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工厂管理网 www.chinafm.org 需要电子档前联系QQ:281595131 人性化不能理想化 ------经济学家梁小民谈企业管理(7月29日晶报) 被人称为“大众经济学家”的梁小民,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始终用极为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深刻的经济理性:认识中国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不足,要看到中国经济仍主要依靠降低人力成本的客观现实;追求人性化管理,要结合多数中国企业仍处于第一代企业家阶段的历史环境。他告诫世人,西方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才实现的人性化管理,要求中国企业现在就做到,是一种理想化的苛求。 ● 关于“过劳模”劳累过度缘于现实 晶报:很多企业员工感到体力透支、十分劳累,自嘲为“过劳模”。这与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关吗? 梁小民:与管理有关,但主要与经济现实相关。比如制造企业,竞争激烈,利润很低,提高效益本应靠技术创新,可现在主要还得靠员工努力工作、降低人力成本。 (点评:说得在理。不过我所接触的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似乎情况不是如此,“过劳”可能更多发生在沿海地区、及几个大城市) 晶报:国内一些著名企业,管理上以严罚出名,这是不是中国企业在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梁小民:管理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严格得近似军事化属于“泰罗制”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了这个阶段,我们正在经历,这是很难跨越的。 (点评:双手赞成“管理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但我对国内许多企业只强调严格处罚的做法并不认同。) 晶报:有人称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主要就是“以人为本”。您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什么? 梁小民:就是把对员工的强制管理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把管理与员工的愿望结合起来。 (点评:说得好。但“员工的自觉行为”需要引导,否则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晶报:既要严格,又要人性化,好像有点矛盾? 梁小民:的确,要完全实现还有个过程。过程多长,取决于经济发展、人的觉悟程度等条件。但眼下首要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可能逐步转向人性化管理。 (点评:这些话似是而非,不赞成这个说法。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只强调严格处罚是十分错误的,这些企业管理者不了解如何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进行人性化管理。要严格进行规范化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激发工人的改善热情,带来工作的成就感。许多国内企业已经品尝到了“人性化”管理的巨大好处,比如美克家具、西安航天、桂林航天、靖远电厂等)
●关于企业家素质人性化要自己琢磨 晶报:您将一些企业家称为“当代周扒皮”,您认为企业家需要怎样的素质、树立何种人生态度,才不会当“周扒皮”? 梁小民:首先是思想素质,不以赚钱为惟一目的,要有社会责任,如改善员工生活条件,提高员工工资。沃尔玛创始人说:“企业发展的同时让员工获利。”其次是管理素质,不少企业家只知强迫、克扣工资、恶化劳动条件,再往上的东西不知道。 (点评:“不以赚钱为惟一目的,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教授们经常教育大家的话。教授们不应该总是拿什么“沃尔玛”、“通用”来说事,没有代表性。如果让这些教授们自己开个工厂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在企业没有做强之前,你很难让这些企业主去考虑“社会责任”,当然,也确实有许多老板违反劳动法是当代“周扒皮”,这需要政府出面,靠这里的呼吁、谴责是无效的) 晶报:您曾多次讲到,激励比惩罚更有效。而中国不少企业家推崇惩罚。 梁小民:主要是他们还没有找到比罚更好的方法,这就是管理素质问题。老福特当时发现员工怠工严重,就转而实行效率工资制,别的公司每小时给两块多,他给五块,结果很有效。 (点评:完全同意“还没有找到比罚更好的方法”!6S、营造改善氛围等等非常重要。可惜还有许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晶报:这听起来并不难? 梁小民:中国企业想做但没条件。现在中国企业利润很薄,企业家应该琢磨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就像家长教育孩子,有文化的想着怎么引导孩子,没文化的很简单了,就是打,但效果恐怕不好。 (点评:主要靠提高工资、福利的做法对大部分企业是不可取的。工资、福利重要,但改善氛围、工作热情与工资、福利没有必然的联系。“企业家应该琢磨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建议多去有效推行过6S的企业参观学习,感受这些企业员工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改善热情) ●关于人性利己未必要损人 晶报:“周扒皮”式的做法难道不是利己的人性所决定的吗,不是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所决定的吗? 梁小民: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