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超级版主
先转贴一段网文(只能且当网文,呵呵):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一所小学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引起了小小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反对下,她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走出一次山旮旯,亲身感受到外面的广阔世界。
一些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那位女教师,面对记者的一大堆问题,那个年轻的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地方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讨论: 你同意这个教师的做法吗?
举报
优秀家人
这样回答这个问题吧:应该告诉学生,山外有高楼,咱们山里也应该有高楼!
呵呵!天气热了,佛学版的同志们都成佛了。
^_^
志学者
总是一粒种子。水路、山路,总是走向彼岸。
故也就无所谓同意与否了,扬子兄以为然否?
注:我对佛学一窍不通,惟想从中学其对待人生的一些东西罢了。
贵宾
哈哈,free668的话+老师做的,会不会效果更好?
关键在于孩子们怎么感觉和思考的,不在于老师!
那些记者真应该好好问问学生些问题,说不定能挖出最有价值的新闻哦!
http://www.teacherclub.net/dispbbs.asp?boardID=8&ID=2628&page=1
发出这个话题原来是在另外一个论坛上, 上面这个链接是一些老师的看法.
我的乱想是:
比如这个老师,在她的学生视界所及范围内,就不能给他们找到别样的有价值的"高楼",以致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必得一路寻到街长楼高的深圳?!
生命的圆满和意义,必得要有高楼,要知道可以有那种活法的存在.但必得这样告诉他们吗?
又: 佛为什么要告诉众生,无常是苦呢?为什么要大家心生厌离?不以其为苦,不更好?
“比如这个老师,在她的学生视界所及范围内,就不能给他们找到别样的有价值的"高楼",以致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必得一路寻到街长楼高的深圳?!”
--其实,这应该是属于偶然。这个教师选择深圳,换个教师也许就会选择北京,也许将来还有老师会选择华盛顿。问题不在选什么地方,问题是做这件事的意义。有一个目标,学生就可以用这个目标激励自己,克服掉自身身上的“原罪”,从而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对于现在来看,在一个学生身上花几百元,也许换来的是20%的学生将来能实现自己,要算帐应该这样来算。
“佛为什么要告诉众生,无常是苦呢?为什么要大家心生厌离?不以其为苦,不更好?”
--本来是“苦”,不告诉,不是不义?其实,当无常被把握,也就是规律被把握,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苦”在于不能把握规律,违背了规律。
就像学生,不知道也就没有了改变的要求,没有更高的目标就会盲目。当知道需要改变,而且能有所改变,再通过努力而发生了改变,于是“成就感”升起了,于是人在过程中实现自己。
不能够认清因缘和合,无明困扰,说不苦,你就真不觉得苦吗?
事实上很多没有信仰的人可能确实不认为生活是苦,可是他不惧怕死亡吗?他没有求不得的痛苦吗?
如果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我推测老师的行为不对,因为学生将来幸福与否,无假外求;
从世间法的角度,也许是对的,说穿了,要让学生的欲望刺激他们前进.老师的世界观就未必健全:难道物质丰富就是幸福生活吗?物质不丰富就悲惨吗?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