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单纯的职位分析是否有意义?

[复制链接] 0
回复
5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8-16 19:3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做过两个项目都包含职位分析这一工作,不同的是一个项目是纯HR项目(客户A),项目范围是薪酬、组织与职位优化、股权激励等,另一个项目流程与HR项目(客户B),范围是核心流程优化、核心职位任职资格、薪酬。项目实施过程中,两个客户的管理人员在职位分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这也引发了我对职位分析这一工作的一些思考。
A客户我们采用了HR常规的职位分析方法,比如:PAQ调查问卷、面谈法、典型事件分析法、材料分析法等。B客户我没有用任何HR常用的方法。而是首先进行流程分析、优化,然后在流程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进行职位分析、职责定位。
两项目相同工作,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客户的参与度和最终结果也完全不同。A客户,各级管理者参与职位分析这一工作基本是被动的,他们认为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他们只是参与者,是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完成工作。B客户各级管理者的表现则非常积极主动,顾问在完成职位分析方法培训和引导之后,职位说明书的编写质量非常高。A客户最终的项目交付(职位说明书)虽然通过了评审,客户对于职位说明书的质量也是认可的。可个人感觉并不理想,因为职位分析是完全基于客户现状完成的,仅仅是把各职位的工作职责界定清楚,明确工作关系接口,然后对任职资格基本条件、权限等进行了梳理,虽然对客户能有所帮助。但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B客户因为是先做流程优化,在流程优化设计过程中,我把流程角色与职位的对应关系同步与客户进行沟通,流程优化设计完成,职位分析同步完成。下面以采购职位为例说明职位分析全过程。其采购原职责包括:新供应商开发、采购下单、跟催到货、付款申请、供应商评价等。实际工作中,大家对采购部的抱怨比较多,如:来料不及时、来料质量差(经常被IQC退货)……。而采购也有很多苦水:研发用的物料供应商是研发部确定的,转产后才发现该供应商不具备量产供应能力,得重新去寻找供应商;财务应付总是不及时,每次都得求着供应商发货;……。
流程优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进行流程梳理时,发现该客户很多产品都是定制产品,供应商开发的工作量相当大(经常需要去现场审厂),外出时,采购下单就无法及时完成。根据这一情况,流程优化时就研讨确定将采购当前工作分开,设立供应商管理工程师一职,专职进行供应商开发、评价等。
2.        研发物料的选择必须考虑量产需求,供应商管理工程师在研发过程中即参与物料选型,一方面确保量产的物料供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研发提供类同物料信息,降低产品物料成本。
3.        供应商认证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将常规的商务条件列入合作协议中(如采购范围、交货方式、验收标准、付款方式、价格(包括价格变动通知约定)、增值税开票信息、年度/月度采购份额等)。
4.        采购接到采购申请后,只需按作合作协议约定的采购范围、价格、采购份额下单、跟催到货。
5.        对现有供应商进行梳理,从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价格、付款方式、规模、合作程度等方面进行分类分级,再结合物料的重要性和采购难易度,明确哪些客户必须是现款、哪些客户是月结/月结期限。
6.        采购负责提前做付款计划,而不是根据订单和到货临时请款。利于财务进行资金计划。
7.        优化供应商评价流程,定期对供应商进行业绩评估,由相关部门提供业绩评估数据。利用评估结果调整供应商等级,同时相应调整采购份额、付款方式等促进供应商的良性竞争。
这些工作完成后,供应商管理工程师、采购工程师的职位职责、工作关系、权限等基本已经清楚。由于流程优化对采购部工作方法、效率等都有明显提升作用,所以采购部的经理、主管、员工代表都很投入。在流程优化完成后,只对职位说明书的编写要求做了一次培训引导,共同确定了任职条件要求。然后提供了说明书模板给客户,要求他们根据流程优化结果完成说明书编写。最后,说明书评审时只做了一些非常局部的修改,完成质量非常高。

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cgphsr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