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eeker - 

[管理综合] 管理的本质

[复制链接] 24
回复
61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13-5-2 23:5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5-3 00:01 编辑

回复 seeker 的帖子

       很感激SEEKER先生的勉励与真挚问候!“书虫”定会坚持下去。虽然已过了“酒旗风暖少年狂”的年岁,但在很多自感有意义且感兴趣的话题上,“书虫”还是凭着一颗活泼泼的心在支撑,倔强、笨拙地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时有“优游涵泳自得之”般的收获。
       写帖子真有一种“非人磨墨墨磨人”的体验,并期待能逐步“有诸于形而形诸于外,得之于心而应于手”。
       有时我们要相信“态度”的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2
发表于 2013-5-3 08:38:58 | 只看该作者
言辞恳切,语言质朴,感动啊
13
发表于 2013-5-6 21:3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5-6 22:06 编辑

       前一段时间,读到南开历史学者--李冬君先生的一段话,颇受触动:她认为人类文明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一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原始社会在原创性上并不比今天差,甚至比今天的贡献还大,比如今日美国就并不一定是高级形态,以它消耗的资源,对文明的贡献不一定比得上古希腊!而什么样的文明先进呢?她的观点是越是适合"人”的结构就越先进!

      受此启发,“书虫”觉得管理的终极之善就是该模式或方法应该更符合人性、以便提升其责任感以及改善人类合作的需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23:4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eker 于 2013-5-10 13:25 编辑

回复 书虫劳谦 的帖子

    【前一段时间,读到南开历史学者--李冬君先生的一段话,颇受触动:她认为人类文明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一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原始社会在原创性上并不比今天差,甚至比今天的贡献还大,比如今日美国就并不一定是高级形态,以它消耗的资源,对文明的贡献不一定比得上古希腊!而什么样的文明先进呢?她的观点是越是适合"人”的结构就越先进!

    受此启发,“书虫”觉得管理的终极之善就是该模式或方法应该更符合人性、以便提升其责任感以及改善人类合作的需要。】
=============================================
    李冬君先生的那一段话,因为我没看过她内容的全文,我估计若我依书虫先生您引用的段落,我怕我会断章取义!因此,如果我在对其言论的评判时,若有〝过了〞的论点时,还烦请您指陈不讳!

    李先生说到的原创性,就我学到的管理学,其中有一个理论叫做【学习曲线】。其内涵是,人、或群体的学习历程中,会有一段长时间缓慢进展,在学习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又会转变为在一段短时间进展迅速。而整个学习态势,就在慢与快之间不断地积累向上,彼此间交互进行。除非碰到种族灭绝,让既有知识无法传承,才会再重头从零开始,不然,这种过程的大趋势都是累加上进的!

    当然,说到学习曲线,不可忽略制约的增幅、或减幅条件。而诸多的制约条件,分别有来自于人类自身(这称内因,如:政治制度、战争、…)、也有来自于人类以外(这称外因,如:如气候变异、传染病流行、大陆板块位移…)。以上,提到的是学习曲线!它是循继着既有知识系统而不断地上腾的。但,若是论到原创性的发明,很多现在看起来好像极为简单的发明事物,要从完全没有过…演变到生发出最原始的刍形,这就与前面的学习曲线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了!因为无中生有的发现都是划时代的!这就如同亘古历史如长夜,突然点起了一把火一般,就像奇迹!再下一把火还不知道要隔多久?再下一把火还不知道要在第几次之后,才能被所谓有智慧的生物顺利应用?而此中的间隔时间不知道还要经过多久呢?因此,原创性的发明如果是这种划时代的等级时,那真的是太难得了!

    基本上,学习曲线、与原创发明,最初始的源头该还是原创发明。我以为,将现代的创造力,与最始的原创发明,这不应该等同地放在一块。因为最始的原创发明,很多竟是来自于瞎猫碰上死耗子,不过是运气而已。对于与运气产生极大关联的,便要归属于【不可控】的条件范畤之下。【不可控】的东西,与当代的进展因为有了之前基础而发展的学习曲线型进化,当代的属于延续性的发明,其实应该归类为偏向于《可控》的东西。《可控》与【不可控】的事物上,这有本质上的差别!

    但如果说:当代就一定不会再发生瞎猫碰上死耗子的那种划时代原创发明?这又无疑地又成为持着【好古非今】论点的徒辈之流了!我以为,这样颇为粗率的类比相较,不是甚妥。

    我细细地品味着您摘录:李先生的那段话中,某些部份虽然也存在正理,可我也发现,她在连结时,却错误地将一些并非互为因果的事例连在一起,而产生似是而非的观点,有混淆视听之嫌!这是要特别提出来的。有名或是有威望的人,并一定不代表他(她)所说的就能绝对地清楚分明、或简捷深入地直插真理。我,虽然不有名,但,还有判断的能力,不会因为〝新衣是国王穿〞的,就被〝国王穿着华丽的服装就只有有智慧的智者才能看得见〞的这种说法给唬到,为了要在人前被尊为是〝智者〞而唯唯诺诺地说着自己心虚虚的违心之论。但,这也不代表着我就会绝对性地武断说〝国王脱光衣服〞!自己本身的自我省察,还要有不落于人云亦云的独立观点,这还是绝对不可少的!

    当代诸多方面的发展,不可否认,因为逐利、逐方便的人性需求,将人性中恶的一面发展得淋漓尽致。但这并不代表人性中善的那一面就全然被覆盖住了,也不代表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至于要如何逆转,我以为,必须有对于人性有深刻认识的人,其见解必得要有绝对的穿透性,才有办法抓到脉络。而在抓到脉络之后,还要能位居主要的关键位置时,因势利导,管理的终极之善才能充份发挥!

    这种人仕,在人群中,我想,你我都相当清楚,比例是占绝对的少数。这种稀有人种,正如同上述所提到的划时代原创发明,其实内涵非常相近!原创的重要发明可以称之为大发明,而这种人也可以称之为大人!问题是,大人要居大位?这不也如同瞎猫碰上死耗子一般地难得吗?

    制度的更迭,也是属于学习曲线的范畴(偏向于《可控因素》)!但,得要有大人所精研出来的原创突破体制,又大人居大位,才有办法在其基础以作后续的渐渐增上(偏向于【不可控因素】)

    一般,大人要怎么位居大人位?大多都是经过大变故之后,普通人实在想不出破解问题的方法,正痛苦的时候,才会推举出英明有智谋的人出来主事,恰好又引领其后辈好多代的风骚。一直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例子:不妨可以看看德、日是怎么开始质变,才会有今日傲人的成就?如果您对历史有兴趣,不知是否了解过德国历史中的普鲁士,有一君王叫腓特烈二世,日本历史在幕府后的明治天皇,他们的成长背景都有极其苦涩的历程,他们俩有个极大的共通点,极度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力强大的最根本根源!然后培养出来的优良人材,分配到内外治理活动中:对内澄清吏治,对外整军纪武。

    德、日今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的基础,绝大多数并非是在腓特烈二世、明治天皇前深植的,而是在这两位君王的奠基之后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出来!他们两位,是转捩点的主舵手!因此,光讨论当代的现象,是找不到源头的!而要至少溯及百年以上,从这两位君王作了哪些事情上去分判,才会知道源由!这源由,正明现了关键的核心点!(英国的伊莉莎白女王一世,俄罗斯的彼德大帝及凯萨琳女皇,还有好多好多英明的例子,值得细细思索…)

    同样的,讨论管理的时候,如果都在现象面上的探讨,我觉得是论错方向,非常可惜!应该要在初始奠基人(是伟大内外正循环机制的触发者,这位触发者并不一定是创始人),该位公司领导者的那种宏阔气度及高度视野中,为了追求一个极高远的梦想,随之所建立的机制里头,去找那些之所以形成内外皆呈现正循环的有形、无形宝贝,要在这上头作功夫,这才对路呀!可千万别舍本逐末呀!对于其他的跟随者,也绝非等闲之辈,这种第一流的人才根本就不会真心屈居在酒囊饭袋的领导统御之下,因为跟随者本身就是领导者了!只因为这种高度格局的君王、其气度及视野恰恰与一大群第一流的人的气质投合,自然会彼此惺惺相惜,进一步放手挥洒各自的才情本事!绝对的授权,绝对的效忠。名义上的奠基人,或许是只有一位,但他只是那〝大理想〞的代表而已。他是依〝大理想〞而授的权,他们是依〝大理想〞而甘愿效忠。与这种等级奠基人在一起的人,不光奠基人是狮,奠基人身边的亲近人物个个都是矫健猛狮,这些聚在一起的团伙,根本就是狮群嘛!却又群龙无首,唯尊〝大理想〞!在这种狮群里待着的那些身形较小的狼豹狗兔羊…行事作风,哪敢不戮力从事?如此,大局面就出来了!

    书虫先生您的结论是:〝管理的终极之善就是该模式或方法应该更符合人性、以便提升其责任感以及改善人类合作的需要〞。对于这句话,我没有反对意见!我也觉得您说得很对!但是,深度不足!因为也仅止流于皮相上的表征叙述而已!也不过是果的呈现而已!而果怎么从种子、冒芽、浇水、施肥、土壤、阳光、气候上…的相关条件,该作哪些事却全无提及?也就是…对于诸多前因所述及的力道,实在是太欠缺了!看看,经过我上述这样条陈梳理的分析之后,其实,我点到了几个管理学上的大重点。现在,再来收拢如下六点:

一、领导者的目标与高度,会影响资源配置的重点及先后顺序、亦有所不为(战略管理、愿景设定、商业伦理)
二、领导者的格局与气度,会吸引同气质的跟随者(领导统御:大理想同,个体强项异,合促多元思维丰润化)
三、同气质群体所综合形成的气场,就会自然地潜移默化,施行有形或无形的教育,并形成文化。(企业伦理)
四、优质领导择人,以气场相投者为绝对优先,若气场不相融,技能再高,也只能充作外围人员。(先人后事)
五、组织内人员配伍及工作分配,恰如其分,身心都不累,彼此协作总流畅,身心皆常饱满充实。(人尽其才)
六、管理学五大范畤:销、产、人、发、财,为必论及的基本层面,负责内部、及外部环境协调。(管理基项)

    最后,以我的习惯,再来一下画龙点睛,让通盘论述登时给活了起来,并将所有如前述相关细节汇归到这小故事里头!

    有没有注意到?时下,常常有听到人在争论,究竟是要人治为先?还是法治为先?书虫先生您也提到的模式或方法,在接下来的比喻,我将其比作为法治。而我上面的表述看来好像是极度重视人,不妨将其比作为人治!

    我觉得,浓缩起来后,可以透过这么样的一个形象比喻来作说明:【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治就好像脚踏车,人治就是骑脚踏车的人。脚踏车(法)放在那儿,没人(人)去骑,脚踏车还是死的;从另一个方面说,人弃脚踏车而用走的,就发挥不了省力原则,短途还行,但长途的话,这可要累死、或花上超长的无谓时间。因此,没有所谓的是人治先?还是法治先的这种伪命题,而是俩两要齐头并行的,这才对!

    说起齐头并行,这就牵涉到一群人,即,想要骑脚踏车的人,这群人粗分有四类:一是会骑的明人、二是会骑的迷人、三是不会骑的明人、四是不会骑的迷人。明人就是很清楚要骑到什么地方才是正确的,迷人就是搞不清楚什么地方才是正确的?首先,怎么让会骑的明人坐上脚踏车?这是优先要考量的题目。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其次,再让后面的三种人跟着学习,迷的向明的学、不会骑的向会骑的学,这就把问题理得非常清了,将本末先后次序分类都理出来了!


    至于另外那群不想骑脚踏车的人,也可粗分为四类:会骑的明人、会骑的迷人、不会骑的明人、不会骑的迷人。为什么这群人不想骑?这就牵涉到更广泛的层面,诸如:动机问题、背景问题、境界问题…若要对此群人的特性再行叙述,那我还得花更大的篇幅理理,此刻的精力有限,只能尚待来日再深叙了,暂时且先按下。

    这个故事比喻,极短。但内涵及诸细节如何被贯注入精神,我就发三声…嘿!嘿!嘿!后续,就看【Be or Not to be】了!

15
发表于 2013-5-12 16:3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5-12 22:40 编辑

回复 seeker 的帖子

        很欣赏Seeker先生那抖落一身繁花、笔下千万亩的才情论述,读先生的文章确实能让人的情绪、思想铺垫的很饱满!

       “书虫”引用李先生的话,只是想阐述“企业管理的本质”其实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范式、结构是相通的。虽然现在市面上关于管理思想、方法论述的书多如牛毛,且流派纷呈、目不暇接。但在“书虫”眼里 任何一个管理实体其实都是一个生命体,“管理”的本质逃不脱 ---其从资源”到“价值”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能力和有效性。  

          为何说:“管理的终极之善就是该模式或方法应该更符合人性、以便提升其责任感以及改善人类合作的需要。”就像教育的真谛一样,“教是为了不教”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其实不在于他的名气与地位,而在于他能否将学生的潜力完全给挖掘出来,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家是一位伟大的解放者。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许多企业管理界的先驱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的思想、方法或工具,作为很多管理工具其实是用来支持流程(或技术)的,以避免流程出现非持续性和不完备性,但却不能用来驱动流程,它可以加强人的工作,但却不是代替人。所以人是整个管理过程的聚焦点与动力源,所以说符合人性的管理模式或结构才是正解。

     现在很多公司的内部管理是将“控制”植入系统中,并试图使系统始终处于“控制之下”。我们也许忘了,需要控制的不是系统本身,而是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管理在企业里很多方面的表象是---如何去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看要花费更多时间与资源,而在于让我们有限的知识、时间与资源更具价值或效益。

    回到李冬君先生关于文明模式的论述(不一定是由低级到高级演化),举个例子,我们宋朝时“汝窑”的天青色就是当时瓷文化的极致水平,现在我们的制瓷工艺水平再先进、设备再精、仪器再良反而无法达到。我们的科学度量能力在理论上总是存在某些局限的,物理学家海森堡发现的“测不准原理”其实就是对上述案例的最好解释。记得欧阳修有一句话:“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管理科学的发展其实也印证了这个规律。

16
发表于 2013-5-12 22:56:1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尤其是那种矩阵组织架构,虽然它在企业内的运用很普遍,但它就是企业活动无效率的一个根源---并对“人性”是一种戕害。因为很多组织框架下的团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而只是一些“群体”,这样组织的管理活动其每一件都是很难聚焦在行动上。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0:07:09 | 只看该作者

交流中的提醒

本帖最后由 seeker 于 2013-5-13 10:32 编辑

回复 书虫劳谦 的帖子

    看了书虫先生文字,好几遍。给我的感觉…嗯!心力有放得更多了!真棒!   
    也品了文字里头的那神采,是入心地读,玩味地读,依种种角度、方式、高度去读…其味,不可不谓之丰然是也。

    看来,是找到一位可以深论此道的对手了!颇为兴奋,心情很是激荡。


    书虫先生,烦请您先等着,我得…好好想想后,再将这么多的感觉,得进一步序列排比,在我能自行先消化后,至少让我自己读来还意犹未尽时,再将菜端出来。这样子,让他人读来,才会对别人有所助益。


    对了,顺便再〝隆重特别〞地提醒一下,我这一帖之前的诸多论述,与后来书虫先生您的答覆,这几点我们都须细细思维,交流才会是〝有如神助般〞地有益的:
    一、我们交流的,有没有在〝精神〞上,有所重复?
    二、如果有,是阐明地更加清楚?还是换汤不换药,不过又是翻来覆去而已?
          重复的地方,又在哪里?
    三、如果没有,还好,那么我们的交流,就是互相作为补足的,而不是鸡同鸭讲。
    四、如何去验证有没有?此帖之前的彼我论述,是否通读?是否读通?此二点,是关键!
    五、谁来验证?对您论点的反馈,由您!对我论点的反馈,由我!          当然还有那更高明的第三者(不高明的不算)。


18
发表于 2013-5-19 13:15:52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我的专业是企业管理。。。。。但是,看完这个,我目前真是菜鸟一名啊。。。入门都没入啊。。。
19
发表于 2013-5-20 16:59:5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9:4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浓缩的精华 的帖子

    学的东西,有好多个层级。

    学习操作手册,这也是一种学习!但,这种学习,要晋阶到①能够操作、②操作熟练、③完成目标、④完美地完成目标、⑤完成目标后还不招人忌恨…后面,还有n层。


    看看,还有多少层,这,就得看个人先天的悟性、及后天的努力了!


    学习    =读过
    管理    =操作手册
    的专业=的文字叙述


    从上面有色粗体字的类比,是为了要引导到一个更深层的理解之境。由此,可以看到自己目前,在后续通盘无限的学习之阶,当下,究竟是处在哪个位置?


    现在,知道了吧?段数高低,还是真的存在的吧!


    还请记得,可别被高段的吓倒,咱都不是吃惊吓饭长大的!就算是吃惊吓饭长大的,至少懂了以上的理则后,最少最少也要知道…该得换换口味了吧?


   只要真心地想换换口味,好,那小雪球,就,开始滚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