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对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也要打假

[复制链接] 6
回复
23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7-31 07: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作者:czf

  新语丝是全球华人社会中学术打假的重镇和桥头堡,笔者虽然不直接从事学
术研究,但由于工作实践的关系,与工科、管理学科的学者有一定的接触,我的
感觉是新语丝不是某些人说的太严厉或者过于苛刻了,而是根本就还不够,或者
说这种呐喊对端正国内学界风气的力度太小。

  新语丝上确认的学术造假,对于理工科而言,实验结果可验证,论文引用也
可验证,对于文科而言,文章引用是可以验证的,但对于观点是否正确,却是
“诗无达诂”,有时候难以判断真伪,尤其是对于相关领域不熟悉的理工科学者
而言(但华中理工大学关于《老子》的课程和书籍不在此列,这样的大学至今没
有书面道歉实在是学界和学校的耻辱)。同样,工商管理学科也是如此,但是工
商管理学科或实践中的造假与理工科大大地不同,尤其是所谓的著名国外咨询公
司。

  1.国外咨询公司的咨询报告作为一个项目,其价格在200万-2000万人民币之
间,200万以下算很小的项目,项目平均金额大概在500-1000万人民币左右,实施
周期为3-6个月,这个金额和时间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理工科、社会科学所有的纵
向或横向课题的经费象小儿科一样。

  2.如果是民营企业或者是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出钱,无可厚非,纯粹是商
业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与我等无关。

  3.如果是国有大型企业向海外初步扩张,需要交学费,例如首钢、海尔、中
兴、中石化等,确实是交了国际化的学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鼓励花大价钱清咨
询公司,免得到时候亏损更大,我们也认了。

  4. 但实际情况是McKinsey,BCG,Deloitte等国外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在中
国的项目来源至少30%-40%来源于国有大型企业,主要是企业战略咨询等,这个
玩意永远没法证伪。以McKinsey为例,其公认为失败的例子远有实达和乐百氏,
近有联想集团,我最搞不懂的是就连上海南京路的开发也要花钱清McKinsey(此
项目因为是建立市场影响的项目,据说价格很低,但也不是小数目)。大型国有
企业如上汽集团、上广电、招商局等付给McKinsey的钱不少于3000万-1亿。当然,
象天狮集团、均瑶集团、德隆集团等民营企业花钱找McKinsey是他们自己的事。

  5. 温元凯的南洋林德,北大纵横,亚商管理咨询等国内咨询公司为什么做
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内的咨询大单往往给了国外著名公司。

  6.关于如何判断管理咨询的价值、真伪的问题,业界分歧很大,但一个1000
万人民币的项目,4-5个顾问做3个月就交差,最后报告往往是200-300页的幻灯
片,从作为咨询工作成果的幻灯片到咨询合同,里面都有咨询公司类似于免除责
任的条款。我国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每年支付给国外管理咨询公司的费用高达数
亿人民币,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企业内部发展和战略研究的问题,在跨国并购和
国外投融资等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反而不多。

  7. 作为纳税人可以问问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支付的咨询费发挥了什么作
用,难道每张幻灯片真的价值5-10万吗?难道在中国接受本科教育,在国外读
MBA回来的聪明人(写幻灯片的项目骨干大多在25-35岁之间,但拿下单子的合伙
人一般在35-45岁之间)对中国和企业自身的了解,以及对企业管理理论与经验
的掌握,真的超过你们招聘的国内大学的博士或硕士吗?你们自己的战略研究部
门干什么去了?如果是需要第三者的独立眼光,那么为了这种独立的判断,难道
需要支付建立50所希望小学的项目费用去阅读一份永远不会被认真执行(或者根
本就无法执行)的咨询报告吗?

  8. 对于国外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的报告,业界公认为难以执行,为什么?因
为写报告的人从来就没有或没有机会担任过企业战略执行者的角色,也不会为如
何执行来检验咨询效果而承担责任。

  9. 很多国有企业也知道咨询效果不佳,但促使他们反复买单的原因主要是:
逃避企业战略决策责任、用著名公司的观点去影响上级部门或政府的决策。如果
成功了,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当时请的咨询公司正确,执行得力,如果不成功,就
是国外最好的管理咨询公司的方案都不能成功,领导层没有责任。这是典型的日
本公司的思维,为了怕承担责任总是找大公司做IT项目或者咨询项目。

  10. 所有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我们学理工科的人会认
为太简单了,所有报告中的图表都及其类似,因为PPT的模版文件是一样的。所
有的观点你不能说他错误,但也不能说他正确。因为几乎没有公司认真按照咨询
报告去实现,认真去实现了的,结局总是悲惨下场,如实达集团在3个月内去实
现McKinsey的销售管理变革方案,导致一蹶不振。乐百氏遵循McKinsey的战略放
弃碳酸饮料市场,导致连企业老板兼创始人卖掉了公司。

  11. 对于管理咨询这样的实践性学科,既然无法证真或者证伪,我们为什么
还要付这么多的钱去买不中用的报告?这些钱用在数学、基础物理、天文等冷门
的理科学生身上,投入产出比不是更高吗?

  这些想法,在我心里憋了很久,不吐不快,希望与对这些行业有了解的同仁
进行交流。
沙发
发表于 2005-7-31 19:33:0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奇怪的,有本事国内的公司也去那大单。
板凳
发表于 2005-8-1 10:12:1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很多企业找咨询公司做咨询大多出于其他目的,为名、为利、为排除异己、或为其他,却很少是为了真正把企业做好,而国外的大牌咨询公司的名气更有利于这些目的的实现,所以更受欢迎。反正钱也不用领导自己出。[em04][em04][em04]
4
发表于 2005-8-1 17:36:11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好,但可能在管理方面并非如此简单,就好比中国现在仍然是以价格来冲击国际市场一样.似乎都是在生产产品,凭什么他们卖高价,我们卖低价?凭什么我们每月几千人民币,别人几万,几十万呢?[em06]
5
发表于 2005-8-2 23:40:36 | 只看该作者

为麦肯锡说两句。一个品牌的形成花了近100年的时间,外国人不是傻子,没有价值或如此不值的东西是发展不到今天的,更何况这样的规模和声誉。最近1年,研究了一些国内公司的报告和书籍,虽然有一些新名词、理念、模型出现,但更多的是将国际公司已成熟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抽取出来,换件衣裳而已。

自己的经验和研究越多,就发现读麦肯锡的东西总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发现目前所能理解到的企业管理和运行的规律,都脱不出它那些看似简单的框框(PPT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不由很是佩服,人家真的是把这个事情研究得比较透了。

6
发表于 2005-8-5 12:31:02 | 只看该作者

华为就请过很多咨询公司,很成功啊.关键看决策者怎么用,怎么适应企业的实际.

国际投融资活动哪次都请了国外咨询机构,甚至不只一家.

7
发表于 2005-8-5 14:56:08 | 只看该作者
管理咨询业是少数几个仍然存在国际光环效应的行业之一,就象上面几位老兄讲的。其实大多数企业花大价钱请的国际咨询公司,最后难处是自己在承受,没有暴光。从性价比看,国际咨询公司与国内咨询比并没有优势,问题是当事者没法比较,也不愿比较。打破国际管理咨询业的收费畸高信赖于本土咨询业的进一步成长,也信赖于客户购买咨询服务的成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