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闲话上海俗语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12-12 06: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话上海俗语                 
  

      沪语从来都被人认为是标准的吴侬软语,其实上海话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门方言,尤其是其俗语的运用更为这门方言增色不少,从而又对上海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另一个角度阐述。现整理了一些俗语的解释,以供大家阅读,并附上一段用上海话念的《大话西游》的台词(曾经有一段……),以资娱乐。
     吃生活(音qie,shang,huo),你可别以为“吃生活”是指请你吃什么东西,在上海话里这可是要打你的意思,一般指家长对小孩,长者对小辈,强者对弱者施以暴力。上海话中“生活”多指工作,劳作、活计,而干活一般需要工具,“吃生活”就是用工具敲打对方,如“侬再不听话,当心吃生活”。也指工作中不小心,被工具砸痛或打作,如“我自己不当心吃了记生活”。

      连裆(音li,dan),在上海话中两人或多人合伙设骗讲作“连裆”,合伙者讲作“连裆码子”(音li,dan,mu,zi)。其来源与中国的服制,汉语中有“上衣下裳”之说,下衣的“裳”又有裙、裤等区分,裤子的拼缝以称作“裆”,一些欢喜摆老资格的人常以“我在做工作时侬还在穿开裆裤呢。”,现在“开裆裤”就是一种为小孩大小便方便而设计的仅裤腰相连,而裤裆分开的童裤。在人就把合伙干见不得人的事的团伙讲作“裤子党(裆)”。近代以后,上海人又把合伙行骗者叫作“连裆”,即不法分子联手作案的意思,合伙者被叫作“连裆码子”。

       瘪三(音bie,sai),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了,其实“瘪三”是一句洋泾浜英语。近代以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租界,在中国历次的国内战争中均有不少难民进入上海避难,并形成了为数相当的以乞讨为生的城市游民。英语中乞讨叫beg for,而在洋泾浜英语中多讲做beg say。这些乞丐白天沿街乞讨,夜间或宿车站码头,或露宿街头,形象猥琐,骨瘦如柴。汉语中把长势不好而干枯的稻麦称之瘪,于是这些乞丐beg say被汉译作瘪三。年幼者常被叫做“小瘪三”。解放后,城市流民数量减少或消失,于是瘪三一词也被用作这称不上品或缺乏公共道德的坏胚子。

       骂山门(音mu,sai,men),意为无端或无理的漫骂。如“侬平白无故骂啥山门”。山门即庙门,因庙多建于山上而得名:如杜甫《三川观水涨》诗:“乘陵破山门。”<注>:“土门山也,山有二土门,故曰‘山门’:”白居易《寄天竺师》诗:“一山门作两山门。”又如<宋史·真宗纪>:“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荤道。”寺庙是佛教圣地,内居者均为佛教弟子,是洁身自好、与世无争之人,到庙门口骂人者,必定是无端寻衅,也必然会招报应。又作“骂三门”。按<伽蓝七堂制>规定,佛寺正门共设三扇门,正大门为“法门”,两侧对称为“相门”,合称为“二门”,故“三门”也成为佛寺之代词。

      扎台型(音za,dai,yin),这是指争面子,出风头,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台型原指表演艺术中的舞台形象或造型,是戏剧表演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台型的好坏最终是以观众对戏以及演员的表演的评价而决定的。旧时艺人为突出和抬高自己的形象,设法压低他人来提高自己称之为“扎台型”。更有甚者,个别演员还出资收买观众为自己捧场,又怂恿观众对其对手喝倒彩,也讲作“扎台型”。

      蜡烛(音la,zuo),此蜡烛可非彼可点燃之蜡烛,是指不知好歹或不知好歹的人。蜡烛需点燃后才能燃烧发光,所以沪语中有“蜡烛,不点不亮”来比喻不给点厉害就不知好歹之说。有时也讲作“蜡烛胚”或“蜡烛胚子”。这是上海常用的词语。

       贱骨头(音ji,guo,dou),指懒散性贱,非抽打和施加压力不肯服从的人。日前上海的许多中餐馆都将骨头汤命名为“贱骨头汤”,可见“贱骨头”在上海是十分的深入人心。

       饭泡粥(音fai,bao,zuo),此话多意,一指泡饭,上海人传统早餐,将冷饭加水回炉重新煮成粥。二形容和比喻讲话罗嗦、不断重讲某件事,令人讨厌。在煮泡饭时,煮沸的粥不断发出“笃笃”的响声。上海话中形容话多者常讲:“格人闲话多得勿得了.笃笃笃笃讲勿停格”,故以“饭泡粥”喻话多。另一种释法以为,沪语中“饭”与“烦”,“粥”与“作”(即无理死缠着某件事而纠缠不清之义)谐音,“饭泡粥“即既烦又作的意思:如“某人讨厌得很、简直就是一个“饭泡粥”。

      小八腊子(音xiao,ba,la,zi),这是一江湖切口,通常指帮内或黑道团伙中地位底下、随人差遣的小人物,同时也指没有地位的小人物或小孩,如沪上儿歌中唱的:“刮风了,落雨了,小八腊子开会了。”。据民国《清门考源.各项切口》中记,切口中有“巴子”一词,可能是“靶子”的俗写,指在道中无地位的小人物,今訾语“妈了个巴子”即源于切口;旧上海警察拦路抄身及工厂的抄身工制也被讲作“抄靶子”或“抄巴子”。今沪语把初来上海,不懂上海市面而容易上当受骗者叫做“巴子”,其词同出于江湖切口。汉语有反切注音的方法,即取第一字的声母和第二字的韵母即声调为第三字注音。在沪语中,以反切组词的形势是相当多的。据此,“八腊”是“巴”的反切组词,“小八腊子”即“小巴子”之义。

      巴子(音ba,zi),即然要明白“巴子”才能了解“小八腊子”那还是来说说“巴子”吧。“巴子”是青帮切口,原做“靶子”,即挑衅、抢掠、敲诈、殴打的对象,犹如射击中的靶子。后又引申而指帮内或帮外能力较差、容易被人欺侮的笨蛋。上海俗语中称不懂上海市面或行情、容易被骗的人也为“巴子”,该词初出现于80年代初,上海人常称在沪的台湾人为“台巴子”。

       枪势(音qiang,si),义近运气、机会等。是从球类游戏中chance引申出来的词。落弹既是一种高尚游艺,也常被用作赌博,因为CHANCE之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胜负,因此chance也常用以比作某人近日的运气和机会 如“格人现在枪势足来”,即指某人近口抓住了机会.运气不错。“侬近口枪势奈能”,又指近日运气如何等。 如不求进取.而只等上帝给以机会者,也可讲作“混枪势”。

       小鬼(头)(音xiao,ju,dou),此词词性较活,视语言的具体环境而定,朋友同辈之间使用多用于表示对对方的不满或愤怒,如“这小鬼竟敢坏我的事,我一定会给他颜色看”;长辈称小辈,则多含亲昵的感情,如“格小鬼死到啥地方去了,吃饭辰光到了还勿晓得回来”;熟人之间称小鬼(头)又多调侃、亲热的口吻,如“侬只小鬼最近是勿是发财了,长久没到我处来了”。

      十三点(音se,sai,di),在使用中常省作“十三”,词义等同于痴头怪脑,愚昧无知。此词是沪语中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俗语出典释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英语hysteria(歇斯底里,即癔病)的“洋泾浜语”,但癔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疯狂急躁,语言含糊不清,与其有很大差别,所以大多数人否认这个来源。据1922年般《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符合。沪语“十三点”曾主要用于指女性的痴头怪脑,愚昧无知,对男子较少使用该词,不过现今也不存在什么性别区别了,男女通用。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

      寿头(音shou,dou),指痴呆,不开窍的人。也省作“寿”。词义出典无定说。一说认为即“寿星头”之省。福、禄、寿三星君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神道,其中寿星的形象是根据道教鼻祖老子而设计的。据《史记.争议》中讲:“老子长耳、大目、广额、方口、厚唇,额由三五达理纹。”“广额”即额头高耸宽广,即相书中讲的“天庭饱满”,是智慧的象征;“三五达理纹”即额上的皱纹,上海人称之谓“电车路”。古人认为额上的皱纹是智慧和高寿的象征,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先天性痴呆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额股特大而耸,额骨上布满皱纹,与画或塑像中的“寿星头”极像,于是人们以“寿头”喻痴呆者。另一说认为“寿头”即“猪头”。1917年出版的《上海闲话》记:“唯‘寿头’二字,究作何解?昨闻之叶润之君(叶原籍洞庭山,自其祖即迁居沪南,而润之又究心沪事),据称,‘寿头’者,猪头也。猪头形颇肖一‘寿’字,故以‘寿头’二字骂人。”相近的词有“寿头寿脑”、“寿头码子”等。

      七搭八搭(音qie,da,ba,da),义同“胡搅蛮缠”,多指不明真相而胡说八道。也可称“黑七八搭”(音ha,qie,ba,da)。

      触霉头(音chou,mei,dou),指碰到不顺心的事而倒运,义同倒霉。

      翘辫子(音qiao,bi,zi),意同畜生或死人。本世纪初上海出现有轨电车,有轨电车上有一电辫(无轨电车为两根)与电线相通,用来接通电源。电车行驶时,如偏离行驶路线或紧急刹车等原因,辫子可能脱落电线而上翘,这样,电车因电源中断而不能行驶,需重新拉好辫子才能行驶。同时引深为死人。

      捏鼻头做梦(音nie,be,dou,zhu,mang),这是句上海谚语,义同“白日做梦”。因为鼻子被捏是无法呼吸的,也就没法睡觉,做梦也就是不可能了,故沪语就有“捏鼻头做梦-想也不要想的”之说。

     衰惰(音sha,dou),指疲乏、劳累、吃力。衰原义为弱、小,古文中又读杀。《川沙县志》:“疲乏谓之衰惰。”《嘉定县续志》:“俗言劳顿或慰劳人俱曰衰颓。。。”今沪语口语中仍有该词读音,而文字一般以谐音词代替。

     煞根(音sa,geng)此词是从“煞渴”派生而来,喻极度的满足。近几十年该词多用于比喻到极点,如市场上商品标价极度的最低价讲作“煞根价”。牌类游戏中5张相连的牌色讲作“顺子”,“顺子”中以“10JQKA”最大,于是讲作“煞根顺子”。

     毛估估(音mao,gu,gu),意为初步的、粗略的估计或估算。该俗语盛传于1987年至1992年间,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俗语之一。沪语中“毛”含有初级的、初步的、粗略的之义,如半成品称之为“毛胚”,未扣除全部成本的盈利为“毛利”,非净重称之“毛重”等,“毛估估”即初步的、粗略的估算。

      上腔(音shang,qiang),又作“上枪”、“上腔势”等。现代上海方言中喻故意对他人进行挑斗、挑衅的行为,意同“找茬”。

      活络(音huo,luo),指非固定铆接而可以折卸重新组合或可以随意调节。如固定口径的扳螺帽的扳头讲作“呆扳头”,而可以调节口径的扳头讲作“活络扳头”指人机敏灵活,能随机应变。也常用来表示人手头宽舒,不缺钱用。

      笃定(音duo,ding),喻牢靠而有把握,也讲作“笃定泰山”。相传,吴县造桥名将徐明怀在筑一石拱桥时,恰知县路过,知县认为该桥筑得不好,可能会倒塌。三个月后,知县派人实地察看,察看者看见许多人在桥上休息,就问:“这桥有危险吗?”人们回答讲:“徐明怀是造桥大匠,他造的桥墩笃直,石拱定位牢靠,叫做‘笃定’。”从此“笃定”成为江南俗语,为加强语气,也讲作笃笃定定。

      刮皮(音gua,pi),通常指气量小而又抠.如“他这个人刮皮来兮”。俗语出典于江南人的一种习惯动作,江南人把厚颜无耻者讲做“老面皮”,人们常用双手或单手食指刮对方或自己的脸皮的方式对对方的行为和举动加以羞辱,叫做“刮老面皮”.经常被人“刮老面皮”的人就被称做“刮皮”“老刮皮”或“刮皮鬼”。

      一枪头(音ye,qian,dou),这个词本是落弹、康乐球等游戏术语,指球艺高超可以不轮换击球而一次连续将球全部击入洞中。根据这类球的游戏规则,击球者在击进一球后可以继续击球,反之,则须由对方击球,击球用的棒称之“枪棒”,也省称为“枪”,有时也讲作“一枪光”。现引申为一次性,一下就解决问题等。

      抖豁(音dou,hua),指胆小经不起大场面的样子,多用以形容既想买某东西,又舍不得花钱而犹豫不决。在旧沪语中,将过去谨慎而显得胆小怕事的样子讲作“抖抖豁豁”。80年到后,由于物价上涨速度很快,有些商品在较段时期内发生变化,购物者无法理解和适应物价的变化,购物时常出现犹豫不决而抖抖豁豁的样子,他人就会催问:“侬抖抖豁豁的啥,要买快买。”后“抖抖豁豁”被省为“抖豁”。

      阿木林(音a,mo,lin),这个是骂人行动呆滞,笨头笨脑。1917年出版姚公鹤著《上海闲话》:“阿木林、阿土生等称谓,一系外国名词,一系乡孩乳名,不过取认侮辱生客耳。”认为“阿木林”系外国笨者之名,但不知据出何处。另一说认为,沪语以“木”喻笨,如木头木脑,木而觉知等。“林”音谐“人”,“阿木林”即“阿是一个木头人”之省。似以后一说为确。

      偎灶猫(音wei,zhao,mao),多指人委靡不振,有时也可指人胆怯而不敢有所作为。猫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怕冷的猫习惯依偎在炉灶边上,显得精神委靡不振而懒于活动,故有是语。

      轧三胡(音ga,sai,wu),又作“轧讪”、“轧讪胡”,闲聊之意。词义来源释法不一,据王韬《瀛儒杂志》中说,清同光年间,胡镛(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买办,胡公寿是上海最出名的画家,胡宝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同时,这三人是上海最有钱的名人,遂被合称“海上三胡”。“三胡”也是当时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对象,于是沪人称议论,闲聊为“轧三胡”也有人认为沪语称“拉琴”为“轧琴”,传统乐器中有二胡、单弦、四弦,而没有“三弦”(北方乐器中有三弦),于是人们把不入调门的闲聊讲作“轧三胡”。还有一说认为,“三”是“讪”之讹。沪语中把搭腔讲作“搭讪”,如《海上花列传》:“一顿搭讪,直搭讪到搬上晚餐始罢。”而“胡”又有“胡调”之义,于是讲作“轧三胡”。

      三脚猫(音sai,jia,mao),早期多用以喻武艺不精的江湖艺人,后也泛指对某种技艺略知一二,但又不精通者。词义来源有多种释法,一说认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谐音藏尾语。“庐”音谐“驴”。故有是语。还有一说认为,清代中后期,上海已发展成为一个港口城市,据说有一武林高手经常在十六浦江边卖艺,他最后一招即提举起江边的铁锚当中做武器表演。艺人走后,许多人即上前试提铁锚,但均败下阵来。铁锚有三只脚,于是人们把武艺不精者讲作“三角锚”,后讹为“三角猫”。还有一说认为,上海沿街卖艺者很多,他们表演完功夫后即开始推销他们的跌打丸、狗屁膏药等伤药,猫是鼠的天敌,但断了一足的三脚猫,虽也能捕鼠,但捕鼠的本领不会高;猫的叫声为“妙”,于是人们以“三脚猫”喻江湖艺人,尽管他们有点武艺,口中不断吆喝“妙妙”,但其本领不会很大,其所推销的伤药也“妙”不到什么程度。后一说比较可靠。

     下作(音wu,zuo)意为下贱、下流。如“侬奈能介下作啦,看到人家小姑娘就动手动脚。”下作者也被讲做“下作胚”。

      卖相(音ma,xiang),通常指商品、物件等的外观,如“这种东西卖相好来兮,里向是一太糊涂”。也指人的外貌,如“你的女儿卖相介好,人又端庄,还怕寻勿到好人家”。词义直接来源文字。就是妓女的相貌是供出卖的,于是像商品一样被叫做“卖相”。就是“卖相”用于指人的外貌时多指非正派的女子,现已广泛用以指任何人的外貌。

       来三(音lai,sai),能干、精明,可行之意。词义出处无定说,一说以为写作“来山”。旧时许多庙宇建在山上,来到山上敬香的人越多,则菩萨越灵,同时也意味着庙中僧人有本事。而据清人住《吴下谚联》中讲:明末有一位考官在江南主持考试,派人四处放风说,考生只要交付白银三百两,就保证能录取秀才,并说不另开具收据,进考场就知真假。交付三百两的考生进考场后被安排到“来字三号”的考棚里,凡在“来字三号”靠栅的考生也全部考中了秀才。该事传出后,吴语即以“来三”喻可行。封建社会的考试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像这样的公开舞弊似乎不可能。“来三”可能是“襕衫”之讹。襕衫是一种上衣下裙相连的服装,古代规定为士大夫以上者的常服。到了明清时期,又规定襕衫为秀才、举人的公服,同时又规定需用蓝布制作,于是也被叫做“蓝衫”。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考试是走上仕途的最基本方法,小地方的秀才已是有名望的人,举人的地位就更高了。襕山或蓝衫是读书人穿的服装,于是“衫”也成为精明、能干者的代词,并沿用至今,后人不识“衫”出典而讹作“来三”。

      刮讪(音gua,sai),多用于指犯罪团伙案情暴露、个人阴私被人察觉等。《辞源》、《次还》等权威性工具书中把“讪”释为讥笑、勉强装笑等,又释“搭讪”为“因不好意思而找话谈”,“藉机交谈”等。而实际上沪语中“搭讪”除了含有上述意义外,还有应酬、闲聊的意义。那些面孔长相难看,一看就像作了亏心事的人也被讲作“刮讪面孔”。由于“刮讪”一词使用面太广,后来又派生出“惯讪”等词,词义与“刮讪”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