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剑指江南 - 

[谈天说地] 拒绝真理

[复制链接] 30
回复
578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2-12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纽约时报》经管类畅销书《困境与出路》的作者曾经说过,在我们作商业报告或者下定论之前,在我们的大脑发热状态未能恢复正常前,最好问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个结论,有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会发生什么情况?”看到这里,让我突然想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
 
前几天,我在网络上认识的一位财经作家,04年《中国经营报》年度最佳图书的作者崔金生先生(笔名:雾满拦江),给我们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测试你的“不懂事指数”
 
    以下十个问题,凡肯定答复者,得1分,凡否定答复者,不得分,然后将得分加起来,对你自己做一个“不懂事指数”的测试。
  
  问题一: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对你来说是否很重要?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二:强烈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成功来说是否必不可少?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三:勇于承担人生的责任决定着一个人的终身成就。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四:尊重别人,真诚待人,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五:敬业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六:天道酬勤,勤奋、努力、刻苦的工作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七:掌握与别人合作的技巧,远胜于孤军奋斗。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八: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业精深度。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九: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效率人生。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十:处逆不惊,遇乱则稳,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
  □是 □不一定、或否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做一下,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看看自己到底懂不懂事。测试结果很简单,分数越高,就证明你越不懂事。
 
得10分的人,100%不懂事。
 
我做完后,理所当然的得了高分,毕竟自己天天被这些成功的教条包围着,阅读到这10条的时候,认可它们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没有通过意识状态下的任何思考与疑问,“是、是、是”的就这么做完了。而且,我还天天将这些教条当成“真理”,将它们“传授”出去而感觉不错。
 
与“真理”在一起的感觉,估计和磕了药不会差太多,高过了性欲的满足。
 
没有必要追究崔先生的资历,证明他说的就是真理或者就是狗屁。我们如果企图这么做,那就说明我们依然处在到处寻找所谓的“真理”而不得的准磕药状态。这种冲动的、条件反射式的行为,与小朋友们争论天平座黄金圣斗士还是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是最厉害的那样,无聊。当然,你认为他们两个都不如超级赛亚人卡卡罗特那样厉害,那是你的事,也是小孩子的事,我没有兴趣。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在我下结论之前,我竟然没有问自己那个问题:“这个结论,有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会发生什么情况?”
 
掌握与别人合作的技巧,远胜于孤军奋斗?
 
尊重别人,真诚待人,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
 
处逆不惊,遇乱则稳,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
 
有没有孤军奋斗而成功的情况?有没有不那么自信的人最后成功的?成就事业的人中,100%都处逆不惊,遇乱则稳吗?每个人都是这样吗?没有特例,不讲条件吗?
 
怎么可能!
 
沃伦·巴菲特,偏偏是他在互联网泡沫盛行时一人头脑冷静、如履薄冰,才使他安全度过了泡沫破灭期,成就了如此辉煌的巴菲特帝国;而那些随着互联网泡沫一道消失的人们,他们在疯狂的时期是多么自信满满、踌躇满志啊,现在他们在哪里呢?
 
安迪·格鲁夫与其著名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很好的阐释了“孤军奋斗”所带来的效益;微软总裁蒂夫·鲍尔默,热情洋溢,激情满怀,他生气时会大吼大叫,吹胡子瞪眼,强势而又充满活力的他即便完全不“中庸”,但一样成功。
 
杰克·韦尔奇刚上任的时候,由于大幅度、经常性的裁人,被媒体称之为“中子弹杰克”。他在自传中说过他希望自己每到一个部门,要像扔手榴弹那样,制造震撼力与摧毁力,以对付这个庞大企业日益严重的官僚作风。如今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之一,受到商业界精英们的一致爱戴与尊敬。
 
这些都是对那些教条的最大讽刺。
 
但我们却偏偏选择了肯定,理所当然的没有经过清晰的逻辑思维的肯定了这一切,而且将它们视为成功的“真理”。
 
看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在我们欲下结论之前,要多问问自己:“这个结论,有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会发生什么情况?”,以免落入愚钝的圈套。要知道,我们所认为的那些“真理”,基本上都无法经受这个问题的考验,只有学会拒绝这些“真理”之后,我们才能获得智慧,站得更高,看的更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3 16:43:34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13: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mily在2007-2-15 12:14:22的发言:

這位摟主的ID吸引了我

我與這個名字相關的某些網友有過一些恩怨。

當然,只是過去的遊戲而已。

剑指江南

現在看到他有種它鄉遇故知的感覺,很容易讓我想起去年發生的許多故事。

年輕時的故事

《魔兽世界》 五区 芬里斯 联盟。

不过,我并没有加入过那个工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2-16 22: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etzxh在2007-2-16 11:09:45的发言:

我相信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还有,文中观点不大同意,我们谈论事务都是谈论其普遍性,不谈论特殊性,而文中似乎只看到特殊性,却否定一般性,这是不对的。

呵呵,其实我想表达两个观点:

首先,看问题要看普遍性,也要看特殊性,也就是问题的两个特性都要看。但往往人们只能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普遍性,而忽视其特殊性。

其次,如果能接受以上的观点,我们就不难推演出,事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地位,不是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互溶的,普遍性的东西在具体事务上可能就成为特殊性了,而有些具有特殊性性质的因素却具有普遍意义。吃苦耐劳在成功领域具有普遍意义,但在科学研究与文学艺术等领域,这项特质却没有普遍意义;相反,好吃懒做的人可能因为懒,发明了一种可以偷懒的设备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而成功。我们不能说社会的推动、文明的发展就普遍需要这种特质,但如果人人都是老黄牛,只知道流汗耕种,低头黄土抬头青天,我们也就只能在刀耕火种的年代里徘徊不前了。聪明人都需要那么一点点“偷懒”的意愿的,这就是特殊特质所具备的普遍意义所在了。

推导出了这个结论,就会知道“普遍”也好,“特殊”也罢,都是一回事,都是“人见”,而不是事物的真实反映。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世界上就不会有所谓的“真理”存在。所有的“真理”,皆为“人见”,都是境界性的,都需要条件限制的。

几百年前,我们推翻了“神学”,几百年后,“科学”是否会成为街头巷尾人人谈论的“笑话”呢?谁能保证?

“量子力学”的存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6 22:53:24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07-2-16 2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mily在2007-2-16 8:36:51的发言:

《魔兽世界》是我玩的第一款網游

認識了很多朋友(不分陣營),也讓自己成熟不少

[em05]

《魔兽世界》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款,也是最后一款网络游戏。

不过,当联盟与部落互功主城的时候,我已经退出了游戏。同时也很遗憾,没能亲眼见到开门的盛况,部落、联盟的兄弟们齐手并进的伟大时刻。

你所在的工会,我有所耳闻,也曾经与你的朋友们在战场里相遇过,杀的天翻地覆、痛快淋漓。

5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12: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njk202020在2007-2-23 9:25:12的发言:

    不能说自信满满、踌躇满志的人不在其业就肯定沃伦·巴菲特的商业帝国的头脑冷静、如履薄冰;

    不能说中庸的人不在其位就肯定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的孤军奋斗;

    不能说尊重别人,真诚待人的人不就其事就肯定杰克韦尔奇的独裁;

    在你否定上面"真理"就片面以一个方面成就说成是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多么的片面.成功有因,失败无由,毕竟个别的成功也没有成为真理的条条.当若真的是真理了,作者会不会返回说了否定.

    凡事我有我主见.

看书要仔细:)

我可从来就没有否定过什么,此文中,我把一句话重复了三次:“这个结论,有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谈的是思维问题,而不是成功的问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