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
贺志强:联想原高管为数不多的稳健派,一直负责全球研发工作,三任CEO期间都没有“下课”。
吕岩:整合中一直负责中国的台式业务,向美国的产品集团负责人奥沙立文汇报。2008年联想出售手机业务时,被收购方点名出任联想移动CEO。2009年联想回购手机业务后再次回归联想。
陈绍鹏:不必多说,整合之后所带领的业务一路高歌猛进,使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成为联想业绩的中流砥柱。且所管辖的范围不断扩大,从2005年负责中国市场发展到2009年负责全球新兴市场,笔者大胆预测,此人未来会成为联想CEO的候选人。
平稳发展
乔松:在并购之前负责商用业务,和负责消费业务的刘军并列;在并购谈判中,由于英文很好,所以一直是谈判的主力成员。整合开始后,一直以高级副总裁身份负责全球采购工作,但一直没有向CEO直接汇报。
李祥林、杜建华、刘晓林、夏立、陈旭东、李岚等,在联想内部或有成长、或有失落,但都平稳地当着副总裁,负责中国或亚太区的一些具体业务,但都再也没有进入到联想的核心决策层。
黯然离开
俞兵:2004年7月28日,联想集团与亚信科技在京签署协议,联想集团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双方通过业务资产和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了亚信公司与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的合并。与此项业务相对应的就是原联想IT服务系统负责人俞兵率领全体团队加盟联想亚信。俞兵正式退出联想集团。
2006年1月4日,亚信集团正式宣布联想亚信第四季度业绩严重下滑,联想亚信董事长兼CEO俞兵离职。俞兵随后几年内开始运作自己的电脑渠道公司腾创科技。偶尔也会作为嘉宾出现在联想内部一些大型活动中。
刘志军:曾经是联想移动负责人,由于业务特殊,在整合中也很少受波及,所以长期在移动总经理岗位上工作。在2008年1月,在手机业务亏损时,阿梅里奥出售手机业务给联想弘毅之后,便被安排到了国外,一边在哈佛进修,一边负责联想内部一些项目的推动。2009年12月20日的夏新手机业务二度拍卖会上,刘志军的团队和四川九洲、中科创投临时组建的一个名为“九九兴兴”的公司,出资1.35亿元,众望所归,成为夏新手机的新主。
蓝烨:作为杨元庆跑渠道时的18棵青松之一,长期负责销售业务,在联想内部业绩突出,善于扭亏为盈。2008年1月,联想出售手机业务时,被收购方指定到移动负责销售业务,担任常务副总裁。之后由于某些小事与联想出现感情裂痕,带着不愉快于2008年8月加盟方正科技,担任总裁,随后蓝烨放言:与联想逢单必争!联想自己培养了15年的销售精英最终成为联想在中国市场最难缠的对手。
张晖:2008年底,集团副总裁兼全球消费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张晖辞职,加盟俞兵创办的电脑渠道公司腾创科技,并出任总裁一职。
郭明磊:女,2007年1月15日离开联想,应该与当时更换全球供应链负责人有直接关系。
张后启:2009年3月底离职,曾经是刘军的重要参谋,两类业务模式提出者之一。
老联想的新兴一代
整合的5年多时间里,联想中国内部也提拔了大量的副总裁,这几年内部提拔的副总裁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是业绩优秀;第二是年轻。
周庆彤:1997年清华大学MBA毕业,2002年加入联想;在企划部门担任高级经理,一年之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海外归来后再次回归联想,参加并购整合项目,并出任战略财务部总经理;2006年被提拔为副总裁,负责财务工作,当年33岁。
贾朝晖:1995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联想,从事台式研发工作;随后在数字家庭事业部、消费台式事业部、全球台式电脑营销部等部门担任第一负责人;2007年被提拔为副总裁,负责全球台式电脑业务,当年37岁。
张瑾:女。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直接加入联想,在人力资源部门做过员工发展、培训、战略人力资源等工作;2007年被提拔为副总裁,负责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工作,当年34岁。
关伟:首钢工学院本科毕业,1996年加入联想,一直从事供应链工作;2007年被提拔为副总裁,当年34岁。
汤捷:2000年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直接加入联想,在营销系统工作数年,业绩出众;2008年被提拔为副总裁,负责新兴市场的渠道建设,当年34岁。
刘杰:1997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直接加入联想,一直在消费业务做营销工作,是联想不多的消费产品市场专家;2008年被提拔为副总裁,负责联想研发系统产品链工作,当年38岁。
姚映佳:1996年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毕业后加入联想,一直负责电脑的工业设计工作,最为著名的业绩就是北京奥运火炬设计团队负责人;2007年被提拔为副总裁,当年34岁。
魏伟东:1997年北方交通大学硕士毕业;1998年加入联想,一直负责联想的产品研发工作; 2008年被提拔为副总裁,当年37岁。
除了年轻的副总裁,联想在整合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中高层骨干(高级总监/总监/高级经理)力量,这批人大多数年轻有为、业绩出色。
这些年轻人是联想国际化的最大受益者,国际化的联想给他们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发展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在其中尽情施展才华。
黄皮肤的“空降兵”
联想除了在内部提拔自身培养的人才之外,同时也开始加大引进“空降兵”的力度。联想开始有意识地引进“空降兵”是在2002年,但是由于联想的文化土壤过于“硬”,所以这期间引进的高级人才存活率很低。截至2005年6月,这期间引入的18位高级人才(不含联想IT服务并购进入的人才),仍然在职的仅剩5人,流失率为72.22%。
联想国际化以后,在整合的过程中,企业的氛围、工作习惯、企业文化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高层非常注意对高级人才的尊重,“空降兵”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在此期间,联想一方面加大了引进高级人才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会使用和发挥这些人才的价值。
国际化之后,在海外自然有大批的优秀人才引进,特别是阿梅里奥时期空降了大批的洋面孔职业经理人,这个自然不必表述。我们来盘点一下国际化期间加入联想的黄皮肤“空降兵”。
魏江雷:2007年3月,时任中国惠普品牌总监的魏江雷低调离职并加盟联想,出任联想大中华区主管战略及运营的副总裁。加盟之后,他用过去的工作经验给联想带来三个理论——方法论、程序、经验。方法论是用来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程序是解决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经验则是用来辅助执行这些步骤。比如企业的销售出现问题,有些人一开始就想着换掉销售主管,结果发现不是销售的问题,又去换市场主管,这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了解用什么方法,然后再怎么解决,而不是病急乱投医。
童夫尧:2005年从戴尔离职加入联想,担任联想副总裁兼大客户业务总经理,全面负责联想大中国区大客户业务工作,此前他担任戴尔中国华东区总经理。童夫尧1991年开始从事IT行业的销售工作。曾在戴尔任职9年半,负责渠道、大客户销售和销售管理工作。从加盟联想开始,童夫尧走访客户,给全国大客户经理以及渠道做销售管理培训,牵头推进成立了专业的联想内部销售团队,完善了大客户的销售管理系统,建立起基于客户数据库的“RAD客户分析”体系,确定了R/A/D的分类标准,强调过程管理,加强对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并已将这些观念形成制度推广到大客户业务的日常工作中,深化了联想关系型模式的做法。
刘晓玉:2007年加入联想,新加坡人。被王晓岩从SAP美国挖到联想,负责联想全球IT系统应用开发工作。
黄伟明:香港人,2007年5月接替退休的马雪征出任联想CFO。黄伟明在获此任命前,是联想集团的董事会成员及审核委员会主席,同时是全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CEO,以及林麦集团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
吴亦兵:1996年进入麦肯锡公司,2000年成为麦肯锡北京分公司的董事,曾参与2001年联想分拆。2004年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时,吴亦兵以麦肯锡顾问的身份经历了联想谈判和收购的全过程。此后,吴亦兵借调联想集团,历任联想集团首席整合官、首席战略官、首席转型官兼首席信息官。2008年,柳传志酝酿联想控股新规划,吴亦兵正式从麦肯锡离职,加盟联想控股,并在内部快速上位,成为联想控股仅有的两个常务副总裁之一。2009年底离职加盟中信产业基金担任总裁职务。
洪月霞:原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大中华区负责人,随联想并购加入联想,在联想内部担任全球台式运营副总裁。在2009年离开联想,又回到IBM公司。
仪晓辉:原IBM个人电脑业务中国的销售负责人,随并购整合加盟联想,负责Think电脑中国的业务,随后不久被提拔为副总裁,在2009年荣获联想内部最高的“联想奖”。
高岚:2009年8月加盟联想,正式成为联想集团新兴市场人力资源副总裁,接任刚刚离职的张瑾。此前高岚在诺华制药、BP石油及汤姆逊工作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