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中国IT盘点之一:十大国际新闻

[复制链接] 5
回复
14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12-30 10: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大国际新闻




编者按:作为本报每年年底的重头内容,新闻与评论版今年分别针对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新闻人物等进行了评选,希望能给读者留下一些有关2006年的记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IT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应用趋势。

1 索尼笔记本电脑电池召回

今年发生了消费电子和IT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由于有报告称锂离子电池会出现短路,甚至引发火灾,戴尔公司在8月份宣布召回400多万块笔记本电脑电池。此后不久,包括苹果、富士通、日立、联想、东芝在内的笔记本电脑纷纷宣布召回电池,使得被召回的笔记本电脑电池总量超过了800万块。这次召回,再加上PS3游戏机推迟发布、PSP游戏机销售疲软使得索尼出现了亏损。

2 Google 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

10月9日,在Google宣布将以16.5亿美元等值股票交易买下YouTube之后,Google股价涨至431.70美元,这使Google的市值在《华尔街日报》透露收购消息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增加近40亿美元。能够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彰显出Google强大的赚钱能力。这一交易本身表明了视频在Web 2.0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融合用户创作的内容和多媒体应用。在Google收购YouTube后,竞争对手慌了。Lycos推出了融合社交网络和在线视频的电影流式服务,电影公司和电视公司也将视频内容放在了网上。互联网网站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法律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和网络的融合已经是时候了。

3 Vista多次推迟后终于发布

在经过多次推迟后,微软在11月底发布了Vista、Office 2007、Exchange 2007。但是,消费者要等到明年1月份才能够购买到Vista、Office 2007——除了其他功能外,它们之间的互操作水平超过了以往的版本。Vista功能提升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良好的图形界面和用户体验、强大的搜索功能等方面。这次产品发布可能将是微软最后一次传统的套装软件发布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托管应用软件,Google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办公软件,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不断地获得软件升级包,大规模的产品发布活动可能成为过去。

4 惠普PC全球出货量超过戴尔

10月18日,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和IDC发布的数据均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期间,在全球范围内,惠普PC出货量已超过戴尔。这是自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惠普首次重回全球PC市场第一位置。根据Gartner和IDC的数据,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总增长率不足7%,其中惠普出货量同比增长15%,戴尔不足4%。Gartner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惠普PC出货量比戴尔多出11万台,全球市场份额升至16.3%,戴尔为16.1%。Gartner指出,戴尔公司三季度的增长是历年来增长最为缓慢的一个季度。在美国市场上,戴尔仍占据着优势地位,份额为31%~32%左右,惠普为22%~23%左右,已缩短与戴尔的差距。Gartner副总裁Charles Smulders认为,在高增长特别是消费者市场领域,惠普取得了不错业绩。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惠普前段时间发生了“电话门”事件,但市场销售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5 “100美元电脑”引争议

“100美元电脑”的技术进步为“一个孩子一个电脑”项目打消了很多人的怀疑。阿根廷、巴西、利比亚、尼日利亚和泰国五个国家已经表示,将把这种电脑送到本国的少年儿童的手中。11月中旬,“一个孩子一个电脑(OLPC)”组织展示了最新的“100美元电脑”原型PC——称为B1,但造价要150美元。非营利机构OLPC软件总监Walter Bender介绍,显示器和镍氢电池的成本比预期高,导致了整体价格随之升高。造成当前成本上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比早先设计的“100美元电脑”多加入了无线网络接入模块。OLPC组织计划先对B1进行进一步修改,然后打造出第二款称为B2的原型机,预计到2007年第二季度末再正式推出。但也有一些人质疑“100美元电脑”,认为是电子垃圾,对改善贫苦国家的教育质量没有直接的作用。

6 半导体业整合加速

7月24日,AMD公司和ATI公司发表联合声明,AMD 以42亿美元的现金加上5700万股的公司股票全额收购ATI,总交易金额约为54亿美元。目前,AMD在消费性台式机和服务器方面的产品比较成功,AMD希望增强在移动和商用计算领域以及高速成长的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能力。

摩托罗拉公司宣布以39亿美元收购技术基础设施集团Symbol Technologies,这项收购交易将为摩托罗拉带来多种移动计算、射频标识(RFID)和激光条形码扫描等技术。以Blackstone Group为首的几家投资公司在对生产蜂窝电话和汽车用芯片的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投标中获胜,已签订价值176亿美元的收购协议。12月4日,LSI Logic 宣布以价值4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前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半导体部Agere Systems公司。

7 欧盟RoHS法令正式实施

RoHS是欧盟《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的英文缩写,它限制了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六种有害物质在电气、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法令旨在保护电气、电子产品的用户免遭这些有害物质的伤害。欧盟规定,自2006年7月1日法令正式实施起,使用或含有重金属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的电气电子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销售。RoHS的法令指出,制造商不仅不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铅的焊锡进行焊接,甚至用使用含铅油墨进行产品标识和说明书的印刷也会导致触犯法令并因此受罚。可见,虽然RoHS法令的条文规定从表面上看仅仅是限制电气、电子产品生产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但法令实际的作用效果却约束着包括原材料、生产、包装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个电子产品产业链。欧盟在今年7月1日RoHS正式生效之前就已经为该法令留出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准备适应期,而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也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遵从RoHS的相关部署、举措。

8 Java基于GPL开源

或许正是微软和Novell在Linux和虚拟化方面的合作,11月13日,Sun正式确认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Java将基于GPL(通用许可证)开放源代码,Sun的Java.net网站提供移动版Java Platform Micro Edition(Java ME)和桌面版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ava SE)的源代码。基于Java ME建立 “Mobile & Embedded”和基于Java SE建立的“Open JDK”将成为新的GPL开源项目,同时GlassFish在现有的CDDL许可证方式之上,将于2007年第一季度增加GPLv2许可证。事实上,Java开源本身早已不是新闻,但基于GPL开源,却没几个人能事先想到。在今年5月举行的JavaONE大会上,Sun已先期对Java的一些周边项目开放源代码。Sun的CEO Jonathan Schwartz曾表示,Java开源最大的问题在于保持兼容性,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确保标准被继续遵守,要保证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商业机构能根据自身的利益去改变Java。显然,Java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Sun公司在保证兼容性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来兑现“一次编写,随处运行”的郑重承诺。

9 阿尔卡特并购朗讯

4月份,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宣布将出资140亿美元收购美国朗讯公司,将组建一个年销售额240亿美元的网络巨头。朗讯说,合并后的公司每年将节省17亿美元,希望提供业界范围最广的电话资产组合,使两家公司能够在提供下一代无线、有线和融合网络的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诺基亚和西门子6月份宣布,合并诺基亚网络事业部和西门子与运营商相关的业务部门,组建新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Nokia Siemens Networks,双方各占50%股份。新的合资公司将通过其规模和全球资源,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带来收入、节约成本的产品与服务。以2005年的财务数据为参考,合并后的新公司估计年收入为158亿欧元,到2010年预计将实现每年15亿欧元的成本节省。

10 戴尔服务器换芯

戴尔在5月份宣布,它将于年底前推出采用AMD芯片的多路服务器产品。11月份,戴尔正式宣布中止与英特尔长达二十多年的独家合作协议,发布了两款采用皓龙芯片的服务器PowerEdge 6950和SC1435。戴尔曾经是英特尔的忠实拥趸,但是随着低价竞争的加剧和戴尔本身的业绩压力持续加大,戴尔不得不改变与英特尔的惟一合作伙伴关系,而开始与更具性价比优势的AMD合作。戴尔还推出了首款配置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Inspiron 1501,其配置与功能完全能够与以往更高端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相匹敌。苹果1月份推出推出首台采用英特尔芯片的Mac PC也同样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英特尔芯片给Mac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12月18日 第50期 A24、A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0:11:50 | 只看该作者

十大新闻人物

1 王选:“当代毕”的陨落

王选给中国留下的,不仅有创新的技术和思想,还有一个国家创新向上的梦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从加在王选这个名字前面的称谓,就可以知道,他对于中国科学界的重要性。

王选是杰出的计算机学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印刷业带来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重大转变,他被誉为“当代毕”,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他的科研成果也已经遍布全球汉字出版印刷市场。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惟一四度获得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6年2月13日,王选逝世,《计算机世界》如是评价:一个创新的灵魂离开了,不仅仅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想创新,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国家创新向上的梦想。

2 徐静蕾:名人博客代表

徐静蕾,出生于北京,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曾主演和导演过多部影片,获得过国内外多项大奖。

2006年2月13日,即情人节前一天,影视名人徐静蕾个人博客点击率超过1000万,使“博客年”、“博客商业化”等概念似乎落到了实处。广告公司从“老徐”的博客突破1000万点击量迅速看到了商机。广告公司先找到了徐静蕾的助理,在其指引下又找到了新浪,而新浪却以“博客属于个人的网页”的理由将皮球又踢给了徐静蕾一方。而没过多久,新浪称博客上的广告应该属于网站,因为网站为了提供博客服务,付出了大量人力、财力。

名人博客使新浪博客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一大规模博客集散地,然而,随着博客的泛化,徐静蕾的博客搬家事件,再度引发业界关注——博客商业模式该如何建立。如此潜在话题,随着博客第一名人徐静蕾的博客变迁,而被解读成各种潜在的可能。

2006年末,业界对于博客的关注,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博客元年,转变为“博客商业将死?”的疑虑和担忧。

3 李一男:是妥协,更是回归

从被迫对抗华为,到最终回归华为,2006年的李一男,演绎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

从响应华为公司号召内部创业,到走向华为的对立面,再到6月6日被华为收购,曾经的华为公司最年轻的执行副总裁、港湾网络公司的创始人,如今的华为首席电信科学家,李一男的道路显得有些执拗,也有些坎坷。

华为领导者任正非的神秘,也同样影响了李一男,使其成为仅次于任正非的神秘者;而在经历了多年的争斗、较劲,甚至相互倾轧之后,港湾回归华为、李一男回归华为,更使得这一商业事件、这个人,已经无法避免地带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

而随着华为全面从其合资公司华为3Com公司撤资,业界已经开始揣测,华为对李一男的“冰封期”是否将过去。在2006年的收购变局之后,2007年,李一男这个名字,是否会重新在数据通信市场响亮并活跃起来。

4 符标榜:国际和本土的联姻

6月8日,符标榜出人意料地空降神舟,担任公司总裁。他能否领航神舟冲上云霄?

2006年6月8日,原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符标榜空降神州电脑公司,担任该公司总裁,IT业、特别是PC行业为之惊讶。

作为戴尔中国区总裁,以及兼任戴尔亚太及日本副总裁,符标榜对于戴尔中国乃至全球的贡献,为业界所公认。甚至有评论称,符标榜是戴尔中国直销体系创建的功臣,同时也是中国IT业的“销售奇才”之一。在加盟神州电脑、出任总裁后,符标榜获得了神州电脑3%的股份,全面负责商用电脑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

同时,作为国际化企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符标榜是否能够和完全本土化的神州电脑公司很好地衔接,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5 杨旭:临危受命挽狂澜

临危而受命,英特尔对杨旭的期待,或许比对其的倚重还要多。

2006年6月,杨旭再度担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在英特尔中国业务面临AMD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英特尔总部再次将中国区总经理这副重担交给杨旭,期望他能力挽狂澜。

杨旭担任英特尔中国(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5年(2000年~2005年)中,是英特尔在中国全面告捷的5年,杨旭本人也因此在英特尔公司内部获得了“AMD杀手”的名头。而在2005年7月杨旭升任英特尔副总裁兼亚太区联合总经理之后的一年中,英特尔几乎遭遇到进入中国后的最大危机,AMD在中国市场中节节攀升。

12月20日,英特尔成立中国区,杨旭将升任英特尔公司副总裁、销售与市场营销部中国区总经理,这也是英特尔二十年来首次成立新的大区,新增设的中国区域将独立行使其销售与市场职能。

6 黄光裕:中国渠道决定者

在收购永乐之后,黄光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渠道决定者。

7月25日,国美电器和永乐电器正式宣布两家企业合并。2005年,国美实现销售规模498.4亿元,而永乐的规模也高达151.7亿元,合并之后的销售总额,是第二名苏宁电器的1.64倍。

2006年,黄光裕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业界极大的关注和揣测:现金流丰富的时候引入风险投资;已经稳坐中国渠道老大位置,却仍然选择和第三名的永乐进行合并;与上游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唇枪舌剑,就渠道利润分配是否合理,继续合作、也继续争论着。黄光裕表示,“在上游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我们只能选择后者,因为后者是上帝。”

黄光裕频频出国考察,也在企业内外部各种会议上探讨国际化问题,他说,“国际化道路,不再是开新门店,而是以兼并为主。”对永乐的兼并,更让他感受到企业膨胀的成就感。

7 刘峻岭:从我这里开始改

刘峻岭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8月16日,他和戴尔中国区中型客户部经理闵易达共同出任中国区总裁。

“如果戴尔中国有什么做得不好,希望从我这里开始改。”这是戴尔中国两位新总裁之一的刘俊岭首次与媒体见面时所说的话。

在2006年,是戴尔中国区遇到问题最多的一年,笔记本电池召回事件、中国区总裁麦大伟投靠竞争对手联想、直销模式遭受更多质疑……等等问题,使戴尔中国再次回归到“双总裁”管理架构。戴尔总部对其中国公司的要求是,在继续保持目前增长势头的前提下,取得中国PC市场第一的位置。根据戴尔更高管理层的表示,由于刘峻岭更了解中国市场,所以将会加重和中国政府和中国媒体的沟通。

自从2006年初加入戴尔后,刘峻岭就派往美国戴尔总部,与戴尔美国管理团队工作,全面了解戴尔的直接业务模式,“为领导戴尔中国做好准备”,如今,戴尔公司认为,是他起到更大作用的时候了。

8 王小云:密码学界巾帼英雄

王小云作为山东大学信息安全的学术带头人,负责整个专业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现任山东大学信息安全所所长。

9月16日,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上,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小云教授获得了“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她用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成功地破解应用广泛的HASH函数MD5、震惊了整个国际密码学界之后,又顺利完成了SHA-1的破译工作,再次震惊了世界,她被国外专家称为“当今密码学界的巾帼英雄”。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王小云一直致力于研究密码理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找到了破解HASH函数的关键技术,成功地破解了MD5和其他几个HASH函数。王小云在2004年美国密码会议上公开了多年来对HASH函数的系列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成果也宣告了世界通行密码标准MD5的堡垒轰然倒塌,引发了密码学界的轩然大波。MD5的破译网站评价她的工作为“近年来密码学领域最具实质性的研究进展”。 5个月后,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万人参加的RSA年会上,5位权威国际密码学专家宣布,王小云小组又成功破解了SHA-1。

9 赵厚麟:中国的ITU副秘书长

当选后的赵厚麟表示将竭尽全力使国际电联成为一个更具活力的组织,为发展中的全球信息社会做出贡献。

2006年11月10日,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电联第17届全权代表大会上,ITU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以93票当选下一届国际电联副秘书长。投票中,来自土耳其的候选人获得28票,西班牙候选人获得34票,加纳候选人在选举前宣布退出。赵厚麟以93票当选可谓是众望所归。此前,赵厚麟一直担任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局长。

赵厚麟在当选为副秘书长后发表演说,向国际电联成员国尤其是祖国对他的信任表示感谢。他说,副秘书长职位对于国际电联具有战略重要性,他将竭尽全力辅助候任秘书长和三个局主任以及国际电联各成员,使国际电联成为一个更具活力的组织,为发展中的全球信息社会做出贡献。

1998年经中国政府推荐,当选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局长;2002年10月再次连任。

10 何经华:一拍即合到金蝶

从用友到金蝶,何经华用两年的时间,回归到ERP行业。

曾经高调空降到用友软件做了两年多总裁的经理人何经华,低调入主金蝶,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震动。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宣布,何经华将从2007年1月1日起,担任集团行政总裁。

金蝶的姿态是,选择“另外一个人担任CEO,并建立一个强大的战略执行管理团队,到了合适的时候”。国际软件厂商步步压境,中小软件企业纷纷转型,夹在中间的传统ERP厂商用友和金蝶则只能以变革求突破。而从金蝶看来,由创始人徐少春一手带起来的金蝶也需要革新内部气象。

在离开用友之后,何经华曾担任数个公司领导职位,但时间都不长。面对ERP企业要引入活力以求转变,徐少春需要和职业经理人合作。徐少春和何经华的“一拍即合”,让从ERP企业出走的何经华,最终还是回到了ERP企业中。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12月18日 第50期 A30、A3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0:13:43 | 只看该作者

十大国内新闻

十大国内新闻




1 全国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国家发布了重要科技战略,颁发了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当晚,与会代表还参观了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

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和中央决定。”

在全国科技大会胜利闭幕后不久,2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规划纲要》首次把发展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定位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这意味着,未来15年信息技术创新将面临两个主战场,一个是信息产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另一个主战场是信息化关键技术。

2 TD-SCDMA奔向商用

经过多年的漫长等待,3G终于赢来了全球大规模部署的黄金时代。在中国,自主研发的3G技术标准TD-SCDMA也开始了加速奔跑。1月20日,信息产业部宣布,为及时发挥行标对促进系统设备的规范作用,决定发布TD-SCDMA标准。有分析人士称, TD-SCDMA行业标准的发布对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将有重大影响。

业界厂商开始动作频频。鼎桥通信(华为和西门子合资)推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是业内首次由单一厂商推出TD-SCDMA的全面组网方案;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大唐移动建立了北京、上海两地连接起来的综合实验室,完全针对TD-SCDMA进行完整测试;北电网络选择和大唐联姻,普天则投入诺基亚的怀抱;爱立信OEM中兴通讯的基站,并对外宣称两者结成战略联盟……一时间,围绕TD-SCDMA的结盟和造势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TD-SCDMA的演进也确实迅速,3月,TD-SCDMA规模测试开始;9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透露,TD产业化准备已基本就绪;11月5日,TD-SCDMA步入规模放号阶段;甚至有分析指出,整个商用测试到12月底结束,牌照问题也将提上议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被称,按照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运营规律,中国若想在2008年为赛事主办城市的公众提供3G业务,其网络建设必须提前15-18个月进行。按照这一时间推测,首张3G牌照发放最晚不迟于2007年上半年。

3 胡锦涛访美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

2006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首度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访问了美国,此次,胡锦涛访美的第一站不是白宫,而是微软公司和波音公司在西雅图的总部。

就在胡锦涛访美的同时,联想集团和微软公司正式签约,联想将通过预装的方式在全球65个国家及地区销售微软软件,这涉及总价值约达12亿美元的微软软件产品。其中,大部分将运往中国进行预装。有关人士表示,这项交易将是截至目前中美两国高科技企业间最大的知识产权相关合约。

在参观微软公司总部之时,胡锦涛表示,希望看到微软和中国的合作,欢迎微软将来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表示中国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履行诺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胡锦涛说。

今年,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确实履行着诺言。就在胡锦涛访美前夕,信息产业部在官方网站上透露,2006年信息产业部将做好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工作、推进大型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并积极开展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治理网上侵权盗版行为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以及开展开源软件知识产权研究和保护工作等多项措施。随后,大规模的市场整顿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4 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2月2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几年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了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信息化,而农村现代化又为IT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市场。

随后,信息产业部召开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调动全行业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产业部还提出,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从现实情况看,全国农村和广大农民对信息技术、网络和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部分农村地区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效比较明显。同时,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信息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5 中国计算迎来50周年

从一无所有到痛定思痛,历经半个世纪,中国高性能计算事业正试图攀登新的高度。自1956年新中国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到如今,我国计算机事业已整整走过了50年的历程。

50年,弹指一挥间。对于中国计算事业来说,50年前周总理亲自领导了《十二年规划》的制定,点燃了中国科学技术的火种。50年间,中国计算事业筑就多少辉煌,又留下几多思考。几代人奋斗,打破了外国向我国禁运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神威、银河以及曙光、深腾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由于当时历史环境以及自身的条件所限,这些科学家们也眼睁睁地看着种种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回顾来时路,艰辛坎坷; 眺望前方,亦并不平坦。

今年10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主题为“计算机改善人类生活”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06中国计算机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算机事业开创者之一张效祥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的艰辛和收获,同时也对未来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希望:希望计算机业界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 希望计算机事业成为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强大支柱; 希望我国各方力量要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

6 中国IPv6锋芒显露

9月23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项目(以下简称CERNET 2)验收和技术鉴定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我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NGI)主干网核心技术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一成果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地位。

据了解,下一代互联网与现有互联网的本质区别,是使用IPv6为网络层协议,转IPv4的32位编码体系为IPv6的128位编码体系。鉴定委员会认为,我国自主研发CERNET 2主干网,并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纯IPv6网,加速了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创新技术路线,从而加速了世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据介绍,CERNET 2的研发始于2003年,属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清华大学等25个高校共同承担,并于2004年建成,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进行了联网试运行,目前已与全国20个城市的167所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了互联,传输速度达到每秒2.5G~10G。CERNET 2的成功,不仅确立了中国在NGI领域的地位,有了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彻底摆脱了对国外互联网关键技术及产品的依赖,有利于中国网络产品研发及市场环境的发展。

看到胜利的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目前IPv6在技术上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尽管CERNET 2已圆满验收,但只能说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7 IT面对召回机制缺失

对笔记本电脑厂商和笔记本电脑电池制造商来说,这实在是不平静的一年。由于发生了大规模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召回事件,2006年很可能会被业界冠以“电池召回年”的称号。

从8月份开始,在戴尔、苹果等笔记本电脑厂商开始大规模召回笔记本电脑电池之后,联想、日立、东芝、富士通等全球各大笔记本电脑厂商也纷纷在10月1日前后陆续召回其部分笔记本电脑电池。被召回的问题电池大部分出自锂离子电池的发明者,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组供应商索尼公司。在电池问题出现之后,索尼公司表现出了积极的应对态度。笔记本电脑厂商们也都在全球召开了召回行动,但在中国,各家厂商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IT公司,虽然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办法,但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召回机制。而很多国内的IT公司更表示缺乏产品召回经验与机制。

除了笔记本电脑电池,其他IT产品还有没有需要召回的问题?近几年,IT产业内的召回事件越来越普遍。据专家介绍,目前的IT召回还只是企业主动召回,而我国的国家强制性IT召回制度还是空白。

专家称,召回机制对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当重要,我国的汽车行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召回机制,IT业也应有自己的召回机制!

8 数字化青藏铁路开通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这条高原铁路创造了数个中国之最,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条数字化铁路。据专家介绍,修建高原数字化铁路在我国尚属首次。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美、英、法、德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了这项技术。

青藏铁路还是一条智能化铁路。奔驰于青藏线上的列车,不论是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还是穿越羊八井隧道群,控制中心都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准确的监控和指挥。列车与西宁控制中心、沿途车站可随时进行声音、数据互传,将来还可实现图像的信息交流,从而确保列车安全可靠地运行。据青藏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主要归功于GSM-R系统的采用。这也是我国第一条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的使用,使青藏铁路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达到世界和全国的领先水平。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GSM-R系统将是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继青藏铁路之后,全国铁路主要干线上都将有望推广这一新技术,成为我国铁路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青藏铁路也是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9 汉芯造假引发学术腐败整风

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布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调查显示,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欺骗了媒体和公众。上海交大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已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

无独有偶,此后不久,与“汉芯”事件性质极其相似的“方舟3号”事件也被曝光,研发单位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挪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资金而遭到调查。之后,“龙芯”电脑的面世,让我们稍觉宽慰。

“汉芯”事件后,科技部负责人宣布,针对科技评价和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以及科技界学风浮躁、学术腐败等现象,“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在七方面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落实的力度,根治学术腐败,肃清不良风气,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11月7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签发了科技部第11号令《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10 数字电视标准终出台

8月30日,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国家标准批准公告,其中包括编号GB20600-2006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已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批准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07年 8月1日起实施。

有专家认为,这项标准只是地面数字电视若干项标准中的一项——传输标准,媒体之所以热炒,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沿革。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各自制定标准方案之前,国际上已经有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两家的多载波和单载波技术与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有着技术渊源,出于国家自主创新的要求,双方都把各自的方案做了技术改良。专家称,毫无疑问,出台的标准是一项融合标准,至少清华和交大两家的方案被融入其中。

业内人士担心,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兴奋的终结性事件,而恰恰相反,却是数字电视困扰之日的开始。因为这项标准是否要强制执行,到底要怎么执行,都在疑问之中。对此,国标委的官方网站上并未披露更多的信息,另外,不同的技术是如何融合成功的,以后又如何进行产业化推广,专利如何管理,是否涉及专利收费问题等都没有信息透露。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12月18日 第50期 A28、A29)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0:15:2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份每年一度的十大技术名单时,也许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新面孔不多。

平心而论,2006年并不是技术的活跃年,新涌现的重大和亮点技术并不多,更多的是对已有技术的消化和吸收:SOA、开放源码和VoIP等一些传统技术的发展保持了平稳的态势。

但我们也关注到,一些去年尚未成熟的技术在这一年中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并为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普及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代表为多核、虚拟化、WiMAX和RFID等。

在我们的名单上还有生物信息识别和3S(遥感、GIS、GPS)技术,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老”技术尽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新意不多,有些应用目前也还不像入选的其他技术那样广泛,但它们毫无疑问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满足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需求方面意义重大。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勾勒出这些技术的影响力和活跃特质,我们根据入选技术的影响力、创新度、在2006年的应用普及、在2007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潜力分项予以打分。各项满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其影响范围越大、活跃程度越高。

这四项指数分别为:影响力指数,代表该技术总体影响范围与强度;创新指数,代表该技术在创新方面的表现;应用指数,代表该技术在2006年应用普及的情况;潜力指数,代表该技术在2007年和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潜力。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0:22:47 | 只看该作者

十大最酷产品

十大最酷产品




IT产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了无数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另一方面许多传统的产品在不断推陈出新。不经意间,一股时尚风潮也波及到IT市场,厂商们挖空心思为消费者献上更为别致的产品,以诱惑追逐时尚和品质的都市男女。“我们要成为追求技术产品最酷的一代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理念,影响产业的发展和用户的选择。

本报特别向读者介绍十大最“酷”产品,这些产品要么在工业设计上大胆创新,将产品独特功能与时尚化、人性化的设计完美结合;要么在市场上备受关注,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要么在产品工业设计上打破常规,推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功能或者将已有不同产品融合的产品。

本报特别向读者介绍十大最“酷”产品,这些产品要么在工业设计上大胆创新,将产品独特功能与时尚化、人性化的设计完美结合;要么在市场上备受关注,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要么在产品工业设计上打破常规,推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功能或者将已有不同产品融合的产品。

1、微软Vista

在2006年年底前体验一下Vista的风采绝对是PC爱好者的梦想。也许很多人的电脑尚不能完全支持和发挥Vista的功能和特性,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Vista占据Windows用户的桌面,同时从此PC用户无需对Apple电脑系统望眼欲穿。

许多软件评测者往往忽略Vista新的Aero用户界面,以及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或WPF,又称做“Avalon”)显示子系统等重点。其实,这是Vista最直接、最吸引人眼球的瑰宝。Aero的界面以及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将来都会充分利用到WPF。当然最令人惊讶的是还3D桌面效果,配合DirectX10显卡和API将带领用户进入全新的3D世界。

2、Dell XPS M1710

谁是地球上最强的游戏笔记本电脑?谁拥有目前笔记本电脑中最强劲的实力?每一年答案可能都不同。今年的答案可能让你吃惊——Dell新款游戏专用笔记本电脑 XPS M1710。看看 M1710 都采用什么东西:Intel 酷睿2处理器、17英寸 LCD、512MB nVIDIA GeForce Go 7900 GTX 显示卡、4GB DDR2 RAM 内存、120 GB SATA 硬盘、双层 DVD 刻录机等。不过这个重型盔甲要价可不便宜。

3、Nokia N95

熟悉Nokia N93的朋友,一定对N95更加期待。Nokia N95是全球第一款支持GPS 和HSDPA 的智能手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因其所提供的先进功能而享有“3.5G”技术的美誉,它允许下行(即网络至终端)吞吐能力远远超过上行吞吐能力,理论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10M~14Mbps。同时N95的配置足以令你叹为观止,如采用S60 操作系统,支持 GSM 三频(WCDMA、WLAN、EDGE 网络),整合 HSPDA、GPS、802.11g WiFi、500万像素摄像头等。

4、方正Mininote

千真万确,方正Mininote不是PDA,但是大小却可与PDA媲美。虽然它是目前最小的国产笔记本电脑,但却可以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可以安装使用大部分支持XP系统的软件,运行大部分PC类游戏,并附带Joylink软件,兼容性极佳。另外,它采用DDR II内存,1.8英寸小硬盘,Intel超低电压CPU,做到低功耗、低散热。未来笔记本电脑发展趋势必将按“轻、薄、久、炫、宽”五字真言发展,而方正这款Mininote正是将“轻、薄、炫”三字在此做出了精彩的产品。

5、骑车机器人

日本著名的机器人“村田顽童”今年在北京亮相。新的“村田顽童”增加了行走坡道和S型平衡木、倒车行走、检测障碍物、进入车库、手机遥控操作、发声、播放音乐等功能。而模仿人的声音和眼神的“美女机器人”在今年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展上也大受欢迎。这种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的声音,机器人身上的外衣也是模仿人的皮肤做成的,手感和人皮肤的手感相似,还可以和人做简单的对话。智能机器人已经不再高不可攀,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

6、柯达 V705数码相机

在轻薄时尚数码相机中采用双镜头是柯达首创,但是柯达V705并不是第一款双镜头DC,它是V570双镜头DC的升级版。其机身尺寸为101mm×49.8mm×20.4mm,不含电池机身重量124g,如此轻薄机身,却拥有着两只镜头,而其最大本领是其中一只镜头能够实现23mm的超广角拍摄能力,在拍摄大场景题材照片时很有优势。

7、索尼PS3

曾经销售了2亿多台的PlayStation又出了PS3——“多媒体功能的家庭娱乐中心”。不过PS3最吸引人的还要数PS3发布时所受到的追捧。在日本首发,玩家从售卖前夜就开始排队。在美国首发时,众多好莱坞演艺界明星和美国娱乐业的知名人士都到场祝贺。PS3主机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采用刚刚实现产品化的蓝光光盘,基于IBM Power的独特的多核处理器Cell,支持高清电视输出,最高支持1080p输出,并且向下兼容PS和PS2游戏。

8、微软Zune

有了iPod的先入为主,大家可能对微软的MP4播放器Zune有更多的期待。不过Zune确实不负众望。它吸引人的地方包括:能接收FM广播;内置Wi-Fi无线网卡,可以和朋友无线交换音乐;支持包括WMA、MP3、AAC等音频格式,以及JPEG图片和WMV、MPEG-4、H.264等视频格式;有适应不同用户的白色、黑色和棕色三个版本,同时也会推出车载套件(包括调频发射器、车载充电器)、娱乐套件(比如底座、无线遥控器等)以及旅行套件(如高级耳机、专用包等)等配件。

9、爱国者彩音盒

看到这张图片,你会猜出它是什么东西吗?它是一款可播放MP3的数码迷你音响——爱国者彩音盒。它是一款既具有传统组合音响的播放效果,又可播放MP3音乐,它既可以发出温馨灯光,替代床头灯,又可以作为桌面MP3使用,替代数码音箱。其“CV导航锥”无按键开关设计,只需轻轻拨动顶部摇杆,即可进行开关、音量、选歌操作。这种设计一改电子产品冷冰冰的感觉,通体看不到一个按钮,与家居和谐一体。

10、东芝gigashot GSC-R60摄像机

向着小体积、大容量方向发展的微硬盘已经在移动存储领域广为应用,与大容量闪存相比,微硬盘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巨大容量,但由于内部采用的是硬盘结构,内部机械结构精密复杂,稳定性和易用性不如存储卡,发热量和耗电量相对较大,传输速度、省电性和可靠性方面也稍显逊色。不过微硬盘公司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来改善这些缺陷。东芝GSC-R60数码摄像机内置了最新技术生产的容量高达60GB的微硬盘,可以说是硬盘式DV历史性突破。其立式的机身造型在目前硬盘DV领域中显得卓尔不群。(刘学习整理)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12月18日 第50期 C24、C25)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0:27:14 | 只看该作者

十大主线描绘信息安全变局

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确实已经有所下降,往年震动业界的安全事件也几乎没有发生。不过,在这种较为平静的表面之下,信息安全的攻击手段正变得更具有针对性,且安全形势也更为严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危机四伏的气氛让用户们感到惴惴不安。

那么在2006年,哪些威胁给用户带来安全困境?哪些安全防护成为用户的关注焦点?哪些防护手段成为了业界的主流?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从2006年的信息安全领域精选了“十大主线”,借此理清信息安全2006年的发展脉络,并初步勾勒出信息安全产业变化的趋势。

那么在2006年,哪些威胁给用户带来安全困境?哪些安全防护成为用户的关注焦点?哪些防护手段成为了业界的主流?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从2006年的信息安全领域精选了“十大主线”,借此理清信息安全2006年的发展脉络,并初步勾勒出信息安全产业变化的趋势。

1.用户信心指数持续下降

近日,美国《InfoWorld》的安全调查显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用户的信息安全信心指数正不断下滑——且这已是持续的第四年了。虽然有56%调查对象对其企业系统“比较自信”,在调查占据最大比例,但恶意软件和钓鱼式攻击的不断升级也足以让他们头疼不已。

如果说2005年是攻击者由好玩心重的年青黑客业余爱好者向更具犯罪思想的专业人员过渡的一年,那么2006年则显示出这种经过更好支援、更好训练培养出来的不法分子会带来多么致命的损害。他们的恶意软件更具倾向性也更鬼祟,能深入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挖掘出保密信息。同时,越来越精密的钓鱼式攻击也将目标锁定在更小型的企业身上。

2.中航信事件凸显灾难恢复难题

10月10日13时28分,中航信离港系统主机发生故障,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众多机场的离港系统发生整体性瘫痪,多个航班被迫延误,在时隔50分钟之后,中航信离港系统恢复正常,各机场航班也相继恢复起降秩序。此类事件此前在民航、金融、铁道等行业也时有发生。

该事件凸显了我国灾难恢复中的难题。虽然国内各行业对信息安全建设正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投入也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但目前大部分单位还没有有效的灾难恢复策略,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业务连续管理机制。而且,国内的灾难恢复工作还存在概念模糊、重复建设、过于简单、厂商方案不能满足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3.等级保护遭遇落地难题

2006年年初,公安部出台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等级保护》),并选择了一些银行作为等级保护的试点单位,意图通过严重依赖信息化展开业务的银行试点,总结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大多数银行的CIO或CSO都认为落实起来难度相当大,因此绝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处在观望状态。

在一些专家看来,现在出台的《等级保护》只是一个红头文件,而且由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信监会、工商会共用一个文件,一个框架虽然可行但不实际,一旦跟行业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必然存在鸿沟。

4.移动平台成攻击目标

经济学人智库(EIU)公布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许多企业在移动装置安全工作方面有严重缺陷。尽管全球有82% 的企业表示,他们观察到来自移动网络的病毒攻击损失远大于来自传统固网的病毒攻击,然而相较于81%的企业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安全评测,只有 26%的企业能够真正评估智能手机的安全风险。

而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手机病毒也已经带来了重大危害,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安全威胁。不过,随着手机病毒的肆虐,不少手机杀毒厂商开始趁机崛起,而各种手机杀毒软件也在今年不断出现。

5. Rootkit威胁可能急剧恶化

对于Rootkit的关注其实源于2005年11月,当时一位独立研究人员披露在索尼-BMG CD上存在Rootkit工具。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意软件,Rootkit的目的在于隐藏自己以及其他软件不被发现,所以用户无法检测到Rootkit,也几乎不可能删除它们,更不知道它们在做什么事情。

尽管今年渗透到电脑中的Rootkit数量还不多,但安全专家们对此极为关注。在他们看来,Rootkit问题会急剧恶化,因为使用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和bot的不法分子把Rootkit作为工具箱当中的一个标准工具有其经济上的动力。

6.内容安全技术走红

今年7月15日,萨班斯法案正式生效,这意味着Nasdaq的全球上市公司不得不提前部署这些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法律遵从挑战。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中国在2006年3月1日生效的公安部颁发的82号文件,对中国的互联网组织提出了同样新的要求——必须利用信息安全技术留存组织的相关上网记录,以便用于调查取证。国际国内两部不同的法规虽然编制的目的不同,然而殊途同归,均要求组织采用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这悄悄地刺激内容安全技术开始在中国市场走红。

7.UTM成厂商竞争重点

虽然早在2004年9月,IDC就首次提出了“统一威胁管理(UTM)”的概念,将防病毒、入侵检测和防火墙安全设备纳入其中。但在今年,几乎所有面对企业市场的安全厂商,乃至网络设备商,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UTM产品。可以说,众多安全技术的融合已经出现了具体的产品形态和市场。而据IDC预计,这类新型设备将成为未来信息安全领域的主流设备,并将于2008年占据信息安全市场的半壁江山。

8.流氓软件人人喊打

无论是雅虎和奇虎的口水战,还是MSN Messenger成了这些网络流氓的工具,都让流氓软件成为2006年的安全焦点之一。同时,随着Web2.0的演进,流氓软件业也在迅速跟进,并向“更高侵扰能力”攀升。不过,这也促使众多安全厂商推出相应的查杀流氓软件工具,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流氓软件的公司。不过,“流氓软件”等网络威胁牵涉到各种不同群体的利益,目前还很难得到彻底解决。

9.风险评估步出迷茫期

2006年3月7日和3月18日,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连续在北京和昆明召开了“《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意见》宣贯会”。这是继2005年国信办在北京、上海、电子政务外网等8个单位进行了风险评估试点工作后,促进风险评估理论全面落地的重要行动。这意味着建设已进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落实与实践阶段。

此举将有望对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薄弱环节、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评估后,相关安全产品、解决方案的需求量在增大的同时,将会更切实贴近用户需求。

10.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融合渐成趋势

在2006年,企业的物理安全和IT安全开始出现了融合趋势。其中,一些与物理安全相关的大厂商,如ADT、Diebold、霍尼韦尔和Stanley Works等,开始与客户一起研究访问控制系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IP网络视频等——这些技术要求既了解安全环境,又了解物理安全环境。同时,用户方面也出现了类似需求,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安全主管在今年明确表示,在采用诸如IP网络视频之类的技术时,希望只与一家厂商而不是与多家厂商打交道。这种融合将在厂商和CSO中引发巨大的变数。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12月18日 第50期 C20、C21)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