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duzixin - 

案例分析:该企业如何摆脱困境

[复制链接] 29
回复
35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4-6-19 12:48:1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而言,老板有很多亲友在公司这件事情本身,应该算是一个问题:

1、一般而言,这些亲友都是凭借亲情进入公司的,虽然对公司非常“忠诚”,但往往不胜任工作;

2、因为亲情关系,老板在其业绩不佳时,往往很难下手调整;

3、亲友的存在往往使得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感到没有“混头”,离公司而去。

我曾经听一个企业主讲过自己的故事:

在自己开的公司当中,弟弟等人都在当中,正如楼主所说的,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很强,“都觉得自己是老板”,很多事情甚至都不听老板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痛下决心,拨出一笔钱,把弟弟“赶”出了公司。弟弟死活不走,差点反目。后来弟弟回家到老爸面前告状,结果他回家以后,被老爸骂了个狗血喷头。

后来他跟我们说,我跟老爸这么说,你随便怎么骂我、打我都行,要我让弟弟回公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那个样子我的公司肯定做不好。据说后来老爷子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跟他搭理。付出了这么“沉痛”的代价,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看样子duzixin兄想动大手术,做起来估计会很有挑战。人员(尤其是亲友)的调整或辞退可能仅凭硬性规定还很难解决,这个方面需要老板亲自去做工作,甚至要花一些钱,软硬兼施,才能解决。

12
发表于 2004-6-19 13:33:2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楼主真是有种,莫不是想发起一场全面的战争?连让老板退隐的想法都敢提出来,你也不怕别人说你有野心?你是威信、魅力和能力,能够支撑你的改革吗?你是怎么评价出来自己具有打胜战争的能力了?万一结果是灾难,你自己的前途怎么办哪?

事实上,无论一个老板看起来多么无能或软弱,他的真实能力永远在其下属的能力评估之外,否则他不可能创办起一个企业。老板的职务角度,使得他的眼光是全面而周到的,是在市场客户、政府渠道、内部员工等等因素之间寻找平衡,因此某些看起来不合理的做法,如果与其它因素联系起来看,就变得合理了。但下属却没有可能考虑这些,而只考虑内部的效率和利益,这即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也是职务责任的不同所造成。

全面的信息调查,往往看起来很科学准确,但事实上却常常与现实相去甚远,事实上,企业里常常有几个关键岗位,是非极信任的人所能担当的,比如企业里的假帐和偷税问题,虽然看起来这个财务人员很无能,但只能是由这个无能人的来担当,因为老板在这个岗位上的用人观,是信任第一、能力第二的,老板的这个观点是没错的。因此,所谓的全面科学调查,并不能调查出这些东西来,事实上,常常不如拉上几个关键人物、光着膀子喝酒沟通来的真实,于改革与慢慢的无形中,才是改革的高手。

13
发表于 2004-6-19 16:45:46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个小型民营企业有代表性的案例!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作解决方案,但是要达到老板期望的结果很难的案例!

对古董先生的意见我不太认同,相反,我认为楼主duzixin朋友提供的对该特定企业他所暂时观察到的贴子里写的那些问题,是我们“支招”所必须了解的信息,当然,作为事实上的职业人总经理,要使该公司摆脱困境,走上健康成长的轨道,还需了解更多更重要的情况,还需对所有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的科学分析,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先就古董先生的意见发表些个人的认识。

最近,拜读了古董先生发表在家园的一些文章,对古董先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对很多管理问题的独到的发人深省的见解和讨论问题的条理性、逻辑性深感佩服,并且受益不浅。作为一个长期在管理实践第一线的经理人,看问题往往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抓不住本质、抓不住中心、抓不住重点的毛病。第一线的经理人,也往往因为对管理理论缺少系统的研究,解决问题时常常容易本末倒置,把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当成了管理的目的,走入为管理而管理,为规范而规范的死胡同,诚如古董先生批评的不能在“目标、效率或效益”层面上来认识管理问题。

但是,成功需要有方法。目标的实现、“效率或效益”也只能由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而来。由此可见,管理企业,有效的管理工具是需要有的,你不做它的奴隶就行!规范化也是需要的,你别生搬硬套、贴近实际该繁则繁该简则简就行!

咨询师往往多从理论的高度和矛盾的普遍性角度看问题,在管理实践第一线的经理人则往往多从实际经验和矛盾的特殊性看问题。或者说咨询师观察和分析问题偏重于理性,一线经理人观察和分析问题偏重于感性和直觉。这就是咨询师和一线经理人的区别!故此,咨询师改行做经理人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一线经理人改行做咨询师也需要专门的培训。

比如,在我发的案例里,对“忙”,古董先生认为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猜想就是从理论和理想的思考出发。而我从做企业的经验所沉淀的概念,就觉得很有问题,在我的意识里,“忙”总是和“乱”在一起,总是和效率低在一起,总是和职责不清在一起,总是和授权不好在一起。王石可以不忙,可以去登珠峰,由此我推测万科的管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层次,在万科做事可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又如,在本案例里古董先生就“公司属于家族式企业,老板的亲友广泛的分布于各部门。。。”说“我楞是没搞懂:这个现象究竟影响什么了?影响效率了吗、还是影响效益了?”同样是处于理论和理想的认识出发看问题。是啊,亲友裙带又怎么了,不更有凝聚力吗?不更对企业负责吗?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的成功大多数不靠的就是家族关系吗?而我就又会从做企业的经验所沉淀的概念从另外的角度考虑,我会问为什么要请你这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就是因为他们不胜任!那么,请你本身就是一项改革。凡是改革就会牵涉到个人利益的再分配,而利益又会驱动人有所行为。你无法逃避的成为了在现在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改革中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即得利益的人们的仇视。而这家企业亲友裙带又是如此的多,搞不好将会变成你无法抗衡的反对力量。因为咨询师与实际操作者地位差别太大,所以在古董先生看来是连管理的概念都没搞懂所提出来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却恰恰认为是该案例公司最最关键的问题,影响到你任何解决方案实施效果的问题。我说有家企业发生过一个部门副经理炒掉(当然是假手老板)一个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副总经理的真实故事,咨询师信不信?楼主你又信不信?温和的改良和谨慎缓慢的推进应该是你的基本工作方针。问题是老板能不能理解,会不会急于求成?我曾经给你建议过,第一要老板给你名副其实的权力,你说已有了,那么现在我的建议是老板要给你足够的时间。

千万不要轻视工作秩序的建立,主要的业务流程与工作程序一定得有。对“规范化”这个概念,各人理解不同,反正我有我的理解,反正我认为是管理企业的一种必须的、基本的手段。顺便说一下,古董先生所举的那个做电池的公司的例子,与规范管理、与质量体系、与标准化毫不相关,只是一个生产流程改善的案例,是丰田生产模式的一种运用而已。好象记得恩格斯在一本谈国家的书里举例说一个法兰西士兵可以打败三个普鲁士士兵,但30个普鲁士士兵可以打败30个法兰西士兵,说的就是规范的力量。有趣的是自然界里动物捕猎也能说明这个道理。猫科动物的老虎捕猎单干,没得组织,快灭绝了,而狮群捕猎时极有章法,所以不致饿死。但是管理文件要尽量做得精练,去掉一切花哨无实际意义的语句。如果管理顾问师或者文化很高的人看了你的文件体系,评价说是老土,那就对了,那就恰好符合你公司员工的文化素质水平,他们就看的懂,记得住。

duzixin朋友,你看我乱七八糟写了这么多,都在务虚。争取有时间在和你讨论些具体的东西吧。

14
发表于 2004-6-19 17:13:29 | 只看该作者

写完帖一回来,哗,热闹了。

木人说的情况,我也亲身经历过,真的是兄弟反目成仇,虽然当时成功了,但埋下的祸根在很长时间都在起作用,可以说也是我和我培养的一些骨干先后辞职离开公司的一个主要原因。请duzixin朋友千万慎重!

古董先生的新帖我不但完全赞同,而且我觉得对duzixin朋友是一个忠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9 17:14:07编辑过]
15
发表于 2004-6-19 17:18:1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uzixin在2004-6-17 14:19:35的发言:

公司制定的许多制度,包括ISO9000程序文件。在制作时,均被相关部门要求细到每个岗位应该如何做,表格如何填写,理由是不这样他们就不会做。做完后讨论时均无任何问题,待执行时,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无视文件的存在,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听余世维讲座的时候,他讲的一般办法。国内的企业开会的时候都喜欢签到,表示来了的。中国就习惯会上不说,散会了马上就开说。国外的企业不签到,但是要在开会结束时对会议记录签字,表示对会议决议的同意。所有的问题,会上全部讨论好,形成决议后,就不能有第二种声音。

公司的制度也可以参照这种方法。每一个新的规范出来之后,相关人员全部签字同意。当时候你没做到,就拿签字的东西出来。该处罚就处罚。其实这是一个习惯,如果老板强力推行的话,应该时可以把这个风气扭转过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6-19 17:35:54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先为古董兄释疑。老板的能力永远在估计之外,这话我100%赞同。而且,在案例中我说过,老板是个精明的人。他不仅是有能力,并且看的很透,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很清楚。老板退到幕后,并不代表他就彻底不管。退后的目的是为了回避将来采取触及亲友利益的措施时的难堪。这只是个策略!而且,这是由最高管理层共同决定的策略。

木人兄说的很对,家族式企业的弊病分析的非常清晰。若不采取措施,哪里有位置引进有能力的新人?因此,要把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位置清出来。但并不是要把所有老板亲友全部清掉,那样太不现实了!对一些涉及到老板利益、必需老板“自己人”掌控的位置,只要他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拌脚石,也没有必要进行调整,古董兄有些多虑了,呵呵!

能教别人成功的人自己不一定成功。lzl548兄是实战经验丰富的经理人高手,我会尽快与你联系的。

17
发表于 2004-6-19 17:49:33 | 只看该作者

先谢谢楼上朋友。朋友真诚的言语中,总是让我的大脑思维飞快的运转起来,我常想:我有可能是网络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没有网络,我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什么才是我最大优势和取得成就之处?

先说楼主的问题-----楼主的问题是个个案,而且楼主的身份是管理者而非咨询师,其实,个案跟理论或一般规律往往不挂钩,个案常常是“不讲理”的,楼主自己的建议,其实正是咨询师们常常给的方案,但对于楼主的身份则不合适,原因很简单:咨询师是企业的外人,出于业务和做秀的考虑,常常是将最有价值的东西,隐藏在一大堆没有价值的垃圾当中,否则不足以显示咨询的功力,而楼主却不得不常年生活在老板眼皮底下,任何差错都可能成为老板骂娘和开掉的理由。

再来说楼上朋友的问题------我先说个自己的观点:我自己是从不说“规范、忙、乱”一类的词语的,即使是随口说说,也不会因口误而说出这些话来,我只可能说“任务、速度、顺序”等等,理论一点的就是“效率、效益”等等,原因是我坚定的认为:一些宏观和模糊的描述,从来不是管理学的任务,而可能是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心理学要解决的任务(实际上,很多人确实分不清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就解释组织现象的角度来说,经济学相当的精彩,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就是管理学)。

这就象“水是人体每天的必须”,这句话对于科学或经济学来说,可能就是个重大的命题,但对管理学来说,则是句废话,所以我常说,很多的管理学家制造的是其实“完美的垃圾”。所以,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使用一些“亲友裙带”等等语言来描述管理问题,本身就是很滑稽的,刻薄一点说:管理的外行,才会使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问题。

关于楼主的问题再说两句。这个论坛的一个朋友关于《责任》一书,用小纸条问我:你说绩效体系不能激励权利、而是要激励责任,那么,该怎样激励责任哪?我说:当然你要先知道责任是什么,才可能去激励它。我现在也想对楼主说:从“责任清理”这个看似小的角度入手,由此扩张到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等问题,要比先使用面面俱到的方法要实用的多,这其实也是和老板沟通上的技巧。

18
发表于 2004-6-19 17:56: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就在我写贴的这会工夫,竟然又爬上来这么多的贴,本版好象很久没这么紧密的热闹过了,哈:)

另,这几天看球,常常想:假如想完全避免错判,完全的100%执行足球规则,那么,只需用电脑来当裁判就可以解决了。但真要使用电脑来裁判的话,足球的流畅性、观赏性、甚至是商业价值,也就同时失去了。看来,错判是保证流畅性的代价啊。管理也是同理。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6-19 18:14:5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usfighter在2004-6-19 17:18:19的发言:

听余世维讲座的时候,他讲的一般办法。国内的企业开会的时候都喜欢签到,表示来了的。中国就习惯会上不说,散会了马上就开说。国外的企业不签到,但是要在开会结束时对会议记录签字,表示对会议决议的同意。所有的问题,会上全部讨论好,形成决议后,就不能有第二种声音。

公司的制度也可以参照这种方法。每一个新的规范出来之后,相关人员全部签字同意。当时候你没做到,就拿签字的东西出来。该处罚就处罚。其实这是一个习惯,如果老板强力推行的话,应该时可以把这个风气扭转过来。

这位朋友说的很对,后续我正打算这么做。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6-19 18:34:28 | 只看该作者

从责任清理入手本身没有错,而且,目前也正在做这项工作。今天一位家园的朋友发邮件来给我支招,对于这个问题也有提及(对于各位家人的热心,再次表示感谢!)。

但是,各位朋友,企业以人为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现有人员的能力无法履行责任!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企业如何发展?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是花几年来培训?还是引进人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