不容易抓住,很难通过专门思考价值观的问题而解决价值观的问题,通常通过个人系统,收集很多信息、得到启发、刺激、讨论、整理,最后形成。功夫在诗外,此之谓也。

另外,相对来说,建立系统是比较能够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能看见点滴进步的工作。你肯定很明确地知道你是否有了比较完善的时间管理系统(月目标、周计划、日总结?),你是否有了不断从自己经历中学习的系统(自我反省系统,你写日记吗?定期做反省吗?),你是否有了比较初步地财务计划和规划(你的健康保险、个人退休财务规划、子女教育、父母赡养、买房、买车、个人旅游梦想等财务计划和定期地投资,这些属于个人理财系统,建立好了吗?)等,系统的建立相对来说容易入手、容易检查。

价值观的建立很难抓住,也难以看到每日的进步,难以得到反馈,难以进行有意识的检查和更新。因此“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通过建立系统的方式,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价值观的认识、进步、修改(这个是潜移默化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自己尚未察觉到的,当你察觉时,你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过程是如此自然,难以刻意为之),至三十岁左右形成个人人生路线图(人生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价值观)和个人支持系统的第一个正式发布的基准版本。

关于建立系统和价值观先后顺序的问题,38楼的chengwillpowers在2009-8-5 9:54:43的发言说得最精妙,引用如下:
“关于建立系统和价值观先后顺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你在三十之前对价值观的理解要比对系统的理解深刻,那么当然要先建立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根本的,系统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样的系统才更有针对性。这是最好的。但当你到三十后,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的时候,建议你先建立系统,因为系统有许多,有些事必须建立的。比如,无论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都应该建立一个时间管理系统,一个自我能力提高系统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和阅历的增加以及不断的思考,在建立的各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你其他系统的建立,两者相辅相成,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你的完美人生。”
因此,感概三十未立,当从建立个人的支持系统做起。
建立自己的系统,当从不断实践《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做起
(关于此点暂时没有后续论述)。


总结:
1.三十岁之前,通过实践和学习,基本绘制出比较准确的人生地图——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世界观
2.三十岁之前,基本选好自己的人生路线图,形成人生路线V1.0版本,确定到哪里去的问题——价值观、使命、终极目标等。
3.三十岁之前,基本已经形成在自己的人生路线上需要的支持系统。——所向无敌的个人支持系统。
4.三十岁之后,便是不断升级人生路线版本个人支持系统版本的过程。

更多讨论,可参考下链接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7255-1.html

 

回帖中精彩不断,不可错过,尤其是50楼的绝不裸奔yy兄的回帖不可不看。

 

本帖引出少天兄的另一贴,轻轻一砖:给阿懒的“三十而立如何立”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7817-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7 7:02:13编辑过]
80
发表于 2010-11-21 16:52:42 | 只看该作者
和j10305的想法一致
79
发表于 2010-10-10 19:39:33 | 只看该作者

[em57]赞一声!顶一个!

评价一个好的艺术品只有一个字最精准——好!

推荐这篇文章也只有一个字最适合——思!

78
发表于 2010-1-29 03:32:0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snancyli在2009-12-27 23:25:46的发言:
过于教条。人和人能一样吗。。。。

人和人是不一样,但是你一定在模仿一些人,这个将是自动化的过程,包括你现在的发言方式都不是天成地就的,所以受谁的影响,谁来指导你的成长是可以选择的,这个就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人向内求可以觉察,一个觉察的人就是一尊佛。佛说:不可言,言必失。

77
发表于 2010-1-29 03:26:10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事都是一体两面,我现在很认同少天的说法,因为他经历了,我也经历了,所以可以理解这种从容和淡定。

 

但是我认为阿懒的立论对年轻人更有价值,有句话:“在该犯错的年龄不犯错也是一种错误。”

其实系统的特点就是效率和影响,海灵格说你面对每个人时背后都会有他的父母和祖先,我们过去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系统支持,需要不断地调校信念价值观同样需要一个能够给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系统的支持,这样才会人生走得更高,我相信这个高不只是金钱,还应该有更多的价值。

 

关键是能否在经历中悟到其中之规律很重要,很多人一直在努力但是走很多回头路做很多无用功,曾仕强说易经,三等人命中有吉有凶,二等人命运吉凶自己掌握,一等人生命之中没有吉和凶,这可能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76
发表于 2010-1-21 23:45:46 | 只看该作者
已过三十,但还是相信努力总不嫌晚的
75
发表于 2010-1-7 23:46:49 | 只看该作者
把人作为一个电脑系统会更形象化些。
74
发表于 2010-1-7 22:34:49 | 只看该作者
哪位大侠能把自己的系统总结下?我觉得很乱,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出来的。就像我的工作一样,一直想理顺条理,但是一直在做救火的工作,日复一日。这也是路线图不清楚的原因吧。
73
发表于 2009-12-31 00:20:31 | 只看该作者
很大的问题哦,细看细思
72
发表于 2009-12-30 19:05:41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啦

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