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原创]飞猫胡说七道:德与才谁更重要?

[复制链接] 36
回复
96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6-12-30 21:12:13 | 只看该作者

我要外出几天,飞猫的大作我回来再拜读。

12
发表于 2006-12-30 21:38:1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道德只是一个幌子,利润的分配才是各种矛盾的焦点。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08:27: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lei在2006-12-30 21:38:14的发言:
很多时候,道德只是一个幌子,利润的分配才是各种矛盾的焦点。

  利益的分配是重点,几千年的人情世故也确实是这样,人情千古多重金。但这也同样也是道德演变的必然历程!

  道德并非是一个幌子,网络上流行的“7个人分粥”的管理故事,就是典型的道德演变历程。如果我们把微软的人才招聘题“海盗分宝石”的题目稍加修改,亦同样是一个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经营的道德演变历程。人类社会的原始社会——奴隶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难道就不像“7个人分粥”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道德演变历程吗?从古代直至今天的商业管理,难道也不是这样进化的吗?

  国学大师南怀瑾所云:“德者,得也。使人各有所得,而非占为己有,方能尽情万物,使各得所需,各得其位,此为大功德,亦谋略之大用也。 ”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滔天洪水祸患天下,而大禹疏之。

  商朝的纣王竭天下之财富饱一己之私欲,而周武王散之(可参见飞猫转载的《恢复封建政策的八大正反思辩》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98016,0,0,0,483827,0,0)。

  秦朝法律森严残酷,汉高祖以“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宽之。

  还有近代的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伟大事迹……美国政府建国以来有4位总统在贫困中死去……这些,都是人们家喻户晓的历史见证!今人难以理解的活生生的历史见证!

  什么是“德”?《易经》的解释是“赞助天地之化育”,佛教解释是“慈悲喜舍”,儒家则认为是“博施济众”。德,是效法“天道”以成就世人,恩泽天下,使广大民众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尽其材。也就是古贤所理想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境界。德之功用,对别人来说是使之得其所欲;在自己来说,则体现为一种崇高伟大的道德品质。

  世间万物有所求就有欲望,假如其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是最大的不道德!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道德,欲望终将落空,只有以道德为立身处世的根基,才能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君臣父子才会各尽其责,各安其位。

转:

                    七个人分粥

  对权力制约的制度问题一直是人类头疼的难题。请看下边的这个小故事。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于是我们又可得到结论:绝对权力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
  所以,才能是手段,而道德却是手段的归宿。两者是一体的,然而却有主次之分,也不能像宋襄公一样把目的“德”当成手段来用。
  在此,飞猫不由引用国学大师南怀瑾在《黄石公三略》中的一句话: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本节总结全文,言治国之道,在公与平。凡政令措施,不能普及全民利益,则民心散矣;民心既散,政令不通,国必衰疲。再者,世事本无十全,故利害权宜之处,所审尤慎,即目今民主原理之真谛,亦以多数民意为依归,此古今政治不二之理也。

  试问:是才重要,还是德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9:03:52编辑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08:48:44 | 只看该作者

飞猫再来说说大家最熟悉的曹操。

  
  曹操重视人才的罗致与使用,终其一生而不移。

  建安初年,曹操迎献帝都许,征召贤能,重用旧部,很快就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有效地控制了中央和军事大权;

  官渡之战后,曹操发出《求言令》,要求其部属在每月月初写出他的优缺点,交由他过目,用以自察自省,并从中网罗了诸多人才,为其日后争雄天下奠定了基础。

  建安十三年,曹操兵败赤壁,痛定思痛,使曹操再次感到人才的重要,也促使他又一次把广罗人才和奖励战功放到了重要地位上。

  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他依次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充分显现他了重视群体智慧、虚心纳谏的广阔胸怀,其“唯才是举”的用人观曾得到后世诸多帝王将相的赞许和模仿,为后世用人观的确立树立了楷模。体现了他“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人养人厚”的优秀风格。
  曹操用人的方法与特征是:1、举贤不避亲,把故旧置于重要的岗位。2、不疑投降之众,授以重任。3、大胆使用降官,论功行赏。4、不拘一格用人才,善于从士卒之中提拔有用之才。5、从地方官吏和布衣俊秀中征召有才之士为已所用。

  中国古代的真英雄曹操之所以能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所成就,关键也在于他身边聚集了一班文武贤才。在《短歌行》中他写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取意于《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他以此表示希望接纳尽可能多的贤才。后两句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姬旦说:“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曹操借此典故,表示要谦虚谨慎地对待有才识的人,使全国的人都真心归服。为了招募贤才,他连续颁布了《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格令》。这三令对当时有才之士都是颇具吸引力的,这也体现了曹操非他人能及的功德!
  招贤、聚才都是为了用才,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出谋献策。为此,曹操颁布了《求言令》以广开言路。他是善于集思广益的:他所采用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两大方针政策,就是采用毛的建议。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春,在先征刘表还是先征乌桓这一问题上,郭嘉力排众议,主张先伐乌桓,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大败乌桓,平定了中国北部。他十分爱才、惜才,《典略》写道:“(陈)琳作诸书及檄,草成是太祖(曹操)。太祖先苦头风(痛),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可见其爱琳才之深。郭嘉病死,曹操两次写信给推荐郭嘉的荀,表示深切怀念,说明其惜才之甚。
  总之,曹操的文治武功业绩,都溶汇了众多人才的智慧。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总是有限的,没有一班文武人才的辅佐,曹操虽有奇才,但其一人是成不了大事的。由此可见,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曹操在用人时,还难以跳出才不为我所用,则必不能留为他人所用的统治思想(原来在曹操心里,也是德比才更重要,哈!当然,当时也没有一人能比曹操更善于统揽治理当时的乱世!),为此曹操也黜杀了许多人才,迫荀彧自杀、因嫉妒而杀孔融,因怀疑而杀崔琰,以及因一句“鸡肋”借题发挥而斩杀杨修等等。反正曹操只要感到人才难以为已所用,不管你功劳多大,旧情多深,都会借各种手段除之而后快,甚至对于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周不疑,就因为他的才能出众,曹操“欲以女妻之,疑不敢当;……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乃遗刺客杀之。”诸如此类,无不反映曹操的残忍疑忌,非常人之所能及。

  …………

  综上所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由此可见他深懂“时势造英雄”的发展战略,具备了一力拨千斤的卓越才能。他能得“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天时、得“发《求贤令》得天下英才”之人和(道德),从而战胜了孙权、刘备、袁绍等天下英雄,非偶然之因素也。也印证了曹操之才德,非刘备、孙权、袁绍……等英雄可与之比肩的,曹操乃真英雄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9:06:49编辑过]
15
发表于 2006-12-31 08:55:09 | 只看该作者

上来拜一下高人

飞猫说的太有道理

在栖息谷,有很多关于管理的帖子,探讨怎样管理别人,其实说白了就是能按你的要求做事,令行禁止。但不知家人们有没有想一想,别人凭什么心悦诚服的听你的?凭你高人一等的职位?你的才干?你的财富?你的智慧?还是你的道德?一个是“要我做”,一个是“我要做”,动机的不同,动力的不同,其变化的结果自然也就相差甚远。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09:04: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iamrazor兄的捧场与支持!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09:08:32 | 只看该作者

择日,飞猫再将微软公司的人才招聘题“海盗分宝石”的题目稍加修改,大家一起来解答一下。

看看是否如飞猫所说,亦同样是一个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经营的道德演变历程。

18
发表于 2006-12-31 09:28:44 | 只看该作者

遵守游戏规则与德不德没有关系?试想老SA杀人时是不是需要有人去救,老SA被杀时是不是也需要有人去救。

我的观点有点形而上:当人类走出自然属性,想要靠能力控制意识,再能过意识建立秩序,那么德本身一直不过是弱肉强食的延续与包装。

特此推荐曾经被封杀几年山东神光的孙成光的博士论文《新人性》,分钻石的游戏在里面有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人性进行了剖析。

 《新人性》介绍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57386/

孙成钢的BLOG:http://blog.cnfol.com/scg/default.html

猫搞得我好像是推销书的?愤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7:11:01编辑过]
19
发表于 2006-12-31 09:49:59 | 只看该作者

报个到  最近有点忙,看看再说

关于话题的论述已经有过新发言了!

飞猫兄加油哦!

20
发表于 2006-12-31 11:03:3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iiii在2006-12-31 9:28:44的发言:

特此推荐曾经被封杀几年山东神光的孙成光的博士论文《新人性》,分钻石的游戏在里面有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人性进行了剖析。


《新人性》在哪里?干嘛不贴出来,去百度一下吧.

搜了一下,也只找到"孙成钢博客",我是很少买书的了,还是等那位有心的家人上传电子书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1:21:00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