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rgang - 

[修炼成长] [原创][连载]梦醒之后——一位企业高管的心理征途(9月7日)

[复制链接] 382
回复
13108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4
发表于 2006-9-8 12:42:23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下楼主还有后文吗?

不好意思的说一句,在常人看来这就是小说,呵呵

可能我们对于高层或者说上流认识和经历太少的缘故吧

303
发表于 2006-9-8 10:45:2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陆总的全文后,深有同感。我从国企出来后到一家中等规模的私企做中层,曾经也有过好好做事业的豪情壮志。但是经历了公司股东、高管之间的权力斗争,我想置身于外也不可能。你不选择站队,人家也会把你分类,最后也深陷其中。为了避免成为权力斗争的利用品,我选择主动辞职,眼不见心不烦。后来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从主管做起,明白了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虽然现在也混到了子公司高管岗位,但我再也没有了当年的干劲了。

302
发表于 2006-9-8 10:20:40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建议不要对一两个人的变化及对公司某些人所左右的形势尽量不要危害的自己的情绪!这或许就是高层人员成长的必要经历呢?每个人的用人理念、识人能力、驾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对待权势,只要身在职场只有妥协的份没有反抗的资本,确是精通此道,也必要循序渐进。   人在江湖飘  哪有不挨刀

301
发表于 2006-9-8 10:12:47 | 只看该作者

  比较赞成少天所说的,中层最重要,公司一切斗争的基础或者说是争夺的资源就是权利资源,但权利资源的具体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对中层的任命权,往往重要的中层的决策权被这些组织中具备最高权利的人所掌握,其他高管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利(建议权,有的时候看似决策权实质是建议权)成全一些人,但是总的来看,作为企业的高管层,副总这一层在人员使用上一定要精心筹备、步步为营,才能将自己进行到底.

  另外从某种角度说,在一个企业内部,中层干部的稳定性要远远超过高管,这也许就是鸡头和凤尾的区别把!

 

发贴心情

另外,建议不要对一两个人的变化及对公司某些人所左右的形势尽量不要危害的自己的情绪!这或许就是高层人员成长的必要经历呢?每个人的用人理念、识人能力、驾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对待权势,只要身在职场只有妥协的份没有反抗的资本,确是精通此道,也必要循序渐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8 10:21:18编辑过]
300
发表于 2006-9-8 08:25:5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感觉比较突兀,公司高层及陆总的发展趋势都不明了,感觉好象陆总也在现实在压力下妥协了,总的而言,政治斗争=累。
299
发表于 2006-9-8 01:23:3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故事说故事了。尤其是结局,仿佛看到了我曾经的经历,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我甚至比文中的陆总职位更高,权力也更大,可没想到的是,我受到另外两个高层的合击,照样败下阵来。对高层权斗我是深有体会。

想对陆总这么说:首先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身在高位,绝对无法避免权斗,更无法置身事外。在一定的级别上做不参与斗争的高层,不现实也不可能,清高与洒脱无从谈起,只有参与的轻重而已。

其次,陆总的缺陷是过于看重权斗本身和对手。我的经验是,如果非斗不可的话,要么斗其上,要么斗其下,不可斗对手。陆总在文中不知是回避还是忽略了,真正的职场斗争无法回避中层的力量。我的败因之一就是对基层过于团结,而中层我基本忽视。企业中,无论是正面舆论还是负面的,中层是关键。

最后,面对现状,如果继续生存,不斗是不可能了。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自己置死地而后生,此局无法再破,就换个局。我想陆总能看明白我的话。静心做点感兴趣的事情,脱身事外一年半载,平和后再图东山再起。我的选择就是后者,目前在尝试换个活法,换一种恬静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权斗我仍在厌烦之中,既然无法回避权斗,只得调整自身了。

PS:这种权斗其实属于比较轻微的了,很多高层亲身经历的比这严重的多,尤其是手中掌握有财权的副总之间。

298
发表于 2006-9-8 00:46:5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吧,完了?!

297
发表于 2006-9-8 00:09:56 | 只看该作者
全文完了?感觉突兀,好象后面的争斗应该更加激烈,可惜没有了。感触良多,也受益受益匪浅,谢谢楼主![em12][em01]
296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23:25:13 | 只看该作者

(三)

何振基正伏案写着什么材料。见我进来,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只好先在沙发上坐下来,兀自点上一支烟。

不一会,何振基写完了。边摘下眼镜边说:

“本来昨天晚上在家就应该写好的,看看,为了场足球赛,上午忙了好一会!还是那句话说得对啊,今天没做完的事,明天再早也是迟了!”

边说边走过来坐到沙发上。我单刀直入:

“何总,听说准备把钟文海调整掉?”

何振基漫不经心地拿着块小布片擦拭着眼镜,慢慢说道:

“这么回事。陆总啊,有些情况,你怕是不了解,”他戴上眼镜,“采购部有几个老油条,你是知道的,工作不好好干,尽是些牢骚话。比如以前,你没在公司的时候,和他们中间有几个有过一些交往,这些,都是他们拿来炫耀的资本。现在你是公司的高管,又是他们的上司,作为钟文海是应该清楚的。这么放任自流,很不应该。长此以往,公司领导威信何在?该进行一些必要的整顿。”

“我认为钟文海最近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虽然采购部门有一些问题还是存在,但是不是一无是处啊。对钟文海的调整,我是有保留的。”话已至此,我决定直接表达我的意见和立场。

“这个我理解。对采购部,你是下了大力气的。成效也是有的。但是我认为,调整有必要,并且这次要务必把整个采购工作进行相对彻底的整顿。现在我们的供应商,和我们的采购人员,实际上已经发展到某种形式的商业贿赂了,这怎么能行?肯定要影响到资材质量。希望你能够理解,并且配合公司把采购部的整顿工作做好。当然,你是直接负责人,你的意见我们也会考虑。马顾问早在刚到公司调研时就提出采购的问题了。现在进行整顿,条件是充分的。”

我突然想起了马增远在办公室里问到我的采购人员中的一些情况——员工中的流言,果真是厉害!何振基把话说到这份上,曲折的意思似乎在说,采购部的问题,我应该负一定的责任。非但不自我检讨,还要进行袒护!

看我不作声,何振基又说:

“陆总啊,我相信钟文海也是有能力的。也是公司老员工了。这么对待一个老员工,确实有失公允。公司会对他进行推荐,到别的公司担任同等职位,我亲自打电话帮助落实!怎么样?”

既然已经成为定局,多争无益。于是我拿起笔记本,站起来:

“都可以,我还是服从公司的决定。我找他谈谈吧。”

何振基马上站起来:

“这就是了,这就是了。辛苦你了。”

回到办公室,我想马上挂通凌云国雄的电话,要求对钟文海的调整给予保留。但是转念一想,又感觉不太合适——很明显马增远知道这事,并且很可能和凌国雄通过气——这个从马增远与老凌通电话的细节上可以看出来。马增远和我谈到采购部时,似乎是有暗示的。

我感觉心头压上一块大石头,憋闷得很。我没有能力对我所负责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我现在感觉,这个副总经理多少有点花瓶的味道。

又想起这几个月来的种种变故,越发感到失望。记得我曾经在以前一家公司做中层经理的时候,是多么意气风发,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担当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发挥自己的才智,把企业做得生机勃勃。而如今,我确确实实地做了高级管理人员,却又不得不处处委曲求全,仰人鼻息。公司的管理环境,如果真象是那些咨询顾问所说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法治不要人治,那么这个世界早就大同了。

我放下手中的笔,拿起营销部的工作方案草稿。这里面大部分按照我的设想,进行市场研究、产品定位、客户需求分析,以及我们的行动计划和方案。重新拿起这个草稿,我竟然觉得毫无价值。我似乎觉得我不应该继续如此。

给钟文海打了电话,约他晚上一起吃饭。电话那头,钟文海倒是显得很放松和高兴,愉快地应承下来。我却不知道去如何和他说起这次调整。

(四)

和钟文海喝酒喝到很晚。我们都有些醉意了。也许我当时的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吧。后来,钟文海说,陆总,你想开点,不就这么点事情么!是金子,到哪都发光的。

钟文海和我谈到了刚进公司的情形,说到了公司里的种种趣闻。还谈到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些想法。他甚至还流了眼泪——看得出来,他是对公司有感情的。而我却不能对他尽责!

对企业决策层的服从,是一个十分痛苦的事情。作为职业经理,我不得不服从于很多在我看来不甚合理的决定,包括对于钟文海的调整。职业人在企业,生存大于事业,还是事业大于生存,真是个难以解答的问题。起码,在我身上,难以找到合适的答案。

每天上班以后,我已经习惯于日常的应付了——这方面,老何给了我很多启示,而我对很多事情也就熟视无睹了。因为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环境,只有寻求去适应它。有一天我十分吃惊地发现,柳淑云竟然开着老何的车来上班。可以想见,他们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高又清经常对我说,老陆,看不出来,你的棋艺长进大啊!马顾问依旧是低调地在公司做他的参谋。并没有立刻聘请他做常务副总的迹象——老凌并没有象当初一样,十分密切地找他商量事情。

万昌当了采购部经理。这个决定是凌国雄的授意,老何做了妥协。这里面还有什么名堂,我已经不感兴趣了,也不想去知道。而我后来才知道,万昌是某个董事的亲属。想起我刚来的时候,是准备下决心调整他的任职的,现在,非但调整不掉,还让他担任了这么重要的部门的经理。真是令我哭笑不得。总之,这个公司的政治斗争依然在桌面上在继续,也依然使我无奈。

 

天气渐渐的凉了下来。南方的秋天已然来临了。秋雨连绵,令人窒息。除了日常的工作和外出应付客户,我慢慢习惯于在办公室枯坐。对于老凌老何或者老马,我除了正常的工作交流,也懒于去沟通感情——我把自己变成了公司内部政治环境中的逍遥派了。写博客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博客的点击量竟然已经突破了一万次,真是令我意外。

日子看不到任何好转的迹象。我想,我必须给自己下个决断了——这样的生存状况和工作状况,实在令人索然无味,难以为继。到底是闯进这场雨中,还是找个避雨的地方,我一直在犹豫,在这场雨中徘徊。

(全文完)

295
发表于 2006-9-7 17:21:2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后获益匪浅,留个记号,好好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