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讨论]谈谈资源整合

[复制链接] 1
回复
12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8-28 12:4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家人做简单说明:

资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词语,而资源整合却是关键;眼下,联盟是个很热的词语,联盟一直提倡的是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然而联盟却往往运做不起来。为什么呢?家人来一起讨论下。

案例:

两年前这里有一个创业联盟的论坛,那时候这个概念给很多想创业的朋友带来了一屡春风,论坛做的风声水起。很多朋友希望在联盟里找到出路、找到资金、找到项目、找到队伍,但是在激情高昂之后,绝大多少无功而返,慢慢对联盟失去了信心(发现原来是个梦),而对于发起各地联盟的盟主来说在辛勤的为大家找项目、找资金、找队伍、找出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带大家杀出条血路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各盟主在操劳之后不堪重负也慢慢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发现原来是个梦)。

怎么了到底都怎么了??我做为当时云南盟的盟主也被深深的困绕在这个问题只中。当时我找过投资公司;找过就业局;找过当地各媒体;找过各种厂商;找过律师事务所;找过会计师事务所;找过银行还有我们的各联盟成员。。。只要能为大家创业提供某方面援助的都交流过,回答高度积极。那为什么所有环节都支持的一个事情到了,全国的各盟主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继续下去(包括我在内)。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两年。

曾经一位资深的版主跟我说(为创业联盟的事情不知辛劳的忙碌之后):有那精神帮别人,还不落好。干脆自己把这精神拿来做做自己的事情,钱早就赚包里了。这句话很实际,我也很理解他。那是什么让我们的这位联盟的员老感到失落。四个字“现实屏障”。

“现实屏障”问题分解(解答在后面):

一、联盟长期发展需要经费谁埋单。

二、创业成员创业思维不清晰,多数没有独立经商经历,创业项目很主观。

三、创业成员在找联盟的时候很多有严重的幻想症,联盟是为大家创业提供机会、提供咨询和服务的。不是创业保姆,更不可能为成员拿奶瓶。但很多成员在进入联盟后不是来创业的是来要饭的。(例如:我想做这个项目,我没钱、没人、没资源、没渠道,但是我就是喜欢这个,联盟你能为我提供什么?)

四、在自己要创业的时候,分得请什么是机会创业;什么是条件创业吗?前期在和成员们接触的时候很多不清楚。所谓机会创业就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就有那么一个事情就让你遇上了而且你也很感兴趣,而且也就这么搞成了(这种创业方式要多在庙里烧烧香)。所谓条件创业是什么呢,就是你现在具备某些条件,而根据你的条件(而不是爱好)操作你能力范围内的项目进行创业(这种方式比较现实)。

五、联盟的意义没有在概念上得到大家的理解。联则为合、盟为规则,也就是说把创业的朋友都聚在一起体现出群体优胜,获得定向的创业条件,在获得条件后进行有步骤有系统的进行集体创业,在孵化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能自己独立行走了,创业成员生意开始脱壳。至于脱壳之后你就是发展成世界第一强了,以后做的项目跟开始的项目边都不沾了和联盟没什么关系,要愿意荣归故里的来看看大家我觉得倒也是件乐事。

六、以前各盟主不成体系,信息不能有效互换,各自为政,无法实现大一统的的大优胜,物资流无法建设,自然很难有可观利差为创业成员铺垫夯实资金循环链。所提出的创业项目难免有些牵强。

七、为了获得利差很多要跨地区操作,但是成员们没有资金介入或者只有少量资金,联盟的商业信誉受到严重的考验。

八、成员各吹各打,睡在床上总觉得自己天下独一无二。宁霸床边一包草,不合人讨三分金。联盟没有正确的引导创业成员的思路,所以在成员中泛滥着惟我独尊的思想,而很少有合作的想法。这一点我们要向日本学习。

九、对各地盟主、创业成员的介入都没有严格把关,素质层次不齐。有的盟主最多算个聊天高手,有的成员根本就是打工的料,滥竽是不能充数。所以各地的盟主必须是具备非常优秀商业头脑、经验以及强大的凝聚力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而要参与创业的朋友应该严谨的了解情况,对具备创业条件或素质的朋友进行扶持,而对不着边的朋友可以建议他们在联盟里先看看别人怎么起家;怎么利用联盟的平台来创业,多参加联盟的培训以及项目开发案,看懂学会了在参与不迟。

十、还有无数的问题在等着我们的盟主们,我们有这个能力和信心做下去吗?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民间群体就是浙江商会,我们有这个霸气向他靠拢吗?

“残酷的现实”问题解析

一、各联盟在启动初期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和办公场地(在小也得有个窝啊),我们的盟主们必须具备这个条件,在有一定成员后必须快速找到当地的或者外地的项目给成员,在成员中选取比较适合的成员分批扶持,当然这其中要留下小比例的费用做为分盟的费用支撑。具体的操作方案在各省联盟盟主选定后,我会逐一给出操作解决方案。

二、对创业成员必须从个人创业认识、联盟优胜、资源优化、合作思想、商业规律、资金管理、人员管理、市场管理、运营分析、风险防范等诸多方面进行培训教育,当然也可以组织成员们各出所长相互培训有次序的进行就行,当然也可以收取3元/节/人的听课费做为对讲课成员的劳务补贴。讲课的成员盟主必须自己审过,必须在某方面的确有这专长。

三、联盟的创业扶持是定项扶持,不是什么小猫小狗想做什么就扶持什么,那样的话就是一个市有100个盟主也不够。也就是说,通过“盟主会”一个周期确定操作一个项目或少量的几个项目,一个周期内扶持一部分成员,还不够资格继续学习,对于可以优先扶持的成员名额必须通过考试和成员选举两个措施进行把关。

四、对成员依靠联盟项目进行创业的,必须要有明确的文字协议对项目的操作收益归属、风险责任、孵化周期、如何脱壳直到我们的成员自己注册公司,相关事宜都必须在创业扶持前在文字上明确清楚做到大家都心里有数,具体协议范本在各盟主选定后我会提出草案大家讨论拟定。

五、对各联盟间必须建立完整的互动体现并与之对应利害关系,成员创业了赚钱了,我们的盟主们也不能老贴钱啊,大锅里有小锅里才有,这是很简单也很现实的问题。联盟的规范管理是一个生命性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会在启动项目前我会把联盟的主体管理框架提出草案讨论后先搭建起来,以后逐步完善。

六、关于对联盟的无资金或是会员只有少量资金操作项目的这个问题,在联盟没有商业声誉之前,我们在项目选择上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一方面争取全国各厂商的支持一方面多考虑启动信息资讯方面的项目以及整合营销方面的项目,甚至我们可以请求阿里巴巴给于一些信息平坦方面的支持,具体的在盟主会上我会提出草案。

七、各地的盟主要有充分的自律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对不能胜,或者利用联盟平台恶意讹诈创业成员,我们联盟一率清除,每省都将设一名盟主和一到两名副盟主,对所有创业成员我都会开发总盟主信箱,介时会有专人处理这些上访问题,所以我们的盟主们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当然人非圣贤合理利润和费用还是可以收取的毕竟联盟也需要费用支撑。对于利润的使用基本做到当地获取当地支配(这其中包括做为各盟主自己的合理利润),但是需定期统一上报审核。

八、对创业成员要明确灌输创业初期的集体创业概念(整体创业分体经营)自以为是的最好别来浪费大家的精神。

九、对于盟主们我希望大家报着谦虚的心态广泛学习观察,学无止境,有那么多的朋友等你们带他们创业如果自己就是个菜你能带别人走多远?

十、谢谢关心和支持创业联盟的所有个人、企业、机构。联盟需要你们参与,也许那个世界第一就是你帮出来的。那时候你会因为自己在推动民族产业的发展的道路上起了一次闪亮的作用而自豪。

下面就全国两岸三地31省盟主、副盟主开始报名,请在后面跟贴。贴中写明自己的基本情况,并以《“商”感》为题写一篇文章发至我的邮箱XXXXXXXXXXX(为方便大家开会回头我会开通一个专门是盟主们用 的QQ群介时会通知大家)

报名条件:1、盟主需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还为三餐犯愁的目前请勿报名盟主,副盟主可以考虑。

                    2、无独立商业经验的。

                    3、没得几个朋友的请勿报名。

                    4、没品德的请勿报名。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12:50:14 | 只看该作者

问天抛砖引玉,浅析如下:

在创业咨询版说过创业,在阿里的论坛首页看到联盟走不下去的文章,问天再来说说创业。我一直郁闷 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喊着创业,却总是停留在喊的地步而不去做呢?创业很简单就是去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给自己打工。摆个小摊也好,开个店面也好,开家公司也不错,只要起步做了。就是创业了。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总是停留在一些资金、项目等问题上,空想做什么呢?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不就行了?站在门外,始终不知道院子里的情况。就猜吧,你!

         下面说说资源整合的问题,也就是联盟为什么运做不下去的原因。联盟成立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的问题。这里的资源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联盟设计的流动规则下流动,这里联盟是一个关键,此种模式下的联盟也有点象阿里的味道-----平台。如何有效的保证这个平台的运做呢?-------这个问题留给看官思考;第二种模式就是资源的自由流动,联盟不干涉资源的流动,这种模式下的联盟就想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仅仅是让参加的会员发布信息。

          很多想的只是如何拥有资源,拥有资源是整合资源的一部分工作。如果想进一不步的整合资源的话,那么必须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紧密性的合作,资源整合必须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各方有严格的契约约束,也就是说责任和义务是明确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资源才可能主动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第二种就是松散型的合作,松散型的合作也就是说资源各方都有与对方合作的需求,但没有强烈的约束关系,处于流动状态,资源各方选择的机会比较多;这样合作是没有计划性的,很难控制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参考。A做市场的,见客户的机会比较多,B有产品有技术提供;在这里,如果你是A或者B的话(只能是其中的一种角色,这里假设你的角色是A),案例中的A和B都不是做投机生意的。那么,两个人的合作,第一,如果是紧密合作的话,双方都会全力的配合;第二,如果是松散型的合作,双方的配合是怎样的呢?请各位看官比较两种合作模式下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自情况的效果。

         再一个就联盟的问题再说说如何取得外部资源的支持。任何关系的建立都是在利益基础之上,也就是成本和收益或者说付出和回报上;当下的社会,没有纯粹做活雷锋的企业。去找电视台、去找报社、去找银行、去找会计事物所等,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现实压力,在现实压力面前或者说在社会的现实的熏陶下,已经没有了哪个浪费自己精力的心。如果你说能给他们定单、广告、业务,我想:肯定是他们跟着你屁股后面追了。社会的规则就是交易,在社会规则下的交易。这里就是资源紧密和松散合作的最直接的效果。没有权利也就没有责任和义务。

        再说一个问题,联盟的有效运做 仅仅是靠一腔热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要保证联盟的有效运做,必须考虑联盟的收益问题-------这里的收益并不是说联盟以赢利为目的(赢利也无可厚非),收益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联盟的运做;第二、取得收益是为了约束联盟和会员之间的关系,会员要想获得方便必须付出一定费用,而联盟如果要收费则必须要考虑为会员提供的服务,契约约束着联盟和会员之间建立一紧密性合作关系;第三、取得收益是为了约束联盟和其他外界资源的关系,比如需要的媒体、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一句话完毕:联盟必须当作一个项目实体来运做。除此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联盟内部的问题,内部成员之间也要有一种契约约束,否则也是一盘散沙。

        然而,联盟运做难的原因除了一些发起人的意识不到位(不到位是因为没有想过或者想过但不敢进行实体运做),社会大众人员已经习惯了免费的午餐,如果遇到些须的收费就开始抵触。这可能是一些发起人担心的问题,是当投资项目来做还是什么呢?

        问天经历诸多的创业环境,略有感悟,总结分享;然而多数人不理解。问天也是呵呵一笑;还是朋友说的对:想小摊小贩小店的人不是听你课程的对象。

         看过,写下以上浅薄文字。见笑,呵呵~~~~~

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liuwentian111/article/b0-i1077224.html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