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hx023 - 

[HR天地] 专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132项工具 [交流][推荐]

[复制链接] 245
回复
450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发表于 2003-6-4 18:02:00 | 只看该作者
hx023:
不好意思,我没有阅读前面你新所发的帖,就把“工作分析信息的种类”发了,结果发重了,真对不起,请原谅。
42
发表于 2003-6-4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32

问卷法

问卷法是获取工作分析信息的最常用方法。
问卷法又称间接调查法,也叫做自行分析法。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最快捷而最省时间的方法。问卷法最首要的事情在于决定问卷的结构性程度以及应该包含那些问题。在一种极端的情形里,有些问卷是非常结构化的,里面有数以百计的工作职责,例如「需要多久时间的经验才足以担任本职务」。在另一个极端情形里面,问卷的问题型式非常开放,例如「请叙述你的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在实务上,最好的问卷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形中间,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开放性的问题。
一个典型的工作分析调查问卷通常包括下列方面的问题:
• 该职务的各种职责以及花费在每种职责上的时间比例。
• 非经常性的特殊职责。
• 外部和内部交往。
• 工作协调和监管责任。
• 所用物质资料和仪器设备。
• 所做出的各种决定和所拥有的斟酌决定权。
• 所准备的记录和报告。
• 所运用的知识、技能和各种能力。
• 所需培训。
• 体力活动及特点。
• 工作条件。
问卷调查方法的主要长处是速度快,调查面广,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获得大量与职务有关的信息,并可对调查结果进行多方式、多用途的分析。
问卷调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对问卷设计要求高。要调查问卷的设计直接关系着问卷调查的成败,所以问卷一定要设计的完整、科学、合理。2.一般员工不愿意花时间在正确地填写问卷表,并且可能产生理解上的不一致,因此要注意抓好问卷调查表填写的培训。
关于调查问卷,国外的组织行为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研究出了多种科学的,也很庞大的问卷调查方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职务分析调查问卷(PAQ):
职务分析调查问卷是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员麦考米克等人研究出一套数量化的工作说明法。虽然它的格式已定,但仍可用之分析许多不同类型的职务。PQA有194个问题,计分为六个部分:资料投入、用脑过程、工作产出、人际关系、工作范围、其他工作特征。
2、阈值特质分析方法(TTA):
劳普兹(Lopez)等人在1981年设计了"阈值特质分析"(TTA)问卷。特质取向的研究角度是试图确定那些能够预测个体工作成绩出色的个性特点。TTA方法的依据是:具有某种人格特性的个体,如果职务绩效优于不具有该种特制者,并且特质的差异能够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反映出来,那么就可以确定该特质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个体特质之一。
3、职业分析问卷(OAQ):
美国控制数据经营咨询企业在1985年设计了职业分析问卷,职务进行定量的描述。OAQ是一个包括各种职业的任务、责任、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点的多项选择问卷。例如,在OAQ中,软件职务被规划分为19中责任、310个任务和105个个性特点。

家人中谁有以上资料,请上传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6 13:27:18编辑过]
43
发表于 2003-6-4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33

访谈法

访谈法是分析者通过与分析对象面对面谈话来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是获取工作分析信息的通用方法。
有三种访谈的形式可用来收集工作分析资料:个别面谈、集体面谈、管理人员面谈。集体面谈法是在一群员工从事同样工作的情况下使用,通常会邀请其主管也出席,如果其主管未曾出席的话,也应找个别的机会将收集到的资料跟其主管谈论。主管面谈法是找一个或多个主管面谈,这些主管对于该工作有相当的了解。
在进行现场访谈时,通常采用一种标准化的访谈表来记录有关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和其顶头上司都被列入访谈对象,以便全面彻底地了解一项职务的任务、职责和责任。
现场访谈方法的优点:1. 可获得完全的工作数据以免去员工填写工作说明书之麻烦。2. 可进一步使员工和管理者沟通观念,以获取谅解和信任。3. 可以不拘形式,问句内容较有弹性,又可随时补充和反问,这是填表法所不能办到的。4. 收集方式简单
现场访谈方法的缺点:1. 信息可能受到扭曲-因访谈对象怀疑分析者的动机,访谈对象可能持怀疑、保留态度或故意夸大其工作的量和难度;因无意误解、或分析者访谈技巧不佳等因素而造成信息的扭曲。2. 一般非常耗费时间,尤其是当访谈者与两三个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交谈时,就更是如此。专业性和管理性的职务一般更为复杂和较难分析,从而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3. 占去员工工作时间,妨碍生产。
因此,访谈法适合于脑力职务者,如开发人员、设计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访谈法主要是用作问卷调查的后续措施。作为后续措施,访谈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员工和有关负责人协助澄清问卷调查中的某些信息问题;同时,分析人员也可借机澄清问卷中的某些术语
方面的问题。
访谈法要求经理或人力资源专家在与承担各项职务的员工交谈前要充分准备好提问内容,要形成一个有效和完整的"面谈提纲",面谈提纲的内容和"职务分析调查表"的内容基本相同。在访谈过程中注意并非仅是消极记录,而应积极引导,注意气氛,引导访谈对象持友好、合作态度。
麦考米克于1979年提出了面谈法的一些标准,它们是:1、所提问题要和职务分析的目的有关;2、职务分析人员语言表达要清楚、含义准确;3、所提问题必须清晰、明确,不能太含蓄;4、所提问题和谈话内容不能超出被谈话人的知识和信息范围;5、所提问题和谈话内容不能引起被谈话人的不满,或涉及被谈话人的隐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6 13:30:34编辑过]
44
发表于 2003-6-4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129

现场观察法

工作分析方法之一。
现场观察法是分析者通过实地观察工作的进行以获取工作分析信息的方法。
当采用现场观察法时,经理人员、职务分析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须对一个正在工作的员工进行观察,并将该员工正在从事的任务和职责一一记录下来。对一项职务之工作的观察,可以采取较长时间内连续不断的方式,也可采用断断续续的间或访察的方式,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应根据该职务的工作特点而定。
由于许多职务并没有完整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职责或者完整的工作周期或如果工作本质上偏重心理活动,,这就使得观察方法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观察方法一般不适用于高层领导、研究工作、耗时长或技术复杂的工作、不确定性工作,只适用于工作重复性较强的职务,或者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由于不同的观察对象的工作周期和工作突发性有所不同。所以观察法具体可分为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和工作表演法。
1、直接观察法:
职务分析人员直接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直接观察适用于工作周期很短的职务。如保洁员,他的工作基本上是以一天为一个周期,职务分析人员可以一整天跟随着保洁员进行直接工作观察。
2、阶段观察法:
有些员工的工作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为了能完整的观察到员工的所有工作,必须分阶段进行观察。比如行政文员,她需要在每年年终时筹备企业总结表彰大会。职务分析人员就必须在年终时再对该职务进行观察。有时由于间阶段跨度太长,职务分析工作无法拖延很长时间,这时采用"工作表演法"更为合适。
3、工作表演法:
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性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如保安工作,除了有正常的工作程序以外,还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如盘问可疑人员等,职务分析人员可以让保安人员表演盘问的过程,来进行该项工作的观察。
在使用观察法时,职务分析人员应事先准备好观察表格,以便随时进行记录。条件好的企业,可以使用摄象机等设备,将员工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观察的工作行为要有代表性,并且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更不能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6 13:33:48编辑过]
45
发表于 2003-6-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34

工作日志法

工作分析方法之一。
工作日志法乃分析人员要求员工逐日按时间顺序记载所有的工作活动及花费的时间,以实际了解工作的状况。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1、 对工作可充份地了解,有助于主管对员工的面谈。2、. 采逐日或在工作活动后及记录,可以避免遗漏。3、可以收集到最详尽的数据。
工作日志法的缺点:1、 员工可能会夸张或隐藏某些活动同时掩张其它行为。2费时、费成本且干扰员工工作。3、对员工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员工不乐意接受。
46
发表于 2003-6-5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35

实践法

一种职务分析中获取职务信息的方法。
实践法是职务分析者实际从事所研究的工作,在工作中掌握有关工作要求的一手资料。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方面的要求。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但是对那些需要进行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适用采用此种方法。
47
发表于 2003-6-5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还不错,或许能用得着!
48
发表于 2003-6-5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tanks a lot
49
发表于 2003-6-6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130

文件查阅法

文件查阅法可能是一种最简便、最实用、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获取职务分析信息的方法。文件查阅法是职务分析人员根据手头收集到的类似的企业或类似的岗位的职务分析资料,直接进行分析,形成工作说明书等文件和进行工作评价等工作。
这种方法最适合于新办企业的工作设计和组织变革、组织调整的工作重新设计以及员工工作丰富化的工作再设计。
50
发表于 2003-6-6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114 埃德加﹒施恩职业锚的预测

以下摘自Janechun6月5日上传的《当代集团职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手册》
职业锚的涵义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比如到底是接受公司将自己晋升到总部的决定,还是辞去现职,转而开办和经营自己的公司。正是在这一关口,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管理型职业锚
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他们的职业经历使得他们相信自己具备被提升到那些一般管理性职位上去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能力以及相关的价值倾向。”必须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创造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的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逐渐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在施恩看来,这些人都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的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已经成为某大城市中的一个成功的城市住房购买商、修缮商和承租商;另外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则创办了一家成功的咨询公司。
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的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像持有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那样——译者注)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具有这种职业锚的其他一些人则成了工商管理方面的教授、自由撰稿人或小型零售公司的所有者等等。
安全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还有一少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靠的未来生活。这种可靠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迫使他们举家搬迁到其他城市,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