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好书推荐《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

[复制链接] 18
回复
94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11-8 17: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权威解释,以洪兵教授在北大国际MBA、EMBA系列讲义为基础撰写,是MBA战略原理教学的首选教材。本书建立在经典兵书《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有说服力的商业战例,是CEO领悟统帅之道的案头必备。 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美方院长杨壮等知名人士强烈推荐经理人备有本书。正如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吴瑜章说的“市场就是战场,不懂市场战争学的企业家,不可能带领企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不懂孙子兵法的企业家,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本书是我事业上的“充电器”。
作者简介
洪兵,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战略研究专家,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受邀为北大国际MBA、EMBA授课,将中国战略思想、统帅之道与企业管理结合,旨在培养“真正懂得中国战略的企业战略家”。
精彩序跋
书 评
《孙子兵法》是对两千多年前大量战争实例的精辟总结。当今MBA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现实问题进而找出其规律的能力。每个企业都欢迎善于解决问题的经理人。
——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 胡大源
洪兵先生的近著《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能够让你了解到《孙子兵法》的战略精髓。其中所谈到的孙子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对中国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指导作用。
――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杨壮
走进美国各大书店的商业书籍栏目下,作者不同、内容各异的《孙子兵法》解释与感悟俯拾即是,就连给美国商学院学生讲演时,《孙子兵法》刚被我提起, 一个微型《孙子兵法》的小语录已经被美国学生高高举起。
——《北京青年报》“陈屹视线”专栏作家 陈屹
通过洪兵先生的《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使读者充分感悟了战略制高点的奇峻,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源于血与火的战略决定生死,而眼光决定财富。本书不仅传授战略之道,而且还注入灵感,毫无疑问,它是所有管理人员的必备之物。
——美国宇胜工程公司首席代表 陆群
市场就是战场。不懂市场战争学的企业家,不可能带领企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不懂孙子兵法的企业家,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是我事业上的“充电器”。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副总裁、沃尔沃卡车大中国区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吴瑜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23:00:12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0:19 | 只看该作者

目 录

前 言

导论:孙子与《孙子兵法》

一、 计 篇11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当你在战争中失败,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二、 作 战 篇33 战争是力量与力量的对抗,从力量的物质基础着眼,从支撑战争力量的各种现实或潜在的资源入手,符合战争认识和实施的规律,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不仅表现在军事领域,也同时表现在其他领域。一位经济领域的战略学家说过:企业竞争必须时刻关注你所掌握的资源,对于竞争者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 三、谋 攻 篇41 中国战略所说的“全争”,指的是一种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战略性对抗。中国战略家力求将血淋淋的战争厮杀提升为战略统帅之间的智力较量,并从中得到一种至善的结果和至美的感觉。这种战略的追求和境界,是西方战略所不具备的。中国战略追求完美的这种特性决定并铸就了它自身的完美,并体现出一种与西方战略完全不同的魅力。 四、 形 篇60 最辉煌的胜利,最高妙的战略,必须超出一般人的策略思考,超越通常的胜利形式。那种通过浴血奋战才能实现的战略和取得的胜利,不是“善之善者”。保己而不可胜,避免了战争发生,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在表面上看不出智与勇,实际却是大智大勇,是一种隐藏于无形之中不会被常人所察觉到的大智大勇,这才是“善之善者”。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目 录 五、 势 篇74 “势”不仅表现在力量与其周围条件联系而构成最佳的组合形态,而且表现为力量能够充分借助周围条件而成倍地增大自己的能量。力量自身要形成一种最有利于借助外界条件的形态。力量要处于有利的位势上。力量借助于有利的位势而发挥作用,从而形成巨大的能量,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圆石从高山上滚动而下。这种借助的过程充满了“顺应”和“惯性”的动感,力量在这种动感中得到猛增——这就是“势”。 六、 虚 实 篇87 虚实,反映了力量的两种基本形态,并在双方力量对抗中显现出来。它是反映双方力量对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立统一范畴。这个范畴揭示了力量对抗的基本规律,形成了“避实击虚”的重要战略战术原则。在把握“虚实”基础上,中国战略强调掌握战场主动,强调如何将我的意志强加于敌。我想战的时候,敌人不得不与我战;我不想战的时候,敌人不得与我战。将残酷的战争放置于“画地而守之”的笑谈之间,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这就是中国战略家的气魄! 七、 军 争 篇111 在现实中,无论什么样的竞争和对抗,都要隐真示假,要趋利避害,要不断变化,而变化无非基于“分”与“合”两种形态。我们把竞争中的无数现象归纳一下,可以发现它们都不会离开孙子说的“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这三个基本要点。我们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三个基本要点,就可以从根本上操纵竞争、对抗中各种各样的复杂现象。 八、 九 变 篇127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术,知变为大,以变合于事。在中国战略家看来,人们所认识和指导的对象都是变化的。中国战略特别关注这个“变”字,在“变”中将自己掌握的各种战略方法灵活组合起来,在“变”中将对手的弱点暴露出来,在“变”中形成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战略平衡,在“变”中寻找出奇制胜的良策。“变”,是战略运筹的灵魂;“变”,是战略指导中永恒不变的一个原则。 九、 行 军 篇140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纵观我们古往今来各个不同领域的管理方法,都离不“文”与“武”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分别针对人类本性和行为发生的基本动因而提出来的。人有精神追求的一面,也有物质追求的一面;有其理性的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有趋利的一面,也有避害的一面。“文”,是一种作用于道义的力量,强调思想心理的作用结果,控制着人的精神追求,左右着人的理性施向;“武”,是一种体现于物质的力量,强调有形的生存性的作用结果,控制着人的物质追求,左右着人的非理性施向。“文”,是基于趋利上的诱导;“武”,是基于避害上的制服。 十、 地 形 篇152 用现在的战略术语表述,“地”是指战略双方对抗的“空间”,这里面包括地势的高低、距离的远近、自然或人文的地理环境,以及双方兵力部署所形成的战场位置关系等等。古往今来,许多作战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都与地形的选择有关,或者与在某种地形上部署兵力的对错有关。因此,认识和处理好“人”与“地”的关系,借“地之助”去求“兵之利”,反映了战略家和军事家的素质和能力。综观历史,真正的战略家和军事家,都是熟悉地理和地形的专家。 十一、 九 地 篇162 把握战略空间,必须考虑自己军队的协同,军队部署则要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孙子将其形象比喻为一种名叫“率然”的恒山之蛇,首尾相接,首尾相顾。部队这种作战状态,是军事将领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状态。任何一位军事将领都特别希望他的部队能像“率然”一样,具有完美的整体感和协调感。在军事将领们看来,部队不仅要管理有序,行动迅速,而且要协同一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整个部队都能够围绕着一个目的统一行动,首尾相接相至,浑然为一体。 十二、 火 攻 篇182 在战略决策中,一种违背“合于利而动”的举动,就是以冲动代替理智,以感情代替利益。在历史上,有许多战略统帅,在关键的时候情绪激动,拍案而起,不计得失,不合于利而动,结果招致了失败。所以,孙子说,战争的决策者千万不可感情用事,“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我们应当牢牢记住孙子的这一提醒。 十三、 用 间 篇187 “用间”,是战略上实现“先知”的主要手段。要重视“用间”,要重视用“反间”,要重视用“上智之间”。我们应当全力投入于“用间”的较量,这是一场“三军之所恃”的战略对抗,充满了风险,充满了智慧,体现了战略家们“用间”的大智大勇。 附录一:《孙子兵法》名言196 附录二:《孙子兵法》原文198 附录三:《孙子兵法》译文20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22:57:35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2:13 |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孙子兵法》是2500年以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撰写的一部兵书。在2500年后的今天,这部兵书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受到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的关注。孙子的思想,不仅在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经济领域中许多著名企业家,都是依据孙子思想而寻找到商战制胜灵感的。在体育界,巴西足球教练斯科拉里称自己带着《孙子兵法》出征世界杯赛,并获得了冠军。目前,《孙子兵法》被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和商业学院列为必修课程。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企业家们阅读最多的书目中,《孙子兵法》排在了首位;在最近美国畅销书的排行榜中,《孙子兵法》列在第二位。 面对当今世界《孙子兵法》应用的热潮,我们必须尽快地将《孙子兵法》的研究向应用领域转移,而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孙子兵法》在当代为什么备受重视?《孙子兵法》具有哪些当代应用价值? (一)《孙子兵法》深刻揭示了竞争规律,是制胜之道,能够帮助我们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必须在竞争中证明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敢面对竞争的懦者,不善于应对竞争的拙者,都将被竞争的大潮无情淘汰。我们要想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和胜者,就必须认识竞争的规律,掌握制胜之道。在这方面,《孙子兵法》能够给予我们最有价值的指导。 战争,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是一种最为残酷的竞争。《孙子兵法》通过对战争规律的深刻阐述,揭示了竞争的普遍规律。例如,“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深刻指出竞争是建立在力量对比基础上的,揭示了竞争中强胜弱败的客观规律。“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深刻揭示了力量的生成规律,并告诉我们:力量的对比取决双方力量的数量和质量,力量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国家的大小、贫富等各种综合条件。“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揭示了力量发生作用的内在决定因素和因果关系。“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指出力量通过“形”和“势”发生作用,揭示了力量发生作用的外在形式和外在条件。“兵之所加,如以NFEB4投卵者,虚实是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指出力量的构成包括“有形”、“无形”等多种因素,有“虚”、“实”之分,并揭示了力量发生作用应当遵循的“避实而击虚”战略原则。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前 言 在深刻揭示竞争规律的基础上,孙子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竞争制胜之道。例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指出要想获得胜利必须了解敌我双方情况。这是竞争中的一个基本法则,在当前信息社会的竞争中特别受到重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提出了“自保而全胜”、“先胜而后战”的制胜之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提出了“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制胜之道。“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提出“力争主动”、“力避被动”的制胜之道。“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提出“集中兵力”的制胜之道。“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提出巧妙借用敌之力量的“胜敌而益强”的制胜之道。孙子还在总体上对制胜之道进行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例如,“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我们要看到,当今时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战略格局在向一种新的形态过渡,人类社会酝酿着重大的变革。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陷阱的时代,并且强烈体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的时代。强者将会在很短时间里奇迹般获得成功,弱者也将会被迅速而无情地淘汰出局。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战略,争夺战略优势地位,掌握战略主动权。就企业界而言,许多大公司都明显感到竞争对手增多,竞争压力增大。我们还要看到,当今时代的竞争,是激烈的竞争,同时又是一种趋向于无序的状态的竞争: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导致冲突的隐患增多,竞争关系充满着更多不确定性,竞争的结果更多的不是“全胜”而是“两败俱伤”或“得不偿失”。总之,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不是在竞争中得到更多的回报,而是付出更多的难以接受的代价。这种无序的竞争状态,充满着机遇或挑战,充满着神话或偏见,充满着迷茫或激情,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改变,原有的竞争游戏规则在改写。具体到经济领域来看,当前大国经济的低迷,美国大公司的丑闻,一些地区、国家和行业的经济“泡沫”等等现象,都无情地告诫人们,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了重大问题。美国《哈佛经典·竞争战略》中一篇名为《打一场“运动战”》的文章对当今商业竞争环境的残酷性做了如下描述: 最近几年,商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争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21世纪的商业环境:动荡不安和混乱无序。来势迅猛的变革浪潮似乎要摧毁一切,各种商机稍纵即逝,不完全信息使原来就不太明朗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身处这样的环境,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不由得怵然。 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人们熟悉的西方竞争理论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现实问题,无论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还是国家宏观干预理论,都已不是灵丹妙药。人们需要重新思考从前的理论,需要寻找新的出路,需要提出新的竞争理念,需要重新建构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总之,当今时代,人们面对激烈的竞争,急于得到新的理性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孙子兵法》作为解释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其当代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地凸现出来,并且展示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这种“理性之光”通过《孙子兵法》中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思想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一”等深刻的哲学命题展示出来。《孙子兵法》将竞争提升到更高的理性层面上来认识,它将竞争放在更大战略范围上来运作;它关注使用力量的正义性,强调竞争的道德前提;它并不主张简单地从力量正面直接的对抗中达成战略目的,而是强调潜在地或无形地使用力量,追求“不争之争”的战略境界,尽可能减少力量对抗的损害,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战略结果。这些理念,将会把残酷的竞争导入理性的约束之下,将盲目的对抗规范在有序的框架之中。人们根据这些理念,能够正确地设定自己“争什么”、“跟谁争”、“用什么手段争”、“争到什么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对自己、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孙子兵法》所倡导的竞争,是一种更为符合人类理性的竞争,它十分适应当今时代的特征,十分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并为当今时代的战略界所推崇。 《孙子兵法》揭示的竞争规律并总结的制胜之道,具有普遍应用价值,其当代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所以,我们不能把《孙子兵法》当做一般的兵书来看待。 孙子思想跨越了时空,贴近现代的实际,使人们感到这位“孙子”,不是昨天的“孙子”,而是今天的“孙子”。正如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孙子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他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孙子兵法》当做一般的古书来看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22:56:17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3:40 | 只看该作者

(二)《孙子兵法》充分展示了战略智慧,是统帅之道,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战略思维水平 “战略”是当今时代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概念。“战略”已经从军事领域延伸出来,在各个非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战略在当今时代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说,当今时代是一个崇尚战略的时代。许多国家或许多企业的事实都可以证明,战略的得失,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存亡。 《孙子兵法》充满了战略智慧,是一部战略名著。在这部名著中,孙子揭示了许多战略的奥秘,提出战略统帅如何治军、用兵的原则。 《孙子兵法》一开篇就谈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而将战争一下子提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将所论述的问题定位在一个很高的战略层面上。 在战略的基本范畴方面,孙子谈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NFEB4投卵者,虚实是也。”明确提出了“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对立统一范畴。这些范畴都是至今战略领域仍在使用的基本范畴。 在战略的相关要素方面,孙子谈到:“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这里所提到的“道”、“天”、“地”、“将”、“法”,都是现在战略领域所关注的一些最基本的相关要素。由此也可以看出,孙子强调从战争的全局,从与战争相联系的更大范围去考虑战略问题。 在战略统帅的素质要求方面,孙子提出,“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后面的这段句话曾经使德国的一位皇帝大发感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遭到了失败,20年后,他在侨居生活中偶然看到了《孙子兵法》,在读到这段话时大受启发,并说他如果在20年前读到此话,就不会铸成以往失败的大错, 《孙子兵法》通篇能够使人感到一种战略气势。例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这是一种“千仞之上”的战略气势,追求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制形于无形”的战略境界。 战略的时代,特别强调领导者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就是战略决策者思考战略问题时的过程和方式,是战略决策者主观世界的一种活动。与其他思维形式相比,战略思维有着自己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第一,战略关注全局和长远,是一种“宏观性”全局思维,是一种“前瞻性”的预测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一种高屋建瓴、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感觉。第二,战略思维所触及的不应是表面的具体的东西,而应是一种深层的本质的东西。认识这种东西,正如毛泽东所说,“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思维是一种“内悟式”抽象思维。这种思维,依靠战略决策者渊博的哲学和专业知识,同时也依靠战略决策者的天赋。形成这种思维,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之外,还需要有一种独特的体验性的自我修炼。第三,战略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的产物。战略作为科学,它是一种理论,总结并反映了竞争的规律和特点,并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战略作为艺术,它同时又是经验,单纯依靠书本和逻辑推理,是无法掌握和运用战略的,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应当说,战略思维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思维既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又是一种“超常”的形象思维。这种思维,要求战略决策者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我们掌握战略,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水平,必须学习《孙子兵法》。这是因为,正如外国战略专家评论的那样,孙子是系统总结战略思想的第一人,《孙子兵法》是一部最有价值的战略名著。通过上面我们举例可以看到,战略的基本原理和战略家所应有的素质和气势,都在《孙子兵法》中得到最好的解释和展现。 不仅如此,《孙子兵法》以其独特的凝练、抽象和意会的方式揭示战略本质,给人以更深刻的启迪和更广泛的联想,为战略家提供更为贴近实际的方法论指导。《孙子兵法》用十分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略整体全貌,揭示了战略最本质的逻辑结构。《孙子兵法》中的“兵”代表了“战争”、“军事”、“作战”等多种意思;“道”包含着本体、规律和道义等多项涵义;“虚实”容纳了“强弱”、“有无”、“空实”等多个范畴。《孙子兵法》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高深的战略原理,如“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兵法》是一种箴言式的语言表述风格,所表述的观点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能够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便于人们在现实中掌握和应用。 战略是一种高深的学问,战略的真谛很难用逻辑方法触摸到,恰恰是中国的整体思维和独特的文字,能够完整地展现世界表象后面必须用理性感悟的东西,能够提出最有深度的战略思想。只有触及本质,才能旁通万物,才能流传千古。中国古人善用宏观和整体的思维方法,善用形象的比喻,通过意会触及到了战略的本质,说明了战略深奥道理,形成了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的战略思想。面对千变万化的竞争世界,《孙子兵法》给予战略家的不是机械的教条,而是直觉的提示,从而帮助战略家们自如快捷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正是这种高度的抽象、精练和浓缩的特征,使《孙子兵法》在把握宏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使《孙子兵法》在战略领域具有更大的现代应用价值。 《孙子兵法》是战略,是统帅之道,远远超出战术的可操作性的层面,是大智慧,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价值。我们不能把《孙子兵法》等同于一般的谋略来看待,也不能把《孙子兵法》机械地当做一般可操作性的条文看待。 《孙子兵法》是战略,是统帅之道,是领导者必读的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名领导者,如果没有认真读过《孙子兵法》,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孙子兵法》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项巨大的文化产业,能够帮助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孙子兵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只有六千多字,却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构成并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兵学文化。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看,《孙子兵法》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而这种文明与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有着更多的非战和反战的倾向。从哲学上看,《孙子兵法》主要依据道家的哲学思想,同时兼收并蓄了儒家、法家等一些思想,运用中国古代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形成自己的“在德不在险”、“以柔克刚”、“以智克力”、“兵以利动”的兵学哲学体系。从文学上看,《孙子兵法》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严密简约的章法结构,明快绚丽的语言风格,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评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这样评价《孙子兵法》:“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明代的文学家胡应麟则说《孙子兵法》“文章之妙,绝出古今”。我国《孙子兵法》研究专家吴如嵩老师认为《孙子兵法》具有“自然成韵的音律美”,“遣词造句的修辞美”,“谋篇布局的结构美”、“深富思辨的哲理美”和“博大精深的思维美”。总之,《孙子兵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传统的思维,尤其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价值观念,集中了道家、儒家、法家等多种思想,用十分简练的文字描述了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了中国战略深奥的理念。《孙子兵法》称得上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作。 《孙子兵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孙子兵法》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当今世界对《孙子兵法》的应用,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在学术交流方面,已经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并产生巨大的利益回报。中国《孙子兵法》成功举办了五次国际研讨会,第六次国际研讨会将在深圳举办,并且作为一项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来运作。山东也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孙子兵法》应用国际讲坛,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许多地方也都在举办各种类型的《孙子兵法》学术交流活动。仅美国就有《孙子兵法》研究团体一百多个。在教育培训方面,《孙子兵法》培训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展开,在北京有的《孙子兵法》短期培训班的入场券价值高达五千多元。北京大学国际MBA已在山东成功举办了《孙子兵法》实地体验教学,并将这种教学列为北大正式课程。中国高等院校也成立了《孙子兵法》研究会。在影视出版方面,社会上关于《孙子兵法》的出版物非常多,并且销售量名列前排。上海亚洲电视艺术制作中心出巨资正在摄制大型专题片《孙子兵法——中国将校世纪谈兵》。据说,香港的成龙准备投资六亿拍摄《孙子兵法》。在特色旅游方面,孙子的故乡、孙子建功立业的地方,以及成功运用《孙子兵法》的古代、近代战场,已经被旅游界所关注,都将成为今后旅游的热点地区。在文物研究和鉴赏方面,临沂银雀山竹简馆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许多与《孙子兵法》有关的文物复印品和纪念品,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分量。由于《孙子兵法》的文化带动作用,与中国古代军事有关的中国古代名将、中国古战场、中国古兵器等方面的文化开发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今天,我们应用和弘扬《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且也是一项巨大的文化产业。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走出象牙之塔作为商品进入了市场。知识的价值体现不仅局限于无形之中,也体现在有形之中,它将通过巨大的财富回报而实实在在地被人们所感知。《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价值不仅表现在它对企业家的指导上,同时也充分表现在它自身知识的开发,以及它作为文化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等方面。 目前世界文化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飞速扩张的时代。许多国外的政要、专家学者,不约而同都将其看成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他们甚至断言,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与产业两个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多民族创造、兼融和共构一个伟大的文化共同体的辉煌。其文化累积之丰厚、文化形态之多样和文化哲学之深刻,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有的。有专家指出,在一个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中,越是强势的文化,就越有市场优势。到2005年,大致上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将达到5000亿元,这么大的一块市场蛋糕,正虎视眈眈的外国资本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1999年,美国大片《木兰》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资源已经国际传媒之手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强大竞争对手。《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世界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一定要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重视《孙子兵法》的产业开发,并且要具有一种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高度危机感和责任感来加强《孙子兵法》的产业开发。我相信,随着《孙子兵法》产业的开发,这部古老的兵书,将会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将会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本书的写作目的与设想 目前,人们发现了《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价值,并将《孙子兵法》广泛应用于现实。在这种广泛的现代应用中,人们不仅在古人深邃的思想中获取启迪,同时又为《孙子兵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在这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孙子兵法》诞生地的中国,虽然在《孙子兵法》史学考证、文献研究等方面具有别人无法相比和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在现代应用方面却大大落后了。所以,我们不能愧对祖先,必须责无旁贷地占领《孙子兵法》现代应用研究的制高点。我们应当承担起“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责任,必须在《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研究中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我正是为了《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的需要而撰写这部书的。为了这个目的,我在该书的总体设计上力争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为读者阅读和理解《孙子兵法》提供方便 从现有的《孙子兵法》注释版本来看,多为原文注释加上战例评说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方式的作用,但在《孙子兵法》的阅读和理解上还不够完整和方便。譬如说,读者在古文解释对照时比较费劲,选编的战例大致雷同,有一些牵强附会,错漏较多。因此,我在保持《孙子兵法》原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其原有十三篇的框架和各篇的段落排列,采用一种向现代应用自然扩展的论述方式,通过讲座式的夹叙夹议的语言风格,将原文解读、理解体会和现实启示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古文与现代表述方式自然沟通,将《孙子兵法》变为一部现代读本,使读者能够自然、轻松、完整并且直接准确地掌握这部古兵书的深奥理论。 2更加深刻地把握《孙子兵法》的内涵和理念 目前,许多版本在解释《孙子兵法》上有很大的问题,理解也有很大的偏差,甚至与孙子的原意是相悖的。产生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既包括一些解释者的学术水平肤浅,也包括中国古人特有表述方式客观造成的理解的多样性。所以,我们不但要根据古文要求解释清楚《孙子兵法》的词语,还要将这些词语放在其上下文的整体框架中并从孙子论述的整体逻辑顺序上来阐释其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为此,我们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古汉语基础,而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军事专业和战略专业的知识水平。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书在一些原文分段、标点、选择版本和注释等方面,与现流行的大多数版本不同,有些属于勘误,有些则属于用军事和战略专业理论重新梳理。 除此之外,要想真正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孙子兵法》的内容,还应当从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研究《孙子兵法》,特别是要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层面去理解。《孙子兵法》采中国百家之长,兼收并蓄了中国古代许多优秀的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底蕴。要想从更深的层面上掌握《孙子兵法》的思想,仅仅读《孙子兵法》原文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中国古代道家、法家和儒家等学派的名著,如老子的《道德经》。需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基于这种考虑,我在前人古文注释的基础上,力争为读者多提供一些相关专业上的知识和更多的文化背景,以使读者们对《孙子兵法》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一些。 在现实的应用中,或许可以这样说,越是宏观和抽象的理念,反而越容易贴近现实和控制现实;越是易于变通的“简单”道理,反而越是能够处理好更为复杂的事情。《孙子兵法》恰恰具备了这种“宏观”和“简单”的特性,而这正是西方思维方式所不具备的。面对千变万化的竞争世界,《孙子兵法》给予战略家的不是机械的教条,而是直觉的提示,从而帮助战略家们自如快捷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正是这种高度抽象、精练和浓缩的特征,使《孙子兵法》在把握宏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使《孙子兵法》在战略领域具有更大的现代应用价值。为了将《孙子兵法》在现实中应用好,我们一定要在把握《孙子兵法》的理念上下功夫。我写本书的着力点,并不是在于帮助读者学习一些古文,了解一些古代知识,也不是学习一些具体的谋略和战法,而是要掌握一种驾驭全局的意识,领悟到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感觉。这种意识和感觉,要求的是对最本质问题捕捉和表达的准确,要求的是对更深层理念的认识和发掘,而不是具体细节上的细腻。形象地说,我想给读者们的或者说尽量帮助读者们得到的,是方法论,是“渔”而不是“鱼”。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4:05 | 只看该作者
3把对《孙子兵法》的认识提升到战略层面上 《孙子兵法》是大智慧,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战略指导上。我们只有把《孙子兵法》的认识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才能够把《孙子兵法》真正用好用精,它的真正价值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我的这部书可以视为一部战略教程。 从战略层面上应用《孙子兵法》,就是要从战略所要求的更高的理性和更深的道义内涵去认识和应用《孙子兵法》。由于《孙子兵法》从哲学的深层上阐释了力量对抗的普遍规律,提出了从宏观整体上运用力量达成胜利目标的基本原则,所以说,这部名著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是能够从各个方面给人以启迪的思想性的论著。这部名著,不仅直接阐述了在军事领域如何制胜,而且也间接地道明了在其他领域如何竞争的一些基本原理,并且特别强调了这些基本原理如何在正确的价值观约束下发挥作用。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孙子兵法》所倡导的和平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我们今天在经济竞争中运用《孙子兵法》,本身也是在和平地利用这部伟大的兵书。所以,我们不能将《孙子兵法》简单地看作是一部兵书,不能不加分析和不加任何道德前提地把军事领域的原则往其他领域生搬硬套。我们要将《孙子兵法》用于和平目的,将竞争导入理性约束范围之内。 基于这种考虑,本书力求从战略所要求的高度上将《孙子兵法》中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理念抽象出来,帮助读者掌握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竞争规律和原则,学到一些着眼长远、驾驭全局的本领。本书着重帮助读者从战略角度去理解、分析《孙子兵法》中的深层原理,把握住其中现代应用的精要,例如:“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迂为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合于利而动”、“择人而任势”、“致人而不致于人”、“知彼知己”等等。对于《孙子兵法》中行军、选择地形、火攻等一些具体作战内容,本书不准备花费太大的工夫展开讲解。我认为,对于《孙子兵法》的应用性理解,只要准确把握住其基本原理的涵义就足够了,至于一些字和词如何解释或如何发音,孙子的出生在什么地方或去世于什么时间,可以留给史学专家们去研究,我们不必过多纠缠于具体的学术细节。 从战略层面上掌握《孙子兵法》中普遍应用的理念,只是依靠本书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有些深奥的战略理念靠一般的语言也是讲不清楚的,这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掌握并运用一些战略家特殊的认知方法。其中一个认识方法,就是中国战略强调的“悟”,就是要用自己潜意识的感受去掌握一些高深的道理。有的人将《孙子兵法》倒背如流,但却没有入道。我有一种体会,学习《孙子兵法》,其中许多深刻道理,很难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掌握,也很难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这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实践经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思辨能力,去感悟其中隐藏在文字后面的那些内在东西。学习《孙子兵法》,一遍是不行的,要在自己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反复去体会和揣摩,不断地去接近《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绝对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在本书所做的工作,绝不是做结论,而是为读者提供深入思考的“引子”。我在本书所说的,并不是什么权威性的解释,而是带有提示性的与读者交流的个人体会。 4增强《孙子兵法》的现实感 突出《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必须增强《孙子兵法》的现实感。形象地说,就是要使人们感到:《孙子兵法》并不是陈列于博物馆的竹简,而是具有现代色彩的精品教科书;孙子不是古代的孙子,而是今天的孙子。 《孙子兵法》的现实感绝不是硬贴上去的,也不是列举几个现实的应用事例就可以解决的,它只能产生于人们自然的真实感受。为此,我着重把工夫下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使中国古代的文字表述与人们现代思维方式自然沟通,通过某些生动形象和自然衔接的解读方式,使人们对古文的认知变得轻松和愉快,甚至变为一种享受。第二,对《孙子兵法》进行“简单化”的整理,以增强人们对《孙子兵法》的普遍认知度,通过这种普遍的认知度实现《孙子兵法》的现实感。当然,这种整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由高向低的通俗化、普及性的整理,而是一种深入浅出的“简单化”、厚积薄发的“通俗化”的整理。第三,在解读上尽可能多地将《孙子兵法》中的思想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对接起来,以增强《孙子兵法》的现实含量。为此,本书着力加强《孙子兵法》基本原理在现实意义上的拓展,注重结合现代战略理念提出有新意和创意的解释。我尽可能地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并用现代专业战略术语去阐释《孙子兵法》中丰富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向人们展示出《孙子兵法》中那些具有永恒活力的理论和观点,尽可能多地为人们找出《孙子兵法》中那些能够对现实有指导作用的对接点、启示点、延伸点和创新点。 总之,我们不仅要研究《孙子兵法》,而且更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发展《孙子兵法》。我们要肯定那些由《孙子兵法》引申出来的有现代应用价值的新认识和新观点。我们要肯定那些应用《孙子兵法》原理并将其与其他理论结合而形成的对现实指导有积极意义的新理念。我们要及时将这些观点和理念纳入到《孙子兵法》的研究体系之中,为《孙子兵法》不断增加新的、有价值的内容,使《孙子兵法》这棵智慧之树万世常青,万代繁盛。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北大国际MBA的胡大源、杨壮两位院长,是他们对《孙子兵法》深刻的认识和精心的安排,使我走进了MBA的讲堂,对经济领域的战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下决心将《孙子兵法》的应用扩大到商战领域。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路卫军先生,是他诚恳的邀请和出色的策划,使我决心把自己学习《孙子兵法》的粗浅的体会变成了一部书稿。同时,我不会忘记中国历代战略思想研究领域的许多先辈和同行们所给予我的帮助,对此,我也向他们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6:18 | 只看该作者

导论:孙子与《孙子兵法》

在学习《孙子兵法》之前,我们应当简要了解一下孙子本人与他所写的《孙子兵法》一书。这里面,有一些必要的历史知识需要交代,也有一些考古方面的争论需要说明,还包括一些专家对孙子和《孙子兵法》的评论。这对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孙子兵法》很有帮助。 (一)孙子 孙子的名字叫孙武,字长卿。“孙子”是他的尊称,就像称老聃为“老子”,称孔丘为“孔子”一样。 孙子的出生时间,在我们现在掌握的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大致根据其他方面的记载推算出来。《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了孙子的祖父孙书伐莒的战事,时间是公元前523年。有专家认为,孙书尚能骋驰疆场,当在55岁之前。古人早婚,然祖孙年龄差亦在40岁以上,则此时孙子年纪不超过15岁,即孙子的出生时间不可能超过公元前538年。《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了孙子进见吴王时间是公元前512年,此时孙子已经完成了《孙子兵法》,他的年龄自然不会太小了。据此,有专家推算孙子出生时间约在公元前535年左右,比孔子晚一些。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孙子武者,齐人也。”孙子是齐国人,出生在齐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了,但他出生在齐国的什么地方?学术界有过较多争论,并且争论至今仍在进行。我们现在掌握的讲述孙子故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老家)的史料,最早的是唐朝的《元和姓纂》,上面有“乐安,孙武之后”的记载。之后,北宋的《新唐书》中《宰相世系表·孙》的一篇中,记述“乐安”为孙子祖父孙书的“采邑”之地。这种“采邑”之地,是古代帝王封赏给属臣的领地,这些属臣每年能够在这些领地中得到大量赋税。但是,在山东地方志的记载当中,许多县在历史上都有过“乐安”的称谓。究竟哪个是孙子出生的“乐安”?在我们所掌握古代资料中并没有指明,这可让史学界的专家们大伤脑筋了。经过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一些专家的考证,认定《元和姓纂》所说的“乐安”,是指唐朝时期的乐安,这个乐安的所在地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这一结论被《中国军事通史》和一些官方的辞书所采用。此外,在孙子故里的问题上,还同时有“博兴说”、“广饶说”、“高唐说”、“莒邑说”、“临淄说”等其他一些不同的观点。 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导论:孙子与《孙子兵法》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孙子的祖先最早是陈国人,名叫陈完,声名显赫。后来,陈国发生动乱,陈完逃到齐国,并得到齐王齐桓公的重用。陈完后来被叫做田完,有人说他到了齐国改姓,也有人说在古时候,“陈”与“田”音同义通。田完的五世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在攻打莒国时立下了战功。因此,齐景公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并赐孙姓。他的儿子孙凭,也就是孙武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在齐国担任了相当于现在总理一级的官职。可见,孙子出生于一个军事世家,他从小就学到了大量的军事知识,得到祖上的兵法真传。 公元前517年,年轻的孙武因齐国内乱逃到吴国。他在吴都姑苏(今苏州市)城外隐居,潜心研究兵法,并写成《孙子兵法》一书。经伍子胥举荐,他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官拜大将军。在这期间,发生了大家所熟悉的孙武演兵斩美姬的故事。 公元前506年,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孙武率兵伐楚,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山,长驱深入楚境千余里,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歼灭楚军主力,五战五胜,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孙武以3万人战胜了楚军20万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他的军事理论充分得到实践的证明。后来,孙武受到排挤。据说,孙子死在吴国,死后被埋葬在姑苏城巫门之外。关于他的死,还有许多其他的传说。 谈到孙子与孙子世家,不能忽略一位重要的人物,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司马穰苴。司马穰苴也是田氏家族的人,与孙子的祖父田书同辈。他精通兵法,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被齐国宰相晏婴推荐给齐景公,任为大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著作《司马法》就是反映了司马穰苴之所学。此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关于孙子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联系:一是孙子的世家是一个武学世家,精通兵法,将才辈出。二是孙子的思想承传了他祖先的思想,这里面包括了司马穰苴的思想。三是孙子离家出走,与司马穰苴也有关系。在齐国动乱时,田氏家族遭到排挤,司马穰苴被杀,孙子感到绝望,因而弃齐奔吴。 (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孙子在吴国时写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孙子在吴国完稿的。但是,《孙子兵法》中的主要思想是孙子在齐国时成形的,有许多是直接从他的父辈思想中直接继承的。 《孙子兵法》问世后,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据《韩非子》说,当时“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我们可以想像,在古代交通、信息和出版业都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孙子兵法》得到如此的推崇,可见它的价值和影响力。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约六千字,论述了战略筹划、造势示形、作战方法、选将带兵等各方面的理论及原则。《孙子兵法》是按照战争进程顺序展开的一个完整的兵学体系,逻辑关系十分清楚,每一章的主题十分明确。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孙子兵法》被称为“兵经”。该兵书采用段落散文式的手法,文笔精彩,气势恢弘,论述精辟。我国孙子兵法研究专家吴如嵩将《孙子兵法》综合概括为“自然成韵的音律美”、“遣词造句的修辞美”、“谋篇布局的结构美”、“深富思辨的哲理美”和“博大精深的思维美”。一位名叫服部千春的日本学者,对《孙子兵法》的风格特点有一个综合性的论述。他说:“《孙子兵法》十三篇兼有老子的幽玄性与孔子的现实性。其内容全而不偏,从易学到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所涉领域甚广,深富哲理。从《计篇》至《用间篇》,全书犹如常山之蛇,率然有序,结构紧密,体系完备。其篇法、章法、句法、字法都很完整,并采用三段论法的演绎法,使全篇脉络相通。各篇均以《计篇》为指导,完整的十三篇,在中国古代已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科学体系。”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不仅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也给人们留下想像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从不同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看法。这些看法,大都反映在历史上许多《孙子兵法》的注释中。汉、唐时期,许多学者注重对《孙子兵法》整理、注释和实际运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是后人在十三篇的基础上有所增益。东汉末,曹操撰成《孙子略解》,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孙子兵法》注本。目前,我们所见的《孙子兵法》,多源于宋代版本。宋代《武经》本《孙子》和《十一家注孙子》校定刊行,是宋人对《孙子兵法》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两部书成为以后《孙子兵法》流传的祖本,形成了孙子书传本两大基本系统。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后来的《孙子兵法》版本有许多误说。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文物和1978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汉简《孙子兵法》,使这些误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廓清。军事科学院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照汉简本,进行了对比校释,纠正了多处错漏之处,使之更为准确。我在本书所使用《孙子兵法》原文和译文,主要依据于经过校释后的军事科学院的版本,即由国家文物局吴九龙先生主编的《孙子校释》。 《孙子兵法》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经传入国外。《孙子兵法》最早传入朝鲜半岛。据日本兵学家佐藤坚司称,在公元663年前,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的兵学家就将《孙子兵法》带到了日本。公元716年,日本吉备真备(693~775)来唐留学,735年回国,将《孙子兵法》等典籍带回日本,并在军队中传授。1772年,旅居北京的神父约瑟夫·阿米奥将《孙子兵法》译成法文,传入欧洲。1905年,在日本学习的英国炮兵上尉卡尔思罗普将《孙子兵法》译成英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1910年,莱昂内尔·贾尔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问世。由于译者是英国著名汉学家之子,本人生于中国并长期在中国生活过,并按照孙星衍的《孙子十家会注》为原本,因而其英译本达到较高的翻译水平,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孙子的原意。后来,又相继出版了多种英译本,其中以塞缪尔·B格里菲斯的译本影响最大。1860年,俄国汉学家斯列兹涅夫斯基把《孙子兵法》译成俄文,书名是《中国将军对部将的训示》。现在,《孙子兵法》被翻译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其中,英国牛津版的《孙子兵法》拥有非常大的销量。 《孙子兵法》得到了中外战略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极高评价。毛泽东在其战略文章中借鉴了许多孙子兵法思想,并且还引用了大量《孙子兵法》中的语句。日本的军事家们称孙子为“兵圣”,称《孙子兵法》为“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法国的拿破仑在得到《孙子兵法》时候,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德国的鲁登道夫曾说过,他读过《孙子兵法》之后,佩服中国人,佩服古代中国人。英国著名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特别崇拜孙子,并说“《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名著,但其内容之全面与理解之深刻,迄今无人超过。……与《战争论》相比,孙子的文章讲得更透彻,更深刻,永远给人以新鲜感”。美国《大战略》一书的作者柯林斯指出:“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我曾在《中国战略原理解析》一书中,将中国战略原理概括为十三个字。《孙子兵法》作为中国战略的代表作,其核心的观点也正是体现在这十三个字上。第一个字是“胜”。人类社会各式各样集团之间的对抗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对抗所追求的就是一个“胜”字。怎样才能获“胜”?这就要靠物质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对抗就是一种力量与力量的较量。战略无非是运用力量求胜的一种科学和艺术。因此,第二个字是“力”。“力”作为赢得对抗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和手段,展示了人类社会对抗过程强胜弱败的基本规律,成为贯穿战略体系始终的逻辑主线。中国战略围绕这一主线与其他十一个字产生联系,并展开了它的全部内容:“力”合于“利”而动;“力”得于“道”而强;“力”示于“形”而显;“力”乘于“势”而发;“力”守于“柔”而用;“力”依于“知”而施;“力”集于“专”而聚;“力”合于“度”而衡;“力”基于“奇”而神;“力”行于“变”而活;“力”归于“致”而终。 我们把握住这十三个字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基本上就可以勾画出《孙子兵法》的思想框架。这十三个字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为:“胜”是战略追求的目标。“力”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手段,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利”是力量运用的根本动因,“道”是力量运用所遵循的道义准则和规律,这两者是决定力量运用的内在因素,是力量运用的基本战略依据。“形”是力量的外在表现,“势”是指力量综合借助外在条件发生最佳作用时的一种外在形态,这两者是力量发挥作用的外在因素,是展示战略艺术的两个基本着眼点。“柔”是综合上面与力量相关诸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战略理念,是力量运用的核心战略思想。 “知”强调对双方力量的信息获取和正确思维,“专”强调集中力量,“度”强调力量的平衡与使用时机,“奇”强调出其不意运用力量,“变”强调力量在时空中灵活组合,“致”强调战略对抗的主动权和基本对抗方式以及运用力量的作用点。这六个范畴是“柔”这一核心战略思想的展开,是力量对抗过程中战略指导的基本原则。 (三)《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 《孙子兵法》与中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关于中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我国著名文化史学者钱穆先生有过一段精辟论述: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为静定的,保守的。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其所以为战胜与克服之资者,亦不能单恃其自身,于是而有深刻“工具感”。草原民族之最先之工具为马,海滨民族之最先工具为船。非此即无以克服外面之自然而获生存。故草原海滨民族其对外自先即具敌意,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外”对立。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之最内感曰“天人相通”、“物我一体”,曰“顺”曰“和”。其自勉则曰“安分”而“守己”。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和平的”。(参见《书剑飘逸》,宫玉振、赵海军著,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6:55 | 只看该作者
《孙子兵法》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非战”、“止战”、“守道”、“守柔”的风格。《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论述战争的著作,但它本质上是反对战争的。它强调“慎战”,不轻易使用武力;强调“先胜”,尽可能潜在性地使用武力,主张“软杀伤”,避免“硬杀伤”。例如,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说明,《孙子兵法》虽然是战争的学问,但是从维护和平的目的出发谈论战略,由“不争”出发而谈“争”,由“合理之争”来达成“不争”,强调“争者有道”,“不争之争”。正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否定合理的正常的竞争,而是强调把竞争规范在社会承认的道德范围之内,反对用残酷的非人道手段进行竞争。老子主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子·六十八章》)中国兵学,首先强调“不争”,主张以“礼”、“义”等“不争”的手段来化解“争”。同时,中国兵学也承认“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强调扶植“正义之争”、“合理之争”,将“争”纳入进步、正常的轨道。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孙子兵法》的和平本质,就像武术强调武德一样,将高深的中国兵学思想用于“为万世开太平”正义的事业。 《孙子兵法》是一部高度抽象和浓缩的兵书。在这部兵书中,孙子总是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说明战争最本质的问题,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启示。《孙子兵法》中的寥寥数言,往往包容了西方战争著作需要用几千字或者上万字才能说明白的内容。例如,孙子说的“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就把战争最本质的问题全部揭示出来了。有专家指出,《孙子兵法》虽然只有六千字,却反映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同样多的内容,并且比《战争论》论述得要深刻。《孙子兵法》这种“简”和“深”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返本复始”,注重对“本一”的探求,坚持在把握“本一”的基础上描绘周围的世界,融会贯通地认识和解决周围现实的问题。这个“本一”就是中国古人常说的“道”或“理”。在中国古人看来,“本一”是主客观统一的,不能够对立或割裂开来看待。另外,这种主客观统一的“本一”不仅要有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更要有主观的感悟和意会。杨振宁在谈到中国文化与科学时,对这一点讲得很明白。他说:“既然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追求一个‘理’,用什么方法来追求这个‘理’呢?传统中国文化如何来求‘理’?如果仔细分析,我想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个方法就是归纳法,即把许多分处的一些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成一个最终的‘理’。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中国人思考、求知,具有一种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的明显特征,有人称之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参考消息》2000年3月8日)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两幅描述战争的图画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西班牙的勒文特悬岩上,有一幅原始人绘制的作战图。在这幅图上,有一群手执弓箭的战士正在追赶另一群战士。右面是进攻群,左面是防守群。进攻战士行动迅速,勇往直前,并且不停地射出如雨的箭矢。中箭的防守者,忍痛缩起了身子,却至死不降。防守群的前面站着四个担任先锋的射手,正在顽强地抗击着进攻者的进逼。同样是对原始战争的描述,中国的祖先们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法。河南临汝县出土了一幅母系氏族时代的彩陶画,被专家认定为原始战争的记录。画面上,一只白鹳衔着一条鱼,旁边竖着一把斧头。它表示以白鹳为图腾的部落战胜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见图) 《孙子兵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在这部兵书中,孙子用“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范畴,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辩证阐述了战争的理论和原则。西方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谈道:“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他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与长于形式逻辑的西方相比,中国人所擅长的,正是这种以辩证法为主体的、经验的、非形式逻辑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形式逻辑有很大差异,如果说形式逻辑是致力于考察自然界本身的属性规律,辩证思维则侧重于对现实事物进行整体的、动态的把握,注重事物的普遍联系、能动转化和循环发展。对于这种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我们应当辩证地去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宏观,但忽略微观;强调整体,但忽略具体;强调“全真”,但忽略“写实”;强调意会性的感悟,但忽略严格的逻辑推理;强调彼此的同构,但忽略彼此的分立。应当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它的不足,但在把握宏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恰恰是西方思维方式所不具备的。例如,西方思维过于“直线”,在对高层次理性问题的认识上过于呆板和机械,不如中国人灵活和变通;在艺术表现方面,西方文化无法完美体现主客观的统一,不得不在夸张和扭曲作品上来表现自我,导致了令人费解的“现代派现象”。 《孙子兵法》所侧重的,不只是对战争理论的阐述和总结,还包括对战争实践的指导。这部兵法,对战争实际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在中国军事历史上有着非常强的实践价值。许多研究过《孙子兵法》的中外战略家在自己的实际经历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实用理性”。有学者分析说,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既不是古希腊的知识理性文化形态,也不是西方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形态,更不是近代科学文化形态。中国人所执着的,是对人间世道的实用探索,是一种探索实际的抽象和思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知”、“智”、“学问”总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既要理解《孙子兵法》的这种精神,同时也应用这种精神去学习和运用《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家思想。《孙子兵法》中“避实击虚”、“以迂为直”等思想,来源于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孙子兵法》强调的“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反映了道家的气质。有学者分析说,中国兵学与道家有深刻的联系,凡是与道家有渊源的兵家,大多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而略显柔弱的气质。道家讲究的“为而不恃,长而不有”,讲究以出世的精神入世。道家的恬淡与超越,使中国兵家大多自觉将“功遂身退”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在范蠡、张良身上,我们能看到这样一种文化精神。 《孙子兵法》强调师出有名,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强调“慎战”、“非战”和“止战”,这都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仁义”、“德治”思想。中国的“武”字,就是用一个“止”字与一个“戈”字组成,表达了“止戈为武”的意思。中国兵学中的儒家影响集中反映在“在德不在险”的思想中。我想用中国军事家吴子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故事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次,吴起与魏侯一起乘船顺河而下。船到中流,魏侯回头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这是魏国之宝啊!”吴起却回答说:“国家之宝,应该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但不讲求德义,夏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却不行仁政,所以商汤将他流放了;纣王的国家东边有孟门,西边有太行,恒山在其北,黄河在其南,却不行德政,所以周武王将他杀了。由此可见,治理国家,在德而不在险。如果君主不讲道德,那么这条船中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敌人。” 《孙子兵法》所强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反映了一种很高的“内圣外王”的战略境界。这种战略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的。所谓“内圣”,是加强内心的修养,培养圣人品格;所谓“外王”,并不是一定要争王位,而是要有所作为,要驾驭社会发展,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内圣外王”的这种追求,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精英研究战略,塑造“王者”素质和风范,掌握这种能够成就大事的学问。 综上所述,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孙子是一位值得炎黄子孙在当今世界感到自豪的伟人,《孙子兵法》是一部恒久不衰、博大精深的名著。走进《孙子兵法》,与往圣对话,你会感觉到进入统帅的世界,进入智慧的殿堂;你会感觉到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场面;你会进入“一览众山小”的高远意境;你会产生“天降大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总之,你的思维会变得清 晰,你的知识会得到凝练,你的精神会得到升华,你的心理会得到震撼。如果没有学过《孙子兵法》,将是你一生的缺憾。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08:17 | 只看该作者

一、计 篇

这是《孙子兵法》的开篇。从全书整个体系来看,这一篇非常重要,并且也能看出作者进行了精心设计。这一篇作为开篇,起到了破题、点题的作用,对全书核心思想做了非常全面准确的概括,能够使人一下子把握住全书的起点和主线。“计”,讲的是“筹划”、“计划”。从战争展开的顺序看,战争先从筹划和准备开始。这一篇作为开篇,符合战争的展开顺序,或者说,与战争展开的顺序相一致。 在这一篇中,孙子对战争筹划的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回答。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视战争,应该把握哪些要素分析战争,筹划战争应该着重考虑的内外部条件是什么,筹划战争应该把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后用“庙算”形象地提出战争筹划的总体要求。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这里所说的“兵”,指的是“战争”、“国防”和“军队”。 孙子上来讲的第一句话,非常有气势,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这样,《孙子兵法》全篇就被定位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上,使我们认识和研究战争问题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战略起点上。“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语句也非常有分量,将研究战争问题的必要性点得非常到位,使我们会带着一种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到战争问题的研究,而这一点,正是每一位战略家必须具有的战略感觉。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当你在战争中失败,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忘战必危,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常常要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这不是危言耸听。记住:胜利和成功是你最大的敌人! 一、计 篇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说: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筹划战争,必须首先分析战争,了解战争各个方面的情况。需要了解哪些情况?孙子做了明确的回答。孙子认为,需要了解和分析五个方面的情况,即“道”、“天”、“地”、“将”、“法”。在《孙子兵法》研究过程中,人们将这五个方面称为“五事”。 “道”,是指与战争相关的政治因素,包括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所谓“道”,可以使民众与统帅同心,为了实现统帅确定的目标,民众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并且没有丝毫的疑惑和犹豫。孙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与战争相关的政治因素,包括战争的目的和性质。考虑战争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分析和判断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是不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判断战争能否获得民众的支持。如果有了“道”,我们就可以调动起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会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战争伟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不仅是战争,做其他任何事情也是一样,必须首先考虑到“道”,必须师出有名。只有这样,你的目标才能与社会的目标一致起来,你的事业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众的支持,你的努力才会获得成功并得到社会回报。就经济领域而言,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都将自己的目标首先定位在社会效益上,都有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将民众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民众也会将它放在第一位。有的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只有首先考虑最大的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许多事实证明,靠损害社会和群众利益的企业,只有得逞于一时,不可能得逞于一世,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老子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的内涵用一般的语言是难以表述清楚的。因此,这个“道”字,对外国人来说是非常难翻译的。许多外国的《孙子兵法》译著,将“道”注音译为“tao”,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译法,虽然尊重了原义,但语言障碍没有排除,外国人还是无法理解其中深刻的涵义。根据中国古人对“道”的解释,它不仅内涵深刻,而且还包括有多种意思。 “道”是万物之本,这是属于哲学本体论方面的一个含义,即“道”是构成万物并决定万物变化的最本原的东西。正如中国古人所说:“夫道者,无为之理体,玄妙之本宗,自然之母,虚无之祖。高乎盖天,深乎包地。与天地为元,与万物为本。”从哲学本体论方面来看,“道”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它具有无所不包、无边无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无限性。如果从战略上理解这个“大”字,就是一种高远的战略意境,就是一种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战略胸怀。“道”是一种恒常不变的东西。“道”就是“道”,它不为其他因素所左右,不为任何条件所制约。它自身不变,却引发周围一切事物的变化,并且决定周围一切事物变化的形态和方向。按照现代哲学理论来理解,“道”就是一种以不变致万变的“绝对的存在”。对战略来说,理解“道”的这层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道”,战略才能够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高深境界。“道”作为万物之本,是一种“无”,是一种无形、无声、无臭的存在物。它不具有万物所具有的任一特性,却能产生万物所有的特性;它不会有万物任一固定的形态,却能产生万物所有的形态。老子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真正的“无形”体现在“有形”之中,它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不固定、无常形的客观存在。这就是老子所讲的“道法自然”。“道”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自在。这就是说,在刻意寻求“无”的意境中,不能得“道”,只有在顺其自然的和谐意境中,才能得“道”。讲到本体,人们常用“一”来作形象的描述。现代哲学概念中也有“本一”的说法。同样,中国许多古人用“一”来解释“道”的涵义。就战略而言,知一者,无一不知,不知一者,无一能知。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程颐所说:“天下之理一也,余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明白“道生一”的道理,就是要着眼事物最本原的“道”,善于捕捉事物的最本质的东西,善于从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出发,对周围复杂的现象进行缜密的符合逻辑的思考。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领会老子说过的一句话,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无为”讲的是“道”不专为,而“无不为”讲的是“道”无所不为。只有把握“道”,把握事物本质,才能够关照到事物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无不为”。但是,这种关照,又不是事无巨细,又不是直接具体,这叫做“无为”。 中国《易经》对“道”的解释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角度揭示“道”的涵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决定事物变化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它是基于矛盾体中两个对立面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本质联系而形成的一条规律。也可以这样说,“道”包含有对立统一规律,认识了“道”,就把握住了这一规律,就能够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从容驾驭事物发展。就战略而言,不仅要理解“道”生“阴阳”,更要关注“阴阳”相互作用之“道”,也就是说,要在“阴”与“阳”的相互作用的变化之中,认识“道”,运用“道”。战略中许多原理性的东西,或者说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指导艺术,就是出自于变化中对这种对立统一的理解和把握。正如《淮南子·兵略训》所说:“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原,以应无方,是谓神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核心思想,可以用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来概括。这句话的寓意非常深,解释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如果通俗地说,老子在告诉人们,“阴”与“阳”互为反面;任何一方的行为,都是它的对立面所推动所影响的;任何一种高明的选择,要善于从对方角度去考虑,要善于从反常的方向去运作。老子用一个“反”字,概括了“道”的精髓,解释“阴”与“阳”构成的对立统一规律。 中国古人认为,“道”也就是“道义”。这个“道义”属于道德伦理范畴。 韩非子对“道”有一段独到的论述。他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在他看来,“道”,既是“万物之始”,具有本体的涵义,同时也是“是非之纪”,具有道德伦理方面的涵义。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国许多战略家的思想。在力量对抗中强调道德伦理的规范作用,在中国战略思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在战略所遵守的“道”中,特别强调以民为本的“仁”和“义”的分量。这是中国战略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战略的深刻影响。 在战略上理解“道”时,我们还要注意一点是,中国百家都言“道”,但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释“道”,因此,我们要从百家之义中全面地理解“道”。关于如何综合百家之义和如何把握百家各自不同的角度,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赚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 孙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一个政治范畴,侧重于“道义”方面的“道”。中国古代战略家们十分注重从“道”的方面来调动民众的力量,并且认为以这种方式调动起来的力量,是最可靠的,最长久的,具有“万众一心”、“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战略“以仁为体”、“以德服众”的基本思想。一位高明的战略统帅,并不是依靠强制的手段迫使部属去执行自己的命令,而强调依靠部属的自觉能动的精神力量去实现自己目标。所以,这种战略统帅,特别重视军队和民众的士气,特别重视军队和民众的精神动力。 那么,“道”为什么能够“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我们可以从《淮南子·兵略训》的一段话中找到答案,即:“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斗。”这段话的意思说明:“道”既反映了民众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反映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它是通过相同的利益、相同的情感和相同的理想将民众结为“相死”、“相成”、“相助”的一个整体。所以说,“顺道而动”,就会得到天下的响应;为民众而考虑的目标,必将会成为广大民众为之而奋斗的目标。 我们要特别注意老子说过的一句话:“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在竞争中,弱者要特别注意用“道”,这因为:得道者,顺道者,才能使自己所进行的对抗活动具有正义性质,才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力量补充;得道者,顺道者,才能够掌握力量对抗规律,通过利用条件和巧妙的力量组合,改变力量在特定时空中的对比;得道者,顺道者,弱者才会由劣势转为优势,最终战胜自己的对手。 “道”是对战争的理性要求,也是对所有竞争行为的理性要求。 就当前的现实指导而言,孙子所说的“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道”是对战争的理性要求,也是对所有竞争行为的理性要求。这种理性要求的最为明确的衡量标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人类的进步。我们任何战争行为或竞争行为,都有着明确的“道”的要求,都有着明确的理性指向。只有这样,我们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战争。只有这样,我们的竞争,才是正当的竞争,才是推动社会繁荣的竞争。作为战争的决策者,作为竞争的策划者,必须要深刻领会“道”的涵义,遵循“道”的约束。如果背离了“道”,我们的行为将会对社会也包括对自己带来无穷的灾难。对于现实来说,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地指出这一点:我们现代社会的所有竞争行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而是要受到“道”的规范的,是要符合民众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正如中国古人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我们研究和运用《孙子兵法》必须要说明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明确了孙子所说的“道”,我们才能知道如何研究和运用《孙子兵法》,我们才不至于把《孙子兵法》“道”的内涵抽走,而将其与“蒙骗”、“欺诈”的小计谋混为一谈。只有明确了孙子所说的“道”,我们才知道如何将现实的无序竞争变为有序竞争,如何将集团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一致起来,将战争或竞争行为的负面破坏作用转变为正面的变革效果。 “天”是指自然界的天时、气象情况,也可延伸理解为“战略形势”。 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温度和季节等天时、气象等方面的情况。天气条件对战争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古代行军作战,影响更大。古今中外有作为的战略家,都对天气条件十分关注。他们通过天气条件增强自身的作战效能;通过天气条件,调动和部署兵力,获得出其不意的战果;通过天气条件,判断对方的作战意图,掌握与之决战的最佳时机。在中外战例中,有不少将领利用天气条件成功达成作战目的,也有不少将领因忽视天气条件而遭到惨败。所以说,天气条件是战争决策者和指挥者不可小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其他形式的竞争来说,天气条件也应当摆在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地位上,因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大自然的影响。拿商战来说,天气变化,会引起顾客的需求变化,商家必须根据这种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销售。商场上有“换季”的说法,如果你在夏天卖冬天的衣服,肯定赚不到钱。另外,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或许会给商家带来机会,或许会给商家造成困难,如果精明的商家能够把握住天气的变化,他就会化险为夷,抓住商机。现在,气象资料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并在市场上产生巨大的价值,如专业气象预报的有偿服务。这说明,现代商战对气象数据有越来越大的需求。作为一个完善的战略决策或咨询部门,它必须掌握详细和准确的气象资料。 就现代战略应用而言,我们不能将孙子所说的“天”完全局限于对昼夜、温度、季节等自然因素的理解上。从战略上看,孙子所说的“天”,还应当延伸地理解为战略意义的“天”。这个意义上的“天”,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战略形势”,是指战略环境发展变化中所形成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古人所说的“顺天而动”、“顺天而为”,就是强调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把握战略形势过程中,战略家要特别注意抓住决定性的战略时机,即“天时”。对于战略家来说,“天时”是战略形势变化中在某一段出现的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态势。这种态势或是某种关键性条件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或是自己的对手出现了重大的战略失误。在战略家的一生中,带有决定性的“天时”或许只出现一次,稍纵即逝,再不复现。如果抓住了,你的战略生涯将会出现决定性的转机,迅速达成你的战略目标;如果失去了,你有可能永久地失去战略主动权,迅速尝到失败苦果,导致终生的遗恨。因此,一位高明的战略家,必须以一种十分慎重的态度,注意对“天”的分析,透彻地了解自己所处的战略形势与战略环境,注重对“天时”的把握,迅速捕捉和利用难得的战略时机。 “地”作为一种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要素的统称,对战争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 所谓“地”,是指距离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地域的广阔或狭窄,地形对作战是有利或是不利。“地”作为一种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要素的统称,对战争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因为至今为止的所有战争都是在地面上展开的,都不能脱离“地”的制约。地面战场的容量决定了兵力部署的多少;地面的植被决定了兵力的隐蔽程度;地面的道路与河流决定了兵力的机动性;地面的地貌特征决定军队的作战方式。所以,著名军事将领,也同时是军事地理方面的专家,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他们都会对地形有一种特殊的职业敏感,都能够几乎直觉地判断出某一地形对作战的影响,得出对作战有利或者不利的结论。我军著名将领粟裕,就对军用地图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偏好。他经常在军用地图前面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仔细研究战场的地形情况,确定军事部署。在他指挥的许多战例中,军事力量与战场地形的结合,达到了一种十分完美的程度。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是他巧妙利用地形的一个杰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10:04 | 只看该作者

从现代战略角度来思考,孙子所说的“地”,不仅仅是指“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还包括力量部署的“地域”和决战“地点”的选择。“在什么地方作战?”“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作战?”这并不是一个随便就可以回答清楚的简单问题,需要指挥员对“地”各方面的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不仅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也包括人文地理条件,不仅对战场地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把敌我双方的力量以及作战企图加上去,通盘给予考虑。这就像下围棋一样,只有在对整个棋势通盘考虑之后,才能决定把棋子投在什么位置上。就其他竞争形式而言,如果说“地形”影响不如在战争中大的话,“地点”的选择则与在战争中同样重要。把重要的资源配置在什么地方?自己的力量今后向哪些地域拓展?在什么地点与竞争对手较量?这些都是各行各业战略决策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能有一点马虎。 我们还应当从更大的战略范围来思考孙子所说的“地”。就国际大战略而言,这个“地”就包含有国家之间“地缘关系”的意思,具体说,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战略利益与对外政策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当前“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所研究的问题。从战略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认识和处理“战略空间”的问题。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应当重视研究“战略空间”的问题,具体说,各领域的战略家们,要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战略空间位置,认真分析自己周围各个相关对象的关系,判断各方利益重叠交叉的“敏感”地区,关注容易引起利益互动的“热点”地区,占据能够保持战略主动地位的“重点”地区(用平常的话说,就是提前占据有利位置)。当前,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都是世界上“热点”和“重点”地区,国际战略家都十分关注这些地区——这也是这些地区长期不得安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优秀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所谓“将”,应当具有超人的智慧、坚定的信念、仁爱的品德、勇敢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孙子这里所说的“将”,是一个如何认识“将”和如何选择“将”的问题。通过对“将”的认识,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将”,以及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之后才能成为“将”。 对于战争而言,将领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国古人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大量历史的事实表明,许多重大危机和濒临绝望的险情,由于优秀将领的指挥处置,得到了化解,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但是,也有许多高明的战略计划和即将到手的胜利,却因昏庸将领的错误,为敌所乘,由安转危,由胜转败。 作为将领,他是统帅意图的执行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领域的指挥者。他是统帅的左膀右臂,是统帅智慧与能力在实际过程中的补充和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将领,就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统帅机构和统帅机制,统帅也就不能称其为统帅。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求将的故事,如萧何追韩信,再如曹操为了挽留住关羽,宁可损失自己五员大将。有些君王,为了争取或留住一位名将,绞尽了脑汁,用尽了手段。 一个优秀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孙子将其归纳为:“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孙子的这一归纳比较全面,抓住了一个优秀将领的最基本的评价标准,规定了一个将领要想成为优秀将领的基本努力方向。孙子所说的这五个方面,不仅是对军事将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对其他领域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一位优秀的将领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 所谓“智”,是指智慧。一位优秀的将领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知识是智慧的源泉。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面应当尽可能地宽,但并非一定要成为各方面的专家,只是着重了解知识的本质部分,或者说战略需要掌握的那一部分。一名具有战略头脑的将领特别要掌握哲学和历史知识。优秀将领的智慧体现在他的远见卓识上。他比别人看得远,能够准确预测和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机遇,不失时机地成为潮流的领导者。他比别人看得高,正如有人评价埃尼公司的总裁贝尔纳贝时说:“他能从三万英尺的高度来看这家公司。同时,他对埃尼公司经营情况的了解还是百科全书式的,几乎无所不知。”(《危机管理》,第191页) 对于优秀将领的智慧,我国古代战略学家冯梦龙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智慧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善于顺应形势者为最高。所以愚人千虑或有一得,聪明人千虑亦有一失。而大智之人遇事能应付自如,无需经过千思万想。他人取其微末,我则执其大端;他人看得近,我则觑得远;他人愈忙愈乱,我则以逸待劳;他人束手无策,我则游刃有余。正因为如此,所以难事遇到他就变易了,大事遇到他就化小了。他观察事物,入于无声息的毫芒之微;他举止行动,出入意想思考之外。”(《智囊补》,(明)冯梦龙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优秀将领的超人智慧使他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理性力量。这种理性的力量具体体现在:面对未来,面对竞争对手,表现出少有的冷静和克制;在一些重大关键的问题上,观点鲜明,设想大胆,决策果断。我想借用一段描述优秀企业统帅(海信集团的总裁)的话来说明这种理性的力量:“一收一发之间,你会觉悟到这个人身上蕴藏着一种看不见却又散发出光芒的力量,这种力量建筑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坚定的信念基础上,这种力量能够使人处惊不变、荣辱不惊,能够使人光明坦荡、敢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已经潜移默化到海信的肌体中去,变成企业生生不息的根本能力。”(《与100名老板对话》三,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3页) 没有信念的将领,绝不会成为优秀的将领。 所谓“信” 可以理解为“信念”,也可以理解为“信义”,反映了一名优秀将领坚定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和言行一致的品质。在对孙子所说的这个“信”字的解释上,多数没有提到“信念”,这不对。一名优秀将领必须具有他的理想和追求,必须具有一种崇高的信念,他的精神力量以及他的心理素质都要以他的信念来支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信念的将领,绝不会成为优秀的将领。这种信念,表现为一种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表现为一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毅力,表现为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战略定力”,这种“战略定力”能够避开前进道路上无数个诱人的陷阱。这种“信念”,使优秀的将领具有一种内在气质和一种人格的魅力,而“信义”正是这种气质与魅力的自然体现。 中国人崇拜的将领,不是“蓬头NFEB5目”的猛士,而是有着深层道德修养的温文尔雅的儒将。 所谓“仁”,是指仁义道德,是一种中国传统特别强调的仁爱品德。“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反映了以“善”为导向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从这个“仁”字上,可以看出《孙子兵法》中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观念看来,一名优秀的将领,不是嗜血的魔王,而是仁义的君子。中国人崇拜的将领,不是“蓬头NB256目”的猛士,而是有着深层道德修养的温文尔雅的儒将。对于一名将领来说,这个“仁”字太重要了。有了这个“仁”,你才能够得“道”、有“信”,才能够施“仁爱之心”,领“仁义之师”。有了这个“仁”,你才能通过你的道德影响力获得部属心悦诚服的信任。有人称这是一位优秀领导所应具备的“亲和力”,这种能力能够在将领与士兵之间形成一种自然沟通和自然包容的默契,形成一种无形而牢不可破的内在凝聚力。有了这种力量,你就能够所向无敌——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仁者无敌”! 想常人所不敢想,干常人所不敢干。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8:11:0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勇”,是指勇敢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名优秀将领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但是,需要指出,作为一名优秀将领所具有的勇敢精神不完全局限于一般勇士的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而是有其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胆识,敢想敢干,想常人所不敢想,干常人所不敢干。中国有位企业家陈天生说过:“天”字出了头,就是“夫”字。能顶破天的人,才能称得上大丈夫。优秀将领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就是这种敢于捅破天的大丈夫精神。二是敢于冒险,不惧困难,越挫越奋。当然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冒险,而是一种理性的冒险,是建立一种“敏锐洞察”和“大局在胸”基础上的一种冒险。勇气是与胆识联系在一起的,而“胆”又是建立在“识”的基础上。有“识”无“胆”称不上勇敢,干不成大事;有“胆”无“识”,就是蛮干,是匹夫之勇,不但干不成大事,反而只会坏事。 “严”作为“仁”的补充,不是“不仁”,而是为了追求“大仁”而必须选择的冷酷手段。 所谓“严”,是指严谨的作风。“严”作为将领的品质,不仅表现在“执法严明”和“威严庄重”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一丝不苟”的行为方式上、“更高标准”的刻意追求上、“无懈可击”的处事结果上,以及“不为感情所动”的原则性上。从一名将领的治军艺术来看,“严”与“仁”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严”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仁”表现为一种内在感召力,两者缺一不可。“严”,体现出一种感情的“冷漠”和“铁石心肠”。这是从事生死较量的将领必须具备的一种“冷血”,也是从事残酷竞争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不为情动的坚定意志。“严”体现出一种“必达目的”的无情,使人感到畏惧和胆怯。“严”作为“仁”的补充,不是“不仁”,而是为了追求“大仁”而必须选择的冷酷手段,它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是本意上。关于这个问题,日本八佰伴的和田一夫在其破产后说:“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残酷的生意场上,温情是致命的。” 孙子演兵斩美姬的故事,就是他所说的“严”字的真实说明。这个故事发生在孙子拜见吴王之后。吴王为了证实一下孙子的统军才能,就让他去训练宫女,并任命他的两个爱姬担任队长。孙子向宫女们讲解了操练要领,并宣布了纪律。然后,孙子下令操练,但宫女们当作儿戏,嬉笑打闹。孙子接着又强调了一番纪律,再下令操练,结果宫女们还是认真不起来。孙子大怒,把两个队长拉出来斩首。吴王一听,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出来劝阻。孙子不为所动,执意杀掉了吴王这两个爱姬。结果,孙子号令一出,宫女非常认真地训练,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法”所强调的就是力量组合的合理性和整体运行的有效性。 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编制体制、管理方式和保障体系。中国古语所说的“曲制”是指军队的编制体制;“官道”是指将领的管理方式;“主用”是指军队的物资、经费保障。用现在话来说,“法”就是“体制”,它反映竞争力量通过什么样的组合方式、管理方式和保障方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制”是现代指挥和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保证统帅决心能否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体制”是一门科学,包括了领导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学、控制学等许多内容。 体制所强调的就是力量组合的合理性和整体运行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体制问题的研究也更为科学和系统。归纳起来,我们要特别注重把握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编制强调“功能性组合”,围绕目标和任务形成有效的编制体系,以提前预置的基本“模块”快速构成现时的力量编成。二是指挥管理强调“人性化”,通过更加科学的和更加符合人们心理要求的方式来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追求精神情感的内凝力而非简单形式上的内凝力,在指挥控制结构上呈现“扁平化”,纵向层次减少,横向的联结增多,形成信息快速沟通的“网络化”模式。三是保障体系强调“随伴性”,根据情况的变化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以保证所需物资和经费及时到位。另外,在物资保障方面,尽可能缩短储存周转的时间,尽可能减少专业化的障碍,保证渠道的通畅。现代经济所使用的“物流”概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运用。 在阐述完“五事”的基本涵义之后,孙子强调说:这五个方面的情况,作为将帅,绝不能不闻不问。知道了这些情况,就会获得胜利;不知道这些情况,就不可能获得胜利。孙子概括的这“五事”非常全面,既包括内部要素,也包括外部要素,既包括人,也包括物。如果认真回想一下,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我们通常要对这五个方面做出分析,并且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做出决策最基本的依据,缺一不可。孙子概括的这“五事”有着非常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时隔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进行决策所涉及的内容,仍然在这“五事”中进行,不会多,也不能少。孙子将这“五事”提炼出来,是经验之谈,也有理论上的概括。他为我们指出了取胜决策的基本前提,使我们的决策分析变得简洁清晰。 进一步分析,这“五事”的提出,不是简单和随意的,而是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层次和逻辑关系。《李卫公问对》一书,将“道、天、地、将、法”分为三等。第一等是“道”,“所谓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也”,也就是以德服人,不用暴力;第二等是“天地”,“所谓天时地利是也”,也就是上应天时、下顺地利而用兵取胜;第三等是“将法”,“所谓器必坚利者是也”,也就是凭借武器精良而战胜。这部古兵书的作者认为,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兵学体系的三个不同层次,而要学习兵学,必须“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只有这样,才能由浅入深,由低至高,掌握战略的精髓。 我们日常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反映了孙子兵法“五事”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古人看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其地位作用是不同的,有先后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由此观察孙子“五事”的层次关系。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只有认真回答和比较七个问题,我们才能知道战争的胜负。 孙子接着谈道,要通过比较双方的一些情况,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些情况是:谁的国君政治修明?谁的将帅有才能?谁能占有天时地利?谁能够令行禁止?谁的军队兵多器利,谁的士兵训练有素,谁的军队赏罚严明。通过回答这七个问题,我们大概就能判断出谁胜谁负了。以上这七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七计”。这“七计”是在“五事”基础上展开的。第一种情况说的是“道”,第二种情况说的是“将”,第三种情况说的是“天”和“地”,第四、五、六、七种情况说的是“法”。我们可以看出,孙子这里所说的“七计”是依据“五事”的判断,按照军队作战的实际情况,遵循统帅思维的规律,至上而下地提出了一套简明扼要的思维决策模式。在“七计”中,孙子将“法”做了具体的展开,使统帅的思维决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特别要注意孙子这里所说的“较”字。这个“较”字,强调的是将双方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认识交战的结果。战争是对抗双方力量的较量,我们只有通过双方情况的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比较,反映出孙子兵法决策的科学性。我们按照孙子的要求,将双方七个方面的情况加以比较,实际上就将作战基本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的量化分析,从而形成逻辑层次清晰的战争全局的认知框图。我们不仅要用这“七计”来规范自己的决策思维,同时也可以用这“七计”来判断其他人的决策思维,也就是说,“七计”可以成为我们衡量一个战略决策是否正确和全面的基本标准。无论历史和现实,大量战略决策的实例,都能够从这“七计”的比较判断是否完整和准确上,找到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子说:将领如果同意并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获胜,就留下来用;如果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失败,就应该让他离去。 对孙子说的这段话,多数解释为:国王如果听我的计策,一定会胜利,如果不听,我就离去。我认为这种解释有问题,关键是与上下文不搭界,来得很突然,说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将国王一军?问题出在“将”字上,这个字不是作“如”解,而就是指将领。孙子在这段话中想要把将领的问题再突出一下。这段话的意思是:将领如果同意并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获胜,就留下来用;如果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失败,就应该让他走人。这使我们联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话,“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孙子在讲述完如何按照“五事”制定战争计划之后,指明了将领这一决定因素。这在上下文是通的。在现实的作战中,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在统帅和将领之间,必须紧紧围绕着既定的作战方案,达到上下高度的统一,甚至要达成一种非常自然的默契。如果你的将领不听你的招呼,不能够很好地领会你的意图,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说:战略筹划确定并通过之后,就要考虑“势”的问题了,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条件。所谓的“势”,就是根据有利条件灵活地去应变。 在这段话中,“听”的意思是“通过”、“采纳”。“势”的意思是“形势”、“态势”。“权”的意思是“权变”、“变化”。孙子后面说的“势”,是一个动词。这段话,与上面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首先要分析战争的各种相关要素即“五事七计”,而后考虑用将的问题,待这些事情确定之后,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外部的条件上了。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名统帅,要分析一下哪些条件有利,哪些条件不利;如何灵活地利用有利条件,或者说如何根据有利条件去灵活变化自身的力量以应对战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判断是否具备了实现自己战略计划的有利条件,思考如何形成实现自己战略计划的有利态势。 如何用“势”,充分借助各种外在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战略的一个突出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这个“势”字做文章。“势”,作为中国战略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有着深刻内涵,也有着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在这里,孙子所说的“势”是讲外在的形势,讲外在各种有利条件综合起来的一种态势,而这种态势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统帅通过灵活应变来求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势”作为一种外部环境的反映,带有某种必然性的发展趋势,从全局上对双方的战略筹划产生制约。战略统帅必须将自己的战略计划与“势”结合起来,因利而动,因势而变。我想用一个冲浪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涌起的大浪视为“势”,勇敢的冲浪者因利而动,乘势而上,借用外部有利条件,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我们日常生活讲到的“谋势”,也是这个意思。高明的战略家,强调“谋势”,“谋大势”,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具体的战术对抗行动上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上。就战略而言,可以这样说,“势”已成为衡量战略运筹胜败的标志。当对抗的一方已经失势,处于一种丧失了主动权的两难选择时,这一方已经失败了,他们在事实上被对方所摧毁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一位英国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也这样表述过:真正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求战斗,不如说是一种有利的战略形势,也许战略形势是如此有利,以至于即使是它本身不能收到决定性的效果,那么在这个形势的基础上,只要打一仗就肯定可以收到这种决定性的战果。 对于“势”,许多企业家和经济战略学家有深刻的认识。国外一家航空公司的总裁布仑尼曼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势”做了这样的描述:“我认识到,对我们有利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势头。我们在大陆航空公司下面点起了一把火;我们迅速地盘旋,并加速爬升到了41000英尺的高空。很快,我们就无法停下来了。这是多么棒的飞行啊!”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的这段话不难理解。他说:用兵打仗,实际上是一种诡异、欺诈的行动。因此要做到:有能力,要装作没有能力;要行动,装作不会采取行动;在逼近对方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到很远,当离对方很远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已经临近了。对方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对方混乱,就乘机攻取他;对方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对方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他;对方士气旺盛,就设法衰竭它;对方辞卑沉静,就设法使他骄横丧智;对方休整良好,就设法使之疲劳;对方内部团结,就设法制造矛盾离间他。要在对方不备之时和不备之处发动进攻,要在对方意想之外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制胜的奥秘,无法事先来讲明。 当对战略计划、将领选用和外部条件都有充分考虑之后,孙子谈到了战争双方具体对抗的问题。战争是对抗双方的活力对抗。对抗双方的决策者,除了考虑如何正确准备和使用自己力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使对方判断错误而走向失败。对抗双方,除了斗勇,更要斗智。所以,孙子道出了“兵者,诡道也”的名言,并揭示了许多“不可先传”的兵家制胜的理念,即此段话所说的“诡道十二术”。前面十一个较为具体,最后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较为抽象,带有总括性质。这些理念都是《孙子兵法》全书尔后要展开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兵家领域中适用,在其他竞争领域中也同样适用。 用兵不是缺乏智慧的力量机械碰撞,而主要是将帅的一种智力较量。 孙子强调的“兵者,诡道也”,揭示了战争的一个本质问题,反映了战争的一个根本属性,深刻反映了中国战略“用兵伐谋”、“以智克力”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战略家看来,用兵不是缺乏智慧的力量机械碰撞,用兵并不完全是短兵相接、刺刀见血的拼杀,而主要是将帅的一种智力较量,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高明的将帅在实际作战发生之前,要通过谋略(也可以说诡诈),将对方的力量削弱掉,即将其强的变弱、实的变虚,佚的变劳,聪明的变为愚蠢,最后以很小代价战胜对方。结合实战来说,“诡道”包括有许多内容,如发出错误信息、抛出诱饵、采取一些疑兵的措施干扰对方判断和决心等等。在中国战略史上,这方面的实例则更多,可以说俯拾即是。尽管如此,“诡道”的实质和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战略学问核心中的核心,原则中的原则,真理中的真理。只要掌握了这八个字的要义,就可以排除各种阻碍,化解各种险情,战胜任何对手。道理很简单,任何再强大的对手,在他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他都不是强大的,他都不是你的对手。但是这八个字的精髓,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不可能从先人的传授中获得,这就是孙子所说的“不可先传”的意思。这要在实践中去领悟,要靠你在现实较量中灵活应变地去寻找。 出其不意,就是违背常规的做法,或者说,就是逆向而为。这种做法在商战中也很常见。英特尔集团的总裁葛洛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出其不意,就是在别人忽略的地方有所作为。这要求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善于从边际地界上做文章。出其不意,就是采取一些别人难以置信的举动。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同时摧毁了城市和城市的整个银行业,但AP詹尼尼公司下属的规模并不大的美洲银行却采取了出人意料之外的行动,它在灾难期间继续放贷,并最终成了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出其不意,就是用不同于别人的角度观察问题。美国计算机销售领域的成功者戴尔认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能力,而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换一个角度来看你所熟悉的事物。他写道:我的公司恰恰可以证明,我们可以看到竞争对手不愿去看、认为并不存在的机会,并且利用这种机会来盈利。 说得再直接一些,“诡道”实质就是“误敌”,就是制造各种假象欺骗和蒙蔽敌人。在《李卫公问对》一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对话。李世民对李靖说道:“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李靖考虑很长时间后说:“诚如圣语。大凡用兵若敌人不误,则我师安能克哉。”《兵经》一书也有过类似论述:“克敌之要,非徒以力制,乃以术误之也。或用我误法以误之,或因其自误而误之。误其恃,误其利,误其拙,误其智,亦误其变。虚挑实取,彼悟而我使误,彼误而我能悟。故善用兵者,误人不为人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