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佛学交流] [原创]漫谈观音的示现

[复制链接] 8
回复
58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3-13 23: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漫谈观音的示现 漫谈观音的示现 陈士东

  观音菩萨是体现佛教大慈大悲的典型人物,古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观音之影响在我国佛教界实在是很大的。这种影响的来源得力于《法华经》,佛在此经中专列一品――《普门品》,使学人体察其慈悲的胸怀,同时也表明了佛对观音的赞叹。《楞严经》中,佛使二十五位弟子各述其修行法门,命文殊菩萨加以评定,最终文殊评观音耳根圆通法门第一。观音菩萨不仅有修,而且有行,不仅上承教法,还能下化众生,其以闻声救苦而普渡天下一切众生,故被世人美誉为“慈航普渡”。历代学子,对其赞叹已至无以复加,今人更只有仰崇,复有何言!   然如此一位声名赫赫之大菩萨,尚有人对其存有疑惑,这是很不应该的,所以应加以解释而勿令其迷途不返。今人对观音的疑惑是,观音究竟是女身还是男身,更有甚者谓观音起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一对孪生小马驹(又叫双马童神,象征着慈悲和善)。前一种问题,似乎表面上已经解决,有学者考证,东晋前我国所塑和绘制的菩萨像,几乎都是男性,其形象多为一个大丈夫,不穿僧衣,裸露上身,蓄髭须,留长眉,颇似佛经有关菩萨都是“善男子”的记载。东晋后,出现了女像观音。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云:“女像观音造相,始于南北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北魏时的“杨柳观音像”已是女身。唐代吴道子笔下的观音则是唐装,端庄秀美的女性。另外,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就自比观音;陈后主的沈皇后出家后,法名观音;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小名便叫观音婢。元代管仲姬编《观音菩萨传》,又将观音说成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叫妙音(亦名妙善)。若由此则得出,观音应是男性,一些佛学者亦因“女身有五障”而认同此说(按:“女身有五障”并非确立观音是男身的证据,因此点尚存争议,我在下文《女人可否作佛》中将详论此事)。观音是男身的观点应该已是确定无疑的了,因这在经文中已有明确记载,《悲华经》中曾指出:“观音名不眗,是转轮王无诤念的儿子”。但为何会出现观音是女身的说法呢?印光大师指出:“但以菩萨之像,微妙庄严,世人不能形容,以故多类女像,非菩萨原是女身也。”我详加查阅文献记载,盖观音现女身较为多也,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典故如“马郎妇”、“观音救水溺”(出《夷坚志》)、“吴士启之孙脱险”(出《观音经近证》)、“宋人马处伯见三圣去病”(出《冥祥记》)等等,皆记载有观音现女身。观音为何多现女身呢?我思之,当今世界人口57亿,妇女占有半数,宗教徒占有三分之二以上,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吗!这么多女人信佛,又虔诚念观音,观音理当现同类身(女身)而度之。又及古代,女人信佛学法较男子为难,儒家礼法束缚较重,女人出游参访很是困难,观音现同类身加以度化正显出其之慈悲博爱呀!“你看观音是女身不也成就了吗?我们还疑惑和自卑干什么?”这一个方便示现就为女人增添了无数的信心啊!另佛菩萨度化众生又有两种方便,即顺逆二化。顺化谓顺众生的爱欲满其所愿,如“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之类,“马郎妇”之故事不就是此类吗。是以女身不仅能广度女人,更令无数男人脱离苦海。

  当然,观音的示现也绝不仅仅是女身和男身,印光法师言:“《普门品》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说法。不但现有情身(指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见《印光法师法语》)。这一点便足以破观音起源于婆罗门教孪生小马驹之邪说,若说观音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小马驹,那么在这一前提下的观音其人及其事无疑是一个虚构的神话,并不是确有其人了,这是不符合佛家教义的,因此必须摧破之。经典之中记载,观音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观音是他方世界的佛,倒驾慈航来此世界辅助释迦教化群生,既便是菩萨身,也是一种示现,学子岂可以凡情猜度之,倒驾慈航的佛菩萨又何止观音乎,布袋和尚(契此)是弥勒菩萨之化身示现,他曾说诗云:“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维摩诘居士就为金粟如来化现,佛门称其为在家之大菩萨,我们能说维摩诘的本原之身是居士吗?《宋高僧传》卷十九所载的“太守闾丘胤入寺拜求,寒山与拾得缩身入岩石缝中,石穴混然而合,沓无踪迹”,寒山与拾得此二人是文殊与普贤菩萨的化身,你看他们多么自在,可曾执着自己的身份吗?有的人只读一两本书,于全部教理尚不能融会贯通时,就大肆宣扬佛教教理有自相矛盾处,这不是很悲哀的事吗?佛既证到“正遍知”的境界,哪里会讲自相矛盾的教理呢。过去曾有人向我提出疑问:“天下修佛法者甚多,每日都有很多人往生,观音接得过来吗?天下受苦者甚众,每日各地都有人在求菩萨,观音救得过来吗?”我答:“《普门品》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佛是真语者,这话不会有假的。喻如,开一灯则满堂皆亮,灯虽是一,又何处未被照呢?佛光何时离开我们这个世界呢?只不过众生业障深重,不得感应罢了。众生一心称名观音,即如多光纷射于一大明镜,其折回之光则更大矣,同一时异其地也俱得感应矣。另一方面,观音能分身百千亿,有谁不可得度呢?

  《法华经·普门品》说观音有三十三种身,《楞严经》卷六说有三十二种应化身,这三十三身与百千亿化身也不矛盾。因为这三十三身只是三十三种形式,而每种形式中又可现无数化身,即如现居士身,但又可现男居士或女居士身而宣法,这是事实不是神话。我们现在可见到的观音有多种,如六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是依次主破饿鬼、地狱、阿修罗、天、畜、人六道之障而示现的。其中马头观音在密宗至今仍存在其形,又叫马头明王,造型愤怒威猛,头有四面,分别为菩萨面、大瞋怒面、黑色面、大笑颜面,顶上是碧马头。马头观音乃菩萨为度畜生道所现之身,此即为佛门所谓之“同类身”。观音虽现众相,但不要认为这些相便是观音,有人就是因执于此诸相,因而时时惊谓:“咦!观音怎么由男相变做女相了,怎么由马头观音变成人身了?”由于悟性有限,在无可解释之下,只好以世间凡俗之“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因而错误理解了佛法。古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这种人就是因为执着于菩萨的示现缘故,虽然口念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但却不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其实,佛菩萨的相好庄严,实非文笔所能描述,纵有利口巧舌亦枉然。又如法身大士,无世间相可寻,若以为一些塑像中的某女身或饿鬼身是真佛菩萨,那真是“泥塑木雕兼彩绘,涂青描绿又装金,若言此是如来相,笑煞南海观世音”。

  我们知道,观音现了很多“同类身”,如畜生身、饿鬼身、人身、天人身等等,但为什么要现“同类身”呢?《无量寿经》云:“作斯示现,顺世间故。”古语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一个人与一只蚂蚁是很难交流的,蚂蚁对人也许存在着恐惧及不信任感,另外又有形体、语言、爱好等诸多难以沟通的障碍,故若以人身,而度脱动物是很难办到的。观音的现“同类身”,便是《易经》中所谓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道理的体现。一鸡啼而百鸡鸣,一犬吠而万犬狂,我们不能否定“同类身”之间的感应。说了这些,我所要表达的只是观音现“同类身”的必要性,这是顺世间啊!然而有时佛菩萨的示现又不完全于此,如《无量寿经》中所载:“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承类见”。这个是很妙的,他只发一种音声,现一个身,而鬼道、畜生道、人道、天人道各类众生却均能以“同类身”见之,这种度化方式是很殊胜的,这便是法身大士的示现。总之,佛菩萨的示现都是为了度脱众生,完全是慈悲有情的体现,这是佛门的方便与自在。

原载于《上海佛教》1998年第1期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23:03:15 | 只看该作者

谈与往生有关的几点问题

陈士东

末法时期,净土宗流传较广,也很应机,得度者甚众。但在这轰轰烈烈的弘法及学法过程中,亦有诸多问题显现出来,如不加以解决,那将会使今后的弘法事业出现大障碍。例如《无量寿经》持康译本与持会集本之争,已展开了规模不小的论战;又如本愿法门,是否合理,也引起一些辩驳,虽然众多大德均以其为邪说,但仍有人坚持,这须从理论上来多作阐述。往生是净土学人所求之基本果位,对于这一件大事,是不允许出现差错的,但是我见到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说法,且少有人纠正,故在此撰文以辨正误。 一、 不可轻易报道往生

在这里我要郑重指出,往生是学人经过长时期持戒、念佛、行善积德的结果,或靠临终时善缘生起,持有正念,又经道友助念才能成功,这是有修证且极其严肃的事。但是,现今某些杂志或书中极不负责地乱用这一名词,凡有僧尼或居士去世,就说某某已往生,在这里,往生已成为了死的代名词。我认为这是存在过错的作法,绝不是一种方便说法,因为这其中犯了未证言证的过失,错乱了因果。要知道,往生与死是绝对不同的,往生是这一段生命终结之后,下一段生命则是到佛之净土去受生,而死是这一段生命终结后,下一段生命还处于轮回之中。末法时期真是颠倒,有些怀疑佛之净土存在性的一般信徒去世,也被冠以往生,这不是大妄语吗?而一些自谓佛教学者的人在著书立说时,把释迦佛圆寂说成了死,这不犯诽谤之过吗?就如同现在一些杂志,对于捐款的,凡是出家人便称作法师,凡是在家人便叫为居士,难道才出家的小和尚也成为法师了?难道一个未受皈依的在家人也能作为居士?现今不负责任的说法实在太多了,在佛法上,我们应该循律慎行了!那么,如何知道一个人是否往生了呢?我认为现今皆以临终瑞相为标准的作法是十分不妥的,因为如果某人生于天界(如色界或无色界),有时也会产生瑞相。不论佛教,就以道教为例,如宋时之陈抟,也是预知时至,指示弟子归去日期并示以地点,临终时左手托头,长卧而去,一直过了七天,面颜不变,全身温暖,并有五色祥云封住洞口,经月不散。道教之人多以生天成仙为终身理想,所谓“天仙”是也,如只以临终瑞相断定已生佛土,那恐怕道教之人亦是有份,而他们对西方净土却未必信之。又有一些人以临终安祥为往生条件,这如果列入其中一点是可以的,但不可作为最终标准,生善道的人又兼业力不重,大都可安祥而逝,只有那些业力重的人,因境界现前,才会痛苦的无法忍受。一位密宗上师说过这样一件事:某喇嘛执着心太强,临终时地狱相现前,十分恐怖,以至其惊恐万分。上师指示他诸相非实,放下执着即可,但他仍然做不到。最后,全寺的人帮助他念经,将功德回向给他,不到一天,他就安祥而逝了。上师说他只是重生人道而已,并不能往生极乐。相反,如果说弘一大师或印光大师,不用问其有无瑞相(其实均有)也可以保证往生。何以故?因其平日之行持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心存往生信愿,因果不爽,往生当然是没问题的。有人说,你列举的是两位大师,普通学佛者应如何检验?普通人也是以生前行持及临终信愿为标准,如再加上瑞相,那就可以确保往生。这里面尤其以临终信愿为最重要,因为有些人生前并无太多合法行持,但临终前忽然信受净土,也可得以往生,品位虽低,但不能否定其往生事实。如屠夫张善和,一生杀牛,临终见恶相,幸遇善知识教其念佛,恶相隐去而不久见佛,即往生矣(此见于古代往生传)。有人说,那么生前不必行持佛法了,只要临终信愿即可。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如果你机缘不巧,则可能无人助念,而且你又因为生前不学佛法,对净土生不起真正信仰又该如何呢,岂不又入于轮回?如果生前行持佛法,则更能促进对净土之深信切愿,不仅可往生,且品位也不会太低。不可轻易报道往生之事,我恩师郑颂英生前曾写有《论往生》一文,他指出:“也必须具足信、愿、行“净土”三要,临终正念,具诸瑞相,方能确定其已得往生,把“往生”二字作为佛教界人士死的代用词,是不负责任的,也非常不妥的!”我原本要编一本《近代往生见闻记》,此事告知莆田广化寺流通处后,他们来信表示支持,并建议先多搜集然后编成。但当我考查了一些所谓已“往生”的事例后,见其中大都只以去世时亲人或道友所见一些光影或闻见异香、肢体柔软等现象作为往生根据,而其本人并没有坚定往生之信愿,且生前行持又很凡俗,这怎能作为真正往生的事例呢!因为至今搜集的事例还不多,所以书籍尚未完成。我是本着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往生的,希望今后做这方面报道的人也能谨慎行事,我们是真正的佛教徒,不是社会上的宗教骗子。

二、 往生何处须分辨

往生是指学人命终而投向于佛之净土的,但佛之净土有很多,因此往生也就存在许多去处,但我发现有些人不辨认清楚事实真相,就把往生一律说成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这也是涉及妄语的大问题,不得不慎!说实在的,我之所见目前绝大部分人就是如此,只要一见往生,便说是去了极乐世界、弥陀净土。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乃是有所指的,它代表阿弥陀佛的净土,并非是唯一的净土,虽然求生此土之人占多数,但也不能不加分辨地认为全部往生者都去了弥陀净土。据我所知,修学密法者有的求生弥陀净土(以宁玛派信众居多,因其祖师乃观音化身),有的求生香巴拉国(时轮金刚净土,以修时轮法信众较多),有的求生空行母世界(女性居多),还有一些求生他处的(占少数)。汉地学显宗的,大部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论禅、净土、天台、华严各派),但也有少数许愿求生兜率天弥勒净土的,还有极少数愿生东方药师佛土或他佛净土的。总之,虽然往生弥陀净土者占多数,但不可将那些往生他佛国土的也一概算入极乐世界。比如说,某人去了美国留学,而你却不加调查地坚决认为去了日本,虽都是去往国外,但毕竟国度不同,怎么可以胡乱而说呢!如太虚大师就是往生兜率的,因他心仪唯识,愿去弥勒净土,将来一同下生弘法,我们岂能认定虚大师往生弥陀净土呢!有些人就是未辨别事情真相便乱加定性,例如有一位居士曾向我夸夸其谈,赞说西方极乐,我虽然觉其言语中有些错误但未生反感,但当其引用玄奘大师(他还竟然说成了玄装大师)时,我却不愿再听下去了。因为玄奘大师乃唯识坚信者,其往生的也是兜率而非极乐净土。前不久,我看到某篇文章,说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是往生极乐的。其实,这里也存在错失,因为隆莲法师(能海上师亲传弟子,中国当代第一位比丘尼)在《心经讲记》中曾谈到此事,法师说净检是晋朝人,当时由于没有外国来的比丘尼,她就直接从比丘僧中受戒,其修行学问均好,据说受戒时异香芬馥,说明得戒殊胜。她七十岁要圆寂那天,众人又闻到受戒时的香气,并见天上一道祥光,从光束中下来一手持花束的女人,净检即告别大众,与此女牵手从彩虹中上天了(此事见于梁代高僧宝唱所著传记)。隆莲法师说,后来西藏盛传“空行母成就法”时,才知道她是修此法最高成就者,修这种法最高成就即肉身成就,次一等是身体离去而衣服不带,再次一等的则身体缩小,成就了往生而进入空行母净土。隆莲法师在《赠英籍尼师阿旺曲珍拉萨朝圣》一诗中,还以“联袂空行净检桥”一句称赞之,也是说净检是肉身飞天赴空行净土的。我认为隆莲法师所说的应当合理,因往生极乐的是神识而绝非肉身,而西藏空行母法高层成就就是肉身飞天。此中事例还有许多,因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列举。只希望今后著书立说者能审查到这一点,以尊重事实真相为好。但如何来判定往生何处实为不易,我认为这主要看其生前所信愿的是何方净土为关键,如信愿弥陀,则应往生于西方极乐,如某人一生皆愿求生弥勒兜率,且有得往生之瑞兆,就不能武断其往生于弥陀净土了。如有疑议,应多请教有修证的大德为好,他们是具眼者,分辨能力自然远高于普通学人。

三、 不专修净土宗者亦能往生

当今佛教界一些偏激赞叹净土法门的人,谓不专修净土宗不得往生,甚至更激烈者连净宗内某些法也不许修,而独倡一部《无量寿经》,一句弥陀圣号,再修其他就是杂乱。比如我听闻有一些人只许念弥陀,不许念观音,称之为修法夹杂。错矣!观音菩萨为西方大士,有多少人往生西方受其接引,有人认为念观音圣号不得往生,此岂不是太委曲大士了!纵是专提名号的印光大师,也说“观音圣号,乃现今之大恃怙,当劝一切人念,若修净业者,念佛之外,兼念。未发心人,即令专念;……然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耳”(见《复周伯遒书》)。还有“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生西之理?”(见《复如岑法师代友人问书》)。这只是劝人多念佛而少念观音当然无错,但劝人只念佛不许念观音则是自己愚痴也欲令他人愚痴!同样道理,弥陀于《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上也未说只接净土宗人,不接华严、天台、密宗、禅等信众,有人说杂修者便不能往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如圆瑛大师先从冶开等禅师学习禅,又从谛闲、慧明等师学习教观,精于《楞严》,他曾建有“三求堂”,即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他难道不能往生吗?又弘一大师为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一生多弘律法,他也不得往生吗?如承许圆瑛、弘一二师往生,则其他修佛者也应当可以!有人不通经教,开口乱道,认为念弥陀、药师、地藏等,临终众佛互相推委,恐无人来接引。这纯粹是以凡俗心识而妄度佛意,佛若如此,则他们的大悲心、平等心又在哪里呢?我不但认为念不同佛号都可往生,并且随意去何佛国土都可以。弘一大师曾讲过《普劝净宗道侣兼持地藏经》,他举八祖莲池大师所撰《地藏本愿经序》,劝赞流通;又举九祖藕益大师自称“地藏之孤臣”以为事例。弘一大师也知道有人会疑惑持念《地藏经》能否生西,他又举净宗九祖藕益大师礼地藏忏时的《发愿文》说:“舍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事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会群迷,同归秘藏”。不但念《地藏经》可以生西,而且念一切佛经都可以,只要把功德回向西方,佛即会助其生西。顾净缘大阿阇黎亲传弟子吴立民老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在讲《药师经》曾有人问过此类问题,吴老答道:“东方、西方平等一如,了生脱死平等一如,药师、弥陀平等一如。我们修西方与修东方是联系在一起的。药师经里明显讲了,有一个法益就是愿修西方而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修净土的读药师经、修药师法,并不矛盾,也不妨碍你的净土修行,他会帮助你修净土。”更有令人可笑的是,有人以为念弥陀往生极乐,学唯识往生兜率,修密宗即身成佛,念《药师经》往生东方刹土,这些好象一一对应。其实这只是一种说法,学唯识不必非生兜率,念药师佛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因为佛无阻隔,如果佛与佛间还争弟子,那么佛就成为凡夫了。如果念某佛必去某土,那么念地藏难道要下地狱不成?其实果真有人就这么认为,我见过许多人不敢持《地藏经》,恐怕与鬼打交道。众生就是这么愚痴,不念持佛经才容易轮回成鬼,哪有持奉佛经而成鬼的?如果这样,弘一大师劝人念《地藏经》,那岂不是劝人下地狱吗?我讲这些并非是劝大家不再专心持弥陀圣号,而是说持其他佛号也可以往生净土。近来由于编书的原因,翻阅了宽律法师《往生随闻录》,见他所说感觉有偏,他说“凡净密兼修、禅净兼修者,原则上均不著录”,认为这些人都脚踏两只船,实在是因为信不笃、愿不切、行不一,我以为他虽自以为无门户之见,实际用心已偏,他只报道专修净宗者,无疑想要把不修净宗者排斥在外,存在着暗示这些学人不能往生的含意。但在书录中,却载有弘一、兴慈、江味农、范古农、陈无我等人,他又是否做到了只录净宗者呢?因弘一乃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非专修净土之人;兴慈大师善精于天台宗,也非净宗道侣;而江味农、陈无我二居士,不仅非专修净土,而且显密兼通,江老曾随学大勇法师、白普仁喇嘛,陈无我等学密于刘上师;范古农居士对于唯识所学甚透,曾创立“法相学社”,弘扬法相唯识。总之,我认为把不专修净土者排除在《往生录》之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这样就背离佛心、背离民意。为什么现今出现这么多违法的谬论呢?我觉得还是门户之见在作怪!记得我前几年去某寺,听到一些人在谈教派之事,讲到此寺是净土中一派,另一寺还驻有与此寺不合之净土派,他乡还有一密宗派别。当他们问到我是哪一派时,我答:“我属于佛那一派”。诚然,学习佛法,自属于佛门,为何一家人硬要分出这么多对立派呢!佛教有天台、华严、禅、密、净宗派之分,这只为了度人采用的手段方法不同,绝不同于世间党派之对立,如有此种观念者,绝不应纳入真正的佛教弟子。我希望今后续编《往生传》者,应如实录入,正确看待往生这一佛门果证的事例,不可因非是净宗学人便不入书记载,弥陀净土都已收录,我们又怎么能与佛陀之悲心相违背呢! (原载于《普陀山佛教》)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23:04:03 | 只看该作者
密宗灌顶与传法概要

陈士东

公开传授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密宗法门,大多都是初级法门,为数众多的高级法门是不轻易传人的,目的是怕所传非人,密宗无上大法就是其中一种,所谓密者即此。有人认为密宗法门中别有秘密,虽可以这么说,但真正法门是无什么隐私可言的,即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密宗亦不过是一种方便法门,法无密而传承有密,故六祖云“密在汝边”。密宗传法,不具传法资格的人,是不可以传法的。有的密本,只用代表物来记述,没有上师灌顶传心要,即使叫你学,你也一无所获。甚至有的密法,只口耳相传,不立文字。由此可见,灌顶在密宗大法传承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大印空点》第二说:“若时诸师资,先灌一次顶。尔时即成为,宣说大密器。无灌顶不成,如压沙无油。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佛教认为,不经灌顶去修持,如同捏把沙子,岂能挤出油来。有人说显宗无灌顶之说,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灌顶一词原是由显宗脱体而来的,不过是到了密宗将事相变得殊胜罢了。

灌顶,梵文Abiceka,藏语叫汪故日,经典上通常称为“使成熟之灌顶”。它原是古印度国王在继承王位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大体做法是,设立坛城,然后用四大海之水灌在王子头顶上,象征着握有四海之权,如同我国古代帝王登基时举行的接位仪式一样,不过是一种庄严的象征。后来的佛教采用了这种仪式,大致有传法灌顶、受教灌顶、灭罪灌顶、求果灌顶、成就灌顶诸种,名目繁多。显宗所说的灌顶在一定程度上与基督教教徒入教时“受洗”仪式相似,而密宗尤其是藏密,灌顶仪式则与此大不相同。在密宗,灌顶是修持受持密法必先进行的活动,对于未经灌顶的人,密法是保密的,高级的法门更是强调“未经灌顶,不得自修”。《金刚鬘经》第二说:“灌顶为主要,诸悉地常住。我说如是义,故先应正听。若具慧弟子,先正受灌顶。”这是因为密宗以非金刚种性不能传授。

密宗灌顶有结缘与传法两大类:结缘灌顶是对于初入门者所设,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结缘灌顶。经此灌顶,就可以修持密宗初步法了。佛教仪轨规定,皈依了三宝,才算是佛门弟子,灌了顶才算是密宗门徒。传法灌顶一般只授予有大根基的人,密宗认为,有大根基而不经灌顶亦不能成就。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指出:“欲成闻修大密之器,要得清净灌顶,是故灌顶即是成就之本。若无灌顶,纵能无倒了达教义精进修习,终不能得殊胜悉地(成就)。”传法灌顶亦有不同层次,一般分为四种等级:初级称宝瓶灌顶(瓶灌),属于身灌层次,使弟子成“童瓶身宝”,可去除身与脉的不净。瓶灌又包括五种:1、宝瓶灌顶转水大业劫气成水大智慧气;2、宝冠灌顶转地大业劫气成为地大智慧气;3、金刚杵灌顶使火大业劫气转成火大智慧气;4、铃灌顶转风大业劫气成为风大智慧气;5、名灌顶转空大业劫气成空大智慧气。二级称为秘密灌顶(密灌),经此灌顶后可修圆满次第内的六瑜伽法,特别是气脉明点的修持;受密灌,可去除语与气的不净。三级称为智慧灌顶(慧灌),能使弟子智慧之气入于中脉,冲击智慧明点,依次开发七个脉轮;受慧灌,可去除意与明点的不净。四级称为胜义灌顶,经此灌顶后,可使弟子心性达到一个高级境界,故宁玛派称此为大圆满灌顶,噶举派称此为大手印灌顶,格鲁派称此为名词灌顶。以上几种灌顶并不是一时能完成的,它是随着修持者对于密法的领悟修证而得的,换句话说,就是受过什么等级灌顶才可修证什么等级的法,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强调说:“又灌顶者,未灌下顶,决定不可授上灌顶。”此外,灌顶还有大灌顶、说法灌顶、观像灌顶、法仪灌顶、法力灌顶、加持灌顶等等诸种,有水灌、意灌、物灌等不同方法使用。

密宗灌顶仪式十分注重戒律,于灌顶前,受灌顶者需饮尽海螺中之誓语水,誓言曰:“如违密戒,此水在腹中燃烧,命终堕入金刚地狱。”每次灌顶都要通过坛场布置、灌顶法器、本尊佛像等东西,形成一种符合密宗教义的环境与气氛。在茫茫的法性曼陀罗中,在充满灵性的天宇中,当代表密宗大法的甘露注入到宝顶上时,当自身的自然法性与宇宙本体融合感通的一刹那,你会感到这是生命辉煌的发现,而绝不是一种简单的仪式。

有缘者通过上师的法力加持灌顶后,能使身中明点纯熟,并传播种下灵性的无漏种子。这种灵性的无漏种子是与上师本尊、五方佛智沟通的媒介,而非如有些人士说的灌顶是上师把全身或部分功力输给弟子。灌顶能给予能量,但给予能量却非灌顶本意。灌顶与开顶也并不相同。有的人将灌顶看得十分神秘,或误以为灌顶后就可以不用修证了。灌顶时也许会激发一些人的功能或治好了病,但用灌顶去治病无异等同于用金扁担挑水。上师灌顶只是传给你灵性的种子,这个种子还要你去促使长成,要不断修持使之开花结果。灌顶后弟子之身口意,即是向佛之身口意,只要勇猛精进修持,定会有一日“花开见佛”。

传法灌顶中,瓶灌是基础,密灌和慧灌是双身修法必经之灌顶。由于密灌与慧灌涉及到双修,故此是不轻易泄露于人的。诺那上师指出:“汝等汉人与我们康藏人不同,你们一学密法,便想当金刚上师。”有的学密者,一蒙金刚上师灌顶,便以上师自称,一受慧灌,便任意双修。双修法曾被诸大德所斥,并非法差,实乃学密者滥用之过,所谓狮子跳处,驴不能跃,望学密者要脚踏实地,切莫建起空中楼阁。密宗仪轨还规定,建坛传法,若非金刚上师传授,即名盗法,所谓密师无师承,不得滥学。然而有一些人只从内地某个修持者那里学得些皮毛,就编排入藏经历,有的传法收摩顶费一次就达数千元之多。更令人奇怪的是,许多道家功或其它气功也讲灌顶,灌顶是佛家独有的。又如某气功师一日为学员”灌顶”一千多人,而见效果者无几,接着又匆匆奔赴他地授功灌顶,此等之人,实为密乘所不耻。笔者希望修持者要学法于真正上师,要拜明师而不是名师!

原文登于《气功》杂志第17卷第2期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4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06:24:39 | 只看该作者
 汉人如何修学藏密

              陈士东

  近收到读者徐三辉先生的来信,信文中问及有哪些汉人学得密宗大法了?同时,还有一些读者也提出过这一类的问题,有的甚至认为汉人学法不如藏人有大成就。我很高兴来说明一下,这是一个很殊胜的缘起,因为我所介绍的这些人将会是鼓励我们精进求学密法的榜样动力,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修学藏密而得到成就。徐先生所提的其它问题,我已在《密宗问答》一文中综合答复,此处只就汉人学藏密的问题作一下专文讨论。

    所谓密宗是有其秘密一面的,早些时期,藏密是不传汉人的,密法一直很秘密地固守藏地。英军入侵印度后,又欲吞西藏,他们便极力挑拨汉藏间的民族情感。1924年后,汉藏之间互通款曲,西藏与内地间的教法才有了大规模的往来。保密不等于保守,有些藏人在以往传法过程中是有些保守的。抗战时期,黄教的东本格西到成都讲经,他还认为内地无真正佛法,因此而引起一场辩论。莲花生大士早有“铁鸟飞空,无上瑜伽大行于世”的悬记,西藏的大部分高僧大德无疑也是深明此理的。自1924年后,九世班禅大师、白普仁上师、多杰觉拔格西、宝珍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及贡噶上师等等大德,纷纷来内地授法讲经,在内地种下了密乘大法的种子,使得藏密大法在内地便渐渐传播开来。如今,有些人对于汉人是否能学得了密法,还是存有疑惑,因而退消了菩提心,这实属可惜。汉人是否能得证藏密,我本不想多说,因为只要真正策发菩提心,就可以学一切密法而不论你是汉人还是藏人。能海上师年轻时曾是朱德的老师,先从军后出家,蒙康萨仁波卿传宗喀巴殊胜法流为二十九代,喇嘛当时多有不服。康公云:“能海是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藏人方无言。由此可见,汉人是完全可以学得密法的。能海上师弘传教法,享誉海内外,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致函相邀。1949年美国学者罗加思来寺听讲,皈依受法,又有比利时天主教徒二人、美国哥伦比亚一研究生,亦同来听讲。文革中,能海上师在五台山被红卫兵揪斗,尔后对众人说:“我该走了”,便入僧房无疾而终。这说明能海上师确已证到了自主生死的境界,也说明只要真心修,汉人同样是会得到证果位的。

  为求密法,一些僧人东渡日本,西上康藏,立坛于大江南北,树宗于佛苑学界。太虚当年曾说道 :“于是,密教、密教之声,竟遍中国矣!”从大勇法师率先带学人入藏后,国人便群趋藏密,东密被藏密热取代,应现了古德末法时代佛法自东徂西的预言。大勇法师,名声显赫,惜法师到了西康便过早圆寂了,抗战期间,据说已找到大勇法师的转世灵童,又入藏学法去了。随大勇法师同时入藏的还有超一法师、法尊法师、满空法师等,超一法师先回内地,在京沪无锡等地传法,译有《大白伞盖经》等。大刚、法尊、密悟三人继续西进,留学拉萨于哲蚌寺,得格西学位。密悟在拉萨声望之高,仅次于达赖。超一法师,弘化一方。法尊从事翻译,能海从事传法。满空对于红、白、花教了解颇多,一般所用法本,多是他翻译手笔。但南怀瑾先生说他们翻译法本,大都晦涩生硬,并不高明,觉得美中不足,倒是在藏学密的英美人士的译本,反较为清晰。此种观点,吾不敢完全赞同。1980年12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法尊法师的悼词中说:“法师精娴西藏语文,锐意传通。……溯自汉明西使,白马东来,士行、法显、玄奘、义净并能不惜身命,忘躯求法,高风卓行,百代钦仰。若法师者,诚可希踪先贤,比肩古德矣”(原载《法音》1981年第1期,转引《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南先生除红教的诺那上师是间接从学外,另外几位如白教的贡噶上师,花教的根桑活佛,黄教的东本格西、阿旺堪布都曾亲自依止过,然不知却为何对密教屡有异词?由于有第一批入藏学子的成功先例,一时间,入藏求学者便风起云涌,入藏学噶举宁玛派的内地僧俗,有陈健民、张澄基、妙空、申书文(贡噶老人)、根造、密显等人;入藏学格鲁派的汉僧,有太空、碧松、胜进、君庇极美(欧阳无畏)等多人。另外,尚有赴川西噶托寺(宁玛派)、八邦寺(噶举派)、藏瓦寺(觉囊派)、甘南拉卜楞寺(格鲁派)及西藏、青海求法觅师者。近几年,汉地僧俗西行求法者亦是络绎不绝,仅川西色达五明佛学院,所住汉地求法者就已达二百余人。所以,我们绝对不要再怀疑汉人能否学得了密法,要坚定信心,精勤修习。说起来,藏密与汉人的缘份是很殊胜的,密宗祖师中,身为汉人者,亦是大有人在。如大圆满法、第七代传承者即汉人吉祥狮子,由吉祥狮子又传与第八代莲花生大士,西藏前弘期中传授大圆 满的几个人,如莲花生、无垢友、遍照护等都是吉祥狮子的弟子。诺那上师开示录载有:有弟子问:“上师慈悲对汉人传授无上密法者甚多,不知对于康藏人传授多少无上大法了?”上师答:“我对康藏人传大法者甚少,因为他们不相信,我同汉人有缘,汝们能相信,所以传大法,我愿堕地狱”。当然,这只是说汉人中的真信者,汉人中的不信者亦是枉然。贡噶上师同南先生也说过:内地人士,大乘根器很多,例如破瓦一法,在康藏修持得到成就者,十人之中二三而已。而在内地,学者差不多都有小成就,实在可喜。南先生说,此所以达摩大师来中国传佛法心印,说东土有大乘气象也。熊十力先生亦曾言:“印度佛学,亡绝已久,今欲求佛学之真,必于中国。东土多大乘根器,佛有悬记,*验不爽“(《佛家名相通释》)。另又有人说,藏密是藏人的,我们汉人不要学。那么请问,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不是汉人开创的。汉传佛教也是由印度传来的,印度的我们要不要学呢?有民族甚至于国家界限之分的人,是学不到真知识的。佛法是超越国界的,没有肤色、种族之分,佛法是属于全人类的。

  那么,学密法的汉人成就如何呢?下面我只举几位大师的事迹供大家来推敲一下。根造上师1947年偕其师弟密显法师同往西康学宁玛派密法,1953年创办常乐精舍于上海,1954年第二次单身又到西康昂藏寺学法,受到当代藏族高僧甲色上师器重,授为大圆满心髓法派五十四代传人。1985年与密显上师应邀去美,1990年在纽约建立大圆满心髓研究中心。根造上师宏法以来,初以破瓦法为人结缘,中以古萨里施身法令人抖擞精神,后以上师相应法令人得加持,终以彻却、脱噶大灌顶令人得殊胜成就。当年根造上师一得到口诀,当夜就诗句如潮水涌出(上师本来不会作诗)。上师不仅身具微视、遥视等功能,而且于大圆满脱噶法更是即身证得,1993年圆寂时瑞相种种,殊胜无比。不入藏而学密法的人,是否就不会证得圆满?不是的。圆照比丘尼是贡噶上师的亲传弟子,于103岁圆寂前,留言于众徒:“我将心留于众生,以印证金刚大法”。法师法体焚化后得舍利近200粒,心脏久焚不化,形成一黑褐色的巨大坚固子,佛学界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千古奇迹。那么,不是出家的人,成就又如何呢?法号龙尊的前北京居士林林长黄念祖,曾皈依密教宁玛派大德诺那祖师嫡传弟子莲花正觉王家齐上师及白教大德贡嘎上师,台湾王家齐临终遗嘱把金刚阿阇黎位传于北京的黄念祖,黄老于1959年继承莲花精舍金刚阿阇黎位,受王上师衣钵。黄老圆寂后,所遗之骨洁白如玉,火化所得舍利子300多粒(五色舍利),诚为一代大德。未去西藏而又不是出家僧人的学密者实在很多,他们都以自身来证实了密宗。我国已故著名气功师因是子蒋维乔晚年曾修习藏密,1933年(65岁)又往南京毗卢寺从圣露活佛学破瓦法,获得成就。1947年(75岁),从贡噶上师学大手印法。李佩弦是上海精武会执事者,鹰爪派翻子门大师,曾是饮誉京津的鹰爪王陈子正的高足。1928年自沪逆江而上,来到紫金山下的南京城向诺那上师学密。李老勤修苦练,于密法能坚持不懈,密门四加行之“五体投地功”竟在高龄之下作满十万遍。李老说:“要是我当年未作够十万个五体投地功,就活不到今天92岁了”。他从“五体投地功”后,继而学“九节佛风”,最后从“破瓦法”向密宗高级功“弥陀大法”冲击。一根盈尺稻草,在稻田里要靠须扎入泥土而直立不偃,把它拔出来,则难保直立。而一根吉祥草,在无任何外力辅助下,李老却能让它直立于头顶。通过运气使体内“暖流”冲贯头顶,形成强力气场,光环罩顶,绕扶住了草。诺那曾大加赞赏,亲手用藏文书写了一贴密宗真谛的字幅送给他。据悉,蔡元忌夫妇(蔡元培之长子),前北大教授罗庸,今政协常委梁漱溟,都与贡噶等上师有来往。

  藏密风靡当代,全球各地莫不为之震动。据载,1925年香港成立了宣扬密教为主的居士林;1988年在台湾共有藏密各派系设立的密宗中心61处,遍布台湾各县市;欧美国家也都设有密宗传法或闭关中心,传法讲学十分盛行。欧美流行之催眠术,即瑜伽术之支流也。邱陵老先生说,当今人们学习西藏密法正是大好时机。1988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藏密气功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的会员共380余人参加,大会交流论文30余篇,张震寰被推选为名誉理事长,袁鸿寿教授及陈兵副研究员、刘兆麟被推选为正副秘书长。如今,藏密大德纷纷来内地传法,天津、西安、长沙等地成立了藏密气功研究会,邀请川西竹巴、云南王治等与会传法,俸怀邦先生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家“藏密甚深境修持中心”,成效喜人。光功、菩提功、光明功、洗心功等,皆源出于藏密。藏密的理论及修法也广泛地为各家所采用,香功的许多功理功法源出于密,屈成春的三三九乘元功的“念师默像”和张宏堡中功的“请师父疗法”,也都吸收了密宗的“上师相应法”的一些理论。蒋维乔所练的气功中,有多种是密宗功法,如大手印法、十八道次第、开顶法等。马春在《强身气功》中,指出一种“敦煌坐”的打坐姿势源出密宗,而他传授的马家气功也含有许多密宗成份。他在《马家气功》中说:“灵意拳……吸收了密宗大手印的修持法”。如此种种,不可尽言。如今,我们学习研究密宗会有很多好的条件,目前已翻译的密宗经文也比较多。大勇法师、能海上师、观空法师、超一法师、严定法师、碧松法师、孙景风、汤乡铭、郭和卿、刘立千、王沂暖、古洗里·衮却多吉等人均有译著问世。其中法尊法师译著颇多,有论文、论著、译著、讲记一百二十余部(篇)。法尊法师被佛学界称为卓越的翻译家,不畏险阻的西行求法者,可称之为当代玄奘。

  最后,祝愿大家能生起无上菩提心,勤奋修持密法,早日离苦得乐。同时我也代学密者,向为密法鼓与呼的《菩提心》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致敬。

原载于<<菩提》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5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5:08:39 | 只看该作者

正精进释论

陈士东

    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圣道分”,是三十七道品之一类,四谛中道谛的主要内容,学佛人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指导。八正道意为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正精进是其中之第六正道。精进是很重要的,德森老法师说的好:“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人命无常呼吸间,眼观红日落西山。”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世出世间,苦海到极乐是一条道路,佛法、大小二乘是一条船,世间的一切有情者是船上客。世尊早已把船为我们预备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拿起浆努力去划,划的努力就会早登彼岸,划的不努力或贪恋沿途风光就会迟迟不达。佛菩萨在那里等待着,在那里着急啊!如母忆子,出差的游子为何还不见归来?所以我们要精进努力去争取,船行的速度由我们来掌握,何时到达这就要看我们精进的程度如何。不精进,我们也许会老死在船上而终未达彼岸,也许或遇风浪而落入水,不精进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见到彼岸的乐土。学佛者近年来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故于此我也不再做更多的谈论。

    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正精进”,请大家注意,这个是“正精进”而不是“精进”。学佛者要明白,世尊为什么要宣说八正道,尤其是正精进,而不是精进呢?这个“正”字大有文章。所谓正是对偏,斜或邪而言的,正的引申就是合于法则,规矩的。

  那么有邪精进的吗?有的。《佛本行集经》中载有裸形、卧棘、卧板上、卧冢间、卧蚁垤中,坌身正立而住、不梳洗拳挛而住、拔发等多种,这些均是苦行外道。《百论》中说有自饿、投渊赴火等外道。现今有人不吃饭,名曰辟谷,而他却未达到“气足不思食”的境界,这与自饿外道无异。以上种种,都可谓之邪精进,非正精进也,是故要遭到佛陀的贬斥。释迦牟尼初出家时虽修六年苦行,但后来认识到此非正法,指出苦行是生苦之因而非出苦之道。《冈波巴大师全集选译·成就胜道宝鬘集》中载十项流入错误之法中有:“能努力精进但没有真实口诀的人,就容易走入过失之道”。这个“真实口诀”的奥秘之一就是这个“正”。没有掌握这个“正”的人就是邪精进,他走向的是错误之路,只会离佛而去而不会见到佛。

    怎样是“正精进”,怎样又是“邪精进”呢?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大家可对之反思。我的一位同参道友,他妻子有些反对他学佛学,于是他便自己一个人修行,而不管妻子的意见,因此夫妻间经常有口角是非出现,后来险些造成二人的离婚。一次我对他说:“佛家讲‘一点心头火,能烧十万功德林’,你总是惹人家发火,把人家的功德林都烧光了,这是正确的吗?既然夫妻是缘,你就应该了了这段缘,不如此你如何能走(往生)?既然众生该度,你的妻子也是众生之一,你又何不先度化于她呢?夫妻二人能共同学法,相互激进,将来共登极乐,岂不是大善之事吗?”他听了心有所解,于是先向妻赔礼致谦,而后耐心地给她讲解一些佛家教义,如此耐心持续了数月后,其妻果然心有所转,不仅允其学佛,自己每日还看一些佛经,同参又有一日来对我说,他现在心情比以往好多了,每日学佛都小有收获。一个居士,应时时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于父母子女及夫妇的责任,专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引自《怎样做一个居士》,圣严法师等著)。诺祖曾开示过一故事道:西藏有一道行甚高的喇嘛,往深山闭关修法,徒弟为其护关。喇嘛之母亲在家病重垂危,念子甚切,要见一面死方甘心,故一次二次派人去告诉喇嘛,嘱其回家与母亲见一面,喇嘛却对来人说:“出家人修道要紧”。第三次派人来召,他也仍不回家,其护关徒弟大发脾气,指师父大喊:“汝修道是为普渡众生,自己母亲尚不能承受顺其愿,天下哪有不孝之佛?”师父大悟,立即回家,为母亲见一面而死。此喇嘛常说,我无师父,只有徒弟能责我大义,可作之师父,以后每见徒弟即向叩头。由此亦可见精进确实要有正确的方法。学佛的不是不尽人情的人,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就有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有的人,男人学佛置工作家庭于不顾,女人学佛置丈夫孩子于不顾,更有不孝顺父母者,而去“孝敬佛”(像),佛会同意他(她)这样做吗?这不是真精进,正精进,他拿虚情假意那一套去哄骗佛去了,佛会许可他吗?正精进者,男人当做好本职工作,拿工资回家交与妻子,使妻子不会为柴米油盐之事而烦恼,妻子做饭时,丈夫应照看孩子或帮做家务,一切事理顺后,有空闲再去念佛参禅修法,每日尽管念得少些也胜过什么都不管而只会念佛的功德,此为真念佛、正精进。女人做完工作回家,当先操持家务,做好饭菜,使丈夫孩子都心安了,有空闲才去念佛,这样念佛才无牵挂,不会出现只念一两句就被丈夫和孩子打断的现象。丈夫看到妻子这么勤奋,又能干工作,又能操持家务,有空闲还不忘念佛,也一定会赞叹“学佛人真是好”,他一定也愿做一个学佛人。佛看了也一定会赞叹,“此善女人为真学佛者,正精进”,一定会加持你。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一味地邪精进。

  有一同参对我说,他很精进,每天到单位转一转就回家去念佛,每天念佛很多遍。我对他说:“我看你是一遍也没有念过”。他不解,问:“为什么呢?”我说:“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精进的项目之一。你到单位转一转就回家念佛,你对单位没有什么工作贡献,而你每月又照常拿单位的工资,不劳而获,这就犯了盗戒。不与而取,不劳而获,这都是盗,而且你盗的不是一个人的,你盗的是很多人的,是国家的,这个业你承担得起吗?这样念佛,你能心安吗?”

    另外,有些人还欲想利用些捷径来实现早登彼岸的目的,而这些捷径又是不正当的,这也是邪精进。有的人认为到深山老林里去修会证果很快,在家修行不会有成就,因为家庭负担太多,其实这是一种逃避,是不敢面对现实生活中困难的表现。佛为什么说“中土难生”?并不是因为中土好,而是因为中土有磨难,有磨难才会炼就金刚不坏的心。如果你跑去无磨难处修行,那是享清福,那不是修行。我们学佛要思考,什么是真学佛?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才叫学佛。当然,佛陀也曾离家修行,但他却不是去享福,他是躲避安乐生活,因为他是王子,王宫中要什么有什么,这会妨碍修行。佛陀出世还是为了众生谋求一个离苦得乐的方法,所以去深山独自思考。我们现代人不必再这样去做了,因为方法已经有了,我们要做的只是依法实修。所以,六祖慧能常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法音》杂志及《台州佛教》的封面都印着“提倡人间佛教”或“推行人间佛教”的字样,我们大家要于此有些领悟。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指出,只知出个人家庭的人是“出两片门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有的人千里迢迢去拜师学法,辗转大江南北,四川、广东、西藏、辽宁他都去过,但一无所成,这亦不是真精进,真精进一定会遇到好的老师。古云:“千里求师,不如在家守戒”。或许他在外面辗转的时间,如在家精进自学,或有所悟也说不定呢。还有的人以为供佛越多是越精进,每见到好的佛像都要请回家中,家中佛像、铜炉不计其数。佛是要尊敬的,佛像也可以供。我如此说,并非要大家不敬佛像,正象一个国家的国民,岂能不敬国家元首的肖像?敬重是可以的,但一像一炉足矣,何必非要见到好的佛像都要请回供养呢?这不是真的供养佛,他不是学佛者,是收藏家啊!《金刚经》法身非相分有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什么呢?《金刚经》又指出:“如来三十二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增一阿含》卷二十八就以观空为礼佛,不是把塑画雕刻当做是佛的本身,佛像等都是表法的。供佛像除了表示尊敬佛陀外,还表示要学佛的愿佛的行,佛者觉也,要学佛一样有觉悟;供水,水表示清净无染,它是要修行者常清净;燃香,是表示心光,喻人心性光明,灯烛也是这个意思;花和果即表示因果。联系起来,大致可解释为:“要象佛那样觉而不迷,净而不染,明心见性,不昧因果”。大家要知道这个意义,不要只流于仪式。

    总之,修行人要正精进,正确的如理如法的学修,既不被世间的尘垢所蒙蔽,又不舍于世间法,于世间修出世法,最后,恭录太虚大师的话来做为上述这些拉拉杂杂话的总结:

“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f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6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1:18:24 | 只看该作者

博闻求是(一)

陈士东

  儒云:“一事不知,儒者之耻。”释迦世尊为得证正遍知者,于世出世法无不了达,岂一二儒可比附哉!为佛弟子,当效佛陀誓成无碍大辩才,即儒者尚以不知为耻,况出世之佛法,更当以“不识佛意,佛弟子耻”自勉之。故学佛法,当求以广博会通,勿以得少为足。然广博不可劣等,不可离经论法,须知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故又须求实求是。余本此意而作是书,用以刊印,今经《资州佛教报》之请,乃分而载之,愿以身为桥。


唯识亦禅


  《楞伽》一书,内有一百零八个问题之解答,乃唯识学宝典。法相唯识之学子,将是书列为五经十一论之重心,有志学唯识者,必要深知。然昔达摩西来,既已传心印于慧可,且言更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众生开示悟入。中华禅宗五祖之前,以此经印心,验学人开悟否。唯识宝典禅宗要以印心,此可见禅宗亦重《楞伽》也,唯识亦禅也!今之学子,分宗别派,倡自贬他,可不落于谤法乎?古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家十宗俱为佛陀金口宣说,皆一旨也,谤何宗皆有谤佛之过,慎之慎之!



禅亦密

  今有学禅者谓密为外道,习密者谓禅不究竟,此二说皆为妄论。《法华经》中佛告菩萨曰:“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萨众。”佛之悬记不虚哉!阿难集结经藏,传佛心印(依印度序为禅宗二祖),传授密法。《莲花生大士应化因缘经>>曰:“密教初祖莲花生大士,从阿难受释尊预嘱传付之密法。”《胎藏界曼荼罗钞三》亦有曰:“阿难密号集法金刚。”述此可知,禅与密源于一处无有疑虑,是故诺那阿闍黎开示曰:“大密宗的境界,即是《金刚经》的境界。”黄公念祖更有明言:“六祖之悟,即大密宗之彻却,故禅密一味也。”



密净同旨

  诺那活佛曰:“如显教之诵佛号,密宗持密咒,其佛号与咒语之功德,并无大小之别。”今有人以密宗多持咒语,谓不可理解,有异净宗。余谓此乃未得见地圆融故,汇集《无量寿经》之夏莲居亦云:“净宗乃是密教显说。”汝净宗学子岂可不思乎?盖人仅知咒属于密,不察显宗亦有咒矣,若《心经》“揭谛揭谛”者,若楞严咒者(密宗之大白伞盖佛母咒即楞严咒之一品,今有人云楞严属密部,是则更证显密不分也)。莲池大师曰佛名亦为咒,此为诚实语,《阿弥陀秘释》即以密义释阿弥陀三字,藏密亦念阿弥陀心咒“南无阿弥达拔雅”。密与净土,同源异流;大日弥陀,无二无别,日本觉*大师《阿弥陀秘释》谓:“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今人但晓弥陀为西方教主,不知弥陀亦说密法,《金刚怖畏起分》曰:“无量光以口为要,持三乘一切密法”。学人但晓密宗神秘,不知密宗亦求生净土,如颇哇法、弥陀心咒、中阴成就法、长寿佛法者。此二者同旨无疑,详说不便,引五论七字秘释明之:“十方净土,皆是一佛所化,一切如来,悉名大日,毗卢弥陀,同体异名,极乐密严,名异处一。”



华严不二密宗

  大众皆知密教教主即大日如来(摩诃毗卢遮那),然多不明大日如来亦是华严教主,盖世尊初成道时,即现大日如来身为普贤(密教称金刚萨垛)、文殊(密号吉祥金刚或般若金刚)大乘菩萨宣说一乘圆顿之《华严经》,然因小乘弟子不能领解,而有第二阿含时。佛宣小乘法,乃隐法身而示现化身,后人妄计执着,区别释迦与大日,此至为愚哉!学者不知释迦于密宗又称金刚持或持金刚,金刚持即释迦说密法时所现之身,亦称“秘密主”,故释迦不仅为显教教主,亦为密教之主也。释迦佛有毗卢遮那(太阳)之称,起源甚早,《经集》第一品《犀牛角经》、第三品《娑毗耶经》、第四品《迅速经》中,俱称佛为“太阳的亲属”。释迦出身之释迦族属太阳部族,大日如来又称为“大太阳”,此二者之一致性诚为合矣,故释迦与大日同为一人也,不过化现不同而已。



不分宗派论

  适佛灭度,渐分诸宗,而有大小显密之争,学人如盲人摸象,各执一端也,然全象谁知之?乃龙树菩萨出,以一身兼诸家,有复兴佛陀之趣向,然徒众又各执一脉,几致水火不能融。古云:“若要佛法兴,必须僧赞僧”。僧僧互赞,乃能使法门和平,然宗见不一,门派林立,达此则不易,故余以为“若要佛法兴,必须宗赞宗”。宗宗互赞,可望复释迦在世之场面,可使学人得见佛法之全貌。惜悟此者少矣,怎不令人痛叹,释迦于上怎忍见徒众互谤!今举一例,与众共勉:能海上师于康萨仁波卿座下,具得般若传承正见。晚年于清凉桥讲经时曰:“若问我等是何宗派,应曰大般若宗”。佛由般若出,以般若为宗,至为恰当(余以为吴立民长者所倡之“律基十善,禅为法本,相说唯识,性明中观,教在华严,宗在天台,行在三密,归在净土”可为学佛者之指导)。

原载于1999年3月18日《资州佛教报》第14期

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29:25 | 只看该作者

博闻求是(二) 陈士东

 

谁为迷信

  今有人谓佛教乃迷信学说,此理余甚不敢苟同。试问其迷信处安在哉?若言佛教所言之物无有,则无有之物均可谓之“迷信”也。“迷信”既无有定言、无有定物,焉何只谓佛教迷信哉?朴老云,“迷信”二字乃一佛教高僧所道出,“迷信”之对而乃“正信”。迷者,不清楚也,迷信即于某一事物不清楚而盲目信之,依此则迷信乃充于万事万物,只谓佛教迷信岂不独断哉!燃烛之时有人云电灯,亦被讥笑为迷信,电灯也为佛教乎?屡有人举现代科学不能证明佛法,而谓佛教迷信,余闻之即语之:“昔倓虚大师住青岛湛山寺时,有三名大学生来问:佛教所说的有些与科学不合的,科学实验的结论是准确可信的,佛教不是迷信而何?大师反问:科学还在进步吗?答:当然仍在不断进步中!大师道:那么,安知未来的科学不否定这些论点乎?三人无言而去。”又制“迷”者理应不望对方省察其理,然佛教却希人能洞见秋毫,诸德善人欲将真理令世人尽得之而后快,有何“迷”可言之耶?实佛教乃最反对“迷信”者,依“执迷不悟”之词可准之。余以为不明佛法为何而说、所说为何,然却大谈佛教是非者乃“迷信”之一种,依其不辩是非便发言论而准之。佛教以布施爱民,以倡和平爱国,以精进、正信爱教,于国于家均有大利益,轻易否定诚为可悲!然佛门亦有不少蕉芽败种之徒,世间亦有众多假冒佛徒之流,此为佛教及非佛教者所不耻,不可以此等而论佛教,设问何处无有下流?余笔钝口拙,不能说佛教功德之万分之一,权引梁启超语与众共赏:“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厌世,乃积极而非消极,乃兼善而非独善”。

 

何为女人

  今见女性学佛,谓女身有五障不能成佛,而生退悔之意。余痛叹不已,今人不解古人义,何以曲解古人哉?人云:不论小乘,既大乘如《地藏经》亦云“于十方界若有女人,……舍此自己,常为男子,乃至菩提”转女成男之说,何云女身可成佛?余答,冤了佛也!愚夫不知经有隐义,谛闲法师说:“质直为男”,若男子柔弱寡断,缺勇猛心、坚毅力,人云其为“假女人”。吴立民长者开示曰:“讲女人的时候,表示阴阳,并不是具体的女人,不是要轻视她,转女成男就是转阴成阳”。善哉斯言!转女成男即将见不得人的东西皆转成阳刚之气,置于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方可无我;凡属有我的,都属藏污纳垢,私心自用,故转女(阴)成男(阳)乃男女皆适用,男性存在此问题,如卑下心、虚荣心、嫉妒心都属阴,见不得人,也要转成上进心、谦虚心、平等心而呈现之。于此劝女众莫轻自身,若生大勇猛心、无畏情,誓取菩提,汝为大丈夫;反之,若有男众终日暗计算人、阴柔不前,余说此等是为“小女人”。至此,书偈以示曰:

男女二身六大成,佛性无别体形殊,

质直为男弱为女,转女成男谓无私。

佛陀宣法有方便,一语之中义无穷,

今人不解古人义,岂可曲解古人哉!

闲耶?忙耶?

  余每劝人修持,对方总言曰:“忙”。及问其一日之事,又闻其云:“闲”。盖见今人每日忙于奔走,然却不知所忙何事,所忙为何,此其真忙乎?又有是者谓百无一事,以跳舞、玩麻将、看小说解其苦闷,每日弄得昏天黑地,头脑不清,此其真闲乎?世尊云:“人命在于呼吸之间。”孔子云:“死生亦大矣?”何独今人于此不忙耶?切莫临终再醒悟“此生虚度!”

 

报恩应修佛法

  余尝闻某妇人因难产而命亡,其子幸得保全,然不幸乎出世便已无娘亲。父母之恩重于泰山,尤母恩更难相报,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说不能尽”。如例而述,母生子何其苦也,然众生不思其苦而用此身尽去造诸恶业,隔世又要累母受苦,世人何等忍心耶!又有情世转迁流,故骨如山,所滴泪如海,诸世父母之恩何以报之?怎不思出离,悟无生大法,尽渡一切父母哉!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8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31:07 | 只看该作者

                    博闻求是(三)

                        陈士东



大情感之人

  有人曰:“学佛人是无情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逢变不惊、遇时不喜,有似不知喜怒哀乐之呆子”。此说余不以为然,余以为学佛人不仅有情感,还是大情感之人。曾闻弘一法师听经文之感人处禁不住悲从中来,于法会上竟嚎啕大哭起来,孰说学佛人是无情人耶?又印光法师见人遗饭粒俱要拾起,受供养之衣却去送与老师;船子和尚为证弟子所悟,不惜翻船落水;鉴真和尚为弘佛法,几欲渡海日本不能,竟致盲目。四师之情,凡愚能比之乎?余以为此四师可做悲圣、慈圣、喜圣、痴圣也。情之一字,但视如何运用,为凡俗之事欣喜若狂或烦恼不已,此为俗情;为众生苦而苦,为众生喜而喜,对待魔王施以忿怒调伏,对待痴子不厌其烦,此为真情感也。故佛家判以俗情之人为俱缚凡夫,怀真情感之人为菩提萨垛,菩提萨垛者,慈悲有情也。



学佛与佛学

  学佛与佛学不同矣,其异如干豆腐与豆腐干,非唯名不同,实亦不同矣。诚然,佛典中知识浩如烟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工商农业,诸门俱备,此可谓佛学。然佛法非用来欣赏,而是令徒众依教奉行的,故只将佛法用于口头纸上之知解门徒,不可谓其在学佛。今便有自称为佛学者的,将佛法视为一门艺术,称赞其美者犹善矣,更有甚者旨在批评,然批评一生亦未涉及佛法之本身,因其纸上谈兵故。禅宗尝语人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余将此语送与佛学者,供其研究,不知他们是否果能将糖中甜、醋中酸之味道出献于大众?学佛者与此不同,视佛法为一切,工作、生活、衣食住行不离于法,念兹在兹,用心体道,非于表面做文章,一切如佛行。上依行论,若以果判,则学佛者可位登佛菩萨,佛学者极至亦不过学问家矣。



由冷热想到的地狱

  世人凡遇寒天及冻伤,唯怨天尤人,恨不能已,然独何于八寒地狱不惧哉!寒天虽不令人悦,然加一厚衣仍可御之,冻伤虽痛,毕竟只在一时,与八寒地狱比之此苦怎足道哉!若人犯恶而下地狱,此寒岂一二服能抵挡之。又日复如此,无有出期,惧寒者当由世寒而思彼寒,莫造长受此苦之因。凡人至盛夏及受烧伤,或长扇不停,或冷水洒头,或小苦而心生大痛,然独何于八热地狱不惧哉!盛夏虽烈,犹有树荫可遮,有瓜果饮料可解,烧伤虽痛,亦有医药可医,然八热地狱只热无凉,有苦无解,世间之小热怎比其巨烧,何其怖人!余于某夏酷日下打坐,汗如雨下,人劝曰:“何不少休以避酷暑?”答曰:“此酷热现今可避,不知地狱之油锅他日可避否,故不敢少休”。劝学人于夏日思八热,冬日念八寒,修法不存懈怠之心,以此苦我尚恐惧,地狱之苦可想而知,日久定生出离之心也。

人之大患

  人之有大患,常好为人师。二人相见,言谈二三句便欲各逞其快,于是你来我往,俱欲为人师。古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非易事,不仅要头上有口,还要肚内有腹,且须真材实料。然今人多半似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翰林学士《永乐大典》总编解缙笔下诸公嘴脸尽露矣。反之,一个智慧高深之圣者,因表面过于平易近人,反易被人忽略轻视,大智若愚也。黄念祖老居士曰,昆明莲花精舍首座大师兄,修持极好,此大德曾多度受金刚阿阇黎灌顶,然至今不肯传法,后学之士夸夸其谈,竟超出此公乎?为维护僧宝尊严,汉地学密有得之黄老居士本人,亦多谦抑不做传法上师,更不肯受僧尼礼拜,学子可不慎之乎?昔一高僧,因下错一转语而五百生堕野狐身,先贤尚且如此,今人更应善护口业也。



佛门无嗜好
  

盖今古之人,均有所好,名人亦不出其外,爱因斯坦好划船、沈钧儒好玩石头、郭沫若喜食湖南地瓜、傅抱石爱酒如命。凡俗之人,有好之必有恶之,是则分别心、执著心有生起。佛门则不然,《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门讲通一切处,又于一切都不执著,大自在也。藕益大师曰:“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八关斋戒中甚至规定不可唱歌跳舞看戏,有碍道心,均所禁止。学佛前所学之文艺可做接引众生之工具,弘一法师出家前,虽编众多歌曲,然出家后即摒弃俗务,专心佛事,唯一作曲为1930年同太虚大师合作之《三宝歌》,后法尊法师译成藏文歌词传入康藏。有人谓弘一出家使文学界缺一人才而可惜,余却认为应以佛门多一人才而高兴。佛门无嗜好,于弘师之所做而可见。有谓释迦之有嗜好为说法,余却不以为然,汝不闻其有云:“四十九年未曾讲说一字”乎!


此三篇俱见《资州佛教报》,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9
发表于 2006-8-19 19:00:36 | 只看该作者
[em48][em48][em48][em48]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