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ele9 - 

[管理综合] 11年的职场路--年薪翻100倍的人生历程(转)

[复制链接] 112
回复
3017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48:44 | 只看该作者
LP原谅了我。从根本上讲,她有时候把我当作小孩一样的宠我。象现在宠我儿子一样。我们俩很快合好了,经过这一场宣泄,我的情绪好多了。男人其实很多时候是表面坚强,男人更需要女人关怀,有了这种关怀,男人才会成长,才能够成熟。我很幸运,在最需要的时候,有一片温暖的胸怀包容我。女人,学会用你的胸怀去包容你爱的人吧,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后来几天,玩得很开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深圳的蚊子很厉害,尽管我住在20多层,但一些强壮的家伙还是突破种种防线,狠狠地袭击了LP(很奇怪,我不招蚊子)。LP从此对深圳的印象一直不好。

送LP上飞机的时候,看得出她依依不舍。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叮嘱我要好好注意身体,记着给她打电话(我们基本上每晚上通一次电话,开销还是挺大的)。LP又走了,刚有了一点“家”的味道的房间又恢复了静寂。有人说,要想让一个男人尽快成熟,一个办法是坐牢(不知道依据何在),一个办法是一个人在外地工作几年。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寂寞、孤独确实是让男人成熟的催化剂。不过,成熟的代价是――痛苦。

在深圳的日子虽然表面“热闹”,但是那种“漂”的感觉。热闹是别人的,热闹过后,我的内心仍然是孤寂。我特别能理解那些“漂”在外面寻找自己世界的朋友,感同身受,我经历过那个阶段,因此,更加珍惜现在的“家”的生活。对男人来说,家是港湾,是加油站,是“学校”,是全部。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49:08 | 只看该作者
五一节过后,公司高层在香港召开了第一次上市协调会,成立了以副总裁和老P为首的上市小组,上市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我和小F资历尚浅,没有进入上市的核心层。但“亲自操作一个上市公司”这个愿望在心里已经埋下了种子。

人有想法,其实是好事。没有想法,就不会有行动,就不会有结果。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不断的在脑海里强化这个目标,把它分解成阶段性的计划,你的潜意识就会发生作用,你的行动就会发生改变,你就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这是很多成功学大师的理论,我觉得对非常管用的。改变生活,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象成功者一样的思维,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后来,我的想法不断地被实现。
在老P他们忙着应付投行、联交所的时候,我继续完成我的“电算化”的计划。下一站是重庆分公司。

重庆的火锅真是一绝。分公司老总在小天鹅大酒店招待的我。我第一次尝试正宗的重庆火锅,小龙虾那个麻劲儿和辣劲儿,吃得我整个下巴都失去了知觉,但缓过劲来,居然还想吃。真是不可思议。全国跑就这好处,各地的美食都能品尝一下。“食色性也”,哈哈,这也是孔老夫子的名言。

重庆公司有些麻烦。可能听说了一些分公司老总想跳槽的消息,大老板也急急忙忙地从香港飞过来。可能是怕影响到重庆团队的稳定吧,大老板这一次“御驾亲征”,亲自坐镇,让我有些紧张。老板、助理和我开了一个碰头会,会议的结论就是:先接管重庆分公司的财务。处理这种事情我还是第一次,但我并没有太紧张。在机关的3年的考核工作,我见识过太多的“政治斗争”了――一切围绕着权力更替的“政治斗争”都是“残酷”的。炒人,也是难免的。这一点我有心理准备,而且我是个职业经理,在这样的问题上只能执行公司的决定。问题是,怎样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完成这个任务呢?这是个挑战。

我决定还是认真考察一下分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

重庆分公司成立时间有3年,这个财务经理是成立伊始就加入公司的“老人”。分公司的业务比较简单,费用由总公司的预算控制,因而没有什么太多的难度。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49:22 | 只看该作者
    我采取了一个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直接盘点现金。这一招在河南锻炼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当作“杀手锏”用。一个公司的报表“水分”是很大的,一个很“烂”的上市公司报表照样可以做得“美仑美奂”――包装报表的技巧是很多的,比如非常经常性收益,关联交易,改变折旧年限,预提、递延等等,对会计老手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中国的股民,碰到象当年“银广厦”这种案例,也是命中注定。如果你要迷信上市公司的报表,你就做好赔钱的准备吧。我读研究生时,教证券的老师有过一次评注中国股市的时候,有一句精彩之极的话,我至今记得――“中国最黑暗、最腐败的地方,就是股市”。

现金是骗不了人的。一个公司如果现金流正常,业绩多半不会有问题。只有适销对路、有市场需求的公司才能够让客户拿现钱提货,因为你是卖方市场,有条件跟客户“讨价还价”;反之,你只能把赊销――放宽应收帐款期限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同时公司也要承担相应的坏账风险。看一个公司的管理,利润不足以说明情况,如果学会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之间融会贯通,你就进入一个高级财务人员的境界了。

现金盘点果然出了问题。账实不符。我把出纳找来一问,结果马上就清楚了。小姑娘从来没见过这种“突然袭击”的查法,有点“杀气腾腾”,一副胆颤心惊的样子。原因是:财务经理用打“白条”的方式,在没有经过总经理审核的情况下,从公司的保险柜里直接借走了500块钱。

从金额上讲,这不是大事。但是从性质上讲,这是非常严重的失职。财务人员这种行为,可以上升到“监守自盗”的严重程度,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后来,我经常以此为案例教育我的手下,作财务人员一定要“自律、自律,再自律”。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做财务工作是很容易犯大错的,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格的公司,简直就是“诱人犯罪”。为企业制订完整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总监的首要职责之一。

那个可怜的财务经理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居然还若无其事地说,要不要找老总补签到个字?天,真是“死到临头”还不清醒。老兄,对不住了,别怪我,要怪怪自己吧。我心里虽然有点软,但由于确实有“把柄”在手,这稍稍冲淡了我因此而产生的一点愧疚的感觉。几年以后,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了变化。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好事,如果当时我没有给他这个教训,也许他有可能会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也许代价会比当时给炒掉要更大――人要么不要犯错,要么就得付出代价,这是天理,是因果循环,是逃不掉的。

不知道这位老兄现在怎么样了,如果当年我不得不做的这件事情让你付了一点“代价“,那么请接受我“迟来的祝福”吧。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49:41 | 只看该作者
重庆的事情解决得很顺利。大老板满意地飞回了深圳。我留下来多呆了几天,一方面招聘新人,另一方面整理公司的业务。我已经开始慢慢习惯这种独立自主的工作方式了,事实上,这也是我喜欢的工作方式。

我后来形成的“领导风格”,属于“放手型”这类的。我的原则是,凡是下属能做的,我绝不亲自做;凡是下属不会做的,我会教他(她)做,但绝不会替他(她)做。作为一个管理人,培养下属,给他(她)们足够的工作机会,帮助其提高工作技能,并且能够足够地重视他(她)们的感觉,这样的领导,是一定会受下属欢迎的领导。这样的领导,不但可以做好事,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培养一个能力不断增进的团队。后者,效果才是持久的。有的领导,喜欢用采取比较个人的方式带团队,一旦本人离开了,工作就无法正常地开展,这样的领导,应该不算是好领导。

做一个好领导,难,也不难。不难的是“知”,难的是“行”,所谓的“知易行难”。管理方面的畅销书满大街都是,但真正能管理得当的企业,又有几个?我一个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在中国,懂管理的多,但会管理的少啊”,诚哉斯言。

在重庆的日子呆着很烦。人迟迟招不上来,有时候想找个合适的人,就象沙里淘金一样,得碰运气。我那时一天要面试好几拨,碰到稍微“言之有味”地还好,碰到水平差的简直是一种“煎熬”。连着几天,我都没碰到让我眼睛一亮的,我都有点灰心了。

面试这东西,的确要讲究技巧。但技巧只是末节,本人的素质才是过硬的东西。碰到有水平的考官,把你问得下不来台,才是最难堪的。从考官的素质,你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个企业是否值得你去,是否有前途――很简单,这体现一个企业的用人观,如果面试你的考官都很“烂”,你能想象你以后能在这个企业安心地呆下去吗?3个月前,我从原来那家800多人的公司跳槽到现在这家公司的时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又是后话了。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50:15 | 只看该作者
在重庆我足足呆了20天。总算找到了一个合适人选。终于解放了,大姐打了个电话给我,说妈妈身体不太好,在跟副总裁请假批准后(我对这家公司心存感激,既因为这是我的“第一课堂”,也因为公司领导都很有人情味),我飞回了南方的家。

妈妈是96年得的脑血栓。那一次,我在郑州出差,得知妈妈病危的消息,我六神无主地跳上一班火车,就往家里赶,因为走得匆忙,身上所有的钥匙全丢失在车上。

说起来,我欠妈妈的太多。小时候,我跟小姐姐跟随妈妈调到了县城,那时爸爸在城里,负责供大哥大姐的学费和生活费,妈妈从乡下调到了县城,负责我跟小姐姐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省钱,妈妈在我们的宿舍区旁边开垦了一小块菜地,每天下班后带着我去给菜地浇水,那时候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担着一对水桶,而我跟姐姐在旁边开心地摘着小西红柿。想起来,时光苒苒,感慨万千啊。

也许是那时生活的劳累,妈妈后来患上了急性肾炎,然后转成了慢性,加上高血压,导致了脑血栓的病根。

我性格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妈妈。乐观、宽容、坚强的妈妈,无论在单位,还是在亲戚朋友间都留下了极好极好的口碑,如果“伟大”这个词只允许一个人使用,那一定就是我妈妈。
在4兄妹中,妈妈最疼的我,最操心的也是我。我是妈妈最小的儿子,也是让她受苦最多的孩子,小时候为了生我,妈妈流了好多血,最后是剖腹产才把我生下来,我在妈妈肚子里没有呆满10个月就急急忙忙地跑出来了。我的急脾气,象神了我爸爸。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50:30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刚调到城里,我老被小同学欺负。妈妈为了照顾我,主动要求从市行调到小学旁边的刚成立的储蓄所。每天放学,我都准时地到所里等妈妈下班。下了班的妈妈推着她那辆小小的自行车(妈妈不高),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两条腿一荡一荡,一边哼哼,一天看当天的晚报。妈妈走到家,我把当天的晚报也看完了。在妈妈的负托下,就这样呵护着,渡过了我的小学生涯,送走了幼小的童年。那时候,很多人都会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用车载着她心爱的小儿子,风雨无阻。后来,我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初中,那辆自行车妈妈送给我,这辆自行车,这段路,又陪伴着我长成少年。

那时候我功课非常紧,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都会在天没亮之前就起来了。那时候,我们早餐的标准只有5分、1角钱。为了保证长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爸爸妈妈很早很早就起床,把前一天晚上泡上的黄豆用一种陶制的“檑钵”捣碎研磨,然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把豆汁挤出来,煮开,就成了我和小姐姐的“营养早餐”。每天早上,朦胧中父母忙碌的背景,和“檑钵”“沙沙”研磨的声音,让我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贻,这一幅景象,鞭策我从小学、中学,一直奋斗到大学。

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少写信的爸爸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只说了4个字作为我走上社会的赠言――“人生在世,奋斗不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按照爸爸的教诲,兢兢业业,在认真地勾画着自己的人生。
37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病床上的妈妈正输着液。96年第一次脑血栓发作留下的后遗症,妈妈的语言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右手行动也很困难。这一次有复发的迹象。

或许是母子连心吧,我刚出现在病房的门口,妈妈就把头转了过来――事前,怕妈妈反对,大姐一直没有把我要回来的消息告诉妈妈,妈妈怕影响我的工作。妈妈总是这样,心里从来想的都是子女。

那一刹那,我看见妈妈的眼睛定住了,也许是不相信我会回来,足足有十几秒的时间,妈妈才反应过来。她开始激动地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清楚,但我知道她一定是在叫我的小名“儿、儿”,因为表达不出自己的话,妈妈焦急地用手捶打着床边。

好半天,我和大姐才使妈妈平息下来。我握着妈妈的手――曾几何时,这双哺育过我、呵护过我、推着小车风雨无阻的手,已经布满了皱纹。担心妈妈过于激动让血栓加重,我一遍又一遍地抚理着妈妈的头发,我好久没这么近地端详妈妈了,妈妈头发已经大把大把地花白了――我终于意识到一个现实,一个必须承受的现实――妈妈,她老了。

泪水在我们母子的对视中肆意横流,时间,在那一刻定格在2000年盛夏的一个下午。

或许是我回来的原因,妈妈又一次渡过了险关(脑血栓有复发性,第一次复发是最危险的)。

妈妈坚决不让我在医院陪她过夜。小姐夫是医院的主治大夫,也是妈妈的“保健大夫”。她“生气”地让小姐夫和小姐姐把我“领走”,还费了很大的劲特意叮嘱小姐做我最喜爱吃的家常菜――即使在病床上,她担心她的儿子会“受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天下的妈妈,祝你们都健康长寿。
38
发表于 2006-8-21 15:42:2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吗? 接着上吧,写得太真实了。同我的人生经历有几分相似啊!
39
发表于 2006-8-21 17:35:55 | 只看该作者
盼望楼主能继续,很好看呀
40
发表于 2006-8-21 20:16: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请继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