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BLOG中见到如下文字: 看到一位同事做的对一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制鞋企业CIO的访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描述。 说这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毛利率不高,净利率却可以达到10%,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因为它的财务系统做的非常严格,成本控制非常严格,可以说严的一塌糊涂。 比如: 1。一笔小费用的审批都要走一个月,如果资料不齐,第二个月还要重新走。 2。节假日加班,没有班车,对加班路费的审批会控制到空调车还是非空调车。 我的意见是: 直截了当地想说: 1、这个公司的信息化没做好:资料不全怎么可以提交审批——这不是浪费么? 2、这个公司的信息化成本很高:收集的信息越细致,所需要投入的也就越高;再说一个企业有多少成本细节,照这么收集下去,信息化成本能不高么? 3、这个公司没有多少时间效益观念和机会成本观念:一个月的时间也许不算什么,但如果每个财务审批都有这么一个月的延迟,那么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4、这个公司的部门矛盾很多:虽然条条框框很多,但这种只针对结果,不针对过程的东西无法面对实际情况;一有变动,只能增加更多的条条框框而已;这么多条条框框的形成难道不正是部门矛盾和斗争的结果么? 5、这个公司管理理念落后:当一个公司沉浸在降低成本的旋涡里的时候就无法看到收益增长给公司成长带来的突出贡献;没有明白成本降低是有底线的,尽管容易控制;这样的企业在管理上能说是先进的么? 各位先进的意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