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lixmin9999 - 

管理中的几多问题,几多答;摘录分享。

[复制链接] 43
回复
60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45:51 | 只看该作者
世上没有“长了腿”的政策

记住,世界上没有“长了腿”的政策与制度,甭管是多小的事儿,都得靠“人力”去推动,去解决。与其把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制定政策”与“开会”上,不如省点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几件事儿来得实惠。

关于销售部门“提成政策”的例子来说,作为部门管理者,不能“宣布”完了就算了事。员工是否都做到了真正的理解,有没有疑问,在日常工作中到底执行的怎样,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等等,都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去关注、监督,甚至于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助。而不能当个“甩手掌柜的”,把事情“推”出去完事儿。

  同样的道理,每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出台的决议与制度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谁去负责落实,什么时间落实,落实不了怎么办等等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PDCA管理方式一定要有个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是“一插到底”式的推动。否则,开多少会也是白搭,大家凑到一起浪费唾沫星子而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5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6 09:23 编辑

“句号”式管理与“逗号“式管理

  “句号”式的管理可以让企业拥有坚固无比的“地基”,所有的政策与制度都能“修成正果”;而“逗号”式的管理则会让企业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随时有可能坍塌。

  我们在做事情时,一定要养成一个“刨根问底儿”的习惯,就是说,要养成一个画“句号”式的做事风格。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又有几件事儿是扎扎实实地以“画上句号”结束的呢?恐怕99%的人在99%的情况下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周而复始地画着“逗号儿”,并任凭这些“逗号”们不停地折磨着自己的神经,耗费着自己的精力乃至于生命吧?

  以下就是几种典型的“画逗号”的方式及其后果。

  1.本来是想着一门心思做某件事儿来着,但做着做着别的事儿又来了,只好把这件事儿放下,又去干那件事儿。结果干着干着也就把这件事儿忘了——这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式的方式,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都瞎忙活了。自己都犯晕,不知道都忙了点什么,是为“忙乱”。

  2.压根就没想着好好办这件事儿,草草画个“逗号”了事。别人问起,就胡乱找个借口搪塞过去——这种人一辈子都会在“逗号”中度过的,因此一辈子都干不成几件“完整”的事儿,整个儿是“废人”一个。

  3.本来是想一门心思干成一件事儿的,但是中间遇到了挫折(阻碍或干扰)而露了怯,只好中途放弃掉了——这种人也并不比上两种人强。充其量也仅仅是个“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难成大器。

  ……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频繁“画逗号”的结果是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色彩”。

  “喜剧色彩”说的是往往天天“画逗号”的人会有一种苦闷,很多事儿总是“绕了一大圈儿又回到原点”——明明努力过很多次,费了半天劲儿,怎么还是那样儿,一点儿都没起色?

  “悲剧色彩”说的是往往这种人办事并不一定“偷懒儿”,甚至有可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主儿,可到头来却“两手空空”,落得个“有苦劳没功劳”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你干的事儿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干完”。就是说,要把那件事儿干到“最终结果”出来那一刻才能停止,是为“画句号”式的工作方式。我们宁可少干几件事儿,但只要干就干到“画上句号”为止,捞不着“苦劳”,捞个“功劳”才是聪明人。反之,只要你扎扎实实地积累你的“句号”,就算你的做事速度比那些一分钟就能画上十个“逗号”的人慢得多,时间长了,你的收获也会远远超过他的。“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故事总比“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好听。

  实际上,“句号”,也就是我称之为“凡事彻底”的原则,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就好像是一座建筑物的地基。大家都拼命地多画一些“句号”,这个企业的“地基”就会很坚固、很扎实,所有的政策、制度都能“开花结果”。反之,一个大家都拼命“画逗号”的企业,它的地基是不稳固的,就好像把楼房建到了“沙滩”上,整天都摇摇晃晃,没准儿哪天就会崩塌。这样的企业,所有的政策、制度都将不可避免地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有意识地多画一些句号吧!宁可把其他的一些事儿耽误了。
-----------------
彻底贯彻“画句号式”管理。甭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好主意的“诞生”往往都是以工作中的某个“问题”的出现为契机的。好主意落实不了就意味着这个主意所代表的那个“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并且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就坚定不移地将它落实到底,直到看到它真正“开花结果”为止(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好主意不会有缺陷。有缺陷没问题,调整、改进就好,但一定不要轻易“枪毙掉”,因为这样做就等于“因噎废食”。日语中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词叫做“试行错误”,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很多事肯定不会一开始就绝对正确,往往需要先试验,并在试验中不停地发现、纠正错误。但是绝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它只用一个简单的词就描绘了一个相当复杂而生动的“过程”,用字效率之高令人钦佩。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13
发表于 2011-12-5 18:46: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楼主一段一段的这样贴上去分享给大家,辛苦了。
14
发表于 2011-12-5 19:08:2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ianglinwu 的帖子

书非借不能读也,电子书非贴不能读也。呵呵
读书要笔记,贴一贴,就当做笔记了。呵呵。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22:28 | 只看该作者
“老东西”与“好东西”

  请经常翻出那些“老东西”来看看,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好东西”,我们实在犯不着把曾经做过的事情再做N遍,而毫无结果,那简直是对自己的犯罪

部门的流程还少吗?实际上简直是堆积如山啊!一个员工连最起码的东西都做不到,还妄谈什么高效的流程?很明显,这已经不是一个“流程”的“制定”或“改进”问题,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问题。只要“执行”得好,多“笨”的流程都能带来“生产力”!反之亦然,“执行”得不好,多“漂亮”的流程都白搭。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2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6 09:31 编辑

“一起教育”还是“个别开药方”

往往一些“笨”办法,其实倒是最“省心”,效率最高的办法。“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管理固然表面看来十分“痛快”,好像极有效率似的,但只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流于了形式,其实结果就是“零”。而对于“零”的不停重复与积累才是最“累人”的事儿。与其这样,不如“一个一个来”,哪怕一个月只解决一个员工的问题,一年下来就可以“搞定”十二个员工,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总比瞎忙活了一年,员工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向下出溜”强。
刺儿头”员工,“开会”说事儿,或其他任何“上大课”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吃这一套。而且,这些“刺儿头”往往个性极为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也未必真正管用。所以,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另辟蹊径”。我们的管理者可以借鉴医生的做法,为他们每个人单独设立一个“病历本”,上边详细记录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症状,并通过一定时间的磨合与摸索,找出针对这些“病状”的“药方”。


——现场予以当场“确认”

这就是“一大于零”的道理。这个道理尽管“朴实无华”,但却“威力无比”。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33:34 | 只看该作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终极含义就是 —— “拒绝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是,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凡事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

  但在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可谓多矣!——“这事儿条件不具备不如不干!”“要不就不干,干就干到最好!”

  这种想法对不对?当然对!有气魄!有个性!

  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陷阱在。“条件不具备”的事儿、 “有可能干不到最好”的事儿,是不是就不用干了(或是,还是以不干为好)?

  答案是否定的。理由也很充分。尽管“要不就不干,干就干好”是一句“豪气冲天”的壮语,但现实生活中也给很多“懒人”提供了逃避“做事”的避风港—— 一年来什么都没干,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没有“百分之百干好”的把握,因为“要不就不干,干就干到最好”是我的“信仰”,所以干脆什么都没干。听到这句话,还能大赞其“有个性”、“有原则”的人,不是脑袋进水了,恐怕就是脑袋让门挤坏了。

  如果用“100”这个数字来表示一件事情的“完美度”,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100”的事情其实真的很少(无论是多么“完美主义”的人都很难做到,或至少很难经常性地做到)。但日子总要一天一天过,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做。因此,只要不是“0”就绝对值得一做。哪怕只有“1”,做100次也就可以达到100(同样地,哪怕每次只有“0.1”,做1000次也就有了“100”)。但如果你因为不是“100”而放弃100次“做”的尝试,同时嘲笑那个每次只能做到“1”的人的话,可能当人家已经达到“100”的时候,你仍然是“0”。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很有可能当你终于碰到一件你认为可以做到“100”的事时,真做下来,结果却并不一定尽人意,可能会远远少于“100”,甚至反而有可能是“0”,那你可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变成彻头彻尾的“竹篮打水”了。这种结果才真正堪称“贻笑大方”。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虽然绝对接受不了“0”这种结果(因为“零”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做”,没有任何生产性与建设性,纯粹意味着生命的浪费),但是可以接受“负数”。因为“负数”起码意味着你“做了”,只不过“不成功”而已。但没关系,你的收获不会是“零”,因为你至少收获了“经验”与“智慧”,它们能确保你下一次的“成功”。

  说一千道一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终极含义就是:拒绝“零”。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38:22 | 只看该作者
“抓细节”与“找茬儿”
 如果你开始忽略掉第一个“细节”的话,其他的环节也会相应地以“骨牌效应”般的速度迅速地崩溃,最终导致整个局面的彻底混乱;反之,如果你想挽回混乱的局面,也要从一个一个地抓“细节”开始,“重整河山”。这就好像是用双手抓沙子,如果你的手指缝闭得不紧,沙子就会一点一点地漏掉,最终让你两手空空;而只有紧闭十指,一粒沙子都不漏,最终才能“满载而归”、“修成正果”。这就是抓“细节”的道理。


很多员工(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几位女员工)都认为公司制定并执行这些关乎“细节”的制度,简直就是“找茬儿”,因为它“毫无用处”——“扎不扎头发”和“做好工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工作做好了不就完了吗,你管我扎不扎头发呢?)此言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感到漏洞百出——“不扎头发”真的就能“做好工作”吗?不尽然吧?我今天允许你不扎头发来上班,恐怕明天你就会觉得工装也碍事儿,不如穿便装;后天就敢戴个大耳环来上班;大后天也许就真敢只穿件儿比基尼现身了……,那时恐怕就很难保证你能“很好地工作”了。当然,我承认我的例子有些夸张。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抓“细节”,真的不是为了“找茬儿”,而是因为如果我们轻易地放掉了一些“细节”,“惰性”与“惯性”就会悄悄地侵蚀我们的“意识”,往往会令我们不仅仅“止步于此”,其他的环节也会不断地“沦陷”,直到整体变得一团糟为止。这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想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达成高效率的工作流程的话,就一定要从“抓细节”开始着手。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43:38 | 只看该作者
“钓鱼”与“捞鱼”

  天下业务人才的理论与风格如何“千奇百怪”,基本上都逃不脱两个“门派”——“钓鱼派”与“捞鱼派”。

  那些凭经验、凭感觉、凭嗅觉成交的销售人员,我称之为“钓鱼”派;
而那些凭细心、凭勤奋、凭韧劲儿成交的销售人员,我称之为“捞鱼”派。

  顾名思义,“钓”鱼使用的工具是“鱼钩”,它需要的是“技巧”,发的是“巧力”;“捞”鱼使用的工具是“渔网”,它需要的是“勤奋”与“耐心”,发的是“蛮力”。“钓鱼派”与“捞鱼派”各有长短——“钓鱼派”以老业务人员居多,他们嗅觉灵敏,技艺高超,因此具备“成交快”的特点。但是,这一派的人也同时因为“小聪明”太多,而容易放弃来之不易的客户信息,漏掉大量宝贵的销售机会;反之,“捞鱼派”以新人居多,他们因为初来乍到,技术还不熟练,知识还不丰富,反应还不灵敏,因此,他们存在着“成交慢”的缺点。但是,正因如此,他们不会“投机取巧”,而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克丁克卯,所以他们总是对所有的“客户信息”都“一视同仁”,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销售机会。

  
  “钓鱼派”用的是“鱼竿”,所以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与感觉“钓”。然而,无论一个人的经验与技术有多好,感觉有多准确,只要你手里攥的是“鱼竿”,就意味着你选择了“小概率”事件,除非你是“鱼”肚子里的“蛔虫”,否则你的判断永远不可能那么准确。而且退一步讲,就算你“神机妙算”,撞上了一个“大鱼群”——不好意思,由于你手里握的是“鱼竿”而不是“渔网”,你也只能钓上来一条鱼,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其他的“大队人马”从你眼皮底下逃走,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钓鱼派”总是“饥一顿饱一顿”。
“捞鱼派”由于使用的工具是“渔网”,所以就算他们完全不知道哪里有鱼,他们只要不停地“下网”,总会有所收获——大不了使尽吃奶的力气拖上来的渔网里充斥着大量的砖头和石块,也总会捞上来几条小鱼,运气好了,也许还会有一些“小螃蟹”、“小虾米”之类的“额外收获”呢!这就是为什么“捞鱼派”虽说永远当不了第一,但也永远“饿不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