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走,带我去看看你的米缸

[复制链接] 12
回复
16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7-6 14: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午休息的时候,看到了一段对话文字。大意是,在梧州水灾过后,梧洲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万多公顷。温家宝惦记着农民受灾后的生产生活情况,他驱车来到苍梧县中村。洪灾过后,这个村大片稻田里倒伏着刚刚灌浆就被洪水浸泡颗粒无收的早稻。沿着泥泞的田间小路,温家宝来到村民林洪清家,问道:“有饭吃吗?” “有。政府每天给1斤2两救济粮。” “好,那你领我去看看你家的粮缸。” 温家宝跟着林洪清走进屋里,掀开粮缸盖子,看到里面盛着大半缸米,放心地点了点头,并叮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确保救济粮的质量,让受灾群众吃上放心粮。

看过之后非常有感慨,不是感慨总理如何体恤民情,而是一种态度,关于落实的态度。在这个讲究执行的年代,领导总是会关心下属是否按照计划去执行,但领导者往往忽略了落实执行的监督。听汇报,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已经执行了的;走访,可能所见所闻都是精神安排了的。这样的领导实际上就成为了瞎子、聋子。他所能获得的一切都是下属希望他获得的,那些下属不想让他知道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永远不可能知道。

带我去看看你的米缸,不仅仅是能够清楚的了解到事情的真实状态,更主要的是下属知道你不是一个好糊弄的领导,那么以后即便你不看,米缸可能也是满的,因为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去看。我想这是那么多的皇帝、大企业领导喜欢微服私访的一个主要原因吧。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米缸里有米,重要的是这个行为让下属知道你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而且随时可能会去抽查。下属越是不确定你会做什么,而又知道你随时可能会实地检查,他越是会把你的指令落实到实处。这比你去用什么管理体系管用得多了。

沙发
发表于 2005-7-10 15:2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哈佛时间管理通则

有感触。谢谢分享!!
板凳
发表于 2005-7-10 22:32:55 | 只看该作者

赢在执行

4
发表于 2005-7-10 22:33:35 | 只看该作者

赢在执行

5
发表于 2005-7-12 09:55:42 | 只看该作者
有感触!在管理上來講,下屬一般只做領導檢查的!不做領導期望的!
6
发表于 2005-7-13 11:38:26 | 只看该作者
一斤2两,够吃吗一天?还剩大半缸米!不可思议!
7
发表于 2005-7-13 13:11: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8
发表于 2005-7-13 15:05:0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洋葱在2005-7-13 11:38:26的发言: 一斤2两,够吃吗一天?还剩大半缸米!不可思议!

四两米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绝对可以撑坏你1

9
发表于 2005-7-13 15:53:1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心灵的驿站在2005-7-13 15:05:05的发言:

四两米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绝对可以撑坏你1

那么你吃一顿吃几两啊!
10
发表于 2005-7-16 20:16:43 | 只看该作者

带我去看看你的米缸,不仅仅是能够清楚的了解到事情的真实状态,更主要的是下属知道你不是一个好糊弄的领导,那么以后即便你不看,米缸可能也是满的,因为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去看。我想这是那么多的皇帝、大企业领导喜欢微服私访的一个主要原因吧。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米缸里有米,重要的是这个行为让下属知道你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而且随时可能会去抽查。下属越是不确定你会做什么,而又知道你随时可能会实地检查,他越是会把你的指令落实到实处。这比你去用什么管理体系管用得多了。

我觉得楼主的话有失偏颇,之所以运用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下属把指令落实,并且运用管理体系也可以找出计划与结果的差距,而楼主提到,下属越是不确定你会做什么,而又知道你随时可能会实地检查,他越是会把你的指令落实到实处。事实上,不定期的检查反而给了下属作弊的空间,因为他可以长期准备一套可以应付的计划,比如文章中的林洪清家中,为什么会是他家?为什么每天发1斤2两却有大半缸米在,要知道洪水之后,副食品供应是困难的,缺少油水食物,人的饭量将增大,不比我们平时,当然我不是说他一个人可以吃完1斤2两的米,但是如果是一家人呢?疑点陡生?

些许陋见,还请指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