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敲门(自我介绍)
[流散多年,似乎找到一个组织,激动之下当然想尽快融入,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吗,但现在又总是双向选择的年代,一相情愿未必就是皆大欢喜,但郎情妾意总是从相互介绍开始的,我想宽厚而仁慈的家人是不会将我揣出门的,不是吗?那就介绍一下自己吧。]
介绍下自己?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还没有写自传的想法,并且那也很难。林林总总,似乎到过很多地方,做过多个职业,但也没到青书留史的程度,过眼云烟,转瞬即逝,难忘怀的或许只有儿时的记忆:青山、柿树、小河、鱼网——匮乏但快乐着……
但,总要写点什么。那就从姓氏谈起罢。宫,一个比较特殊的姓氏,从小到大任何时段交结的狐朋狗友都一贯称呼“老宫”,到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在北方的习惯叫法而已,只是可能有人戏趣“大众情人啊”,心底下可能还颇有点自得。到目前这个姓氏还没出什么名人,在小说里如果有这个姓氏往往也是反面脚色,或小人物,让人意兴索然。唯一例外的可能是哪个雪花,不可提,憎之、恨之、忘之。
生长在孔孟之乡,从小就被父亲教以古文,如此本应学文的,只顽劣天性难改——对英语的兴趣几近于无,逃课摸鱼为家常事,偶尔上课也往往神游物外,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偏偏数理化还可以,加上高考的心无旁羁、出色发挥到神勇,竟能高中——只是学了工科了,但对文学的兴趣至今未改。学校坐落在西子湖畔,浙江大学是也。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是多么美妙的时光。无羁无绊——可以书生意气,可以呼啸球场,可以豪饮求醉,但白马过隙,徒留下一串无助的记忆……
虽学的工科,但未学以致用,或许为生活所迫,或许是自己的爱好,走了好多地方并好多企业,最终还是走到了用笔生活的状态,这或许从小就已注定。
说起工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作为国家首批教育改革的实验品,第一次实行双向选择,在学校举办的第一次招聘大会就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留在杭州还是回青岛?当时杭州几个企业和青岛那家著名的家电企业都通过应聘了,留杭州?我喜欢的城市,怎么说也有天堂之誉啊,美丽的让人不忍离开一步,只是国有企业的陈旧机制恐怕不会给你多大的发挥空间。回青岛,离家近,城市自然也是美丽的,并且企业比较知名,所学专业也比较适合(补充一下:我学的专业是热能工程,与空调制冷专业相通,呵呵),但流浪的本性又似乎在感应远方的诱惑。最终决定下来还是因为几个哥们都去了青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段不可弥补的距离,企业原先所承诺的种种并不能兑现,住宿条件甚至连八人宿舍的大学尚且不如,许诺的薪资待遇更无从谈起,同批来的大学生一下走了好多,大部分是回去考研了,这一年是98年。
我坚持了下来,销售与技术都做过(99年做到助理工程师后再也没在技术职称上有所进步,汗),并做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真是春风得意,可惜后来企业高层动荡,直接导致中层的大溃逃,不幸,我们事业部面临着清洗,加上同来的同学也一一散去,坚持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而流浪的冲动又不可抑制的躁动起来,心灰意冷下我不甚潇洒的来到了南方,或许这里有我的梦。
应该说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年轻气盛并书生意气,对社会认识的理想化,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派系林立而壁垒森严,赫然碰一鼻子灰,心灰意冷下毅然到了南方,也多不如意。
为生存计,工作是先要找到的,凭那家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顺利的到了顺德一原竞争对手的企业,驾轻就熟,工作好开展,只是一个外乡人,又是从竞争对手那边过来,要得到信任是难的,好在生活不是问题,但工作始终寡然无味,一年后还是决定到深圳,并决定离开家电行业。
到深圳已经是2001年5月份了,天气晴朗而干燥,太阳在这里从不吝啬他的热情,凭着在国内两家大型企业工作的经历,找份工作并不困难,这次我选择的是广告行业,因为我觉得这是适合我的,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这样,开始了我在深圳的生活。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的,每天都在做出不同的选择,在繁华的十字路口难免会迷茫而犹豫,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会后悔,这正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两句话:
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慢随天上云卷云舒。
(很高兴在这里也看到这两句话,美的东西总有人欣赏,不是吗?)
远方的朋友,如果有幸能看到这篇文章,可曾记起了我?
后语:现在每天晚上要照顾两个月的宝宝,顺便可以看一眼欧锦赛,也蛮快乐的,呵呵,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本介绍其实写了有一年了,为人懒惰,今天拿出来添加了几句也算是个介绍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7 9:52: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