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乌纱帽"
看到官帽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旧时做官的代名词--"乌纱帽"。其实,一开始乌纱帽不过是古人的一种普通头巾而已,因用黑色麻纱所织,故称之为乌纱帽,它并非官帽,而仅仅是一种便帽。唐朝曾将其视作时髦之物,白居易《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诗句中"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所描写的乌罗帽就是当时妓女所戴的乌纱帽。宋代曾一度将其列入奇装异服而加以抨击。到了明代,乌纱帽才真真成为官帽,《明史o舆服志三》中曾有记载:"文武官常服:洪代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此后,乌纱帽便逐渐成为作官的代名词,郑板桥在《罢官作》中就有:"老困乌纱十二年,游鱼此日纵深渊"的诗句。至于形制,唐以前的乌纱帽是没有翅的,至宋代始有长翅,到明代有了方翅。清代的官制分为九品十八等级(每品又分正级和从级两等,如有正一品和从一品之分),官帽也为笠形帽所取代,已非乌纱了,官员官阶高低的区分主要在于斗笠形官帽帽顶上帽珠的不同,如一至九品的帽珠分别是:红宝石顶、珊瑚顶、蓝宝石顶、青金石顶、水晶顶、砗磲顶、素金顶、阴文镂花金顶、阳文镂花金顶。官员如果被革去职务,首先就要被摘掉官帽上的帽珠,称之为摘去顶戴。莫氏当时买的是三品官衔,所以其官帽帽珠为蓝宝石顶。
补充:
“乌纱帽”正式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时间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