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chenweiye - 

[读书评论] 好书推荐《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

[复制链接] 18
回复
94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11:3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讲一个诸葛亮误敌擒孟获的故事。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孟获,当时正是五月,南方天气十分炎热,诸葛亮命令三军依山傍林,在阴凉地带安营扎寨。蒋琬提醒说:“今日所造营寨,正犯了先帝(刘备)败于东吴的地形。”诸葛亮笑着说:“你不知道此中的奥妙。”当时孟获被捉到蜀营,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他遍看蜀军营寨。孟获看后对诸葛亮说:“过去不知蜀军虚实,因此落败。今日承蒙您让我看了营寨,不过如此而已,不难打败你们。”诸葛亮大笑,命令放了孟获。孟获让他的弟弟孟优诈降蜀军,约定在夜里火攻,以孟优为内应,劫蜀军的营寨。当天晚上孟获果然前来偷袭,不料白天看好的营寨竟然空无一人。一时伏兵四起,孟获再次被擒。 正确认识《孙子兵法》中“诡道”的思想,需要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对其做一个正确的说明。 从字面上来解释,“诡”是欺骗的意思。在中国以儒教“仁义”、“诚信”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中,“诡”是被排斥在大雅之堂之外的,甚至还被当作批判的对象。在中国战争史中,有许多宁可战败而绝不用“诡”的战例,这其中也包括宋襄公“成列而鼓”、“不擒二毛”的战例。但是,孙子等许多中国古代战略家们却讲“诡道”,主张“兵以诈立”。他们不是机械地理解和套用“仁义”,而是在坚持战略目的之“仁”的前提下,强调力量具体对抗过程中的智慧较量,通过“诡”达成“出其不意”,从而麻痹或调动对方的力量,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应当说,孙子等战略家们正确地将中国传统思想的“仁义”与中国战略思想中的“诡道”统一起来,而这种统一恰恰又是在正确区分开战略目的和战略对抗的层次上实现的。所以说,我们不能将战略目的与战略对抗的具体方法混为一谈,不能将用于战略目的的道德伦理观念套用在具体的力量对抗艺术上。符合“仁义”目的的“欺骗”是善而不是恶,不应受到道义的谴责;不符合“仁义”目的的“诚实”是恶而不是善,反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像宋襄公这种做法,就曾被毛泽东称之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所以说,孙子讲的“诡道”,是一种竞争中造成对方错觉的示形艺术,这里面有道德前提和道德内涵,是一种辩证把握虚实关系的大手笔的战略运作,绝对不是小人偷鸡摸狗的骗术。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这是有特指的范围,是指“兵者”,是指战争领域,是指生死存亡的较量,是针对敌人而言的,绝不能泛用于其他领域,更不能运用于非敌人甚至朋友身上。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说:在开战之前,我们如果经过认真推算预计能够获胜的话,获胜的把握就多;如果经过认真推算预计不能够获胜的话,获胜的把握就少。筹划得越是周密,获胜的可能就越大,筹划得越是粗疏,获胜的可能就越小,更何况一点都不去筹划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就可以判定胜负的结果了。 在这一篇的结束,孙子讲到“庙算”。按照中国古人的解释,“庙”是指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国事的建筑。“算”指的是“计划”、“谋划”。中国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都要在庙堂上举行仪式,谋划作战大计,预测战争胜负。这个过程称为“庙算”。用现在的话来说,“庙算”就是一种事先的在密室内的一种策划,就是指我们战略意图的设想和作战方案的准备。 孙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战争必须要事先进行周密的筹划。这段话反映了战争可知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作用,体现了中国战略“谋定而后动”的“先胜”思想。战争关系生死存亡,不可能反复验证,必须认真思考,周密组织。人的思维判断,也能够预测构想未来对抗场面和过程,预先制订方案和对策。恩格斯曾经论述过:再笨的工程师也要比灵巧的蜜蜂 高明,这是因为,在构筑一个房屋之前,工程师在脑子里已经有了图案。在“庙算”中,战争的统帅已经构想出未来战争的形态,双方的战略对抗已经展开,不过是在“寂静战场”上展开。对未来战争形态构成的认识成熟与否,正确与否,体现出统帅之间战略思维水平的差距。还有,孙子强调“多算胜”,“少算不胜”,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三思而后行”,尽可能想得多一些,考虑得周全一些。考虑得越周全,胜利的把握就越大。孙子的“庙算”思想,在现代战略领域特别受到推崇,许多关于“虚拟战场”、“寂静战场”的理论,都可以说是孙子“庙算”思想的现代翻版。现代战略重视运用各种仿真模拟手段,展现未来战争的场面,尽可能精细和逼真地筹划未来战争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的条件下,战略对抗的双方都力求先期求取制胜的绝对把握,企图通过强大的战略威慑达成战略目的,谁都不愿意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冒险一战。这种情况,导致了战前阶段战略领域角逐日趋激烈,甚至导致了“庙算”的能力和结果的显示成为直接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手段。谁忽视了“庙算”,谁输掉了“庙算”,就意味他在战前已经输掉了战争。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13:08 | 只看该作者

二、作 战 篇

这一篇不是谈实际的作战,而是谈作战工具和作战物资的准备。 在古文中,“作”有“始”的意思。“作战篇”也可称为“始战篇”。另外,在许多古代《孙子兵法》的注本中,这一篇称为“战篇”,没有“作”字。这里的“战”字指的是“战具”,谈的是作战工具和作战物资的准备。如李筌注释《孙子兵法》所说:“先定计,然后修战具,是以《战》次《计》之篇也。”这一篇所要说的是,在思考完战争计划之后,战争实际准备第一步要考虑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要做些什么事情。在孙子看来,第一步要考虑的是支撑战争的资源,要从这一基础入手来展开战争的实际运作。战争是力量与力量的对抗,从力量的物质基础着眼,从支撑战争力量的各种现实或潜在的资源入手,符合战争认识和实施的规律,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不仅表现在军事领域,也同时表现在其他领域。有一位经济领域的战略学家说过:企业竞争必须时刻关注你所掌握的资源,对于竞争者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这一篇中,孙子具体阐述了战争巨大消耗与国家安全的密切联系,提示将领们必须从支撑战争的物质基础以及国家承受能力上来思考战争问题。如何减轻国家的压力?孙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一是从时间上考虑,速战速决;二是从空间上考虑,因粮于敌。孙子从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中,揭示了战争力量聚能与转换的一些规律和方式。同时,孙子阐明了战争利害的辩证关系,强调了掌握这种利害关系的将领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在这一篇的论述中,贯穿整体的核心战略思想是:在战争准备上,避战争之害而求战争之利,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战前准备的场面。他说:凡用兵作战,需动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使节、游士的用度,作战器材的费用,车辆兵甲的维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二、作 战 篇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子首先考虑的是战争物资经费准备的问题。他一开始就指明了,用兵作战,需要物资经费,并且需要的数量非常大。对此,他用“驰车千驷”、“带甲十万”、“日费千金”来加以形容。他还指出这些物资经费种类繁多,包括车辆、人员、粮食以及用于各个方面的物资及费用。他提醒战争的决策者,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物力、财力来说,有着非常巨大的消耗性,考虑战争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能否承受这种巨大的消耗性。正是由于这种消耗性,孙子主张慎战,极力反对轻率地用兵,这在他以后的论述中有充分展开的说明。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如果没有强力的物资经费保障,军队就不可能出动,这是考虑用兵的第一个基本的条件。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任何一场战争的消耗都以天文数字来计算。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支撑,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拿近期发生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来说,战争耗费了数千亿美元。现代战争的一发导弹,就需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除了武器装备之外,在现代战争中,孙子所说的各种外交来往、维修保障、饮食供给等所用的资金,一项也不会少,甚至还增加了很多。 因此,如何应对战争的消耗,如何减少战争的消耗,使国家尽可能减轻战争的负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战争的胜利,是战争决策者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核心战略问题。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说:用兵作战,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了,就会使军事行动受阻,使军队的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耗损,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事行动受阻,军队士气受挫,军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一些诸侯列国就会乘机作乱,那时候即使有再高明的统帅,也无力回天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用笨拙的办法求取速胜,没有见过用精巧的办法将战争拖向持久。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段话中,“胜久则钝兵挫锐”中的“胜”字放在语句中有些不通,文意失应,很是费解。古今的研究专家们有很多种理解。有人认为应当与前句相连,读“其用战也胜”;有人认为多余,属于误加,可以去掉;也有人认为在“胜”字前面加上“贵”字,成“贵胜”,与后面呼应。我认为,这个“胜”字是“胜过”、“超出”的意思,所谓“胜久”就是指“太久”。 在这段话中,孙子将战争资源的消耗与战争时间紧密地联系起来观察,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战争拖得时间越久,战争的消耗就越大,国家就越难以支撑,国家的形势也就会随之而恶化。战事久拖不决,是兵家之大忌。由此,孙子提出他的“速胜”思想。他主张用兵作战,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代价,乘锐出击,一举制胜。理解孙子的“速胜”思想,不能机械地局限于进攻或防御、力量大或力量少等方面来理解,而要将其视为一种有条件的普遍指导原则,即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要速战速决,不管你是进攻的还是防御的;只要有可能,就一定速战速决,不管你是力量大或是力量小。在历史上,处于防御的一方或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为了达成战略目标,抓住有利时机,采取速战速决的实例有很多。但是,当你没有能力或不可能速战速决的时候,你就应当设法避免对方速战速决,设法将对方拖入持久的对抗之中,采取一切办法消耗它,使其“兵钝挫锐”、“屈力殚货”,最后迫使对方放弃原有的战略企图,退出战争。即使如此,这种持久的战略性的消耗战,也还需要通过许许多多速战速决的战斗行动来实现。 用兵作战,最强调快节奏,最讨厌拖泥带水、婆婆妈妈。在战争中,既有“快”,也有“慢”,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但是,我们要明确,“快”是第一位的,“慢”是第二位的。“快”应是积极寻求的,“慢”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快”是目的,“慢”是手段,现在的“慢”是为了将来的“快”,次要方向的“慢”是为了主要方向的“快”,“慢”是为“快”服务的,为“快”创造条件的。当然,这种“快”,不是盲目的,不是蛮干,不是一味的“快”。只有当“快”与“慢”灵活地结合起来,“快中有慢”或“慢中有快”,这时的“快”才会产生战略艺术的魅力。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13:43 | 只看该作者
孙子指出,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用兵的害处,也就不知道用兵的好处。这里反映了知“害”晓“利”的辩证思想。在现实中,“害”与“利”是并存的,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当我们得到“利”的时候,往往同时也得到了“害”。如果我们处置不当,往往我们得到的“利”,也可能转化为“害”。所以,我们在趋“利”的时候,先考虑到其“害”,就会避免其“害”,而可靠地长久地得到“利”。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当看到它“害”的一面,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它“利”的一面,才能够将它的“利”认识全面,认识透彻。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在看“利”的时候,忽视了“害”的一面,或者在看“害”的时候,忽视了“利”的一面,从而导致我们战略决策的片面性。我们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应当首先设想到最坏结果和最困难的情况,预先有准备,预先有对策,这样我们才能始终掌握主动,避免被动,顺利达成战略目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屈力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NFEB6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NFEA9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秣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国家之所以用兵而贫困的,就是由于军队的远征,远程运输。军队远征,远程运输,将会使老百姓陷于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财政枯竭。国家因财政枯竭就急于加重赋役。军力耗尽于战场,国内十室九空,百姓的财产耗去了十分之七。政府的财力,也会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病,盔甲、箭弩、戟矛、盾橹的制作补充以及征用运送辎重的牛车,而损失掉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领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动用敌国的一石草料,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依靠物资的奖赏。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者,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将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善待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所说的通过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的意思。 这是孙子提出的避免国家过度消耗的第二个重要思想,即“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的思想。在这里,我将传统《孙子兵法》版本的四个分段合并为一个分段。因为这四个分段都是论述这一观点,其中心思想是一个。在这段话中,孙子一上来就点题,强调高明的统帅应当在敌国取用粮食。接下来,孙子回答了为什么要在敌国取用粮食。他认为,国家长途运输,将对国家造成巨大的耗费,应当尽可能减轻国家的这种负担。在论述完“因粮于敌”的原因之后,他从敌我力量相对性上,谈到了“因粮于敌”所产生的一种比较性结果,即“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最后,他将“因粮于敌”的思想伸延到俘获敌士兵和装备为我所用的更大范围,并概括出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胜敌而益强”的重要结论。 孙子不仅从时间而且从空间上揭示了战争资源消耗规律。他明确指出,一位高明的将领,为了降低战争的消耗,应尽可能减少征兵筹粮的次数。随着战争进展,物资保障的运输距离会越来越远,国家消耗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急剧增大。对此,杜牧也有同样的论述。他注引《管子》时说:“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孙子提出了著名的“因粮于敌”思想,就是设法在敌国的资源中获得补充。这种补充,在增强自己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消耗了敌人的资源。吃掉敌国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粮食。这真是太划算了。所以,要特别鼓励士兵夺取敌军车马,最好是夺取之后连人带车编入自己的作战序列,成为自己战斗力的一部分。这样,我的战争资源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战越多;敌人的战争资源不但没有补充,就连现有的也丧失掉了。这一正一反,力量对比就会产生对应性的拉大。这就是孙子所说的“胜敌而益强”。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就运用这种思想,提出依靠前线补充的作战原则,利用就地缴获的武器和俘虏的敌军士兵,及时补充自己实力,使自己的力量越战越强大。 海尔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这家公司提出:国际化就是本土化。海尔在国外发展,要充分借助当地势力和资源。这样做,一是消除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抵触;二是降低进入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三是解决国际商务人才的缺乏。因此,海尔坚持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以及当地融资、当地融智。在美国,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设计中心,在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工厂,在纽约建立了营销公司,三位一体,形成本土化的海尔,其雇员也主要是美国人。 以上战略思想,我们还可以深追到《易经》中去。《易经》有一卦叫做“损”。“损”卦由下兑上艮组成。艮为山,兑为泽,卦像是“山下有泽”。挖泽造山,“损下益上”。实际上,泽挖得越深,山也就越显得高;相反,山增高了,泽即使不挖也显得低了。这就是说,一方的减少等于另一方的增长。 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非常深刻,这是从敌我力量对比的辩证关系中,提出一种借力增力的思想。巧用对手之力击败对手,这充分反映中国战略思想的智慧,反映出孙子的高人之处。这种思想,在其他领域中也具有非常普遍的指导价值。关于“借力”,中国古书《兵经》也有明确的阐述:“古之言借者,外援四裔,内约与国,乞师以求耳。惟对垒设谋,彼此互角,而有借法乃巧。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鲜军将则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则借敌之智谋。何以言之?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吾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刃借矣;抚其所有,则为借敌财,劫其所储,则为借敌物;令彼自斗,则为借敌之军将;翻彼着为我着,因彼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己所难措,假手于人,不必亲行,坐享其利;甚且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人们常说的“借”,是求助外援,约使他国,请求援军。但是在具体的作战对抗中,也有许多巧妙的借法。没有力量可借敌军的力量,诛杀对方有困难时可借用敌人的刀刃,没有资金可借用敌人的钱财,没有物资可借用敌人的物资,没有将领可借用敌人的将领,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可借用敌人的智谋。为什么这样说?我可以用引诱的办法借敌人的力量办我自己想办的事情,我可以用一些诡道诱使敌人杀掉我想杀的人,我可以将敌人的钱财和物资拿过来为自己所用,我可以通过利用敌人的矛盾策反敌军将领,我可以通过将计就计的办法借用敌的谋略。自己难做的事情,让别人去替你做,不必亲自费力,坐享其利。通过敌人来借用敌人的力量,把敌人借到的东西转为我用,使敌明明知道但又不能不为我所借,这是更为巧妙的借法。 在中国历史上,楚国曾经通过巧妙的战略运筹,为自己调来了援军,化解了自己的险情。在当时的情况下,齐、秦两国的力量处于相对均衡的态势,双方都十分害怕对方的力量超过自己而打破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当自己不能直接获取中间国家的土地时,也要千方百计地阻止对方占中间国家的便宜。楚国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当齐国率领韩魏进攻楚国时,楚国没有直接向秦求援,而是做出割让土地给齐国的姿态,从而巧妙地使秦国主动发出了援兵。这种示于一极,借于一极的做法,是十分高明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00年,秦军大举攻楚,夺取了新城。楚怀王为求得齐国的援助,将太子横送到临淄为质。后来楚怀王被骗到秦国,抑郁而死。齐相孟尝君将太子横送回楚国,并联合韩、魏两国,随其后向楚国的东部发动进攻。由于楚国在与秦的对抗中屡遭失败,国力大损,此时无力抵挡齐、韩、魏三国的攻势,而西面的秦国又在虎视眈眈之中,楚若不忍痛割让大片土地,秦国绝不会出兵救援。在这种情况下,策士昭盖向太子横说:“不如先向齐求和,做出一副准备将楚国东部割让给齐国的样子,借以调动秦国。秦国害怕齐国得到楚国东部后实力大增,从此号令天下,必然会出兵救我。”太子横依计而行,令屈署将楚国东部割给齐国,与齐讲和。秦王听说后十分害怕,立即派辛戎到楚国说:“不要将楚国东部割给齐国,我们马上就会派出援兵。”于是楚国保全了自己的国土。 《孙子兵法》中“借”的思想,在现代商战中有非常实用的价值。有位中国企业家悟到了“借”的道理。他说:借一切能借之事,借而又借,以借再借,借字当头,利在其中。在一篇文章中,报道了商战专家对蒙牛公司的点评,其中说道:历史上诸葛亮用“借”势打败了曹操,如今蒙牛又续写了“借”势成功的佳话。在蒙牛的成长中处处体现着一个“借”字:创业初期,借用工厂,实施“虚拟联合”,快速开拓市场;借势于“中国乳都”、捆绑行业老大“伊利”,打响自己的名头;借用社会资本,发展自己实力。“借”,把蒙牛的迂回进攻战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蒙牛将自身的优势资源集中于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将原料供应、生产、运输等资本密集型业务外包,形成以品牌优势为基础的价值网络,而且始终不渝地积累自身的品牌优势,得以在市场中逐步壮大。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说:因此,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所以,懂得战争特点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在这里,我将传统《孙子兵法》版本的两个分段合并为一个分段。我认为,这两个段意思是连贯的,是由对“速胜”思想的强调引出指挥战争的将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论述。按照专家们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胜”应当理解为“速胜”,否则上下句的意思不对应。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知兵”的“兵”,不是具体指军队作战,而是指“战争”。 从对国家资源的消耗上,能够看出战争与国家生死存亡紧密联系。如果不把这种消耗控制到一定限度,一旦开战,战争机器一旦转动起来,就非同儿戏了。在历史上,有许多军队并不是被战场上的对手打败的,而是自己资源耗尽而最终落败的。所以,孙子在这一篇的结尾指出:懂得如何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一名良将,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排兵布阵,而是要从战争资源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去思考战争,思考如何战胜敌人,思考国家怎样避免被战争拖垮。这已经不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称职的将帅必须具备这种战略意识。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深层的意思,国家必须认真地选用良将,选那些深谙战争利害并能够从容驾驭战争的良将,在这一方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因为这些将领操纵着战争,他们对一个民族的兴亡和一个国家的安危实在是太重要了。正如曹操在注《孙子兵法》时所说:“将贤则国安。”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14:48 | 只看该作者

要想继续看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地址:

http://www.csspw.cn/ydxzs.asp?newsid=445

15
发表于 2005-12-6 14:00:4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16
发表于 2006-6-24 21:03:55 | 只看该作者
好的人。
17
发表于 2006-8-22 18:42:59 | 只看该作者

哈,很感谢搂主哦

18
发表于 2006-8-30 17:01:22 | 只看该作者

 

[em01]
19
发表于 2010-5-29 07:29:02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好书,谢谢楼主提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